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高,对不起,刚才我的口气重了点,可是我……”

    看着老高不太自然的脸色,司马才注意到自己的口气有些问题,必竟老高是为着自己好,要是换作旁人谁会这么提醒自己。

    “少爷,是老高我说错了,自家兄弟打架没人能看得起,若是咱们全中国上面的那些督军们都像少爷这般想,咱们中国还至于是现在这副鸟样子嘛!”

    听了司马的话,高传良才算是知道为什么司马在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就是这份心,可惜又有几个人有这么份忧国的心思。

    “可能是大家都放不下吧!他们选择了走这条路,那怕结果是大家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之上。走吧!老高,我们回公司吧!”

    听着老高的话,司马口气有些悲伤的说到,中国人流了太多的血,但是对这一切司马却无能为力,只希望自己能够改变些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司马的心中,内战就等于耻辱的代名词,无论是找任何借口,司马都无法说服自己对一国的同胞动武,必竟那些都是自己的同胞姐妹。

    好像有一个什么人说过,任何内战,无论以何种崇高的名义为名,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就是自内战爆发之日起,这场内战就注定被刻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更多的时候司马并不介意人们注意到西北公司的存在,其实其目的就是司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看到另一种选择,另一种未来。

    总之,说司马虚伪也好,做作也罢,司马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枪口指向自己的同胞,不能强求所有人和自己保持一致,但是至少自己可以这么做。

    ——————————————————————————————

    出了张家口朝北的大镜门,是几百年以来张库商道的出发点,几百年来,无数的走草地的行商们,都是拉着驼队、赶着牛车从这里出发,这里就是这条白银之路的起始点。

    大镜门朝北几里地,有一处山坳子,虽说山坳子里头的地势平坦,可是地上却布满了的大小各异的石块之类,使得这里地方一不适合盖房二不适合种地,多年来不过只有一个茶棚在这里朝北去南归的驼队、车队里的把式们卖着大碗茶。

    虽说现在这个茶棚仍然存在,可是这个僻静的山坳子,却早已没有了以往的僻静,自从一年前随着几声炮响,大量的石料被炸下,山坳子里的也被平整了开来,西北公司把车站货场设在这里,山坳子里头也建起了一座小楼,山坳子的入口处也围起一圈墙头。

    在墙头处那个显眼的茶棚,仍旧在那里卖着茶,只不过生意较过去,明显好了不少,可是在这个破茶棚所处的位置,一溜直的墙头却凹进去了一块。

    而每个来过这里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这个凹进去地墙头的故事,当时这个破茶棚的事,一直争到了司马那里,而司马的最终决定,就决定出了这么一个凹进去的墙头。

    其实事情很简单,因为墙头正好从这个茶棚处经过,所以当时公司的施工队就赔给了看茶棚的老两口几块大洋,然后要把这茶棚拆掉,可那老两偏认死理不愿意拆这个茶棚,更不愿在那几块钱。

    当时公司负责施工的主管,一怒之下让工人强把这个茶棚给拆了,结果没曾想,看茶棚的老头也硬气,直接跑到孔家庄找司马论理。

    听说自己的施工队把人家的茶棚拆了,虽说只是一个几根木头盖的一个破茶棚,可是那老头子说的话却让司马思考了很久。

    “那茶棚是我家的茶棚,自从祖爷那辈起就在那里卖着茶,再破的茶棚也是我们家的,你们凭什么想拆就拆!”

    这句话很简单,也很实在,想到后世的那些钉子户,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理,这是我的地盘,这是我的家,你们凭什么想拆就拆。

    结果自然很简单,原本司马想赔钱道歉算了,可是那老头偏认那个死理,不要钱只要那个茶棚,还得在原来茶棚的那个位置,于是在一溜平的墙头上出现了这么一个三米来宽、一米多深的一个凹处,在这个凹处又建了那个有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历史的茶棚。

    当时西北公司拆掉那节墙头给老头重盖茶棚的事,轰动了整个张家口,这个墙头也就成了这个西北货场的一景,每个来这的人都会看上几眼,在这个茶棚里喝上两口茶。

    “两位军爷!您走好!”

