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10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和28年7月8日清晨,原子弹的核芯…6。2公斤的钚球已准备就绪了。

    与此同时在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造原子弹的最后一步是在8月份开始的。所有部件——包括爆炸棱镜铸件、中子反射层、铀芯、点火装置以及电配件,都已在工程师的指挥下运到了装配车间。在6月份,有关核部件临界状态的最后一批试验已经取得成功。

    在总装的最后阶段,x工程的总负责人张凤阳来到现场观看组装。最后的总装用了72小时。车间里,窗子都挂了白色丝绸窗帘,以遮挡阳光。工人们在门口装上静电接地铜线,以便除去进入组装大厅人身上的静电。到场的人都先到更衣室换上白色的工作服和布拖鞋。整个大厅极其洁静。墙上贴着一条标语:“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一切都检查过了,工程师下命令最后再检查一遍。

    从工程师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张凤阳用工厂的专线电话给总理打来的一个电话,电话的内容非常简单。

    “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么就开始吧!”

    电话的另一端的话语同样非常简单。

    共和28年的夏秋两季,当特殊部件运来之前,工程兵已经在沙漠上竖起装有卷扬机的铁塔,卷扬机可将原子弹升到120米高的塔顶。在铁塔周围,工兵部队开始放置一系列探测器,铺设电缆以及安置试验用的动物和包括飞机、坦克、大炮和舰船上的设施在内的军事装备。而在这其间,作为x工程负责人张凤阳、工程主管张子潜以及数十名专家仔细地检查了整个试验场区、铁塔和靶心区的其他设施。

    戈壁深处矗立着一座一百多米的高塔,那是即将放置世界第一个原子弹的铁塔。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上,以铁塔为中心,在四周的不同距离上放置着各种试验物。牛、羊、马、驴、猪、狗、鸡、鸭和猴子、猩猩,在铁笼中静静地吃食。

    地上地下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里,安装了各种探测仪器、摄影设施,准备采集各种科学数据。旷野上还停放着飞机、大炮、坦克、小型军舰,坚固的工事,民用楼房……所有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三年中,工程兵部队辛勤付出建成的,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努力在三年内建成的这一切,最终目的是……摧毁!

    在开始装配时,只有5个人被允许呆在这个地下车间里。12月1日下午,组装小组开始了组装。组装过程中,核心要安装一个用于吸收衰变热铜制的底盘。不过由于沙漠地区的高温,第一次安装过程并没成功。第二天,小组早早开始了工作并取得了成功。

    随后就要安装爆炸棱镜。32个爆炸棱镜每个重70。875公斤,需要2个人才能抬起。当棱镜组组装好了(每个有16个棱镜),起重机就要把安装在上面的棱镜组调到正确的位置。在进行这个工作时出现了一个小小意外,一个棱镜从上面的底座滑落到地上摔碎了,而此时只剩下一个备用的棱镜。

    几乎所有人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都不禁一沉,透过监视器看到这一幕的张凤阳、张子潜、李涛、费米等人心几乎同时握成一小团,汗水从每个人的头上滴了下来。整个安装过程直到黄昏后才结束,技术人员已经把爆炸装置装配起来。

    到12月15日,x基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全部搬到了罗布泊试验基地,起爆最初的代号是“投篮”的密码命令是15日发出的。它的意思是:把铀部件和点火装置放进爆炸装置中,用螺栓把整个装置联结起来。

    到15日临近黄昏时,人类史上第一棵原子弹完成组装。

    “……“小玩意”其裂变材料是只有柚子大小的6。2公斤钚,旁放着被称为“海胆”的中子源,中子源有高尔夫球那么大,里面包含钋210和铍两种元素,钋210是一种半衰期138天的放射性金属,他每放出100万个a粒子,就会被铍产生30个中子,钚装药和海胆的外面是铀238组成的中子反射层,将逃逸的中子反射回裂变材料中,起爆时由重约2236公斤的透镜炸弹向内爆炸,将钚球瞬间压缩到核桃大小,以达到致密的超临界状态。“小玩意”的核装药、反射层和和高爆透透是在12块五边形球壳用上,用螺栓将他们合为球体……”

    听着电话另一头介绍,司马感觉自己的呼吸有些急促,甚至于掌心都不停的冒汗,握着电话的手甚至有些打滑。小玩意是自己给它起的名字,自己改变了太多,至少第一棵原子弹的名字还是保留原来的“旧名”吧。

    沉默加激动了数十秒后,司马问到了自己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确定能成功吗?”

