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浴血抗战-第5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峰却笑着说:“莫洛托夫同志,我只是一个封疆大吏,不是国家元首,领土的问题,不是我李某说了算的,如果莫洛托夫先生坚持要有人为这件事负责的话,那请你们去武汉,找我们蒋总统当面谈。如果蒋总统命令我向你们道歉,那我是一个军人,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我就向你们道歉。”

    莫洛托夫碰了个软钉子,想要反驳,却找不出一点反驳的理由。确实,李峰出兵新疆,也是经过蒋介石同意的。蒋介石可不想新疆变成第二个外蒙,本来蒋介石就对外蒙的事情耿耿于怀,怎么可能再让新疆分裂出去。

    让蒋介石对此事道歉?那当然不可能的事情。

    苏联人最后没有在李峰这里捞到任何好处,签下协议之后,离开了迪化。

    莫洛托夫一行人离开后,胡之聪问道:“长官,我们拒绝道歉,会不会惹恼了斯大林?如果他们撕毁协定,那我们就不妙了。”

    李峰很自信的说:“不会的!斯大林目前不可能撕毁协定!如果不是德国人牵制着苏联,他们连谈判都不会和我们谈判,现在是他们要避免三线作战,才来找我们的。至于他们要我们道歉,主要是面子上的事情。我之所以搞了斯大林纪念章,就是为了给斯大林面子,让他脸上有光,那就不会计较道歉的事情。”

    果然不出李峰所料,在莫洛托夫发电给克里姆林宫,说李峰拒绝道歉的时候,斯大林大发雷霆。但是斯大林听说了苏联代表团在迪化的见闻,并听说李峰给自己送了一份厚礼,问清楚了情况之后,斯大林又露出笑容。

    李峰专门送给斯大林的纪念章,是白金和黄金两种贵金属打制,纪念章上的斯大林头像,都是用红宝石、蓝宝石、钻石和猫眼等镶出的图案。这个特制的纪念章,被莫洛托夫他们用专机送往莫斯科。

    斯大林一见这枚送给自己的纪念章,又见到一堆金质、银质和铜质纪念章的样品,可以说是心花怒放。

    不久之后的苏联,就变得和后来中国的wg时期一样,每一名苏联人的胸口都佩带上斯大林纪念章,而且每个人口袋里都装着斯大林语录,走在街头,经常可以听到有人振臂高呼,喊着斯大林万岁。

    自然这些建议都是李峰给莫洛托夫提的,斯大林觉得自己赚够了面子,也就不再去追究李峰“屠杀”东突和苏军官兵的时期,也不暂时不计较李峰拒绝道歉的时期。

    李峰其实也很清楚,斯大林当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人,如果不是德国人的压力,就算是李峰把面子工程做得再足,斯大林还是会打自己。现在苏联面临德国的压力,李峰又刚好给了斯大林一个天大的面子,于是斯大林就顺着台阶下来了。

    同李峰达成了协议之后,苏联人准备找波兰报一箭之仇了。

    俄波战争,俄军惨败,被迫割让了大量领土给波兰,这是苏俄的耻辱。

    和德国人一样,苏联人对波兰也是恨之入骨。

    只是碍于苏波和平条约,斯大林一时不愿意撕破脸去打波兰,但是苏军立即往波兰边境调动兵力,集结了大量坦克、轰炸机、重炮,准备出击。斯大林在等待机会,等德国人包围住华沙,波兰政府外逃的机会发起进攻。

    维斯拉河防线,炮声隆隆,德军正在猛烈进攻,准备渡过河,完成对华沙的包围。

    当布格河与维斯瓦河汇流处的莫德林要塞,德军俯冲轰炸机一次又一次的冲了下来,投下了重磅炸弹。炸弹落在地面,腾起了巨大的火球,波军的建筑物在爆炸声中土崩瓦解,铁丝网被炸得荡然无存,一段段的沟壑被填平。

    波兰空军组织起残存的战斗机负隅顽抗,但是在如狼似虎的德军战斗机围攻下,波兰空军很快就从华沙上空消失得无影无踪。

    德军指挥官曼施坦因下令,调遣第15摩托化军,从波军的背后发起攻击,切断了波兰军队撤往华沙的道路。

    波兰军队被包围,到了9月20日的时候,这股波军被歼灭,波兰军队一共损失了九万多人,损失坦克四十多辆,重炮三百多门。至此,波兰军队的主力基本上损失殆尽,德国人即将完成对华沙的包围圈。

