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大明-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有之义。为此,早在年前,就已有不少举子来到了京城,只等着三月中进行的恩科加考了。
沉默片刻之后,张居正又把目光落到了李业的身上:“把你的意思全都说出来。”
“是。下官觉着,这次恩科考试可以叫杨震率锦衣卫监视考官及举子,以防他们做出什么舞弊的举动来。想必以锦衣卫的名声和能力,这点事情应该难不倒他们。”说着一顿,李业嘴边露出了一丝冷笑来:“当然了,倘若这其中真出了什么差错,这罪责也是该落到他们身上的。不知阁老以为如何?”
张居正很有一种斥责自己这个下属的想法。恩科取士和平常的会试并没有任何两样,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大典,岂能如此胡闹?一旦真这么做了,朝廷的颜面何存?而且科场弊案一起,牵连者众,岂不是会导致许多人耽误了一生么?
他还记得几年前发生在武昌的乡试弊案,那次可算是惊动朝野了,也导致了许多官员锒铛入狱。而那次还只是乡试,这次的春闱只会比那次影响更大,更恶劣,他几乎可以想见会是个什么结果了。
但申斥和拒绝的话才到嘴边,却又停住了。张居正想到了徐家一门的凄惨遭遇,以及现在自己有心无力的情况。他确实太希望除掉杨震为徐家报仇了,但就目前来看,却又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妥当的办法来。虽然他是当朝首辅,但要对付人却还是需要有一个合理合情的借口的,显然李业这个提议虽然大胆妄为了些,却不失为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沉吟了片刻后,张居正又道:“那你有考虑过那些举子们的处境么?这可是他们难得的晋身机会,却要因此而闹出事端来”
“下官以为这一点倒也不是不好解决。其一,出了这事后,朝廷可以重开春闱,那对他们来说损失也就不大了。而且,能在经历过一次变故后依然高中进士的举子,其心境与水准才会更高,更能成为朝廷将来的栋梁。第二,下官以为这么做还可以引出一些想要投机取巧之徒来,那对其他人来说反而更公平了些。”
说到这儿,李业又看了张居正一眼,略略放低了声音道:“还有一点,下官以为阁老这次还能做到一箭双雕,借此机会将朝中与我们格格不入的家伙送上主考的位置,那他经此一事后,就会轻则声名尽丧,再难于朝廷里说上话,重则丢官罢职”
“嗯?”张居正没想到李业居然还有这么一手,顿时再次愣住。但随后,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算计,这确实是个一石二鸟的好机会。
如今张居正所面临的局面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虽然权倾朝野,但同样树敌无数,有些敌人他虽然知道,却碍于各种原因不好真对他们下手。但现在,借着这次恩科考试的机会,倒还真能解决掉几个眼中钉呢。
这么一想,之前的一些坚持也就慢慢淡化了,觉着可以一试:“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必须好好计较一番,方可真正实施。至少要保证那些考生不要受太大的牵连和影响才成。”
“阁老所言极是,是下官一时情急有些疏忽了。”李业赶紧附和道。但他却知道,很明显,张居正已经采纳了自己的这一建议!
