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8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清云摇摇头在心中暗思道,旅顺城内的大屠杀,早已见于报端,只是没有准确的情报而已。

    “……短衣匹马出乡关,喇叭铜鼓声……祈战死,临大敌,顶天立地吾儿身,平生只愿为国牺牲,头颅一掷轻……”

    从战壕传出的些沙哑的歌声吸引了李清云的注意,这首歌李清云再熟悉不过,这是辽东战役打响后从广播中传出的《祈战死歌》,很多的国防军的官兵皆会唱这道歌。

    “冬腊之间,日本兵营士卒,休憩瓜代之时,余偶信步游上野。满街红白之标帜相接,有题曰欢迎某师团步兵某君,某队骑兵某君者,有题曰送某步兵某君,某炮兵某君人营者。盖兵卒入营出营之时,亲友宗族相与迎送之,以为光宠者也。大率每一兵多者十余标,少者亦四五标。其本人服兵服,昂然行于道,标则先后之,亲友宗族从之者率数十人。其为荣耀,则虽我中国入学中举簪花时不是过也。其标上仅书欢迎某君送某君等字样,无甚赞颂祝祷之语。余于就中见二三标,乃送入营者,题曰“祈战死”三字。余见之矍然肃然,流连而不能去。日本国俗与中国国俗有大相异者一端,曰尚武与右文是也。中国历代诗歌皆言从军苦,日本之诗歌无不言从军乐。吾尝见甲午、乙未间,日本报章所载赠人从军诗,皆祝其勿生还者也。”

    想起梁启超《祈战死》文中赞叹不已的日人祝其勿生还的祈战死,现在国内又何尝不是,三天前抵达大连的甘肃国民警卫队三营一千余兵官兵出征时,其家人皆送“死”字白布旗。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

    祈战死!初源于梁启超《祈战死》一文,随文而风行的中国,尤以近岁,祈战死之说,更盛行中国,军人以战死为荣,宗族以军烈为耀。这或许和几年来舆论的宣传和政府对军遗重视不无关系,而元旦、春节、清明诸节,总统、总理各级官员都要到忠烈祠参拜,更是已经定例,为国战死者的可享无上荣耀已经慢慢改变了这个国家。

    “……祈战死,临大敌,顶天立地吾儿身,平生只愿为国死,头颅一掷轻……”

    轻喝着歌声恍惚间,李清云似乎又回到喀山前线的时光,尽管那些并没有这首《祈战死歌》,但在喀山太多的官兵正如歌中所唱一般,平生只愿为国死,头颅一掷轻。

    “长官!您巡视了这么长时间!该休息、休息了,等打起来来了,可就没早没晚了。”

    抱着枪正和战友们一起唱着这首“不祥之歌”阎二柱看到团长走了过来,于是便走过去轻声说道,因为两人从俄罗斯就是上下级关系,一起在喀山和毛子拼过命,这么多年下来,两人之间的亲密非外人所能理解。

    “一闻着硝烟子味,就睡不安!”

    说话时李清云感到有些疲意,腰酸似乎有点酸,头也有点晕眩,山、天上的云朵,不住地在他的眼前旋动着,至打从接到攻东鸡冠山的命令后,李清云就没怎么合过眼。

    “长官,您还是到后面休息休息吧!”

    看着长官眼中的血丝,阎二柱又轻声劝了一下。

    下属的关心并没让李清云改变主意,在总攻之前,来前线的转转是李清云的习惯。

    “不用!你休息去!养足精神到时的给我把这个东鸡冠山打来来!”

    “长官,我这体力您又不是不知道,当年在喀山连打几天几夜都没合过眼!只要命令一下,咱们一定能把东鸡冠山打下来!”

    说着,阎二柱抖抖身子,做出非常轻松、毫不疲劳的姿态,脸上带着一种跃跃欲试之色。

    “长官,什么时候,上头才会下令对旅顺总攻!”

    “先注意警戒吧!小日本的夜袭击渗透部队昨差点把重炮旅的阵地给敲了!”