    “……证明试验成功的概率能够达到99%的要求。”

    前面的话,司马并没有听清楚,但是这句99%的成功率,却让司马心头再次一紧,那是不是意味着还有1%的可能不成功?

    从51区第一次从事理论研究至今,足足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国防科技委员会直接投资12亿元,x工程启动后,国家直接投资近70亿元,尽管这些投资被掩藏在繁杂的各项财政支出之下,无论是国会或是纳税人都需要一个交代。

    “总理,一切都已经完成了准备!”

    张凤阳的声音略显得有些低沉。

    “开始吧!”

    司马再一次下达了命令,当吐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司马感觉自己的确噪子有些发涩,能成功吗?

    共和28年12月24日。

    “是个好日子不是吗?”

    整整一夜未睡的张子潜在阳光映射距离原子弹铁塔16公里远的掩蔽所前时,看着晴空万里的碧空,扭头冲着身旁的费米说了一句。在四个小时前,经过一夜的讨论后,已经确定了试验时间,共和28年12月24日10时整。

    “今天是平安夜!”

    费米的的语间带着恍惚,在平安夜当天试验人类史上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武器。这是根据气象部队的建议选择的日子,核爆炸必须要在晴天进行,此外执行观测任务的飞机在恶劣天气下不合适起飞,而且试验用电路和仪器也有受潮短路的危险。

    凌晨6时15日当爆炸时刻即将到来之时,技术人员很平静地监视着高约2米,直径约1。5米圆桶状容器内的弹体从地下车间移到地面,然后由助手把炸弹放到手推车上,由两名技术人员把它送往铁塔。

    铁塔和弹体周围的工作人员听到他们的指挥员陈能宽发出的命令:“升起!”,拍摄纪录电影的摄影机也随即转动起来。

    试验塔高120米,塔顶上的技术人员接到炸弹后就开始将它装在铁塔上,几个小时后,他们检查了塔上所有仪器显示的数据,然后把爆炸装置的顶盖盖好。这些天来,李觉先和他们的助手们一直是争分夺秒地工作。

    现在李觉先、张灵钰以及两位工程师最后一次来到塔上,安装了电引线,做了最后一次检查。当他们在离爆炸零时前50分钟回到地面时,

    “为什么比预定的时间晚下来4…5分钟。”

    一名军官看了一下时间,有些担心的看着李觉先。

    “我一定要亲自确认没有任何的差错”

    李觉先的声音显得非常平静。

    军官看了眼李觉先,然后又看了一下时间。

    “开始撤离吧!”

    随后技术人员和塔下的数十名陆军特种部队的官兵,分剩十余辆吉普车朝着18公里外的掩蔽所撤退。

    看了一下时间,张凤阳有些神情不定的看着掩蔽所内面色激动的众人。

    “张先生,由你来下达命令吧!我回营房!”

    “张将军……”

    张子潜诧异的看着张凤阳,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张将军会离开这里?

    在张凤阳离开之后,指挥掩蔽所内的气氛立即松快了起来,相比于那些严肃的军人,这些年青的科学家显得更乐观一些,尽管他们同样紧张无比。

    接过指挥权的张子潜从自己的头上取下软礼帽,并第一个朝礼帽中塞了几张孔子。

    “先生们,现在开始下注了,赌注就是“小玩意”能不能爆炸!”

    很快张子潜的那个礼帽中被塞满了赌注。

    当指挥掩蔽所内的年青科学家们的在这在这里押宝游戏时,端座在办公室内张凤阳却换上了周整的礼服,胸前佩戴了勋章,从二十三年前就跟着自己的五年式手枪,则被打开保险放在办公桌,闭着眼睛似乎在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当年授予自己少将军衔时,国防部多少有一些意见,是先生力排众议要求授予自己少将军衔。

    “凤阳的功劳我知道!”

