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烽火起三国-第8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恰�
随着张燕离开,赵青这才是将锦囊打开,眯着眼睛看了一眼锦囊内锦帛所书写的内容。看完之后,赵青的身上立马就是散发出了一股阴寒之气,仿佛令得整个书房内的温度也都下降了几度。
“哼!”一声冷哼,赵青直接将手中的锦帛给捏成了一团,冷笑了几声,嘴角带起了一抹冷冽,哼道:“终于是坐不住了!我倒要看看,这些鼠辈还能玩出多少花样!”
长安城。
赵青北征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留守在长安城内的楚军上下自然是欢欣鼓舞,而城内的百姓也都是跟着兴高采烈。
倒不是说赵青已经得到了长安城的民心,只是长安城的百姓早已经吃够了战乱的苦头,如今赵青彻底击败了曹家,一统北方,也就意味着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长安城不会再有战乱了。这对于百姓们来说,那可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他们可以安安心心地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当然,相比之下,这留在长安的朝堂可就没有城内那些百姓们的心思那么简单了。
(本章完)
第1408章 朝堂百态()
当初的长安一战,因为之前的各种叛乱,包括曹昂在长安城内的那场大开杀戒,不仅是令得各大世家元气大伤,也是令得不少朝臣死于战乱,满朝文武,几乎死了大半!这也致使赵青入主长安之后,这朝堂的官员职位,竟是多出了不少空缺,饶是赵青从南方调来了不少官员,也填不满这些空缺。
在皇宫之内,朝堂群臣都是齐聚于堂,这些朝臣之中,只有少部分是原来的朝臣,而剩下的都是新近升迁的。当然,其中有不少都是赵青从南方调派来的官吏,并且担任了朝中比较重要的职位。而还有一些,则是从长安周围的州郡调派、升迁而来的官员,勉强可以算是重组朝堂,维持了汉室朝堂的颜面。
此刻这朝堂之上可是热闹不已,这些朝臣大多都是三两成群,相互议论起来,所谈论的,自然也是这次赵青北征大胜的事情。
能够登上朝堂,这些朝臣自然都是聪明人,也能看得明白,这次赵青北征大胜所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北征成功,就意味着赵青已经可以一统北方,再加上赵青在南方的势力,天下一统也是指日可待了。等到赵青将天下一统了之后,那接下来该做的是什么?只怕所有朝臣心里头都有了某种猜测。
“林大人,你说,这次楚王得胜,那回到长安之后,这天下会不会就不再姓刘了啊?”
几名朝臣围在一块,其中一人忍不住就是对同伴问了一句。而随着这句话说出口,周围几人都是脸色跟着变化,全都是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说出这句话的同伴,脸色各异。
赵青如今权势滔天,将来会不会行王霸之事,或者干脆代汉称帝,这其实都是大家暗自猜测的事情。但这却是一层不能被捅破的窗户纸,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像这人这样明目张胆地说出来,却是实在不应该。不过,这几人也只是看了一眼此人,却没有人开口指责,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名留着两撇胡子,干瘦干瘦的官员,正是从荆州调派来的“楚王系”官员。
而被这名官员所询问的那个林大人,也同样是“楚王系”官员,而且官职还要高出对方一筹,听得这问话,林大人眉头微微一皱,看了一眼同伴,眼神中透露出了一丝责怪的意味,但却没有直接喝骂,而是犹豫了片刻,说道:“吴大人慎言!楚王一心辅汉,绝无二心,吴大人可千万别陷楚王于不义!”
