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队不会担心中**队参战,必竟对于中**队的战斗力,甚至还不如法国的殖民地部队,但是统帅部和参谋部却惧怕人口比欧洲还多的中国,在参战后向欧洲派出比德国人口还多的劳工,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劳工,这一点即便是参谋部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法国的后方每增加一名中国劳工,前线就多一名拿着步枪的法国人,这就是现实情况,现在在法国的劳工是法国人高薪雇佣的就多达十万人,如果中国政府参战呢?那么到时候会有多少中国劳工出现在欧洲。
“战火无法阻击我们的求学之梦,对于在战争期间向贵国派出留学生,其间所承担的风险早已经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现在英国、法国、俄国、日本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向贵国宣战,可是在贵国的数百所大学以及专科学校之中,仍然有着上万名来自这些国家的学生在大学里正常的学习,我们相信贵国的宽容并不会仅仅只局限于英、法、俄、日、美等国。我们相信即便是在中国政府对德宣战之后,理智的德国政府同样会善待在德留学生,当然我们会尽可能的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来阻止中国政府对德国宣战的决定,至少会拖延这一切的发生。请相信我们的诚意,德中之间的所需要的是友谊和交流,而不是枪炮的撕杀。”
在感觉到费舍尔博士的有些意动之后,李苏北开口说到,这些天李苏北一直在游说德国高等教育司的官员,他们并不反对接受中国的留学生,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李苏北所需要的是来自德国政府高层的欢迎和支持,而眼前的费舍尔博士就是其中沟通的一个桥梁。
“李先生,和您的谈话,让我感觉到你们对于知识与科技渴望,请相信,我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但是您要知道一点,德国大学的免费义务教育仅仅只是针对德国公民。所以即便是我国政府决定接收贵国留学生,贵国留学生还是需要自行负责学费以及生活费。同时我国政府那怕是在同意接收贵国留学生后,贵国留学生仍然需要按照德国大学以及专科学校的要求,在达到入学要求后才能入学。”
考虑一下之后,费舍尔知道自己有足够的理由说服皇帝接受自己的意见,批准接收来自中国留学生,并在保证运送这些留学生的商船在地中海航行时的安全,但是费舍尔却明白德国政府所做的仅只是如此,至于这些中国留学生能够被那些学校接收,那么就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当然,费舍尔博士,在德留学生的学费以及生活费将全部是由中国教育复兴基金会承担,包括设立在贵国预科学校的建校费用都是我们自己承担,绝对不会给贵国添加任何麻烦!”
在听到费舍尔博士话后,李苏北惊喜交集的开口说到,只有费舍尔博士愿意出面,李苏北相信这件事估计是要成了,原本就没考虑过和德国人一样享受免费的义务大学教育的李苏北,那里可能会在这方面计较,基金会早已经计算过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在内的一切开支,中国自己的留学生他们留学期间所需要的费用,当然是由中国人自己负担不是。
今天的西北饭店宴会厅之中是一片欢歌笑语,两百多名从跋涉数万里海路后从大洋的另一边的美国来到中国寻找新生活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们,携着自己夫人在这座宴会厅之中参加特意为他们准备的欢迎宴会。
宴会厅里的乐队在那里演奏着古典德国音乐,让这些在美国因为自己的德裔身份,而受到排斥的专家学者们和他们的太太都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亲切,而餐桌上的传统的德国大餐,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如艺术品一般的中国菜的时候,更是让这些专家学者们从中感觉到中国人的诚意。
“汉斯,我想有一天,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娶一个中国妻子并在这里定居,我想我已经爱上这个地方了。”
刚刚吃下一块正宗的巴伐利亚风味的脆皮猪肘之后,品味完了它的香味喝了一口啤酒后的居恩开口说到,虽然只不过是初来到这个处处都透着陌生的城市,但是居恩感觉自己已经喜欢上这个城市了。以至于让妻子早逝的居恩心生一种在中国找一个妻子定居的念头。
“可惜像这样的正式晚宴,不能带着孩子们参加,否则这些让人垂涎三尺的大餐,一定会让孩子们欢呼不已。他们从未见到过如此丰盛的德式大餐。”
看着餐桌上梅克伦堡的烤全鹅、柏林的咖哩香肠、黑森的法兰克福热狗肠、汉堡的什锦海鲜等等各式各样的丰盛的德式大餐,阿贝夫人不禁心叫着可惜,即便是在德国生活十几年后才移民美国的阿贝夫人,也未曾见到过这般丰盛、包含着德国各邦特色大菜的德式大餐。
“很难想象会在这里吃到这么正宗的下萨克森的爆炒肉丝。”
感觉着口中的肉丝的汁稠肉嫩的口感,马克&;#8226;阿索勒夫开口轻声对身边太太说到,原本马克&;#8226;阿索勒夫可是都做好像初到美国一样,和德国美食说拜拜,结果没想到,竟然吃这么正宗的德式大餐,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这些中国美食味道好像更好,马克,你可以试一下这个,味道非常不错!”