    李清云拍了拍阎二柱的肩膀轻声命令道,昨天的夜袭让司令官异常恼怒,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下令各攻城部队立即将分散散兵坑连接成战壕,同时加大巡逻队巡逻力度,以防止再次发生此类渗透事件。

    “……根据我们从旅顺城内得到的情报,空军对旅顺实施的轰炸无疑是非常有效的,轰炸前,日军储备的食物可供城内守军及日侨民食用300天左右,而在空军用燃烧弹对旅顺城内的仓库进行重点轰炸后,目前其食物储备已经降至围城前水平的不足20%,也就是其食物不足60天所需,即便是其实行严格的食物配给,我们相信也不会超过90天,另外空军正进一步加大对城内各设施的轰炸力度,以期尽可能摧毁其物资储备,根据其水厂已被完全摧毁情况分析,目前要塞内供水设备已失效,如一处堡垒的有3000守军,其每天需水量至少需要15000升,如人为背水,需要700人一次背水,方能满足。我们已经同空军勾通,同时加大对要塞区的轰炸力度,以尽可能阻止日军向要塞背水,以尽可能减少要塞供应,以一座筑垒高地为例,”

    在说话时,魏铭勤朝一旁端站着的见习参谋周定臣看了一眼,那个年青人并不赞同参谋部认同的“通道作战”,原因非常简单,即便是打通上岭子铁路,攻进旅顺城,国防军仍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个山头、一个堡垒、一个炮台的进攻,不占领堡垒即便是占领了旅顺也没有任何意义,而这种通道实际上是变一面攻击,为两面合击,尽管利用各堡垒要塞非防御面进攻可减轻伤亡,但国防军仍需要附出大量的伤亡。所以在他看来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将以长期围困为主,把旅顺要塞变为死地,围死、困死饿死旅顺日军。

    但是他显然忽略了一点,他的那种围困实际上是不仅仅是把旅顺围住了,同样也把第一集团军牵制在旅顺城下,攻城战将演变成一场耗时日久的围城战,在这种围城战之中,旅顺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各防御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合、协调指挥,这样他们坚持的时间无疑更久、更长,战斗力自然也更强大,而围城部队却需要考虑其会不会集兵发动反攻,一但其集兵发起反攻,单防线是否会被突破,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如果把将期分割包围,形势就完全不同。

    “众所周知旅顺要塞群实际上是由侯石山、大顶子山,水师营南方堡垒、龙眼北方堡垒、东鸡冠山、二龙山、松树山、椅子山、案子山、大汤沟、潘家沟以及西南白狼山这些堡垒和筑垒高地构成,大家留意这个群字!从地形上看,尽管旅顺被群山环抱,但各山却不是绵延山脉,而是各个山头,这些山头构成旅顺防御核心的筑垒高地、堡垒,各独立高地之间以少量堡垒和野战工事连接,进而形成旅顺要塞群整体,如果我们一个堡垒一个堡垒的攻克,以大孤山为参考,我军需要承担1。5万人左右的伤亡,历时约在12天左右,方才能彻底夺下旅顺要塞克复旅顺。”

    说到这里魏铭勤话声一顿,余光撇见与会的众人似乎对此并没有任何反应,伤亡1。5万,参谋部在制定攻击旅顺的作战计划时,拟算的伤亡数字为2万至2。5万,相比于这个数字,1。5万无疑是可以接受的、底伤亡的,自然也就成为可接受的伤亡比例。

    “旅顺的地形在增加了我们的攻击难度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大家请看沙盘,在各筑垒高地间的开阔地带,其中分布的不过是零星堡垒,更多的是防御能力较差的野战堑壕工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占领少数的掩护筑垒高地,以此为据点向周边扩展包围,从而孤立要塞群!切断日军防御的线式体系,将变成孤立的要塞点,从而达到分割包围的目的,目前各要塞在失去供水系统后,其要塞储水至多可满足十天之用,考虑到战时淡水的高需求,即便是按照最底水平,各孤立要塞的淡水如失去补充,只能满足五至七天的需求!最多七天后,孤立要塞即面临断水之局,他们有食物,但是没有水至少能再坚持一周左右!如介时发起总攻,我们所需要面临将是一群被干渴折磨近乎崩溃的军队!而不是现在养精蓄锐部队!当然,长官,如此一来,我们至少还需要十五天的时间,同时为修建山下堑壕我们需要至少一百五十台装甲挖掘机!同时还需要装甲掩体,以确保居高临下的日军炮击时,无谓的死伤!”