“哦!是下官失言了!恕罪!恕罪!”那个吴大人听了,也是愣了一下,立马就明白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是讪讪一笑,不再深究这个话题了。
而在不远处,又有几名朝臣围在一起,但这几名朝臣却都是原本朝堂上的朝臣。刚刚那吴大人与林大人的对话虽然声音不大,但他们却都是听得清楚,听到吴大人最后的解释,这几名朝臣都是撇过脸,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不屑。
“哼!小人得志!”其中一名朝臣忍不住压低声音哼了一声,脸上满是不满,双手摆在身前,更是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李兄!慎言!慎言!”旁边的另一名朝臣立马就是脸色一变,同样是压低声音,说了一句。他们当初能够躲过长安之乱,可见都是心思玲珑之人,自然知道审时度势,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他们也是再清楚不过了。
那个姓李的朝臣其实也是出自士族,只不过他的这个士族却是一个小士族而已,当初在长安城内根本就排不上号!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曹家还是那些世家,都没有看得上李家,反倒是让李家从那场混乱中逃过了一劫。不过,就算是如此,李家毕竟是士族,这位李大人还是秉持着士族的傲然,对那几名寒门出身的“楚王系”官员很是不屑。因此也是看不惯对方的得势,这才会忍不住哼哼了几句。
不过李大人倒也知道,如今是赵青得势,对方既然是赵青的手下,那自然不是他所能得罪得起的,所以在得到同伴的提醒之后,李大人也是不由得脸色一变,抿了抿嘴巴,不敢再乱说话了。
“说起来,我们在这里也等了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还要再等多久啊?”旁边的几人也很识趣,立马就是将这话题给扯开了,同时也是抬起头朝着那大殿门口张望了几眼。
“哼!竟是让我们堂堂朝臣在这里干等着!简直是不知所谓!”或许是之前自己失言,觉得有些舍不下颜面,那个李大人又是忍不住哼哼了几声,只是说这话的时候,李大人的声音可是压低了不少,简直就像是蚊子在哼哼一样。
别人或许听不到李大人的这哼哼声,但在他身边的几名朝臣却是听得清楚,当即这几名朝臣就是不由得眉头微皱,不留痕迹地将身子往旁边侧了侧。这个李大人竟是管不住他自己那张嘴,只怕早晚都要惹出祸事来,这样的人,以后还是少一点来往比较好。
没过多久,突然,大殿外就是传来了一连串重重的脚步声,正是军靴踏地的声音。听得这声响,前一刻在大殿内还是一片吵杂的朝臣,哗啦啦地就是站成了几排,整齐排列,老老实实地低头站好了。
片刻之后,几道身影就是出现在了大殿门口,领头的三人,正是被赵青留守在长安城的三员大将:于禁、乐进以及潘璋!
三员大将,以于禁为首居中,而乐进、潘璋则是分居左右,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几名军士,虎背熊腰,却没有跟着三将进来,而是守在了大门外。于禁三人进了大门,先是扫了一圈大殿内的群臣,片刻之后,这才是迈开大步,直接就是走到了大殿的最深处,在群臣之首转过身来。
不过三人都没有站在那最上首的位置,乐进、潘璋分别居于左右两侧,而于禁也是站在了左侧,转过身,面朝着群臣,然后抱拳一礼,喝道:“劳烦诸位大人久等了!请诸位大人恕罪!”
“于将军言重了!”听得于禁的道歉,一众朝臣却又哪里敢当真了?纷纷朝着于禁躬身说了几句,别管之前他们心里头是不是真的有不满,可现在在于禁三人面前,却是说不出的恭敬。
他们都清楚,于禁他们三人都是赵青的心腹大将,特别是于禁,虽然武勇比不得黄忠、典韦和赵云,但却是深得赵青重用!哪怕是在场不少楚王系官员,也都不敢得罪于禁,巴结他都来不及呢!
(本章完)
第1409章 不怕死()
对于众人的恭敬,于禁三人并没有太过在意,留守长安的这几个月,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些朝臣们的恭维态度,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于禁便是抬起手,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当即整个大殿内便是安静了下来。紧接着,于禁便是朗声说道:“这次招诸位大人来此,正是要与诸位大人商量要事!相信诸位大人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楚王在太原大捷,大败曹家余孽!如今北方皆已平定,楚王也要凯旋而归,为了迎接楚王,我等还需想出一个法子才是!今日请诸位大人前来,就是希望诸位大人群策群力!”
