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主三国-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人的死亡是一个时代的谢幕,而袁绍很庆幸,同时,他又有几分苦涩。

    因为他的死亡,与这个时代的开始与结束无关,而是,为别人奠定了某种基础。以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救了这整个时代,袁绍是高兴的。他活了一辈子,最后成了牺牲品,袁绍是愤怒的。

    不过,想到他是成了昔日的兄弟的踏脚石,袁绍又变得喜怒无常了。

    这种结果他不是没有想到,不,他还真的没有想到。

    袁绍垂临病榻之时,他想起了过去所发生的种种,那一幕幕,都无比清晰的在他脑海里闪现出来。

    当初他和阿瞒开玩笑的说着,如果咱们俩都能兵戈相向,那这大汉估计也亡了。他并没有想到一语成谶,既然这话会成为现实,那其他的又何尝不会呢?

    袁绍这么想着,心中只觉更加纠结。

    所以,当阿瞒偷偷过来看望他最后一面时,袁绍对阿瞒说着那些推心置腹的话语。

    如果你一定要建一座大台子的话,那么希望你可以在冀州建,就在这儿,这样的话,我也可以看见。这样的话,你也能让我看见。

    袁绍语气渐渐的低了下去,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在临死前,居然还能见到阿瞒。他原本以为会是这光秃秃的墙壁的。他原本以为这光秃秃的墙壁就会是他人生的终点。

    虽然现在也不算什么“柳暗花明”,不过,至少把之前要好多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他想抓住的东西从来都抓不住,朋友,兄弟,天下,还有他自己的生命。

    袁绍并不害怕死亡,提早死去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想起了那个早死的孙坚,如果他还活着,未必不会在这个乱世绽放异彩。可惜,可惜啊!

    江南是片富庶之域,或许,这孙家还会有后世子孙,等待着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他可以想象着孙家,但是却无法为自己家族的未来的运势而构想。

    自己那儿子是什么情况,他这个当爹的还不清楚吗?

    袁绍心中又想了很多,只不过,一切都变成了枉然了。

    他本来不想问的,最后还是鬼使神差的问出了阿瞒为什么会在刘备面前那么说他。

    对方只是苦涩一笑,当着你的面骂你再多你也无所谓,我这在背后说个坏话你倒是真积极。

    这话把袁绍说的脸色一红,原来,这一切是他误会了。

    幸好曹孟德并没有追问他为什么不顾旧情直接开战,不然的话,袁绍还真的没有办法给他一个答案。

    因为我想和你比比,咱们两个谁更厉害。

    因为我不想总是被你鄙视。

    因为我看着你变得德高望重,我想让别人看看,你并不是什么常胜将军。

    因为我想打败你,就当做是与你做兄弟做对手第一次出击,可惜还是没有把你打败。

    这些话,袁绍考虑到了他和曹孟德之间的情谊,又考虑到他也没有多少活头了,而今后这冀州的命运都在面前这人手中呢,他还是不要说这些话来刺激他了。不然,弄到最后,在伤了别人的同时也未必不会伤到自己。

    尽管曹孟德赶来见了袁绍最后一面,不过袁绍这病可是劳久的心气所压而至,所以,即便大罗神仙前来,那也是回天乏术了。

    袁绍不恨任何人,他也不会怪那什么莫须有的老天和命运。佛渡终生,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是他自己不行,怪别人又有什么用?

    袁绍想起了那个生的平凡,死的壮烈的公孙瓒。当初被自己逼到绝路,于是,他效仿着商纣王用了那么一种惨烈的方式自尽。

    后来袁绍还听过关于他的小道消息,传闻他在死前把老天爷狠狠的咒骂了一通,颇有几分壮士断腕西楚霸王自刎的情形,不过,这公孙瓒到底是棋差一着,做后也只是弄了个画虎不成反类犬。

