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1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洲啊!欧洲!”

    望着车窗外的西班牙大地,韩杰森明白,在这片风云变幻的大地,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仅限于军事行动,甚至军事行动之外的外交等各方面的举动的意义都超过军事行动的意义。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卷 新时代第308章 不同的选择,相同的机会!() 
“亲爱的威利斯先生:

    在南美洲大陆漫游了一年零六个月之后,我搜集到相当数量的第一手材料,足以得出结论,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中国打入西半球南部的尝试取得了罕见的成功。例如,智利在1940年时存在有美国、英国、德国以及中国的经济力量。如果说我国在当时取得了27%的出口和23%的进口额,那么中国相应的只占将20%和7%。但是,一年之后中国使自己的出口增加到28%,进口增加到10%,迫使我们让出自己的阵地,我们的出口下降到19。5%,进口下降到13。5%。英国遭到了更沉重的打击。在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秘鲁、厄瓜多尔、哥仑比亚形成了相同的或者几乎相同的态势。

    即便是南美各国对中国宣战之后,形势应当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鉴于自1938年开始阿根廷在南部大陆对华贸易中占据首位,鉴于阿根廷有几千家使用中国资本开办的公司,在中国与美国停战,并与南美各国通过谈判恢复其经济地位后,重建后的中国资本仍然十分强大。

    现在,随着中俄联军在欧洲的攻势的顺利,纳粹德国的灭亡已经没有任何疑问,在当今整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阻挡装备有十八万辆坦克、二十九点五三万架飞机以及千万吨舰队的武装起来的3350万中俄联军的攻击,这是毋庸质疑的。

    尽管有消息指出白宫准备在欧洲斩断中俄帝国伸向欧洲的魔爪,但我们不得不做出最坏的打算,即欧洲彻底沦入中俄帝国的掌控,那么对于美国而言,有着太平洋、大西洋壁垒防线的美洲将成为自由世界最后的阵地,如何固守这一阵地防止中俄帝国染指,则成为美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我想向您提—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您将在何种程度上批准对分布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巴拉圭的中国移民开展工作?您是否同意开展这种工作?

    现在,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在华盛顿却仍然存在着不务实际的理想主义者。我曾向华盛顿建议,在中国试图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集约化阵营时,美国必须优先考虑北南美集约化问题,同时务必加强英国的力量,英国将成为未来战后的中,美国应对中国挑战的重要环节,尽管我个人更倾向于,美国必须不计代价的获得欧洲大陆的前进基地,但就目前看来,我们成功的机会非常渺茫。

    华盛顿很多官员反对我们过多的干涉南美事物,以防损害民主理想,这是美国立足的基础。自然,但在此之后,面对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的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整个美洲已经成为美国最后的家园,现在看来,拖延无异于死亡,白白浪费的每一天都对我们不利。

    伦敦并没有袖手旁观。不过他们还在希望欧洲局势能在年内发生变化,可以使自由世界与中俄帝国达成某种平衡,但就现在看来,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在整个世界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欧洲的时候,展开保卫美国后院的行动,为了遥远的未来。

    盼复,同以往一样,您的建议对今后的工作无比珍贵。

    您真诚的

    强纳斯?杰克

    1946年6月15日”

    坐在椭圆形办公室中,杜威取出情报局提供的情报资讯合订本,然后仔细翻看着,从过去的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感到一种对事业的渴求,不是为单纯干点什么,而是为奉献终生的事业。

    自由的事业,而与自由的事业划上反号不再是希特勒,而是情报资讯中不断提到的中国。

    作为美国总统面对来自东方的威胁,不仅杜威显得有些无力应对,甚至于美国也是如此。

    “……中俄联军逼近距离德国边境不足五十英里!”

    如果在过去,这或许是个好消息,但想到中国人对欧洲表现的浓厚的兴趣,杜威的眉头一皱,曾经看似强大的德国,此时亦无法阻挡中国人的脚步。

    “……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秘密派出特使前往中国……”

    看到这份情报时,杜威的表情更是不断变幻着,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和中国人在进行接触!

