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任,虽然一直以来财政部每月收到税务部门移交的各种税款总额超过一千四百万元,但是每月仅教育、军费、基建三项就耗费超过千万元,目前的西北财政勉强仅只能维持政府的收支平衡。为支持此次全面动员,我部将在未来两月内想办法中挤出一千万元,这笔钱将分分成三期出。除非议会批准发行巨额债券,否则财政部不可能提供出足够的资金。”

    听到主任的问话卫挺生便站起来开口说道,如果说在昨天之前,对于以二十七岁出任一省财政部部长之职的卫挺生而言,更多感觉是意气风发的话,那么今天卫挺生心中所剩下的仅仅是只有忧心忡忡了,作为西北的财政部部长,对于西北的财政情况再了解不过了,每月千万元的财政收入几乎不亚于中央政府,但是面对西北省在教育、军事、基建上庞大的开支,这些千万元的财政收入根本就是入不敷出。

    “我已经提请议会批准一笔总额为五亿元左右的十年期国防债券。我个人到时会认购一千万元,大家到时可都得踊跃认购,要知道无国防即无一切!”

    听到卫挺生的汇报后司马开口说道,对于卫挺生回答早已在司马的意料之中,无论是动员还是未来打仗,所需要的钱只能通过发行巨额国防债券来筹集所需款项,而这些债券按照惯例将会将由西北公司协同西北储备银行和金城银行认购其中大半,剩余的由西北民众和国内的银行界、民间认购。

    对于债券的销路司马不需要担心,只要西北的枪杆子够硬,卖掉这些债券就没有任何问题!现在由西北储备银行发行的基础建设债券以及工业发展债券,在市场上几乎不需要西北公司出面,仅在上海、天津、广东等地债券交易一上市,就会被认购一空,在内地的商人眼中西北的债券和目前列强发行的债券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有着巨额的财政收入作为保障。

    “……军火生产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可以暂时推迟交付口内各省以及中央定购的各种武器装备,用于武装新动员部队,另外一直以来西北公司的各个工厂,为满足各地下发的定单,生产都是非常紧迫的,一台机器出了问题,就要影响整条生产线。公司的下属工厂一直都实行着设备预修制度,机器设备在还没有出问题前进行预防性检测,排除故障。所以许多工厂的生产线从完全具备二十四小时连轴运转,日夜不停生产各类军需物资的能力。同时西北省内的机械制造厂,可以代为生产各类武器配件,再由二机集团下属专业工厂进行总装。可以最大限度的加快武器生产的速度。……除此之外,我想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机械用于协调武器装备的设计、采购、生产等诸多事宜,以更充分的发挥西北的工业潜力,以更好的为战争服务。”

    当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史道姆如此说道,作为一名德国人史道姆对于全面动员令并不陌生甚,至于说非常熟悉,作为西北省兵工署署长的史道姆,当然知道在这种全面动员下的自己所需要担负的责任,也正是因为如此,史道姆此时的意见更多的是从服务于战争的角度出发,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出发。

    “主任,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一个半月后即是农忙时节,可是随着动员令的下发,将有超过四十万青壮劳力被抽出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劳力将会出现严重不足,青壮劳力又是农村家庭收入的骨干,虽然边防军的军饷非常丰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西北的农村因为土地无人耕种,迟早会发生骚乱,这将会直接影响到西北未来。不解农村劳力问题,我们根本不可以进行全面动员!”