第664章 会试风波(一)()
来到三月后,自去年十月开始的漫长寒冬终于过去,北京城的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已有了春意。只是到了深夜之后,这里却依然有些寒意,不过寻常人等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外出,倒也没什么影响。
但今日却大有不同,当两名手提灯笼,用力掖紧自己的衣襟,以防被风灌入领子里的更夫打从贡院附近走过时,这儿早已人满为患,同时,还有不少马车和步行之人匆匆而来,将这一带挤了个水泄不通。
不错,今日正是恩科加考开考之日,虽然此时才三更天,离着五更开贡院大门尚有数个时辰,但考生们却早就赶来等候了,这可是关系到这些读书人一辈子荣辱的大事,自然没一个会不着紧,会来得太迟。
两名更夫满是艳羡地看了这些即将成为天子门生的考生一眼,这才踏着熟悉的步子朝前走去,而他们的身后,一些提着考篮的举子还在不断涌来,寻找着各自省份的提名牌,集中其下,等候着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的开始。
贡院外面的考生一个个神色肃然而紧张,其实在紧闭贡院大门之内的官府中人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科举乃是国家抡才大典,可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可不敢出任何一点的纰漏。所以上到主考副主考,以及各房考官,下到杂役和守护考场纪律的兵卒全都一个个面色深沉,有不少人还顶着两个黑眼圈,显然是没有休息好了。
本次恩科考试的主考张四维此刻的情况也和大家差不多,晚上几乎没怎么睡的他正略显疲惫地带着众手下官员跪在了至圣先师孔圣人的神像面前,口中默默叨念着希望老夫子保佑的话。
作为儒门的创始者,孔子一向被儒生们所崇拜,每到重要的日子,读书人都会拜一拜这位先贤。而作为国家开科取士这样的大事,自然更少不了向他老人家上上香,祝祷一番了。
不过没有人知道,此刻张四维在看似虔诚跪拜的同时,脑子里却是打着另外的主意,他觉着这一次自己被定为恩科主考的事情大有问题,必须小心应付。
与后世担任任何高考、国考的监考完全不同,这个时代的科举考试的考官可是有极大好处的。这里的好处并不是说有什么额外的补贴和功劳,而是资历与人脉。
一般来说,只有当时科举时就成绩出众,同时又名声不错的官员才有资格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而一旦你当上了主考,在同僚眼中你就是德才兼备的表率了。
当然,与这名声上的好处相比,更大的好处是实际上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这位考官取中会试中的考生后,他们就成为了他的弟子,双方就有了明确的师生关系。而要知道,会试之后的殿试可是不会有人落榜的,最差也就是三榜同进士出身,也就是说,这位主考会一下子获得两三百名的弟子。
时人讲的五伦天地君亲师,虽然师之一道只在最后,但在官场之上,师生关系却是最为紧密的。与这些将来的进士之前的老师开蒙的座师、其他几次考试中曾帮助过,或主考过他们的各级官员相比,作为他们最重要一关会试的考官的地位是明显要高出许多的。
这不光是因为会试比其他都要重要,翻过了就是鲤鱼越龙门,更因为在京为官的这位老师更能在官场中帮到学生。当然相应的,这些学生将来也会报答老师,毕竟有好几百个新科进士呢,这其中自然有一些会在政坛上有所建树,师生合力,便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了。
这种事情在大明朝二百来年的政治历史中时有发生,离如今最近,也最有名的一对师生,便是徐阶和张居正了。只此看来,就可知这会试主考对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官员来说是有多么重要了。
可也正是因为这主考位置如此之重要,如此让人眼红,张四维才更感紧张。因为他知道,能决定这一事的,只有如今朝堂上说一不二的张阁老。而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的天子大婚典礼上,自己曾做了叫张阁老很不痛快的事情,建议皇帝封赏国丈王伟
虽然作为政坛风云人物,张居正应该不是个睚眦必报,小肚鸡肠之人,但也不会心胸开阔到这么快就给自己这么大的好处吧?而且,张四维还发现了另一个叫他心惊的事实那个害得徐家家破人亡,几乎成为张阁老眼中钉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杨震居然也出现在了这次的考场之中!