    波兰政府要员、波兰统帅部的高级军官们急匆匆登上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飞机,逃离了华沙,逃往法国。

    德国空军飞行员看到英法的运输机,并没有开火。虽然英法已经对德国宣战,但双方都心知肚明,那只是宣而不战,德国飞行员在得到希特勒的命令之前,没有必要对英国人和法国人的飞机开火。

    波兰政府和统帅部的出逃,给了苏联人一个最好的借口。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报告元首!波兰政府外逃了!”贝利亚急匆匆的闯入斯大林的办公室。

    自从战争爆发开始,负责情报的贝利亚有权自由出入斯大林办公室,随时汇报最新情报,以便于斯大林作出判断。自从战争爆发之后,斯大林的睡眠时间更少了,他变得更加的忙碌,每天都有突发事件发生,原计划的安排经常被打乱,于是斯大林只能依靠减少睡眠时间来完成他的工作。

    斯大林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太好了!本来我们不好去动波兰,有条约规定。现在好了!他们的政府都跑了!传我命令下去,准备进攻!”

    很快,还在火车上准备赶回莫斯科的莫洛托夫就得到斯大林的命令。

    莫洛托夫立即以苏联外交部部长的名义发电,向全世界公开声明:“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驻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地区!”

    苏联人无耻的声明,意味着向波兰开战。

    莫洛托夫的声明刚刚通过无线电波向全世界发出去,战争便已经爆发。

    苏联指挥官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带着两个方面军的兵力,拥有一百多万大军,上千架飞机,近万门大炮和三千多辆坦克。

    随着斯大林一声令下,苏军的重炮轰鸣,比德军更加猛烈的炮火像是冰雹一样,狠狠的砸落在波兰军队的阵地上。紧接着,苏军的轰炸机群也出现在波兰上空,投下了铺天盖地的炸弹,把波兰军队的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经过了三个小时的火力准备,苏联的坦克群、步兵、装甲车和骑兵旋风一样冲入波兰境内,横扫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波兰军队阵地。

    华沙,原本波兰军队正在哭哭抵挡德军的进攻。现在苏军发动攻击的消息,无异于给波兰人当头一棒。

    很快,波兰军队就开始失去斗志。

    苏军轰炸机出现在波军莫德林要塞上空,同德国轰炸机并肩作战,一起向波兰人的要塞投下了大量炸弹。在苏德两国军队的狂轰滥炸之下,莫德林要塞失守,华沙被德军包围,残余的波军退入华沙城内坚守。

    苏军从波兰的背后猛捅刀子,所过之处,波兰军队四散逃窜,大批波兰士兵阵亡,更多的波兰人当了俘虏。

    由于俄罗斯人对波兰人的仇恨,不少波兰人被俘之后,苏军嫌俘虏难以管理,当场就枪决了大批战俘。

    苏军的进攻,导致波兰人两线作战。原本波兰军队还是三十多万人,如果这三十多万波兰军队抵抗到底的话,那对于德国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会让德国人损失不小。可是苏联人的加入,波兰军队顿时土崩瓦解。

    苏军的攻势势如破竹,很快苏军就彻底击溃了波兰军队,同德军胜利会师。在整个波兰战役中,苏军仅仅阵亡了七百多人,俘虏了二十五万波兰官兵。

    华沙被德军攻克,波兰,这个欧洲大陆上曾经的军事强国,支撑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苏联和德国联手给灭了。

    无疑,苏联人的出兵,不仅减轻了德国人的压力,而且使得德国人可以避免两线作战的危险,可以从容的吃掉波兰,再回头去收拾宣而不战的英法。

    斯大林之所以出兵波兰,他的目的也是为了促使德国回去打英法,而不是攻击自己。

    战略布局上,英法希望德国人打下了波兰,直接去打波兰;但斯大林不是傻子,也在针锋相对的布局,利用“帮助”德国人的机会,促使德国人回头打西方国家。三方都在进行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较量。

