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放人恐怕在心里也是多少会有些意见。
“3864名中学生、3453名民团中的优秀士官,现在的西北军官学校有7317名在校学兵,以及521名军事教员和282名文化教员构成的教育团队,现在的西北民团军官学校,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师资力量、技术装备,都是目前全国最好的军官学校,一年后,西北军校第一期生就会毕业。松坡,有朝一日这里将会成为全世界第一流的军校!”
望着走在路边的走过的军官生们,蒋方震面带着喜色的对身边的蔡锷说到,一心放在军事教育上的蒋方震,第一次发现自己距离自己的梦想是那么之近,此时向蔡锷作出介绍的时候,忍不住也带着一丝得色。
在西北军官学校,蒋方震得到了充足的经费保障、优秀的教育团队,更重要的一点是拥有眼前这些朝气十足、满怀着理想的学生。正因为如此蒋方震才有了那份信心。
“百里,我想问一下,这些军官生里,现在有多少合格的军官?”
听着蒋方震的介绍,蔡锷便开口问到,直到现在蔡锷还是没有挑明自己的来意,只是说自己来学校参观一下罢了。
“松坡,你不知道这7317名一期生,虽说都是拿着民团各级官长的推荐信来的,但是却明显的分成两类,那些上过中学的军官生接受理论较快,但是如果论其军事素质,还是要数那些基层士官的,如果从眼下看来,这些士官现在做个连排长还是很称职的,但是受限于他们的知识水平,他们的未来发展恐怕会不及那些上过中学的同学。”
虽然开学不过两个月,但是通过这两个月的教学以及对学员的摸底,蒋方震清楚的知道现在军官学校的里的学生走着两个极端,就像他们被推荐来上军校原因一样。
那些士官出身的军官生们大都是因为其过硬的军事素质,被主官选中推荐,而那些不过是在两个多月前报着保卫西北的梦想入伍中学生,则是因为他们较高的受教育程度。
正是这两点不同,造成现在军校中的军官生们分成两个极端,一方军事素质过硬,一方军事理论知识掌握速度快。
“百里,这两个星期你看看准备一份名单,二千三百名军官生的名单,他们所适合担任的职务由你推荐。”
看着在训练场上的那些在学校内只有编号,只有四个标准答案的军官生们,蔡锷开口说到,口气中稍带了一些歉意。
“松坡,你一到学校,我知道你是来要人的,前些天到总部时就已经听说在组建守备独立团的事情。我会把名单准备好,但是松坡,你要明白一点,这些军官生现在还没有接受系统化的军事教育,如果现在把他们抽走,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会有影响!”
听着蔡锷的话,蒋方震并没有说什么,其实早在蔡锷一到的时候,蒋方震就知道了他来的意思了,因为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抵触。
“百里,这点总部已经考虑过了。等将来这些抽走的军官,还会分批分次返校受训练,每次半年。谢谢你!”
对于百里的提醒,蔡锷当然知道,但是此时相比于大局而言,未来返校受训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军人总是需要奉献、牺牲,现在所选择牺牲掉是二千三百多名军官生的未来,这是任何一个校长和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5章 毕业()
“……在进攻敌人支撑点时,指挥员应迅速确定前敌情况,主力必须使用于侧面,采取包围迂回战法,以部分兵力钳制敌正面及一翼,主力隐蔽迅速插入敌支撑点的侧面,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方法,迅速坚决的歼灭敌人……”
看着眼前穿着军装认真听讲的这些学生,孙国英一边按照战术教材上的资料讲述,一边用粉笔在自己课前绘制的简单的地图上画出进攻示意图,那种在面对着自己的学生的倾尽全心的认真劲,着实难得。
作为日本陆士第六期步兵科的优等生,从共和后没多长时间,倾向于革命的孙国英便因裁军离开了军队,从那之后的几年,孙国英试过经商从事实业,可是每到夜时,孙国英总是会怀念起穿着军装的岁月。
半年前一些人的联系下,孙国英得到了西北民团的邀请,到民团军官教育队出任步兵科战术教员,对此孙国英当然不会拒绝,更何况孙国英知道自己也不是做生意的料,所以一接到邀请之后,就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西北,而眼前的这此学生着实没让自己失望。
对于现在的这份工作,孙国英过去从来末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重新穿上军装,更没想到像现在这样在军校的课堂上挥鞭施教,正因为如此孙国英才会倍加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也就更加努力。
一边认真的听着教官的谭,左申一边认真的坐着笔记,同时不时的抬头看着教官在黑板上的用几种颜色的粉笔描绘的示意图,尽管此时左申书写的非常急促,但是仍然在保持着标准的坐姿。
作为一名军人必须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仪容,而作为军人表帅的军官更是如此,当然这一切都是源自西北民团的严格的条令要求,在民团之中没有任何人愿意以身试法,所以能做到的就是严格按遵守军事法的各种规定。
“我们的荣誉是忠诚!”