    在会议进行了数十分钟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的穆藕初正色说道,身为农商部部长的穆藕初对于此次动员并没有任何担心,西北的工厂企业完全可以可以适应战时体制下的高强度生产任务,而并不担心动员会影响到西北的工业发展,战争一直都是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就像现在的西北工业能够得到发展实际上就利益于欧洲的战争造成市场空白。

    而这次全面动员在穆藕初看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到西北的工业进一步发展,而且也许是一个改变西北工业基础分布的大好时机,现在的西北省根本就是两个世界,依赖外部定单造成的工业高度发达、市场繁荣的西北市和如同原始社会的一般西北省绝大多数地区。

    即便就是数十里地之外的张家口这座当年口外第一大城,和西北相比也更像是一个落后的乡镇,身为农商部长的穆藕初自上任以来,就是以如何调整西北工商业布局以工作核心,以期改变整个西北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如原始社会般的落后状况。

    但是对于动员后的西北在农村和农业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上,穆藕初却没有了这个底气,所以更多的担心是集中的西北的农村身上,而问题的根本就是农村的劳力问题。

    “劳力!”

    听到穆藕初的话后,司马几乎是皱着眉头说诺有所思的重复这两个字,司马知道穆藕初并不是在危言耸听,他说的是事实,百分之百的事实,中国历史上只所以有国之虽大好战必亡的警言,实际上正是因为战争从田间抽走了大量青壮年,导致田地无人耕种进而引发饥荒、内乱,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在中国千百年来,农业耕种几乎全部依靠家中的壮年劳力,即便是在现在的西北也依然保持着千百万的耕种方式,而随着动员令西北至少四十万个家庭中顶梁柱一样的青壮年男丁需要服兵役,如此一来历史上的这一问题同样会在西北出现。

    别说历史上,就是现在的欧洲尤其是俄国,因为大量的青壮年以及马匹,被从农村抽走服兵役,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急剧下滑,不得不依靠从外国进口粮食来满足所需,就像现在的俄国饥荒,实际上也是因为这一原因,现在的西北当然不可能回避这一问题。

    “湘玥,现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看着眼前的穆藕初这位由自己任命的农商部长司马开口问道,农业在西北并不占重要问题地位,但是却同样不能忽视。历史告诉司马在农村问题上,必须要顷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任何忽视农村的政策,倒至的后果都有可能是毁灭性的。但是让司马失望的却是穆藕初在面对自己的回答的时候只是摇着头。

    尽管最后西北省的第一部长会议确定了西北全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全部转入战时机制,并且将按照早已制定的国民动员计划在全省进行全面动员。但是穆藕初提到的农业和农村因为大量劳力被抽走的难题,最终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农村问题仍然一块石头一样压在司马的的心中,至少在这一问题解决之前。但是动员令却不能推迟,动员令仍然需要按照计划在全省实施。

    “朋友们!回家吧!回去和你们有家人道个别。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广播电台的大门仍然像是们敞开!朋友们,能和你们一起工作,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荣幸!如果我有幸接到征召令的话,也许我们会在军队之中相见。”

    在广播电台的会议室内,身为广播电台台长的曹仲渊看着眼前这二十六名电台中并不属于必要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和一些勤杂工友说道,作为电台台长的曹仲渊并没愿意看到自己的雇员离开电台走上战场。

    曹仲渊没想到在动员令下达不到两个小时,一名邮递员便送来二十六份征召令,电台的这二十六名所在岗位并不重要的职工和数名勤杂工友需要按征召令的要求,在四十八个小时内到就近的征兵点报道,曹仲渊从来不会怀疑西北的工作高效率,但是却当看到这些征召令的时候,曹仲渊知道西北绝对早已制定了全面的动员计划,否则效率绝对不会如此之高。

    但是在曹仲渊南京海军雷电学校学习时,曹仲渊知道全面动员令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战争的威胁迫在眉睫,曹仲渊相信西北绝对不会通过这份中国第一个全面动员令。西北是在以一省之力保卫一个国家,除了全面动员之外,还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保重!”

    虽然现在曹仲渊已经不再是一名海军无线电军官,但是此时看着眼前这些年青人,曹仲渊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能表达此时的心情,曹仲渊现在开始后悔为什么自己当初会竞聘广播电台台长一职,如果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电台技术人员的话,指不定自己还有可能像他们一样,接到征召令,同样作为年青人的曹仲渊虽然早已不是军人,但是热血并没从曹仲渊的胸中退去。

    “保重!”