    见到桌子上放着的两块铜元,看茶棚的方大爷挥着手说到,这自打西北公司拆了墙头给自己重盖了这个茶棚,托着西北公司的福,这茶棚的生意也跟着好多了,有时候老大爷看着这凹进去的墙头,总是感觉自己当初也就是像是在给西北公司找麻烦。

    现在每个来这里喝茶的人都会有意无意的问这个凹墙,现在想来方大爷也觉得的有些不好意思,当初如果不是自己硬要的话,这西北公司也不会拆了节墙头,给自己重盖这个茶棚,不过话说,若是没这个凹墙,恐怕自己的生意也不会这么好,虽说这辈子见不少有钱、有权的人,但是像西北公司老板那般讲理的人,方大爷可还真没见过。

    “怎么样,良臣,看到这个凹下去一块的墙头,还有这个茶棚怎么想?”

    吴兴砟看着走在自己身旁的赵良臣说到,吴兴砟之所以来这大镜门的西北货场,是为了辎重运输的事,来的路上听人说过这个茶棚的事,于是便在事情办完之后,就和副团长赵良臣来这里坐坐,喝碗茶,顺便看看这个在张家口有名的凹墙。

    “兴砟,你还别说,像司马这样的人,恐怕还真没几个!光是这份心,恐怕国内都少找,可惜了,咱们团这就要开赴外蒙了,要不然可得和这个司马喝上两杯。”

    虽说没见过司马,可是自打从团长回来的之后,团里上下可都在谈着他,现在看着那个凹墙,赵良臣一下子想通了不少事,同时为两人没能在一起喝上几杯而感觉有些可惜!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同() 
对于大家这两天对于主角反对内战的争论和意见,我不想解释什么,我在写这个小说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将会写出另一条路,另一个选择。请大家能继续支持小市民,小市民将用未来的故事发展来告诉大家小市民的选择。

    路通建站不过两年多的大同站在是现在京绥铁路的西北延伸线的终点,自清末清政府决定用京绥铁路赢余修建张家口至包头决定以来,这些年的赢余不过仅只修通这么一条不到两百公里的铁路罢了。

    大同站自建站以来如果说对本地经济最大的利用,就是极大的刺激了大同当时煤炭开采业,大量的优质的大同煤经这条铁路销往河北等地,每年高达十数万吨之多。

    当司马带着几个随员从大同出来之后,远远的看到一个穿着短打模样的年青人兴着一个牌子,牌子上书写“西北公司”,待看到举牌子年青人身旁的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年过半百的中年人时,司马连忙满面惊喜的走过去。

    “南翁,劳您老车,实是在晚辈倍感不安。”

    一边走司马一边双手抱拳冲着眼前的这个年过半百的长者开口说到,对眼前的这个已过半百的渠本翘,司马可是发自内的尊敬。

    当年山西保矿,英国福公司摄于到山西民众的阻力,只好低头让步停矿。但是英商又提出来山西必须赔付275万两白银。病入膏肓的政府只能拿出来150万两,尚有125万两的缺口。

    关键时刻,,渠本翘率先发出筹款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富户的响应,大家共同出资,最终从英商手中赎回了矿权,山西人成立了自己的“保晋矿务公司”,渠本翘人第一任总理,从此山西人开始自己开发矿产资源,造福三晋百姓。

    历时数年之久的保矿运动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场运动中作为的领导者之一的渠本翘维护了民族大义,成为三晋风云人物。由此,山西近代最大的采矿企业“保晋矿务公司”在渠本翘手中诞生。

    “司马,你我自上次天津一别,以数月未见,现在你来我山西,楚南来接车当然应该,就是话那阎督军来,恐也属当然吧!”

