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10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美国现在一些亲英报纸称中国是“未签字的第四个轴心国!”。

    “第四个轴心国!”

    “老板?你已经知道了?”

    石磊诧异的看着总理,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四个轴心国!总理从什么渠道知道的这个情报,现在苏德两国尚未将此公开,总理尽然已经知道了这个情报,总理是透过什么渠道?

    军情局?突然间,石磊感觉后背一凉,联系到之前的很多事情,石磊恍惚间意识到,或许总理真的还有另外一支情报机构,一支完全隐藏起来的情报机构。

    但似乎又没有这个可能!

    “嗯?”

    回过神来的司马看着石磊,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老板的话让石磊回过神来,这种事情不是自己需要考虑的,假如老板真的有……那就意味着老板需要这个机构。想通这一点后,石磊连忙从包中取出一份文件。

    “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希特勒最终还是批准德国同苏俄盟的条约,在四个小时,莫托洛夫和里宾特洛甫已经在柏林签署了同盟条约。”

    “四个小时!”

    沈鸿烈惊异的看着石磊,调查局的国外情报未来来的也太快了一些,如果海军情报处能够有调查局的这种效率的话……想到这个问题,沈鸿烈心中一阵感叹,国内三大情报机构,调查局是老大,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则是老二,至于海军情报处,则是老三,对外情报工作更多的是依赖国内一直领先于世界的电讯破译。但在这方面海军和调查局、军情局并没有什么区别,三家都有自己的电讯破译中心,使用着同样的电子机器破译他国密码。

    “阿道夫竟然会和朱加什维利结盟?”

    想到历史上德国和苏联的关系,司马很难想象,这么两个国家竟然会像意大利、日本一样结为轴心,尽管两者的政治仰近似,理论同样非常相像,就像国内的一些反对中国同德国结盟的报纸,曾经对比过两国的宣传海报,几乎如出一辙。

    但尽管如此,两者的结盟,仍然出乎了自己的想象,毕竟在希特勒的种族观之中,斯拉夫人只配做日尔曼人的奴隶,但是两者现在竟然真的结盟了,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最大的变化,常堂主要反法西斯国家之一的苏俄,竟然成为法西斯国家中的一员,而且同德国签定了盟约……这也太诡异了点,这个时空怎么有这么多“惊喜”等着自己。

    石磊并没有注意到老板眼中震惊之色,早在五个月前,调查局在德国的情报人员就提醒过,在同德国结盟的问题上,苏俄表现出了强烈的愿望,只是希特勒拒绝了苏俄的要求。

    “根据目前我们情报显示,德国之所以决定同苏俄结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我们拒绝了德国结盟的要求,同时对于德国人而言,苏俄的石油和粮食同样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且这一同盟条约为德国换取了东线的安全!”

    “那么也就意味着一点,我们的西线陷入危险之中不是吗?”

    司马把石磊的话接了过来,苏德的结盟超出了自己的意料,日本和德国的结盟是自己促成的,德国需要日本的舰队,而日本则“需要”一个“真正的盟友”。

    听到苏俄同德国结盟,沈鸿烈的神色一紧。

    “总理,现在日本同样是德国的盟友,而通过这一条约,日本和苏俄再一次捆绑成为盟友,而我们现在对待日本的却像是对待盟友一般,除了向他们转让了武器技术,甚至还我们带卖给他们三艘储备航母,总理,如果有一天苏俄向俄罗斯宣战!那么……日本”

    中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有着紧密盟约,一但俄罗斯遭到进攻,根据条约中国就会第一时间向进攻国宣战,两国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军事一体化,现在东线的危机会不是会影响到这里。

    “不会!只要日本还稍有理智!”

