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1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刘敬之缓声道出自己对土邦捐献的这笔巨额财富的担忧时,司马却在考虑着另一个问题。

    印度土邦是印度封建领主的领地。英国人通过与王公签订条约、协定,对他们实行间接统治。土邦王公承认英王的最高统治权,并承担形式不一的义务,主要是提供一部分兵力和承担一些军费开支,英国政府对王公也承担一些义务,比如,帮助他们抵御外来侵略和镇压内部叛乱。

    土邦王公的领地不是英国的领地,其居民也不是英国的臣民。英国征服和殖民统治印度的过程中,印度土邦始终是英国不可或缺的政治工具。现在,分散于印度各地的土邦共有562个,其面积占印度次大陆的25,人口达1亿,可以说,英国对土邦政策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英国对整个印度殖民统治的成败。

    也正是因为土邦在的英国殖民统治时发挥成败作用,现在国内对土邦的态度一方面明确,同意支持他们独立,从而瓦解印度。但另一方面却又有些犹豫不决,在宗教发挥重要影响的印度,这些土邦的未来很有可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最终一但出现印度教土邦回归印度教国家,穆斯林土邦回归巴基斯坦,到那时中国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一个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体的巴基斯坦,或许还可能多个锡克教国家,但最终在南亚次大陆仍旧会出现一个大国,这绝不是中国所希望看到的。

    在未来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只能是中国的市场、廉价劳动力提供地!这是这场战争中国的根本出发点。

    在自己的这间办公室内有一张地图,而在各大财团甚至于农商部部长的保险柜内,同样有一张亚欧地图,那些地图的已经规划好了一切。自己的这间办公室决定的是这些国家的独立与否,而那些地图却决定着那些国家的未来。

    而这一切的工作,却是早在十数年前的就已经开始布局,在完成内部整合,国家统一、对外战争、亚洲的独立战争之后,就获得了亚洲的“陆权”,待欧美传统强国们在战场上拼得两败俱伤后,中国顺理成章的夺取了世界的“海权”以及“资本渠道权”,从而经营出自己的资本循环链条,在未来还将会通过建立华元的强势地位控制了资本变现渠道,用华元硬通货掠夺世界财富。

    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国内的财团就开始了他们的“圈地”行动,而国内的经济专家和国务院的经济顾问,也早早的就开始了一个准备工作……亚洲分配!

    在那些经济专家的计划之中,他们已经开始给独立的亚洲各国甚至于欧洲各国进行详细的经济循环分工,a石油,b粮食,c经济作物、d原料、e廉价劳动力、e服装……而中国自己控制周转并提供大脑(跨国公司的经济控制、政府的政治遥控)。

    实际上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命令,一但成功,中国将会阻断了现在欧美把持的资本循环链条,迫使他国完全转入内需循环,空耗国力,进而引发国内动荡。

    实际上,这是在走美国的二战前后的一条老路,而这条老路却恰恰是业已经证明的,最成功的,从英国为始,直至美国,都是借助这种资本循环链条,越循环越强,而他们的敌国则越消耗越弱。

    像在另一个时空中,美国主要的对手是强大的陆权国家——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苏联陆军简直是无敌的,但它偏偏只有几个可怜的被围堵的出海口。它梦想着把北约推进海里,但因为互相的核威慑而无法展开拳脚。虽然苏联可以与东欧进行贸易交换,但后者们相对它过于弱小,技术也基本相当,无法构成完整循环,这就掉进了中华帝国式的干赔陷阱。

    结果苏联的资本只能被迫进入完全的“内需循环”,成了高级产业对低级产业的剥削和国内各阶层之间的剥削,国家资本向产业和权力高层集中而无法再行分配进入循环,导致产业和民众心理的严重失衡。当苏联的力量步入到巅峰时,内部的“应力”即已达到临界点,必须寻找到突破口。