听得于禁说了这么一通,在场不少朝臣都是眉头微微一皱,闹了半天,于禁如此慎重其事地把所有人招来,就是为了给赵青归来拍马屁的啊!明白了这一点,不少朝臣的心里都有些不太高兴了。
当然,对于那些楚王系官员来说,却是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纷纷出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什么召集全城百姓夹道相迎,又或是让满朝文武出城迎接,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提了出来,其中自然不乏一些极尽阿谀奉承的手段,听得就连于禁、乐进和潘璋都是不由得眉头微皱。
虽然有些不喜,但于禁、乐进和潘璋却没有开口多说什么,他们要是能够想到什么好法子,也就不用闹出这么一出了。赵青如今已经算是位极人臣,连爵位都也是升到了楚王,再也没有往上升的可能了。若是真要在官职、爵位上擢升,那就只有让赵青坐上龙椅了。所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于禁他们所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些花里胡哨的招数,若不然,也无法显示出赵青此处北征的功绩啊!
“世子此次不是也跟随楚王一同出征,不如,加封世子,也算是对楚王功绩的一个补偿?”这个时候,一名楚王系官员突然眼睛一亮,忍不住站起身,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嗯?”听得这个建议,于禁三人也都是一样眼睛一亮,这倒是一个好主意。赵青已经是没办法再提升了,把这份荣誉转给赵兴,倒是不错!当即乐进就是连连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少主虽然早晚都要接替主公之位,但现在主公正值春秋,少主也还年少,这个时候给少主加封,想必主公一定会很高兴吧!”
“关键是给少主加封什么?”旁边的潘璋也是同样一脸的兴奋,连连点头说道:“少主将来那可是要继承主公之位的,加封的官位太小太大,好像都不怎么好啊!”
“两位将军!”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把声音从朝臣中响起,打断了两人的讨论,紧接着,就看到一名朝臣突然迈步走了出来,一脸冷漠地冲着于禁等人拱手,说道:“请恕下官唐突,下官以为,这加封之事,不应该由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擅作主张吧?理应由天子来做决定!三位将军虽然都是朝中重臣,但也不能贸然行僭越之事!”
“嗯?”正在商量着的乐进和潘璋,听得这突然打岔的声音,也是不由得眉头一皱,脸上浮现出了一抹不善之色。倒是于禁最先反应过来,虽然也是眉头微皱,但却是很快就恢复了常色,抬起手一摆,止住了乐进和潘璋,然后扭过头,望向了那出列的朝臣。
于禁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这名朝臣应该是前不久才从扶风提拔上来的一个朝臣,据说是寒门出身,再更具体的,于禁也不记得了。这些日子,此人一直都表现得很低调,并没有做过什么越界的事情,怎么今天竟是这么大胆,竟然敢冒出头来质问他们?
“章,大人,是吧?”于禁眯起了眼睛,想了片刻,才是想起了对方的姓名,随即淡淡地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我们都是为国操劳,何来僭越之说?章大人那也是朝中重臣,难道不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吗?”
于禁的话语中隐隐带着一丝威胁,而那位章大人却仿佛根本没有听懂于禁的话,反倒是昂起头,清冷地喝道:“下官只知为国效命!所说的话,那也是实话实说,祸从何来?于将军,难道这朝堂之上,不让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说话?还是说,这朝堂已经成为了楚王一家之言?”
“混账!你说什么!”章大人的话有所指,还暗藏着一点讥讽之意,旁边的乐进和潘璋听了也是忍不住了,两人异口同声地怒吼了一声,直接上前一步,锵锵两声,就是各自亮出了腰间的佩刀!
乐进、潘璋突然拔刀相向,那左右两旁的朝臣也都是忍不住纷纷惊呼了起来,有几个胆小的,更是慌忙起身躲闪,就差没有拔腿逃出大殿去了。
而被两把明晃晃的佩刀指着,那个章大人却是一脸不所畏惧的样子,反倒是下巴抬得高高的,眼中更是透出了轻蔑之色,哼道:“皇宫之内,竟敢携带兵刃,而且还对朝臣拔刀相向!哼哼!楚王麾下当真是不同凡响!与当年的董卓又有何不同!”
“大胆!”“放肆!”
听得章大人的话,乐进和潘璋两人早已经是满脸的怒容,咬牙切齿地喝了一声,当即就要提刀朝着章大人身上劈砍下去。而那章大人见了,反倒是嘴角微微一勾,竟是直接闭上了眼睛,还将脑袋往上抬了几分,露出了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