    这显然是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

    一直以来,华盛顿对于领导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戴高乐都深感怀疑,早在1943年罗斯福就曾致电艾森豪威尔,美国政府不能容忍由任何不受盟国最高统帅部指挥的机构控制法**队,这种的坚持统一指挥的意见,可以用军事上的种种考虑加以解释,但是罗斯福还进一步提到,对于组成任何政府或委员会,擅自以任何方式表示,直到法国人民自行选择一个政府以前,他将统治法国,我们都不感兴趣。

    尽管杜威在很多观点上有别于罗斯福,但是对戴高乐的不满却是共同的,虽然美国早就给予民族委员会某种程度上的承认,而且经过长期的斗争和谋划之后,法国的海外属早已明确重新参战,并在戴高乐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戴高乐还成为法国国内抵抗运动在法国国外的公认领袖。但作为美国的总统他并不想给戴高乐一匹白马,让他骑回法国,使自己成为法国的主人,

    “总统先生!”

    厄尔?沃伦国务卿在步入椭圆形办公室后,轻轻致敬后,才坐到总统的面前。

    “厄尔,你来了,情报局将文件交给你了吗?”

    杜威将手中的情报汇编递了过去。

    “他们的特使已经到了西北市,中国的报纸甚至加以了报道,显然两者都没有意愿隐瞒这一切。”

    厄尔点头说道。

    “就像三年民族委员会成立时一样,戴高乐用与苏俄接近,打出苏俄这张牌来对付罗斯福,尽管的俄国比其它所有国家都更早承认阿尔及尔委员会代表法兰西,面对苏俄的压力,虽然当时华盛顿对戴高乐的野心非常警惕,但最后仍不得不有限度的承认他们,这一次无疑是故伎重演。”

    杜威点点头,戴高乐的计划非常精明,他试图用与中国接近的方式,换取美国的支持,准确的来说是却是某种改变。

    “盟军最高统帅部对法国抵抗运动军事价值并没有任何信心,我们很难想象自由法国可以提供给法国一个临时政府!而戴高乐是在加重自己的筹码!”

    “是的,总统先生,正因如此,与维希政权接触是对美国最为有利的选择,贝当在法国国内拥有的声望是戴高乐难以企及的,他是在法国民众的欢呼声中成为法国的元首,维希法国政权建立,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合法代表法兰西国的政府。贝当元帅在参议院以569:80高票当选为元首,虽然约有四分之一的参议员没有出席,但是仍不妨碍他的合法性。”

    望着神色凝重的总统,厄尔缓声提醒着总统,在过去的一个月中,美国已经在瑞士与维希政府的代表举行多次秘密会谈,而正是这种秘密会谈造成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异动。

    在厄尔提到贝当时,杜威的脸上露出些嘲讽的神情,这个曾在上次战争中拯救法国的法国元首,此时不过只是德国人的傀儡而已,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确如此。

    三年前美国基于参战前与维希法国的多方接触,认为其决不可能偏向纳粹阵营,于是制定了在法属北非进行登陆的“火炬”计划。登陆过程中,大部分维希法国部队确实未经抵抗就放下了武器,少数抵抗侵略的法军部队也没给登陆部队造成很大伤亡,事实上盟军在法国领土登陆的行为确实是侵略。第二战场成功开辟,德国战略地图上后门大开。

    但是就像后来对待像投降的意大利、求和的匈牙利、独自退出战争的罗马尼亚一样,纳粹德国随即对维希法国实施了军事占领。德国、意大利部队实施“安东”行动,迅速占领了维希法国全境。法国政府被软禁。独立而且保持中立地位的维希法国事实上在这一天寿终正寝。

    在德国出兵占领法国南方时,许多法国人希望贝当离开维希,但是他没有离开,仍然留在那里,仍然忠于一个过于简单的政策概念:在祖国受难的时候,不应该抛弃本国的土地和自己同胞。这是贝当个人的悲剧。