    袁绍还赞叹过他的为人仗义,只是在后来才想明白,这哪是什么仗义?这就是在逃避责任,逃避问题,然后故意整出这些个东西给自己脱逃罪名。

    败者就是败者,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的人,才能在过失中找到进步。

    所以,袁绍只是想着,死了就是死了,他可不想整些那玩意儿,只是给自己丢脸罢了。

    也所以,最后的他是病死的。

    当关于袁绍的那一页薄薄的记录翻过去的时候,一位在灯火下佝偻着腰的老人正准备记录下一个故事。袁绍的故事都是出现在别人的讲述中的,也就是说,他白白活了一辈子,最后还活成了配角。

    人生就是这么可笑。袁绍还活成了他兄弟的配角。

    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寻找着自己人生的意义,兜兜转转,袁绍也找到了,如果说那曹孟德是为了他的丰功伟业,那么袁绍就是曹孟德的一个屏障,在历史的前半生中,那么如此说来,他活的岂不是太没有自我了?

    于是,意识到这一辈子都不能如此碌碌无为的时候,他终于向命运做出了反抗,也真正的将他的位置卡在了固定的关卡上。最后的结局没有发生变化,最后的一切都不会变。

    发生改变的,只是他的认知。

    但是这世间本来就不是公平的,并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就能得到多少,也不是说,你付出了什么,就必须要去索回什么,那只是用来骗人的。

    袁绍也明白了,他之所以要开战,不过是想和自己可以看得见的命运拼上一把,与刘备无关,那么,他又为什么要把刘备当做借口呢?

    如果没有一个借口,他怎么会如此的不介意?寻找借口,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安慰罢了。

    即使他拥有那百万大军,最后还是被算计了,大军有什么用?人数有什么用?

    当他们这一行人在渡江逃跑的时候,袁绍故意在金银珠宝中掺杂了那些书信。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找人伪造的。

    袁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然后来消耗曹军的军力,或者,他想证明一点,那个姓曹的也并不是那么的德高望重,他也有私心。

    真真假假,若是半真半假,剩下的不必验证,别人也自然会认为这是真的了。

    不过,后来袁绍在打听了这事之后大吃一惊,原来,自己早就输了。

    他想过阿瞒处理的多种方法,却没有想过,他竟然将所有的书信全部付之一炬,于是,那些所有的见不得人的过去都被大火烧的干干净净。

    想到这儿,袁绍头脑也不怎么清晰了。或许,他离离开也不远了。这个世间并没有什么值得他留念的,但是细细想来,有很多都是他所留念所不舍的。

    不过,都无所谓了。若是有幸,他会在冀州看见未来的阿瞒应承过的人才之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其实“但为倾故”也未尝不好听。若是过去皆是烟消云散,那么未来又是什么呢?

    幸好,咱们没有许过同生共死的誓言。不过,即使许了,我想你也不会在意的。别了,兄弟。

    此生有你这个兄弟,我已经知足了。

    或许我们真的是生死之交,一人生,一人死。再不会有人知道我们的交情,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希望你,完成我们的誓言。

    剩下的如画江山,你代我看吧!

    (本章完)

第201章 官渡的生命() 
    我不是一个人,所以并不会有人专门为我记述。我不是一条江河,所以不会有人为我而感叹。我不是什么几朝古都,在那文化名城的列表里,我看不见自己的名字。

    不过,我的名字却是那么如雷贯耳,我叫官渡。

    有人仰慕于金陵的繁华,有人欣赏于长安的古典,有人赞叹于燕京的庄严……好吧,这三个地方很有名气,非我等小辈可以比拟的,对于这一点,我认了。

    但是,你个赤壁什么时候也爬到我头上了?

    曲阜也就罢了,咱毕竟比不得孔圣人,泰安还有个五岳独尊在那儿镇压,我等只能望其项背。不过,要说这赤壁敢欺压在我头上,我有一百万个不服!

    我很无语,吼的嗓子都哑了,也没有人听我辩解。

    作为历史中仅有的四大战役的某一场的发生地之一,我和赤壁本来是平起平坐的地位,还不是因人而异吗?