    为了报答先生的知遇之恩,张凤阳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做好先生吩咐的每一件事,而现在……如果失败了,或许只有拿命去回报先生。

    上午9时59分15秒,西北大学原子物理院的物理学家李克让扳动了主传导器开关,接着开动了第二、第三级传送器,电流信号传到了“小玩意”的计时引爆器中,人们开始紧张的计算着时间。

    张子潜趴在李涛和费米之间在他们两边是钱秉穹和李哲久,忍不住在心中盘算着这棵宝贵的炸弹要是不能爆炸会有什么后果,同时忍不住和身旁的人分享自己的合计。

    听到的张子潜的话,李涛先是一愣,原本有些期待有些紧张的脸上露出一本正经之色。

    “嗯!现在总理已经承诺再次连任,而且已经当选,相信至少在四年内咱们是安全的,不过四年后,或许国会会召开有史以为最严厉的一次听证会,质询那70亿到底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喂!哲久,我听说你在西北没有房子,我正好也没有,想不想跟我一块在国会大厦旁买间房子?很可能咱们的下半辈子就要在国会度过了!不过指不准,这次炸不了,以后咱们还能再炸一次!”

    听到他的话,李哲久点着了一根烟,眼中露出些许忧色。

    “我从未来想过几秒钟会这么长!”

    此时中央控制室的空气凝固了。自动控制系统的仪器全部启动,灯光闪烁,传出了倒计数的信号……

    “五、四、三、二、一、起爆!”

    众人的担心随着的读数到零时而消失了。“小玩意”的爆炸时间是共和28年12月24日上午10时整。

    一个明亮的巨大火球,卷起地上的烟尘,热浪滚滚火光灼耀。

    大气被数千万度高温光焰剧热,骤然膨胀掀起狂风席卷大地所向披靡。随即传来剧响,不是一响,而是连续不断的轰鸣,随后强大的冲击波在原野上迅猛扩展开来,雷霆万钧排山倒海,秋风扫落叶般摧毁沿途的一切。

    烈焰裹着烟尘,连同被熔化的土壤产生红色气团,向着空中升腾。

    升到四百多米的高空,翻滚的深红色浓云烈焰渐渐形成一个巨大蘑菇状的炽烟火云。

    蘑菇云继续向高空上升、扩展,炮伞取样的高炮齐发,穿云取样的飞机起飞。

    在18公里外目睹了这次壮观奇景的国防军《荣誉》杂志记者张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

    “它就像是人前所未见的一次奇景,在不到1秒的时间里就升到了近3000米的高度……把大地与周围的天空照的通明,一直走私大约2公里左右的巨大火球向上升去,颜色不断变化变化,从深紫色变为橙黄色,扩散了、变大了……一种被禁锢了千万年的自然力量从自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了……相信每一个相信宗教的人都会冒出一种念头,似乎亲眼看到开天辟地地上帝说:让世间的有光吧!”

    甚至连最严肃的国防军高级将领,张凤阳的副手、李肇秦准将也在一份写给国防部的报告中这样描述这次爆炸。

    “整个戈壁被一种强烈的比正午的太阳大许多倍的刺眼光芒照的通亮,那是金色的、深红色的、紫色的、灰色和蓝色的光芒,他以无法形容的清晰和华美照亮了整个戈壁……爆炸30秒后,先是冲来的气浪,猛烈地冲击着人和物,几乎立即就随之响起强烈、持久而可怕的怒吼,似乎在预示着世界的末日……”

    而当众人惊叹于这朵旷世的魔花的炫丽时,有一个人只看到了闪光,却没听到爆炸的剧响,费米手里握着的一把纸片,让他们落在地面,这是一个简单的试验,测量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在静止的空气中纸片会落在他的腿边,在冲击波到来时将其从手中撒出去,纸片被吹到几米远的地方,费米已经事先计算好了不同爆炸当量下纸片的飞行距离,用脚步量了量距离。

    这是费米的一种奇特的天赋,早在意大利时,他就可以用拇指和鼻尖量出山脉的高度和道路的远近,稍加计算后,费米便转过身来亦常平表的对瞠目结舌的张子潜说了一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