“力量源自忠诚!”
“荣誉源自忠诚,忠诚通向荣誉之路!”
“忠诚是胜利的唯一保证!”
虽然保持着端正的坐姿,但是秦少峰的右手不时的在指尖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秦少峰并没有注意听上课的内容,只是不时的打量着教室墙上的标语,正如在黑板的那句标语一般,教室内的标语大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忠诚。
无论是在西北民团,还是在现在的军校,忠诚永远是这里的核心,忠诚是军人的至高荣誉,在部队时无孔不入价值观教育中,秦少峰就早已体会,在秦少峰看来,这里和民团最大的不同是民团注重的是军人价值观教育,而在军校,更多的却是忠诚以及奉献教育,至少学校在努力营造这个氛围。
“如果你们想在这所学校里取得成功,那么只有一个途径和目标,那就是努力学习,如果你们把精力分散到其它地方,不论对我还是对你们未来的军旅生涯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我希望你们能在掌握好军事理论的过程中了解这一点,你们应该学会将这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未来的战争之中。但你们中的一些人显然并末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不得不决定明天在此重上这堂课,逐字逐句地。”
看着自己的几个学生走了神,孙国英便正色开口说到,出于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在孙国英看来,此时如果自己容忍了他的走神,那么未来也许就有很多青年因为自己的一时纵容,而陨命疆场。
对于这一点孙国英是绝对不会容忍的,正因为如此,孙国英才会正色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不顾学生们的有些错诧的脸色,说出之前的那般话来。
“……”
听着教官的话,秦少峰显然有些惊骇于教官的决定,在西北军校之中,像这样的课时重上,更多的是一种惩罚,明天……不!今天下午,恐怕整个军校都会传着步科三十二班战术课重上的新闻,对三十二班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尽管听到教官的决定后,尽管三十二的四十名学生都觉得有一种蒙羞的感觉,但是在纪律严酷到极至的西北军校之中,在绝对的制度之下,纪律就是纪律,教官已经决定的,学生们不能提出任何抗辩。
在西北军校之中,教官和学生之间,永远都是处在这种微妙的对抗之中,这种对抗实际上是刻意营造的,目的就在于为学生们寻找一个“敌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所以寻找“借口”找茬,就成为了教官的一个职责。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学生们抗辩又有什么意义?
西北军校的教学主楼是一座主楼高七层两翼副楼高为五层的石质建筑,外型近拟于古代堡垒的形式,这座石质的堡垒式主楼和楼前的那座身着以45度端持着步枪作冲锋姿势的士兵青铜雕像,一起构成了西北军校的象征。
“荣誉、责任、国家、奉献”
看着青铜士兵雕像的大理石基座上的铜质铭牌上的词语,蒋方震的心里难免有些唏嘘,这些天来,蒋百里在军校的几千名学员里,精心挑选着那些将要在少尉的正式军衔,中尉或上尉的临时军衔结业的军官生们,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蒋方震还是把按照民团总部的命令,挑选出了足够的军官生,虽然是在他们并不知道的前提下。
“百里,你拿走了三百多个学生!是我最好的三百多个学生!”