    紧接着,苏联政治模式垮台了,像英国对法国一样,美国大获全胜。

    而大获全胜的美国,所获得的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成为美国的工厂和资源供应地,即便是美国的敌人——中国,也不过是沦为美国成衣、玩具供应商,而换回的不过仅仅只是美国印钞厂印刷的纸币和美国的债券。

    在这个时空之中,中国所需要做的正是效访美国,将整个世界、至少绝大半个世界,化为自己的市场、工厂。而印度在这个环节中,提供的恰恰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庞大市场。

    但在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忽视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印度,一但在中国的保驾护航下,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通过这种产业分配式积蓄财富后,会不会拓展他的产业范围,最终成为阻断中国资本循环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就像后世的中国一样,在付出相当大的牺牲后,没有让美国找到围堵封锁的借口,从而在美国警察的监督下倒腾着自己的资本循环,同时不断的拓展自己的领域,从而阻断了美国把持的资本循环链条。

    只有分裂的印度才是安全的!彻底的巴尔干化的印度,才能减轻未来的威胁!最强大的小国,无法撼动巨人的身躯,而那时整个亚洲都会成为中国的后院,一个完全拉美化的亚洲,印度为中国提供廉价劳动力,东南亚为中国提供经济作物、中东为中国提供石油。

    “敬之,你觉得上个星期,在外交部的的聚会上,一些议员提到的那个用同样的宗主国模式解决土邦问题怎么样?……”

    在思考好了一会后,司马不得不承认,或许正像上个星期,曾提过的那样,英国的统治印度的模式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有效的,如果中国获得对土邦的宗主权,那么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这些土邦都必须以独立存在的方式存在于中国的内政部宗属事物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卷 新时代第211章 谁的世界() 
“……你可能拥有某种罕有的力量,这可能是千年难得出现一次的奇迹,耶稣是其一,穆罕默德是其二……平常人如果像你这种情况应该会终身失明,但如果是有某种力量及意志的人则无可限量。你需要对自己有盲目的自信,那么你就不用再失明……你也知道德国需要有力量及盲目自信的人。”

    1918年10月德意志帝**医福斯特

    1941年8月18日,在柏林东南的佐森,德国陆军司令部的地下作战室里,希特勒将他的将军们召集在一起,准备宣布他的21号训令,也就是“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站在长形会议桌的一端,背后是整个欧洲的作战地图,上面标明了近两年中德军所有的军事行动和战役成果。

    希特勒站在吊灯下方,光线从上到下的射在他的脸上,在眼窝下面留下两个黑色的阴影,和他胡子下的阴影配合在一起,远远看去犹如一部没有一丝情感的机器,但从那机械般的的嘴里发出的声音却是语调激昂、慑人心魄的。

    “将军们!”

    希特勒走出灯下的阴影,从将军们的背后走向桌子的另一头。

    “我今天刚刚签署了第21号训令,即对苏作战计划。”

    他的目光依次闪过布劳希奇和哈尔德的脸,对准了他的亲信高参凯特尔的眼睛。

    “你们知道,我历来对苏联没有什么好感,它愚昧、落后、保守、自私、贪婪,它的存在是世界的耻辱!”

    希特勒拍了一下博克的椅子背,眼中放射出火一样的光芒。

    “把它从地球上消灭,是我们德意志民族天经地义的责任。”

    他走到长桌的另一端,突然一个做作的急转身。

    “它的内部已经腐朽不堪,它的部队已经被证明是涣散软弱的,我原本不想把如此之多的德意志英雄们送上进攻苏联的前线,”

    希特勒突然昂起了头,挥舞起他的右手。

    “但是,这是一种责任与使命,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去根除那成千上万的劣等人!”