    尽管表面上贝当在完全成为傀儡之后,仍然执迷不悟。甚至还写信给希特勒表示:“今后占领当局有权改变法国的一切法律。”但在另一方面,盟国却清楚的知道贝当绝不可能同德国人合作,否则在5年前签署停战条约时,也不可能建立秘密军火库,以在必要时组织可靠的军队,尽管在当军入侵时,由于告密,大部分被德军起获,小部分又遭到哄抢,而且贝当以及维希从未停止过与盟国的接触。

    “合法的政权机构在法国拥有的威信是戴高乐无法提供的,昨天晚上,在军事地图室,将军们象我介绍了中**队在欧洲的军事行动,从地图上看来中**队分成abc三个进攻方向,其中b方向,也就是直捣德国本土的力量最为薄弱!”

    提到昨天在军事地图室,看到的未来欧洲局势分析时,杜威面色显得有些阴霾。

    “他们的军事行为,直接暴露出了他们的野心,中国显然无意在第一时间彻底击败德国人,对于他们而言,在他们进攻的同时,德国能够维持对欧洲的军事占领对中国是有利的,所以他们才会集中力量进攻德国北部,以抢在彻底击败德国之前,进入低地国家,甚至法国。”

    “是的,总统阁下,中国人需要的是欧洲,而不是德国!在中国有一句话,叫驱狼吞虎,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厄尔用一句自己了解的中国成语解释道。

    “即便是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我们至少在今年12月份之前,受限于装备都没有能力从英国发动登陆战役,而天气的原因又会令登陆战推迟数月,如果按照原定的计划,或许在我们准备登陆时,欧洲已经悉数为中国所占领。”

    杜威的语气低沉,似乎真的看到那些军事参谋与幕僚们提到的“中国控制下的欧洲”以及被赶回“美洲”的美国,即便是这个美洲同样是为中国所染指的。

    “我们在意大利的进攻就目前而言,两个月前,盟军已经越过了波河,德军正在向奥地利和法国撤退……”

    在沉默了十几秒后,杜威沉声道出两字。

    “时间!”

    对于美国而言,在欧洲大陆的任何军事行动,与其说是行动,不如说是一场赛跑,尽管早在44年,美国就已经攻入了意大利本土,甚至最初战局顺利,墨索里尼遭受软禁,最终被德国特种部队营救,在北部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在德军的支持下与盟军占领的意大利王国分庭抗衡,但初时德意联军也仅只是苦苦支撑。

    而随着苏德和约的签定,从东线抽调的大量德军一部分用于进攻英国的准备,另一部分则被布属于意大利用于反攻,面对德军的反攻,盟军甚至数度险丢罗马,甚至意大利,直到去年中德宣战后,随着德军接连调往东线,在意大利苦苦支撑的盟军才算松口气,在德军力量被削弱后,再次展开反攻。

    “现在对于我们而言,最缺的就是时间!”

    之所以抛弃戴高乐,选择维希,其目的正是为了争取时间,和中国人争取夺取欧洲的时间,欧洲局势并没给美国慢慢完成登陆准备的时间,为了尽可能的压缩战后中国在欧洲的空间,美国必须要做出某种选择。

    在清晨时分杜威和美国作出自己选择的同时,大洋彼岸令美国爱恨交加的中国,此时早已浸于夜幕之中,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耸立于市中心的国务院大厦内,同样有几人同样面临着一个决择。

    “而就国际法上来说,自由法国的地位介于叛军和**组织之间,戴高乐或许已经成为抵抗组织公认的领袖,但是其叛国罪却是无法洗清的。”

    身为司法部长的舟冠升一言惊动四周,2年前以46岁之龄成为司法部长,更于今年开始频繁出入总理官邸会客室,对外界而言这是一个政治信号,和过去的几年,大量的新鲜血液渐加入复兴党决策层对应,所有的观察家都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战后,中国政坛将面临一次变革。

    “先生,英美过去一直坚持一个论调,是维希法国的傀儡政府领袖、德国人的木偶贝当元帅亲自下令缺席审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