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1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狭窄的床上扭了扭身子,阿米尔试着伸出一只胳膊去够自己双脚。但是因为身体太过僵硬,这个动作让他气喘吁吁。不过他终于成功地将手一直摸到了小腿,还好除了似乎贴着纱布之外,似乎自己伤并不算严重

    又躺回床上,阿米尔暂时算是松了一口气,趴在床上的阿米尔朝着周围看去,宽敞的帐蓬中挤放着数十张狭窄的行军床,床上或躺或趴着和自己一样的伤员。

    这是在野战医院,想到这,阿米尔心头一松慢慢的坠入梦乡。

    黎明时分,他又醒了过来。这时他看到一名穿着白衣的医生正在巡视病房。

    “我受伤了?”

    阿米尔问道。他的嘴笨拙地动着——连他的下巴都疼得要命——说出来的话就像是外国人说的俄语。

    弯下腰的医生把手放到他的脉搏上,他拇指的按压带来一阵疼痛,阿米尔仿佛都能感觉到血液在胳膊里上下流动。

    “受伤?对,所以你才会躺在这儿。”

    听到医生的和衣而卧阿米尔点点头,同时感到一阵解脱,甚至有一种想要傻笑的冲动,自己又活了下来,伊万怎么样了?而就在这时,阿米尔留意到这个医生面孔,他是亚洲人!而他转身和护士说话时,说的是自己听不懂的语言,似乎是……中文!

    “炸弹爆炸的时候烧伤了你的后半身。我们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内伤。那种炸弹爆炸很多时候不伤及皮肤就让一个人送命。你至少得在这儿躺上几天。如果到那时还没发现什么问题,我们就会把你送到俄军的综合医院去,在那里你会得到良好的治疗。明白了吗?”

    “我……我成了战俘……”

    终于医生的话回答了阿米尔的问题,阿米尔把头埋进枕头捂住所有声音,此时医生和护士静静地离去,忙得没空去探查他。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那些中国护士偶尔会给自己换水、换药。内心里阿米尔想感谢他们救了自己,却找不到合适的话语。他倒在床上睡了6个钟头。醒了之后,他吃了点东西,喝了点水,然后试着再次睡着。

    但只要一想到自己成为了战俘阿米尔根本就睡不着。在长达几个小时的时间内,阿米尔的情绪始终处于闭塞状态,就像一场洪水用枯木、漂石和塌方把自己的路堵住一样。他全身充满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失落感。脑海中不断浮现起过去种种,参加少先队、青年团、参军,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阿米尔知道,或许自己被移交给白匪的时候,就是自己的末日,想到自己的未来阿米尔再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战友。

    “护士,你们为什么还要浪费药品要救我,把我交给白匪的手里,我还是难逃一死的!”

    打破沉默的阿米尔看着给自己换药的护士,用俄语问道,就自己的伤势,或许自己不会死掉,但是阿米尔却知道自己到了白匪那,一定会被处决,自己是红军战士,而不是平民。

    “你不会死的,你也是俄罗斯人啊!很快你们的同胞就会把你接走,像你这样的重伤员,可能会被送到伊尔库茨克的医院,很快等俄罗斯解放了,你就会和自己的家人团聚”

    护士说笑着用生硬的俄语回答着这个伤员的问题,过去的一天之中,她们已经回答了太多类似的问题,整个战俘医院的里的苏俄伤员都在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帐蓬的门帘被掀开了,阿米尔用余光看到进入帐蓬的三人是欧洲人,领头的是穿着白军装的军官,后面跟着两名身穿黑军装士兵,他们是白匪!他们为什么来这!

    阿米尔紧张的看着那三人走进帐蓬,领头的军官手中拿着一个文件夹,当他走近时,阿米尔甚至觉察到,他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冷酷,眼神中透露出让人不寒而悸的味道,就在阿米尔紧张的看着这名白匪军官走到自己床边时,那人突然停下了脚步,看着自己邻床的伤员。

    “弗拉基米尔。a。科洛维奇!”

    听到这名字阿米尔一愣,弗拉基米尔。a。科洛维奇是团政治委员,他们为什么会找他?