    看着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渠本翘面带喜色的说到,从保晋公司经理一职上退去的渠本翘这几年一直隐居在天津,前不久听说到司马要来大同开矿,于是第一时间便乘车回到了山西。

    “南翁,没想到这事竟然惊动了您老,实是司马考虑不周。”

    见到渠本翘来亲自接车,司马有些诚惶诚恐的说到,这次来和保晋公司商议合作开办大同煤矿的事宜,早在数月前就已经由穆藕初和保晋公司协商完毕,并且现在已经动工月余。

    司马之所以现在亲自前来,主要是想给对方一种姿态,以示重视,实际上就目前来说公司的一大工业核心都是围绕着煤碳开展,所以大同煤矿的开发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当时选择开采大同煤矿的时候,司马就毫不犹豫的把山西的保晋矿务有限总公司为自己的合作方,原因无他,只是冲着保晋公司从建立到现在不畏强敌,自强图存的这种精神。

    “呵呵!现在你司马到底还是来了,看来这山西煤铁之富、甲于全球的大名还是把你司马给吸过来了,上次在天津时,我就对你说过,如果有时间,来山西看看,你弄钢铁厂肯定离不了煤,山西什么都没有,可是煤炭最富,你硬等了这么几个月才见你有了动静。”

    邀请司马来山西开矿是渠本翘在天津周府的一次晚宴上和司马深谈之后的决定,虽说早已从保晋公司的任上退下,可是一想到保晋公司在在运行过程中,几次濒临危境,自己更是因为倍感力不从心,才提出辞职。

    直到崔廷献上任以后,对公司进行种种改革公司才算扭转困境,开始有所发展,并赢利日丰,在知道司马要开办大型钢铁企业之后,出于想为保晋公司谋利的想法,渠本翘就开始力邀请司马来山西开矿,以供钢铁厂所需。

    为此专门以自己的老资本,在保晋公司的现任经理崔廷献以及董事会做了一些工作,说服他们与司马合作,必竟如果说煤矿能依托钢铁厂生存的话,那么对于煤矿而言,其利绝非一般言语形容。

    “南翁,这次能和保晋公司商谈如此顺利,多亏南翁从中斡旋,南翁盛情,司马铭记在心。”

    司马发自己肺腑的由衷说到,这次西北公司成功以机械设备、开采技术成功取得晋北矿务公司51%的股权,实际上多亏了渠本翘从中斡旋,如果不然的话,无论是保晋公司或是晋北大同当时的富绅,恐怕都不会将这么一大份股权让于西北公司。

    因为煤矿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控制煤矿至少半数以上的股权就是西北公司的一个前提条件,月前的西北公司和保晋公司,以及大同地绅之间的谈判也因此数度疆持下来,如果不是渠本翘一直在其间斡旋,恐怕司马只能在公司附近开采质劣的碣煤以供公司使用。

    其间为了帮助西北公司争取晋北矿务公司的控股权,渠本翘可是没少被晋北本地士绅背地痛骂,甚至说其在天津住了几年就忘了是喝山西的奶的长大的。由此可想其当时所承受的压力,幸而最终他的努力没白费,西北公司实际了控股晋北公司的目标,现在晋北公司煤矿已经开始选址施工建矿。

    “南翁,未来大同将会成为中国的煤都,按照规划,这座煤矿建成后产量将会达到500万吨,将是全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煤矿。”

    在一座山头上,司马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修路的矿山对身边渠本翘说到,这座煤矿至少地未来几年中,都将是亚洲第一大矿,大量的设备都是司马从二十一世纪购进,虽说这些设备在二十一世纪时属于淘汰的落后设备,可是在这个时代却绝对是最先进的煤矿开采设备。

    在这个时代的山西煤矿大都仍然使用着手镐刨煤、搬根挖壕的高落式采煤的原始方式。就是在开滦等设备全中国最先进的煤矿,也不过是使用手工打眼,黑色火药放炮落煤。而在这个矿从一建矿就使用的是风钻打眼、硝铵放炮落煤。

    就是未来的井下煤碳运输,也从现在普遍采用人背、人推的方式,改成最先进的电力绞车运煤,而还安装电力通风、电力抽水等一大批先进设备。

    “呵呵!司马,当初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那么偏向你们西北公司,为你们西北公司为争控股,其实只要他们看看这个矿就知道了,试问全中国有几个设备如此先进的矿区,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