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国内对于那些古董的监管不是一般的严格。

    最后司马选择了在这个时代收购毁于二战的欧洲名画,然后带到后世带出国通过拍卖行拍卖,国内海关对于那些国内的古玩监管很严,但是对于油画却没有一丝的监管,甚至于可以直接把这些名画放在行李里通关,而不面要担心其它。

    而拍卖行的保密制度足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不会引起国内警察的怀疑,至于拍卖那些名画后所得的资金,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以及正常的商业交易回国,虽然麻烦一些,但是相比于过去直接拍卖那些古玩要安全许多,而且不容易让人生疑。

    “向日葵啊!向日葵!我的重机工业区,可全指往你了!”

    看着画册上的那幅《向日葵》的黑白照片司马自语到,在爱好和重型机械工业区之间,司马只能选择后者,必竟对于西北和中国而言,那个重型机械工业区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了。

    建立那个重型机械工业区需要的设备之多、资金之巨绝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在那幅《向日葵》面前,这一切都可以被解决,按照后世梵高的作品的价格。司马可以肯定当这幅“失踪”了近70年名画出现在拍卖行之后,绝对会引起收藏界的轰动,至少可以拍到数千万美元,而那些钱足以满足重型机械工业区购买机械设备所需要的资金。

    在西北的建设之中东方红…7080系列履带拖拉机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就是在蒙古高原的张库公路的建设工地上,也有上百辆东方红…70系列履带式推土机参与公路的施工建设。数百面东方红…70系列履带拖拉机的应用,在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自然而然的带来的维修保养的问题,而负责这些东方红…7080系列履带拖拉机保养,就是西北重型机械厂的前身西北拖拉机大修厂。

    现在的仍然是以维修、保养、修配拖拉机为主的,甚至于可用雏形未现来形容的重型机械厂,不过只是未来的整个重型机械工业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这个距离西北大约四十多公里的位于一片荒原上的重型工业,未来将是西北的一个卫星工业城。

    按照整个重型工业区的规划,这里未来将是一个以生产履带式拖拉机为主的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由多个大型工厂企业组成,包括生产拖拉机的重型机械厂、轴承厂、矿山机械制造厂、铜合金加工厂、柴油机厂、热电厂等其它工厂。

    实际上整个重型机械工业区是以后世的俄布援建的洛阳工业区为范本,甚至于重型机械工业区的全部规划图纸、施工图纸等等,都是司马直接拷贝的洛阳工业区这个以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中心的工业区。这种拿来主义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必竟有成熟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直接吸取。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我们已经暂停了工业区中103个居民区中的74个以及其它的民用设施,按照规划的施工时间,共和十年也就是我们说的1921年年底,整个重型工业区的工厂将全部投产,核心的重型机械厂将达到设计的每5分12秒生产一台拖拉机的设计水平。到时他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拖拉机厂!知道吗?现在有两万人在这里参加重型机械工业区的建设!”

    坐在车里的格尔曼向自己身边的卡夫介绍着这个仍然只是一片土建工地的工业,作为重型工业区建设专家组组长的格尔曼,对于这个建立成后面积将达到数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可谓是倾尽心血。尽管格尔曼并没有参与这个工业区的设计,但是在整个工业区的建设之中却针对图纸上细节上的不足,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以使其更加完善。

    “这里真是一个奇迹,中国人要把这里建设中亚洲的皮兹堡和鲁尔吗?两万人!比修建太平洋铁路时的工人还要多!”

    透过车窗看着车窗外热火朝天施工工地,简易的碎石公路上的那些繁忙的运着沙土砖块的车队,初到西北的卡夫对于眼前的这个庞大的工地上,竟然有两万名工人在参与它的建设。

    作为一名动力机械专家的卡夫,曾经在美国的拖拉机厂、汽车厂中工作过数年,在卡夫的记忆之中像这种一片空白工业规划,好像还从来没有碰到过,所以很难想象它的规模。

    “卡夫,我的朋友,你刚来到西北,对于这里你并不了解,这些中国人企图用最快的时间把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工业国,正如你说的,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把这里建立中国的鲁尔区。到1921年时仅仅只是重型机械厂的拖拉机产量,就比目前的整个欧洲产量还要多出数倍,这就是中国人的野心!不要怀疑那些中国人突然之间对于工业的野心!”

    从卡夫惊叹的口气和目光中体会到了他的惊奇,于是格尔曼便开口说到。到了半年前被和一百多名各个行业的专家被邀请到这里担任建设专家组组长的格尔曼,在过去的半年之中,对于中国人目前在工业上的野心,到是再解不过,几竟格尔曼不止一次从自己的翻译的口中,得知那个伟大的工业蓝图。

    “我们要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绥远、热河、察哈尔建设成中国的鲁尔工业区,现在这里不过只是一片荒原,但是十五年后,这里将是一个工业规模不亚于鲁尔区的工业区。我们将在这里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以及世界上最大机械制造基地。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用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实现我们的国家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最终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重新耸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顶端,重新取回我们的民族所失去的荣光与尊严,这条道路很漫长,需要我们付出一代人的牺牲和努力,我们坚信我们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各尽其职,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就在这时座在前排的格尔曼的翻译开口用英文说到,这是司马在春节的时候在《西北实业报》上发表的《我们的使命》一文中的关于工业的描述,当时国内很多报纸都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后那股到西北去建设中国的鲁尔区的狂潮,也是由那篇激情四射的文章所引起的。而坐在前排的这位翻译就是被那篇文章所吸引来的。

    “卡夫!相信吗?我们正置身于一场真正的变革,我们将亲自见证和参与到一个古老的国家的再次复兴之中,我不会放弃参与到这个也许是人类史上最大的工程的这个宝贵机会,相信我!卡夫,你的选择没有错,你我在这里的工作都会为我们带来无数的荣誉和赞益!还有什么比改造一个国家更伟大的工程吗?”