    “一路顺风!”

    “一定要给我们写信啊!”

    站在走廊中的电台的工作人员们看着抱着装有个人物品的纸箱离开电台的二十名接到征召令的同事们,走廊边站着的人们轻声的说道,此时整个电台都沉浸在一种异样的气氛之中。看着眼前的一幕的杨琳静静的看人们的离开,杨琳知道也许就在此时此刻同样的场景都在西北各处上演着。

    “杨……杨小姐,可……可以给我签个名吗?一直……想要您的签名,可……现在俺要走了,再不要,怕……怕没机会了!”

    抱着纸箱的一个年青的小伙子,看到站在走廊边的杨琳,于是便面色带着腼腆的笑容说道,他的声音显然有些激动或是紧张,以至于声音都是断断续续的。

    “嗯……你……”

    看着眼前的这个年龄和自己相差不大的小伙子,杨琳发现自己甚至于不知道他叫什么,接过他递来的本子,杨琳感觉有些手足无措,杨琳只记得他好像是电台里的一个勤杂工友。

    “小张,这下你终于如愿以偿了,让杨小姐送你一句话吧!”

    这时对面站着的一个同事适时的出面解围道。

    “小张……祝你一路顺风!”

    当杨琳在小张递来的记事本写下一句话之后,杨琳把记事本还给眼前的这个小伙子说道,看着这些同事的离去,杨琳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但是杨琳知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回到电台。

    “小杨,别哭丧着脸,现在不就是动员吗?记住他们可能是要去前线打仗,可你的战场就在这里,知道吗?刚刚接到主任办公室杨秘书的通知,你和老王带转播设备到主任家里,主任今天晚上要通过广播发表讲话。”

    看着眼前双眼通红的杨琳,曹仲渊知道台里不少女同事的眼睛都像杨琳一样哭的通红,弄得好好的送行好似送葬一般,便开口说道,曹仲渊知道相比于那个也许并不会爆发的战争,这里的战争实际上已经打响了,每个人都需要坚守自己的岗位。

    “他现在在做什么?”

    坐在车上的杨琳透过车窗看着街边的楼房的窗户、门市上已经挂满了红色的铁血旗还有五色国旗,整个街道就像红旗和五色旗的海洋,有国旗的地方就有国家,一直以来西北都在向大家宣传着这种观念,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自发的把国旗和象征着西北的铁血旗悬挂了出去,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相比于国内任何一省之人,西北人这个由全国几十个省份移民组成的新城市的新居民们,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对于西北的忠诚,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对国家的忠诚,这种发自内心的对西北、对国家的赤胆忠心正是西北的一切的根本核心。”

    看着街面上的到处悬挂的红旗和国旗,杨琳想到自己在内地的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上形容的西北人,杨琳知道正是这种赤胆忠心,才会使得当全面动员令下达之后,西北没有陷入惊恐之中,看着显得有点儿冷清街道,杨琳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正在回家作准备等待着征召,也许正在酝酿着什么集会,但是更多的人是想利用这难得的四十八个小时和家人告别。

    “杨小姐、王先生请随我过来了!你们把这里转播设备布在这里,两个小时之后,也主任将在这里发表讲话。”

    看着提着设备拖着电缆绞车走进来的电台工作人员,南宫一开口对走在前面的杨琳和随同的技术员说道,同时将这些电台的技术人员引到司马住处的客厅之中。

    “主任,如果我们大规模引入内地军官,誓必会造成边防军军官体系的进一步的混乱,现在边防军军内的军官高中层军官已经分成保安系、陆士系、保定系三方,尽管陆士系以及保定系在总部、参谋部、高层军官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保安系仍然控制着局面。虽然主任你未来出任军职,但是西北边防军上下仍视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