和自己的先生不同,作为瑞典人的阿索勒夫太太对这些德国大餐并没有什么期待,不过对餐桌上的那些风格别致、做工精美的中国菜的兴趣更大,尤其是那些看来像是艺术品一般中国菜,味道就像他们的如艺术品一般的外型一样,只能用艺术品来形容。听到马克的话后,阿索勒夫太太开口劝说到。
正当那些德裔的美国专家学者和他们的夫人在宴会厅里享受着德国大餐时候,而在宴会厅的一旁的会客室里,司马在和几个人一起在庆祝着什么。
“德国人同意了我们派出留学生的要求!今年我们向德国派出第一批三千人,先在德国预科学校中学习半年的语言,然后根据成绩申请进入德国的各个大学、专科学校学习。没想到一切竟然如此这般顺利!德国政府甚至许诺,其潜艇不会攻击搭乘中国留学生的邮轮,但是前提船上不准携带任何军用物资。”
拿着手中的电报的章炳麟有些激动的难以自抑的开口说到,作为中国教育复兴基金会的会长,章炳麟知道此事的成功无疑将开启中国向欧洲第一流的学府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先河,而这三千名学生将只是一个开始,随后的每年都会基金会都会资助更多的学生到德国留学。
作为一名学者章炳麟知道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向德国第一流学府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对于目前技术落后的中国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利润甚丰的情况下,国内实业界发展迅速,但技术严重不足的实业界而言恐怕更为重要。这恐怕也是国内实业界钜子们不惜花费巨资建立这个教育基金会的原因。
“太炎先生,在建立这个基金会的时候,有人问过我资助三千名学子出国留学,一年学费加生活费需要二百万元,这么做值吗?我的回答是值,那怕就是花费一千万都值,一个国家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太炎先生,相信当德国政府同意大规模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时候,恐怕要不了多久英、法、美三国也有可能跟着表态,支持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学生到三国留学,他们是不会坐视咱们和德国人走的这么近的!这些帝国主义国家从来都利益至上。”
对于章炳麟的惊喜,司马虽然很是高兴但是还是尽可能的平静的开口说到,按照司马最初的设想,美国才是近期派出留学的第一选择,必竟在这个战争时期到德国所费周折太多,而且路上还需要承担很多的风险,所以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在和美国的大学进行了接触后,美国大学的入学限制是司马无法接受到的,尤其是他们的那个所有学员必须像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一样,接受几年的预科学习后方能赴美,这一要求太过于苛刻,在时间上司马绝对无法接受,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才会在这个时代理工科学者的圣地德国的身上打起了主意。只要能够在德国的身上打开一扇大门,英国、法国、美国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必定会放宽对基金会派出留学生的限制。
教育才是一切的根本,而目前受限于目前国内的能力,恐怕短期之内若想寻求高等教育上的突破,只能通过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方式,以弥补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不足。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才会联合内地的实业家们一起建立这个以资助学生出国留学为主的教育复兴基金会,目的就是通过大规模资助留学生,来解决目前的技术困局,必竟外国专家学者,只不过是一时应急而已。
……
“师傅,麻烦你快点!快来不急了!”