    官渡的对战双方是曹孟德和袁绍。

    赤壁的对战双方是孙刘联军和曹军。

    综上而较,我不得不承认,这赤壁那边打仗的好像比我这儿要出名,于是,再加上各种渲染,赤壁红了。

    各种拍摄各种记录的全都去了赤壁取景,却没有人来关注官渡。因为那袁绍没有名气啊!

    赤壁有条长江,用上了。

    官渡有黄河,那袁绍不用。

    这一点,能怪谁去?我不会说话,只是看了心中急躁而已。

    很多人都说曹刘孙是对立的三方,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说曹袁之间的关系。

    他们之间也很好的。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罢了。

    或许开战只是一个意外,也或许是在某种强大进程之下不得不做出来的取舍。无论是哪一种,这都是历史的进步,个人的悲哀。

    我不止一次的看见那被外人口口相传的穷凶恶极的袁绍,他经常在夜色下散布,有的时候,也不知道看见了什么,然后就叹息起来。我这倒是不知道,还是那么个多愁善感的人呢!

    我不止一次的看见那被外人相传为曹贼的丞相大人,他正看着那月光,月亮中难道有什么美人?奇怪,除了那层黄晕还是黄晕啊!谁知道其中有什么?

    因为一场颇具盛名的战争,我小小的火了一把。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争,那过去的一对兄弟真正的变成了仇敌。

    或许他们很久之前的关系情谊就已经变质了?又或者,他们表面上是仇敌,但是实际上还有兄弟?

    这些关系什么的都太复杂,我弄不懂,也不想弄清楚。

    我只是知道,原本安安静静的生活因为这么一场战争而破坏了。不负责任的史官们写了四个很公正严肃的大字——官渡之战。

    但是真实情况是什么,就连我也只是说个大概,更不用说那些连曹相都没有见过,只能凭着臆测来记述的史官了。而又过了两千年,尽管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我还是那个名字。而那份最初的资料,却已经不详了。

    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一个人物,一段历史,而整个历史中有无数的这样的人物,甚至于,后来的那些很可悲的人,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想看的是什么。

    战争,名人,热血,辉煌,建筑,年代?

    我想错了,原来,他们所津津乐道的,竟然是历史中的阴谋。

    哦,不!这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厚黑学。

    若是听不懂这个名字,或许可以用另外一个来替代——博弈论。

    总之,说白了呢,就是根据那些本来的就有着很多错误的人物资料,然后去查证,去揣摩,去思考,去成立什么无聊的研究学会。

    我很庆幸,自己在无聊了近两千年后,终于被一个名为“官渡之战研究小组”的群体给发现了。

    于是,各种考古,各种探索,不过,他们毕竟晚来了一千多年,有些事情,我自己都忘了,他们又怎么去找?

    其实在我身上还发生过许多大事的,只不过,我所能记住的就只有那两人在三月初春时节,展开的某一场大战罢了。

    除此之外,我之前的经历没有人在乎,我之后的故事也不会有人关心。那风霜在我身上刻下了数不清的年轮,曾在多少多少年前,我也是有着不凡的经历的。

    可是,我看着这几个兄弟,焦作,驻马店……哪一个资历比我浅?或许我该庆幸,因为战场战争,我不必被逼着改头换面。

    河内,汝南,真的,快认不出来了。

    我也庆幸这场大战并不是发生在河内与汝南这些个地方,要不然……哦,这也不可能。毕竟,我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而那汝南可是袁绍老家,河内出了多少人才,司马懿郭嘉……

    于是,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落到了我的身上。

    也幸好是这样,我没有像他们这样被改的面目全非。

    生命是多么美好的啊!可惜,总有些人那么不幸的早早离世。还有些人,虽然活着,却早就踏进了坟墓。

    都说乱世出英雄。可是这英雄,是那么容易横空出世的吗?杀多少的人,打多少的仗,流多少的血,这些统统没有人在乎。大家更在乎的,只是那英雄本身。

    英雄美人的故事自古被人们所喜闻乐见着,这样的故事,我只知道一对。

    最后,那叫吕布的英雄为了美人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