    魏铭勤的话声一落,会议室内的各师长官们便立即交头接耳起来,按照参谋部的计划,国防军应快速、坚决的打通长岭子铁路,以此为走廊攻入旅顺市区,进而向两翼扩散,强攻旅顺要塞,而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和放弃单一走廊,攻击日军防御薄弱环节,以切割包围日军,利用筑垒高地上日军无淡水供的不足,围困高地日军,说白了就是想渴死日军。

    和谷地堡垒有地下水供应不同,筑垒高地看似非常险要,但是这些小山头却没有任何淡水来源,过去水厂未被击毁时,其淡水供应是依靠自来水厂通过深埋管向高地供水,上一次日俄战争时,在日军占领水厂后,切断供水是迫使俄军最终投降的一个因素,这也是空军在对旅顺第一轮轰炸中,就将水厂列为攻击重点的原因。

    “参谋长,司令已经向参谋部承诺14天打下旅顺,而现在已过4天,距离最终期限还10天,攻占谷间堡垒地区难度并没有多大的难度,谷地的堑壕群在多天的轰炸中早已被炸垮,仅只剩堡垒支撑点尚有一战之力。但我们的时间现在非常有限,没有长期围困所需的时间。”

    吴满屯站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时间!时间是围困最大的问题,相信参谋部那边恐怕已经以司令部给出的时间,制定其它作战方案,现在更改恐怕会影响大局。

    “我会向参谋部请示,要求推迟收复旅顺的时间!推迟那怕一天,就可以少死伤千人,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的!”

    张镇国在说话时声音异常平淡,似乎全不在意自己的“出言反而”,减少伤亡无疑是最重要的,至少于时间,无疑是可以等待的。

    这时一直注意倾听着参谋长修定的作战计划的重炮一旅的一名军官站了起来。

    “长官,即然攻城炮能把炮弹打进工事内爆炸,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特种弹装入混凝土破障弹内?封闭空间将会成为最好的靶子!”

    “把特种弹打进要塞内爆炸!”

    瞬间无论是张镇国以及在场所有军官都来了兴趣,对于特种弹包括张镇国在内的所有国防军军官都不陌生,喀山战役时,被重重围困的远征军以及俄军主力之所以能够安全撤退,实际上就是因为当时远征军使用的大量化学毒剂,当时尽管只使用的数百吨混合毒气和几吨x毒气,但却成功的杀伤了数以十万计的苏俄红军。

    “特种弹,给我2000吨特种弹我把彼得堡打下来!”当时在撤退时,远征军司令冷御秋在见识到特种弹的巨大杀伤力后,曾给西北军参谋部发过这样的电报,喀山化学战的直接结果就是,国防军军官越来越迷恋的化学武器,像杀伤率较差的光气炮弹,因其使用、储备权限均在师级部队长,直到导致在演习推演中出现了“特种弹横飞”的场面。

    战争的最终目的无疑是赢得胜利,而在赢得胜利的同时尽可能减轻已方伤亡,不仅仅是部队官员所需要考虑的事情,其中涉及到诸如医护、后勤、技术等多种方面,而在其中最为关键恰恰就是技术,兵工技术的领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已方伤亡。

    西北第二机械集团,无疑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庞大的军事工业集团,国防军几乎每一种武器装备以及各类军用物资都可以看到第二机械集团产品,作为中国技术最为雄厚的第二机械集团,在国内军工业界几乎如巨无霸一般存在,在一年前甚至被授权托管数十家国防科技委员会的机密研究所。

    在西北实业大道旁的二机集团大楼,每天往来穿梭工作人员之中总会出现一些军人,对于这家和军方一直保持着最密切联系的二机集团而言,出现军人这并不鲜见,可今天当一辆吉普车猛的停在二机集团门前,一名身着野战服的军官急匆匆的跳下吉普车后,从他慢跑的步子中,多少会让人们感觉有些意外。

    “军队需要305毫米以及600毫米破障毒气弹,而不仅仅只是爆破弹,4000枚!我们需要集团在未来五天内向军队提供4000枚305毫米和600毫米破障毒气弹!”

    军官的话声一落,二机集团弹药处主管舒志泉一愣。

    “五天?4000枚!李处长,您不是在开玩笑吧!目前大口径臼炮炮弹的日产量不过只有1000枚,这还是在委托7家外包工厂代工壳体的前提下,我们从来没有生产过的破障毒气弹,仅仅只是研制和试验可能都需要几个星期,你让我们在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