倘若只是自己一个,张四维还能勉强说服自己不要想太多,但有杨震在侧,事情就一定不简单了。而更叫他不安的是,他完全猜不到张阁老到底会做什么,自然就无法预防和应对了。
在向孔圣人默默祝祷了好一阵子,可心里依然无法释怀之下,张四维只能有些无奈地站起身来,毕竟接下来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自己这个主考来主持。
而在把一系列的仪式全部结束,其他官员就都暂时退到了明伦堂里喝茶歇息,因为接下来是长达三日的考试,即便他们不用如考生般做文章,但心里的紧张也是难以避免的,还是赶紧多养养神吧。
而张四维却坐不住了,当即就走了出去,在此刻还显得空荡荡的考场里踱着步子。前方,几名书吏和兵卒正把一些纸钱往火盆里放着,口中念念有词:“恩鬼来,冤鬼来,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而在他们的不远处,一身飞鱼服,气宇轩昂的杨震正挎着绣春刀昂然站着,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这些举动。
杨震这也是第一遭见识这套繁杂的科举仪式,着实有些大开眼界的感觉。这会试确实不愧被天下人奉为读书人最重要的一道门槛,光是外面那数量庞大的考生,以及神色肃然的考官们,就已足够给人以不小压力了。
再加上这一大套带着各种目的的仪式,就更叫人心下惕然。即便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请恩鬼怨鬼来里面对考生报恩报怨的举动,也透着叫人心悸的肃然感。
杨震之前就听人说起过,为了叫人向善行好事莫作恶,科场里总会请恩鬼怨鬼进来报恩报怨。而且,这种事情还所在多有。据说,有那横行乡里,得罪了太多人的考生,就因为被怨鬼缠身,结果本来成绩很不错的考生竟会在考试时连连出错,甚至把墨迹都滴到考卷之上要知道科举考试是不准有任何污染考卷之卷的,一旦出了这岔子,不管你写的文章有多好,都将被黜落不取。
至于报恩的故事,倒是没有怨鬼的多了,但只要是多行善,心里自然就笃定些,考生的临场发挥自然也就更好了。
对于这些约束着可能将执掌权势的未来官员的说法,即便杨震有着后世的唯物主义思想,对此也并不排斥,反而觉着这比什么都不信要好得多了。
正当杨震看着那些人将纸钱慢慢烧掉时,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声轻咳:“杨佥事。”
“嗯?”杨震回过头来,正看到张四维那张带着疲惫与不安的脸,便赶紧回身行礼:“见过张大人。不知您有何吩咐。”至少在这几日里,他杨震便是张四维这个主考的下属,因为他是被派来协助监视和管理考场秩序的。
张了张口,张四维还是没有把心里话道出来。没办法,他和杨震可没什么交情,又怎么可能将真话说出来呢,只能若有所指地一笑道:“本官早听说了杨佥事您的大名,故而前来见个礼而已。另外,这次恩科取士非同小可,咱们为国效力更该小心在意,绝不能有什么差错哪。不知杨佥事你以为如何?”
看着对方似有深意的神色,杨震回以淡然的笑容:“大人说得不错,事关重大,下官自当竭尽全力避免出现任何的问题。”
“如此,本官就放心了。”听出杨震言下之意的张四维也露出了一丝安心的笑容,一拱手后,便转身离开了。
而杨震看着他缓步走开的背影,眉头就不觉皱了起来:“看来就是他也觉察到此事不简单,应该是另藏玄机了。可那张居正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以他一贯的为人,似乎不该是会干出这样事情来的人哪。还是说,他的目的只是想把我给困在这儿三日,好在外面做些什么呢?”会试和乡试一样,也要连考三天,期间任何人不得进出,那就是几乎和外界隔绝了。
虽然心中的不安因为张四维的一句话更深了,但到了这个时候,杨震却也已无能为力,只能暗叹一声:“唯有看外面的兄弟们了,希望他们能帮我看好了一切,莫要出什么岔子才好。”
刚想到这儿,外面传来了一声悠长的大喝:“开龙门!”这让杨震的心猛地一提,这次会试终于开始了!
第665章 会试风波(二)()
伴随着一声“开龙门!”的长喝,已关闭多日的贡院大门终于在一阵吱嘎声里缓缓开启,这让围在门前的数千举子的精神也是陡然一振,知道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机会之门也已随之洞开。
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这会试便成了平民子弟突破贫贵阶层的唯一通道,就如那黄河鲤鱼跃龙门一般,一旦翻过了龙门,就能化身为遨游于四海天地之间的真龙,否则只依然是水底潜游,随时可能被渔夫捕捉的弱小鱼类而已。所以,这道贡院的大门在这一刻便被天下人视为龙门,只等这些考生高高跃起了。
当大门开启的同时,两排近百名手提长枪,腰挎钢刀的官兵就神色严肃地鱼贯而出,分列在了大门两边,随后一名六品官员就跨过高高的门槛走到了众人跟前。此一刻,贡院门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