一脸怒气的柯森看着站在青铜雕像前的蒋方震开口说到,今天作为炮兵科主任的柯森,今天接到了学校给的名单,柯森没想到蒋方震抽走了竟然是自己炮兵科中最优秀的三百多名学员,这个结果让柯森怎么也无法接受。
原本按照柯森的想法,既然总团来了命令,那么就给他三百多个一般学员了事就行,结果柯森万万没想到的是,按照校长办公室给自己的名单,自己最优秀的学生,竟然被这样调走了。
“益木,你要知道炮兵军官不同于步兵军官,我们不能拿西北军校的声誉玩玩笑,炮兵军官我们只能派出最优秀的军官生,才能担此重任,即便是守备团,也是西北民团,我们不能让炮兵打出的炮弹,落在自己的头上!”
对于眼前的自己的这位既是老乡又是同期校友的老友的愤怒,蒋方震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从炮兵科抽出最优秀的学生提前毕业,却是蒋方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
在西北民团之中火炮的重要性远超过外界的想象,实际上西北民团的步兵战术之中,有大半都是建立在以火炮为核心前提,用自己的那位老同学的话说,西北军的战斗力的强大的根源是炮兵,同样最大的弱点也是炮兵。
正因为炮兵的地位西北民团的中的重要性,以及西北的步兵战术对于火力的高度依赖,才使得蒋方震并没像抽调步兵科、辎重科、骑兵科、机动科那般投选少部分有发展前途的优等生配以大量因专业素质过硬被推荐至军校的军官生,用这种高底搭配的方式,来搭建三个特别区十一个地方守备步兵团的中基层军官团队。
而一次从军校之中抽调接近三分之一两千余名军官生,仍无疑等在蒋百里的心里狠狠的挖了一刀。正因为如此,蒋方震才会理解炮兵科主任柯森的怒火,虽然和柯森并不是同科同学,但是在日本留学时,虽然柯森所学为炮兵科,但是因为两人是浙江老乡的原因,到也经常在一起聚会,因此比较熟悉,柯森如果不是愤怒至极点,相信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失态。
“益木,二千三名学生,等于抽去了军校三分之一的血液,我比任何人都更要痛心,但是现在我们只能如此!等下个月,就会有一批中学生补充到军校,到时我一定把最优秀的人才都分到炮兵科去,行吗?”
看着柯森,蒋方震只是希望自己的话可以开导一下眼前有些激动的他,同时作出一些承诺。
“这西北是要打仗吗?现在有了四个旅了,为什么还要扩军!”
知道事无挽回的余地后的柯森看着眼前的青铜雕像自语到,此时的柯森甚至于感觉有些造化弄人的感觉,自己因为不想打内战,所以脱掉了军装,但是现在自己所教育的、寄以厚望的学生,却是为了给这个战争游戏输入新鲜的血液,以使这场战争变的更加的职业化。
“我们期待和平,但是为了和平,我们却不得不拿起武器!我们尊重生命,但是为了保卫生命,却不得不夺去一些人的生命。”
此时的柯森开始知道为什么司马会说出这样的话,有时候世事总是这般的弄人,总是逼着你走你并不愿意走的道路。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无论武器如何优秀,都不能保证会战的成功;数量上与装备上的优势都无法弥补战术上的错误。虽然俄军在整个战区里面甚至每场战斗中都可以集中较多的火炮,但是在每个决胜点上,日军优异的指挥都能够及时集中较多的火炮……在没有有无线电连络工具的年代,日本军官心中积极主动去完成共同目标的精神,才是让「大炮兵连」能够真正运作的原因。”
卫尔。兰克斯在向自己的学生们讲述着日俄战争,双方的炮兵运用情况,同时适时的对其进行一些点评,以期望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