    “弗拉基米尔。a。科洛维奇,1942年莫斯科,你曾15次下令撤退士兵……”

    接下来长达一分钟的时间内,阿米尔听到的从神情冷酷的军官口中吐出了一连串的关于弗拉基米尔。a。科洛维奇的罪名,他的那些罪名无一不是在过去抵抗德国人时,执行227号命令所触犯的。

    “你的行为已经触犯了苏俄刑法……”

    在说出这句话时,阿米尔甚至于觉察到的那名白俄军官的唇角轻扬了一下,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阿米尔愣愣的直到躺在床上的弗拉基米尔。a。科洛维奇被用手铐铐在床架上时,都没有反应过来。而令阿米尔震惊的还是那一句。

    “你会得到公平的审判!”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卷 新时代第261章 无战事() 
戴着钢盔,坐在敞篷的吉普车里刘文强感觉有些不太舒服,自己就像是个冒牌的侦察兵似的,吉普在坑坑洼洼的欧俄的土筑公路的上艰难的行驶着。把31式自动步枪随便的放在膝上,一边打量着周围的麦田,一边吃着修整时从一个集体农庄经过时,那些俄罗斯人送给自己的樱桃。

    坐在车上,看着周围麦田里俄罗斯人,刘文强知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把自己当成征服者,吉普车车身上贴着的中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国旗,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这支军队是俄罗斯的盟军。从跟着部队进入俄罗斯之后,自己甚至都没有听到什么枪声,这些区域的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也许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来得急放上一枪,战争就结束了,而到时只要自己有一张在圣彼得堡的照片和战役勋章,所有人都会把自己当成英雄,那些年青的女孩纷纷投入自己的怀抱。

    “你笑什么?”

    坐在汽车后座上的宣传队摄影师汪致遥,留意到刘文强脸上流露出的笑容。

    “过去我们的报纸上,总是说俄国人如何英勇抵抗,可是现在……我们却没碰到太过强烈的抵抗!”

    “那是因为我们在政治上的胜利,过去的几天之中,我们和俄罗斯的运输机,在苏俄投下了至少20亿份传单,每一次传单上都做出了我们的承诺,土地归还给农民,工厂将进行股份改造,工人可以得到工厂股份,不追究普通社工党员的责任等等,所以士兵在投降、军官在投降,你没听广播里说,很多城市甚至都自己推翻了苏维埃政权,两天推进接近150公里,突出部接近300公里。”

    “照这个速度要不了一个月,我们就能打到莫斯科了!如果那样就有些太快了!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我的愿望永远都不会实现!”

    赵上兵的语中带着浓浓的可惜之意,让汪致遥回头看了他一眼。他的名字很有意思,按照他的话说,他父亲的最高军衔是死兵,最尊重的班长是上等兵,所以在为自己儿子起名时,就起了这个名字,而现在赵上兵人如其名,赵上兵上等兵。

    作为一名不算老的老兵,他没有经历过老兵们的等待,几乎是在服役一年半后,就随同部队一起越过了乌拉尔山,在部队出发的头天晚上,他和自己并排睡在路边的时候,曾告诉过自己,他希望战争不要结束的太快,因为他想杀死一个苏俄赤匪,他的父亲是一名远征军老兵,共和9年时,他的父亲曾在喀山失去了一条腿,他甚至告诉自己,一年前,当他在家乡成功岭新兵岭完成新兵训练,在宣誓加入国防军仪式结束后,曾站在拐着拐杖的父亲面前,义不容辞的告诉父亲。

    “不打死一个苏俄赤匪,我就不会安心的死掉!”

    而他的父亲,那个老远征军士兵在听到儿子的话后,竟然扔掉了拐杖,用一条腿笔直的站在儿子的面前,向儿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老子没有完成的事业,由儿子去完成!