    他开始绕过长桌子,慢慢走回他的位置。

    “对于这样一场改变德意志帝国历史的伟大的战争,能够参与其中是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我本人的荣幸。相信你们已经非常了解我们的‘巴巴罗萨’计划,你们中的很多人在过去的日子里为制订这个计划付出了心血,你们中的一些人还将奔赴前线,指挥我们最精锐的部队去将这个计划变成现实。”

    希特勒走回他的座位并且坐下,沉默了一下。

    “下面由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宣读21号训令,并介绍计划内容。”

    哈尔德脸色严肃地站了起来,先向希特勒立正行礼,然后打开他厚厚的计划……

    1941年的秋天起,德国西部和波兰交界的铁路线上,突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列车,这些列车不是民用客车,又没有军用列车的标志,除了为加水而作短暂的停留,中途不停靠任何车站。

    紧闭的钢制车厢里看不出装的是什么东西,平板车上的装载则全都蒙着厚厚的苫布。这样的列车有时一天多达几十列,自西向东驶向边境。附近的居民不知道这些车上装的是什么,有人说是运往东线的战略物资,有人说是德国运往波兰的机器设备。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列火车在停站加水时,一节车厢也许是为了通通风而把门打开了一道缝,车站上的工人向里面一看,车厢里面竟然装满了德军士兵。为了调动执行“巴巴罗萨”所必须的部队,德军在1941年下半年起就开始采取了隐蔽的转移行动。希特勒深知,要完成“巴巴罗萨”计划所要求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就必须在外界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庞大的部队集结到攻击出发地。

    希特勒在向他的将军们讲述“巴巴罗萨”计划时,就反复强调。

    “至关重要的是切切不可暴露进攻企图。过早暴露我们的准备……会造成政治和军事上的最大劣势。”

    为此,他尽量延缓大批主力部队的东调。直到11月份,预定参加进攻的军团还有很多仍留在西线,一部分步兵团仍在巴尔干作战,一些基干步兵师在海峡一侧制造准备登陆英国的假相,大量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仍留在德国,以免引发苏联的戒心。

    为迷惑敌人侦察机构而散布消息,德军把东线开始的战略展开说成。

    “……为隐蔽在英国登陆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当德军开始的大规模的秘密调动时,德国的雷达站意外的发现最近两个月来,东线雷达的“故障率”越来越频繁,国防军参谋部“黑猫联队”的高空侦察机几乎是在春节过后,便开始了对苏德边界实施密集侦察。

    “……在上个月!即3月15日,在东线德军只有70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3个坦克师。到今天,就已变成了81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7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师、9个警察师和警卫师。在接近地还有担任统帅部预备队德22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警察师……”

    在国务院大楼地下某处国防军参谋部作战室内,跨度十数米的地下作战室,一张大型沙盘的周围,站着几名将军,而在将军们的簇拥下,身着黑灰色中山装的司马则居于其中,而在沙盘边缘,国防军参谋总长蒋百里则直接负责讲解。

    “……德军命令调动部队必须使用和平时期的民用列车时刻表,并且伪装成普通货车,调到前线的部队全部保持无线电静默。抵近边境之后,部队就必须不紧不慢地行进,有时白天隐蔽在树林里,晚上行军,即使这样,要完全隐蔽东线的增兵行动还是很难的,德军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法来掩盖战略机动,为一些不得不暴露的军事行动制造借口。希特勒大造准备进攻英国的声势,特别制订了两份对英作战计划:一份代号为“鱼叉”,该计划声称,对英国的行动将在1942年6月开始。另外一份是代号“鲨鱼”的计划。德国调集了400多架轰炸机,不断对英国进行轰炸,给人的感觉是德军的空军主力正在全力以赴进攻英国。德国空军的主要指挥员也频频在布鲁塞尔的德国空军司令部里露面,故意给敌人造成假相。……”

    蒋百里在作着讲解时,沙盘旁的见习参谋则时不时的在大型沙盘旁,新添加一些纳粹标识或苏俄标识,对外情报工作的成功,使得这间作战室内,可以时时修改德苏两国的边境兵力分布。

    “……可称得上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明修栈道,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