    司马颇为自信的回答道,别说早已经有了安排,就是在历史上,苏德宣战后,日本同样未向苏俄宣战,利益从来是日本人最为看重的。

    “更何况!我们现在正在准备战争不是吗?”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卷 新时代第117章 g-1() 
(在这一章之前,有几点是要解释一下,中德友好条约,德国人需要的是什么?在那一章之中,希特勒已经说的再清楚不过“怀疑”。德国需要的是把中国拖入战争,而怀疑,却是在中国拒绝盟约后,就成了德国唯一能借助的武器。你不和我签盟约,那么我就用一个你无法拒绝的诱惑,和我签定一个根本不需要签定的条约,让英国人、美国人去怀疑条约的背后,一些大大们不也在说吗?除非元首sb否则不会把那些东西给中国!这个友好条约中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值得德国付出的东西,但是德国人偏偏给了中国,无论是丘吉尔或是罗斯福,都会去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让德国人不计代价?而这就是德国人需要的东西!而条约和文物,都是工具!文物是中国无法拒绝的,因为司马那些外交官知道,即便中国向德国宣战,也得不到那些文物,所以就是穿肠毒药,也只能吃下去!而这个时候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了,在适当的时候,这种子就会生长成为参天大树!总之,在这里,无语所希望的是让以后的一切,尽可能的合理,当然肯定有不合理之处,希望大家见谅。至于私产问题,和占领军谈私产恐怕是最可笑的事情!而且二战时德国掠夺文物也不是什么新鲜事。ps:求月票!)

    重庆,这个因旅游杂志上“美食、美女、美景”三美而闻名国内的城市,某一时刻会被云雾缭绕的西南城市,在二十年前,重庆只不过是一个小山城而已,但得益于当时内河船最远只能到达到重庆的优势。

    早在第一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时,重庆就被列为西南四个重点开发的城市,“一四工业计划”规模的十三座工厂的出现,令这个城市出现了现代文明的气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使得这个西南山城慢慢的演变成一个现代都市。

    “来到重庆,几乎每一个男人都会后悔嫌结婚太早了,你得注意的是你看美女的时候千万别把老婆带在身边,这主要是为你考虑,一是老婆在身边不方便疯狂的打望,其次是看完美女后你后悔了你会把你老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未出重庆火车站,李悠然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从旅游杂志上看到的对重庆的介绍。按照旅游杂志上的介绍,在重庆看美女最好的时候还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夏天,重庆除了夏天以外其它时候都是大雾弥漫很少能看到天空艳阳高照,所以只要是外面阳光灿烂的时候那些关在家里很久的美女都会倾巢出洞,让重庆的天空更加美丽。

    “今天天气不错!”

    出火车站后,李悠然的忍不住抬起头朝着天空看了一眼,阳光明媚,大夏天的最好的一个时节。

    或许……

    尚未结婚的李悠然不禁对自己未来在重庆的工作充满了期待,一阵刹车声打断了李悠然对未来的遐想。

    “先生,去什么地方?”

    出租车司机已经热情的下了车,从李悠然的手中接过了行李。

    “啊……去长安公司!”

    坐上车的李悠然吐了几个字。

    “长安公司?”

    汽车启动后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几眼这个年青人。

    在重庆大多数人都知道长安汽车公司的大名,那是重庆最大的企业,是西南商业联合银行还有十几个千家千万的大老板和西北重型机械公司共同投资的公司,公司之所以闻名,不仅是因为他大,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福利好,普通工人一个月将近一百块钱的收入,更是让所有人羡慕不已。

    留意到后座的这个乘客从上车后,就不停的打量着车外,看模样似乎有些失望,出租车司机顿时明白了缘由,都怪那个劳什么子杂志上的“重庆三美”文章,几乎每一个人来重庆的男人,都会眼巴巴的瞅着街头,以期望看到那些清丽的美女。

    “先生,重庆是个有名的火炉,夏天很热,经常一不小心就窜到了四十度,白天在街上很少会看到人。但是如果在晚上,你直接到保路军广场那,你来重庆的大街小巷,保证只要你是个正常的男人你就会有其他想法,嘿嘿……”

    见自己心底的秘密被出租车司机识破后,本身就有些面薄的李悠然尴尬的笑了笑。

    “那有的事,我就是瞅瞅,以前从来没来过重庆……”

    “先生,你是到长安公司谈生意,还是……”

    “我是从西北的福田公司来的,以后就在这工作了!”