    对于老远征军而言,他们曾经是这个国家脊梁,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但他们所蒙受的耻辱却是让他们刻骨铭心的,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从喀山城下苍惶撤退,几乎丢撤了一切的一幕,多少年来,重扳喀山、重返欧俄、让铁血旗扬于圣彼得堡,一直是八十万远征军老兵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远征军老兵这个特殊的群体,一直致力在国会做种种工作,苏俄的人权听证会、苏俄难民听证会等等会议在国会召开,而在另一面他们的活动,成功使得大多数国人对苏俄充满了敌视情绪,而更多的国人将解放欧俄,与共和国未尽事业相互联系。

    现在,八十万远征军的梦想实现了。新的远征军正在俄罗斯大平原上驰骋,国防军、俄罗斯皇家近卫军已经投入了数百万军队,相比于上一次,这一次中俄两国大都有不得圣彼得堡誓不还的意愿,而苏联同样发生着变化。

    就像赵上兵那样,在部队进入每一个俄罗斯城市和乡村时,他都会迫不及待的东瞧西看,希望可以找到可以帮助他实现愿意的俄国人,但现在他却非常失望,他第一次看到“苏俄赤匪”的模样,是在一个集体农庄,一个举着白旗的红军少尉,没有一声枪响,他就和手下的38名士兵一同选择了投降。

    从赵上兵的身上移开视线,望了望前面的六轮卡车,车与车之间保持着75精密度的距离,卡车的后面用漆喷着一串中文和俄语。

    “勿忘喀山!”

    长官之所以把这个排交给自己,原因就是因为长官自己带领着全团的士兵全速朝着喀山进军,而自己的这个排,只是负责部队的侧翼搜索。想到这刘文强无奈的笑了笑。

    远征军老兵和他们的儿子们忘不了喀山,即便是国防军的军官们,同样忘记不了那个地方。

    “国防军未曾一败,唯喀山耻未雪!”

    长官像疯子一样和其它部队比拼着进军喀山的速度,而自己却有机会独立指挥这么一支分队,2辆吉普、两辆六**卡车和50名士兵,而最重要的是,未来在自己退伍之后,自己的档案中会有这么一笔,“在二次自由战役期间,刘文强上士曾指挥一支排级搜索部队……”,仅此一笔就足够了,这足够让自己未来找到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而且会是管理人员,那些公司相信可以管理士兵的军人,就可以成为好的管理人员。

    “真不知道那些情报怎么尽胡说八道,说什么红军溃散部队会从部队的侧翼疯狂反扑,可是直到现在,我们连***枪声都没听到!”

    “呵呵!那些情报是情报部门根据德军的遭遇硬套的,要知道我们可是解放者!”

    “多么富饶的国家,这些土地可都是最好的黑土地,可惜,你们看,田里种的麦太稀散了……”

    刘文强的感叹还未结束,第一声枪响就打破了原本有些沉寂的气氛。

    随接又是几声枪响将所有人都震惊了,接着与刹车声同时响起的是两辆吉普车上两架26式通用机枪的的射射声,和不断跳下卡车的士兵们的叫喊声。

    原本还在那里和士兵们畅所欲言的军士们,几乎是第一时间指挥着下属扑在汽车后面,其余人则都气喘吁吁的卧在沟壑附近旁边,等待着长官的命令。

    “一班构建左翼防线、二班构建右翼防线!”

    多年的训练让的刘文强在恐慌的瞬间,还是做出了反应,原地构建防线,以确保部队安全。同时脑海中浮现出战斗条令中关于遭遇战的内容。

    “……应当立即判断形势力,发出明确的命令,军官或军士应当保持绝对的镇静,坚定、大胆地采取行动……”

    “有没有人受伤!”

    “一班没有、二班没有、三班没有……”

    在各班报告着损伤时,吉普车上提供火力掩护的机枪手已经拆下机枪跳下了吉普车,趴在路边的沟壑旁,更换机枪枪管,行军途中遭遇战要求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枪声传来的方向实施密集的火力压制,以确保战友有机会跳离车辆。

    在他们跳离吉普车后,敌人的枪声重新响了起来,几辆子弹打了卡车。而在卡车后轮的掩护下,抬起头,就在他的眼前100多米外的地方,发现了一个路障,公路两边都是树木,在路障上投下阴影,路障的另一边没有一点动静,这个路障看起来像是仓促搭成的,两棵伐倒的树木,一辆推倒的大车,尽管简陋但这个地点选择的不错,两边的大树阴影和倒下的大树遮住了路障,而且正好处于半拐弯,只有突然相遇才有可能的被发现。

    “妈的!幸好他们提前开火了!”

    看着那个隐蔽的路障和他的位置,刘文强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