    李峰很清楚,德国人拿下了波兰之后,下一步就是回头打英法。

第七章 德军防线() 
苏德军队在波兰的布列斯特胜利会师,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走出克里姆林宫,在红场上对这场胜利发表了演讲。

    “我们英勇伟大的苏联红军,和我们的盟友德国国防军共同出兵,消灭了罪恶的波兰地主阶级政府!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更近了一步!这是个伟大的胜利!在推翻波兰地主阶级政府的战争中,我们感谢我们的德国朋友!用鲜血凝聚起来的德国和苏联人民的友谊将会继续保持下去并得到巩固!”斯大林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了全世界。

    两国的军队,在波兰举行了联合阅兵。

    身穿灰色毛料军服的德国军官,同身穿草绿色呢子军服的苏联军官站在一起,共同检阅两国的军队。

    天空中,苏联空军和德国空军的飞机结成了联合编队,从阅兵台上空飞过;地面上,苏军和德军的坦克群排成整齐的方队隆隆驶过,后面跟着大批装甲车、拉着重炮的卡车,随后苏德两国的步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

    所谓的“苏德友好”,只是外交上的手段。

    李峰早就有提醒过希特勒,苏联迟早会对德国动手的,斯大林肯定会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对付德国,苏联人也会玩闪击战那一套。

    根据李峰的建议,德国不需要先对苏联动手,这样可以占了道义上的优势。不过现代战争讲究的是先发制人,引诱苏联先动手,并不意味着就是被动防御,而是在对手发起进攻的一瞬间主动出击,以攻对攻,那样可以起到最佳效果。因为对手是在攻击状态,这时候突然向他们发起攻击,对手没有什么防御工事可以隐蔽的,必然会损失惨重。

    德军方面,炮群必须准备好,在隐蔽的地方分散布置。情报方面,也要做到位。一旦苏联人的重炮一开火,在第一时间就发起攻击,在苏联人的炮弹落地之前,就把炮弹发射出去。自然,炮兵位置分为明暗两种,明的多搞一些假目标给苏联人,引诱他们开火,再找到他们的炮兵阵地,在第一时间给予摧毁。

    不过在空军方面,先发制人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能够把敌人的飞机摧毁在地面,那才是最简单有效的策略。按照李峰所说的,德军不主动进攻,等着苏联人来打,又如何把苏联人的飞机摧毁在地面呢?

    根据李峰的建议,苏联人先发制人,德国人完全可以故意暴露一些野战机场的位置,在地面上搞一批以假乱真的假目标,让苏联人去轰炸。苏联空军一旦成功轰炸了那些机场,通过轰炸机上的照相机拍摄到的照片,地面上浓烟滚滚,停机坪上的飞机被炸得七零八落,苏联人就会以为他们的进攻起到了效果。

    这个时候,德军的战斗机埋伏在附近,等苏军机群返航的时候,从后面跟上去,尾随苏联空军飞机进行攻击;而德军的轰炸机,可以长途奔袭,利用苏联人放松警惕,机群返回到机场,停在地面加油的机会发起突然袭击。

    只不过这一系列的作战方案,需要很好的配合和情报手段。

    希特勒认为,假目标的成本太高了,他宁愿想要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一举消灭苏军主力,赢得先机。

    李峰却觉得,英国肯定没有那么就快拿下,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德国人不想两线交战的话,那就应该想着如何守好。只有让英国人先投降了,才能再放手去打苏联。用坦克、飞机、重炮配合上工事群的主动防御方法,虽说成本要高点,但怎么说也比死守或者单纯的进攻成本要低得多。

    一旦攻入苏联,德军若是要向纵深推进,首先在后勤方面的压力就很大,战线拉得越长,作战成本就越高。

    石油,是现代战争的血液,德军若是要战胜苏联,石油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上德军和意大利军队开辟的北非战场,就是为了夺取中东石油。之所以北非战场最后德军失利了,除了盟友意大利人的愚蠢之外,德国的战略计划也有问题。若是戈林在轰炸英伦三岛的时候,注重对工厂等重要目标轰炸,打击英国人的生产能力,就能让英国人造不出坦克、飞机和重炮,从而赢得北非战场的胜利。

    当然,美国人的支持,也是英国打赢的一个重要因素。

    德国反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