    看着惊讶不已的卡夫,格尔曼开口说道,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毫无疑问自然是参与一个庞大的工程建设之中,在那个庞大的工程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有比改造一个国家实现这个国家复兴更多伟大的工程吗?显然格尔曼不觉得世界上还有比此更伟大的工程。而格尔曼所求就是在这个也许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建设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这就是格尔曼的野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9章 西北是什么() 
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有事被担搁了,从早上出门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到家,以至于弄到现在才更新,真的是非常之对不起大家。但是还好还是没失信于大家,迟到总好过不到不是!呵呵!对不住对不住!ps:顺便求月票!有票的大大们尽管把票投给小市民吧!无语保证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西北是什么?

    如果有人这么问的话,在中国或是在南洋,都会有人用以下的答案回答到,西北是工业,西北是财富,西北是机会,西北是希望。尤其是对于商人而言,拥有上千家工厂企业制造着上万种工业品的西北,无疑就是意味着财富,而西北宽松的投资和经商环境,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是一个工商业者和商人的商业天堂,至少在中国的确如此。

    当张秩捃和几十名南洋华商的代表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从上海赶到了西北,来到这个人们口中的商人的圣地时候,座在车厢中的张秩捃看着眼前这个规模显得有些狭小的火车站,张秩捃很难相信象征着一座城市的脸面的火车站,竟然如此的破败,而这时从各节车厢涌出的衣着破旧的内地移民们,让张秩捃找到了一丝熟悉的感觉,在南洋的码头上,不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场面吗?

    “少爷,你看他们,那乐呵的模样,好像背井离乡是件多快活的事情一样。”

    看着车外的那些涌入这座被称为奇迹之城的关内移民们,张博开口轻声说到,作为一个二十年前背井离乡到南洋糊口的移民,张博比其它人更了解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这个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内地的移民能来到西北,实在是他们的福气,先住进集体宿舍,然后福利处会给他们安排工作,等他们在一家工厂或是商铺工作半年之后,就能申请贷款购买国民住宅,他们子女可以在这里得到免费的教育,甚至于还可以得到免费的医疗,这些在内地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穷光蛋,能轮上这么好的事情,你说他们不乐呵吗?”

    车厢里同样等着那些做着闷罐车的移民们下车的一个内地的商人,以一副你少见多怪没什么见识的口气开口解释到,显然听他的口气是一个常来西北的商人。

    “这些人可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了!竟然这辈子能轮到这样的好事!”

    透过车窗看着那些虽然面黄肌瘦但是却是满面喜色的内地的移民们,张博忍不住心生羡慕的在心里头自语到,这会张博甚至于开始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要早生个二十年,要是来西北自己会少吃多少苦?

    “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那个司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和张博所想不同看到这些面带着喜色的移民们,张秩捃忍不住开始在心里对那个从未谋面的司马心生了好奇了起来,这次来西北除了是和其它的南洋华商一起下定单之外,张秩捃最为期望的就是能够见到司马,去看看那个创造了这个奇迹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在内心里张秩捃还想好好的观察一下西北,弄清楚西北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是奇迹之城,是中国的鲁尔,或是商人的天堂,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以至于有人曾经报纸上说过,西北是一个介于天堂和地狱之间,你永远都无法看清的城市。

    西北是什么,对于商人而言这里是商机,可是对于这些来自内地各省的新移民们,西北却是一个希望之地,一个开展自己新生活的希望之地,通过设在全国各地那些收音机,以至于全国都知道有一个会向移民们提供集体的宿舍、工作机会、免费教育等等,如同天堂一般的西北。

    “所有的移民请沿铁栅栏过铁路天桥进入西北移民登计处进行登计,未登计者将得不享受西北移民福利保障。”

    当这些来自各地家中非常贫困,为了来到西北开始新的生活卖掉了家中的一切充路费,然后一路上省吃俭用才来西北的新移民们,听着从站台的喇叭里传来的声音,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引,他们登上了钢铁焊成的铁路天桥,到那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移民登计处,进行登计。

    建立这么一个移民登计处是因为随着西北的在国内的声名日响,而大量的自发移民进入西北,一定程度导致一些鱼龙混杂之辈混进了西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建立这么一个登计处以及培训新移民的教育营,以达到有效的控制移民、掌握移民数量的目的,尤其是这样还可以系统的为这些来自各地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这些来自各地的移民从三座宽度只有一米多的过铁路天桥进入到孔家庄火车站对面的货场的时候,这些过铁路天桥通往的地方,是货场仓库的上屋顶阁楼,这些移民登计处就设在这阁楼中,这些来自各地的移民将会在这里进行登计,然后他们就会被送进新移民集体营,在那里进行十个星期的学习,同时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以确定身体的健康情况。

    当鲁得栓的带着老婆孩子有些诚惶诚恐的走进这个阁楼的时候,在一边那些穿着军装手拿着警棍的军人的推弄下,顺着铁栏走到一个书桌前,看着坐在那的年青人,鲁得栓知所措的看着这个年青人。

    “欢迎来到西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抬头看到眼前这个面相憨厚的三十多岁的内地移民秦明华开口问到,在问话的时候秦明华握着笔的右手已经开始准在登计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