看着眼前的这个做着人油条果子的师傅动作显得有些儿慢,心下大急的沈良旭焦急的开口说到,如果不是怕在考场上到时受了饿,考不出好成绩,估计沈良旭根本不会在这里等着吃早点。
“早知道昨温书时就不温那么长时间了!”
因为并没有怀表不知道时间的原因,沈良旭并不知道这会已经几点了,只是在心里焦急的埋怨着自己,如果错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沈良旭恐怕会后悔一辈子。
今天是由国内各省实业界的知名人士联合资助的中华复兴教育基金赴德国留学生考试筛选的日子,只要通过入选考试,就可以得到中华复兴教育基金会资助学费以及生活费赴德国留学的机会,虽然此次基金会提供的资助学生名额高达3000多人,但是这样的名额分配到全国各地,仍然是杯水车薪。
“先生,这是你……找你钱。”
刚榨好几根油条果子的师傅用报纸把油条果子包了一下,就递给眼前这个显然是有什么要紧事的年青先生送了过去,结果没曾想那年青先生一接过油条就拿出几块铜元放在摊子上飞也似的离开了油条摊子。
“不是吧!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一边跑着一边吃着油条,当跑到了考点所在的江苏第二师范学堂的时候,沈良旭看着大门前已经挤满了上百名年青人,他们应该都是和自己一样来这里参加考试,以取得留学、德国的资格。
“燕鸿!你也来了?”
当看到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的时候,沈良旭自动的把名额从3000人下调到2999人,因为那个人只要来了,就绝对不会落选,作为校友对这一点沈良旭还是明白的。
“良旭,这么难得的机会,全上海有多少学生会不参加,你不也来了吗?这一次咱们可是竞争对手啊!”
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子于是陈燕鸿便转身一看,是同校的校友沈良旭和他谈不上熟悉,不过到也算是认识,于是陈燕鸿便开口笑说到。
“燕鸿你说笑了,只要你愿意来参加这个考试,这名额你还不是到手擒来,小弟的心里现在可没有一点底,这可是全国同时筛选,全国数万人同时竞争这3000名留学德国的名额,小弟自知水平,那里敢有丝毫放松。那像燕鸿你还能如此这般轻松。”
听着陈燕鸿还能谈笑自如的开着玩笑,沈良旭不禁开始有些佩服眼前的这位校友,至少像这份轻松自己是万万做不到,于是略带着佩服之意的说到。
“良旭,是你看的太重了,虽说这是次难得的机会,但是仅仅只是一次机会而已,即便是错过这次机会,也并不意味着以后我们没有其它的机会,再则这个由实业界钜子们创办的教育基金会不是承诺,每年都会资助超过2000名学生赴欧美日留学,今年不行,明年还可以再来不是!”
看沈良旭如此这么的紧张陈燕鸿便出于一个校友本份的关心开口劝解到,以便其能够稍放松一些,否则像这么紧张,根本考不出什么好成绩。
“信卿,此次中华教育复兴基金会举办的资助留学考试,恐怕是共和建立以来的教育界第一盛事,全国两万余学生竞相报名,今年资助3000名学子,以后每年2000学子,十年内我国教育、科技、实业人才困局必定可以为之扭转,得到基金会的资助进入德国一流的学府学习,这种机会实是难得至极。”
看着大门外早早就站满的近百名准备参加考试的学子,贾丰臻面带着喜色的对身边的沈恩孚说到,正是因为看到这次私人基金会资助留学生对国家之利,身为江苏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贾丰臻才会在无偿借用教室给其考试,同时又到处游说其它学校和自己一起无偿借用教室给其使用。
“全省一百六十三所学校无偿借用校舍教室,因而节约的经费时等于间接资助了五十名学生赴德留学,若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