    瞅着车外的少有行人的街道,李悠然的脑中反而浮现起公司派自己来的目的,作为一个技术人,李悠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是设计更好更先进的装甲武器来武装国防军,大学毕业后的四年,自己认真的履行着义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几年来他在履带式车辆的设计技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绩目前他已经是同行中最优秀的一个,也因如此,公司才会派自己来重庆接替长安公司正在进行的项目。

    长安公司表面上是一家汽车企业,但是实际上,却是三年前总公司使用政府投资兴建的三家坦克制造厂中的一家,只不过与设在哈尔滨、迪化的两家工厂不同,长安公司的规模较小,但它却是西南唯一的一家大型军事装备生产企业。

    长安汽车公司位于一个距离市区差不多十余公里的山坳间,周围的耸立的大山使得工厂不需要担心俯冲轰炸,而除去夏天绝大多数缭绕于谷顶的云雾,又为工厂提供了良好的掩护,作为一个重视空中打击与远程轰炸的国家,在大型军工企业选择址时,往往会考虑到防空的需要,毕竟即便是最自信的空军将领也不敢说“永远不会让一枚炸弹落在中国的国土上!”

    行走在公司设计处二楼的工作室内,李悠然可以隐隐感受到他们的不满之色,“29新型装甲系统项目”原本是由于寅兴负责,他曾参加过9式坦克、24式坦克的设计,并起到关键的作用,在他们的眼中,自己不过只是一个新人,年龄甚至比他们中的很多还要年青。

    “你来了,我就可以放心的走了!”

    与其它人的不满不同,在看到李悠然后,于寅兴到显得非常高兴,他是自己最出色的学生。

    “老师,你把这一摊交给我,我怕……”

    同事们眼中流露的神色,让李悠然多少有些一些担心,团结是设计团体的根本,如果他们对自己负责这个项目有情绪的话,恐怕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展。

    尽管还未接手,但李悠然在总公司的时候,多少也知道这个项目国防军盯的非常紧,甚至于连同国防部,也到了一天一催的地步,国防部非常看重这个项目的进展。

    “没事,当年你参加24式坦克研制的时候,不过才上大二,结果呢?悠然,你是知道的,搞技术的服什么人?比自己强的人,只要你表现出来自己水平来,他们很快就会佩服你,这个项目组中有很多人都是从其它地方来的,他们不熟悉你才会这样……”

    于寅兴一再的安慰着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这个学生的水平于寅兴绝对不会怀疑,如果自己不硬把他从福田拉过来,指不定多年以后,福田公司会用他的名字命名一个设计所。

    进入办公室后,于寅兴示意自己的学生坐下来。

    “知道为什么这家工厂会选在重庆吗?”

    李悠然点了点头。

    “知道,是因为电!生产装甲薄板的2400毫米轧机耗电量大,尤其是起动电流极大,除了西南,全国各地的电力供应都有些紧张,所以公司才会决定在重庆投资建立这家工厂,直接利用四川盆地边缘山区非航道的水电站保障特钢厂的用电。”

    于寅兴神秘的笑了笑。

    “电?恐怕是他们这么对你说的吧!西钢联不也能生产装甲薄板吗?”

    “老师……那是为了什么?”

    老师神秘的笑容让李悠然有些茫然,不因为电力那还是因为什么?

    “这里是重庆,是大西南,国防军为什么成天的催促我们尽快完成这个项目设计,咱们都知道是什么令国防军投资几百万在这个项目上,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那里河流密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小河,这些小河看似不会影响,但是实际上呢?在南洋除了兰芳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公路交通体系,那些小河上大都是木桥。”

    “吨位15吨以内,具备浮渡能力、正面装甲不得底于20毫米,火炮口径40毫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