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英雄-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灭波兰花了26天,法国只坚持一个半月不算夸张。斯大林了解林俊“如何突破法国防线”的那套理论,同意林俊的意思:“同志们不用急,我们需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准备,就等从德军进攻法国的战役中吸收些能量,考虑考虑换成我们该如何面对。”

    老爷子话了,别人还表什么意见?林俊继续往下说:“当某一天我们同德国正面交手,还很难确定先进攻的一方是谁,这要由具体的世界局势来决定。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里有个顶点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指的就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它的存在,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我们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德国人的闪击战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尽管有突然性和高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毕竟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所以这点也是我们需要做思考的。”

    林俊走到墙上的欧洲地图边:“我们有宽大的纵深,而德国在占领了波兰后也有。”用指示杆指了指南部欧洲部分,“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很有可能会加入德意集团,更不用说德国必将占领的法国等地,这样德国的战略宽度也将及其宽大。”

    “一个小小的波兰能够一鼓作气拿下,但如果对方的战略纵深足够、先期防御得当,因为闪击战靠的是度,如果不能够一鼓作气彻底解决问题,那么,同志们,后果就严重了考虑将来可能爆的战争,做充分的准备。”

    德国进攻苏联,那就是要面对小半个欧亚大陆;苏联进攻德国,那就是对付半个欧洲。无论是谁等到要真开打的那一刻,条约就是废纸,但要考虑其中的将是无比庞大因素,有些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战略原因。

    为什么历史上在柏林战役时,还有那么多的红军指战员不顾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奋不顾身勇敢向前,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生命?而德国在防御阶段为何有些部队士气涣散?

    用林俊自己对自己唠叨的话就是:“妈的!难道一定要等着挨打?!”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打倒库西宁!() 
目前我们在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可以算阶段,接下来的工作将交由内务部接收,有亚历山大同志在基辅坐镇,估计两地的民主进程将很快就会有结果。”

    林俊知道西边的事已经不需要他,斯大林招他回来就是应对北方的问题。

    “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全境的人民会议民主选举正在组织,人民会议宣布成立苏维埃政权和向苏联最高苏维埃提出关于接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申请只是时间问题。总参谋部已经有了重新在西部边界构筑防御体系的详细方案,将来我们的对手就将是德国人,不过交手的时间应该在德国解决了西部欧洲大陆问题之后。”

    林俊话说的很有分寸,“西部欧洲大陆问题”,天晓得希特勒能不能搞得定英国或是脑袋热两边一起打。

    “对于我们的解放进军和德波战争的经验总结,我与两位方面军司令和朱可夫同志已经做了初步的总结,里面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去改进的。”

    把公文报了的一个文件夹交给了斯大林,“相对于德军,我们的空地体地战术还有欠缺,德国人把大量的空军人员派到陆军中作为联络员,可以最快度、最有效的采用空地一体战术。我们的航空兵虽然直接归属各集团军,但空地联络方面的效率还不及德国人,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斯大林大概地看了一下就交给了伏罗希诺夫,后者同总参谋长凑在一块看。

    “这次进军是我们大纵深作战理论地一次很好的练兵。反映出来的硬伤也有很多。比如在后勤方面。:我们并没有受到波兰人多少实质性地抵抗,但有些部队因为推进度过开,导致后勤上的脱节。有些机械化部队甚至出现坐等加油的情况。我做为进军总指挥也要为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负责任,但也体现出来我们在军队后勤方面的不足。”

    “我设想能否在国防委员会内设立一个新的部门,专负责部队一切后勤事务地总后勤部,而自上往下的后勤体系也做系统的配置,比如营一级设立后勤管理员、团一级有后勤处、师以上单位有专门的后勤部。“

    对于他的提议,会议室里的人都表示建议值得进行详细论证——就是最平庸的指挥员也知道后勤的重要。

    “对于装备方面这次进军也反映出我们地一些不足。比如步兵部队同坦克部队协同快推进上的困难。”

    对于这个建议,林俊是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和深思之后提出来的。

    “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地道路状况有很多区域都不理想,由于波兰人的破坏更是糟糕。进军中我们配合快推进地坦克部队的机械化步兵基本靠普通载重卡车机动,专用越野车数量极少。但就是越野车在路面状况糟糕地区也不可能跟得上坦克的行军度,导致了坦克等步兵或坦克部队单独冒险推进的情况出现,不得以有些部队步兵搭乘坦克进军。”

    “同志们,如果我们的对手是德军一样的部队,无论情况是哪一种。非常可能遭受难以承受的损失。据我了解,德国人为了解决坦克师中机械化步兵团跟进的问题,已经列装了大量的半履带式运兵装甲车,但还是不能做到步坦推进度的一致。我们现有全世界第一的装甲汽车部队。但所有的装甲汽车都是作为单独的作战个体设计,并没有搭载步兵的能力。”

    林俊这是要将步兵作战的方式往前推进20年。“坦克直接搭载步兵可以暂时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如果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我提议设计一种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具有一定装甲和火力、具有坦克相同机动能力的运兵车。基于成本和工时考虑,运兵车可以分为加装机关炮炮塔和只安装机枪两种,前一种可以命名为步兵战车,后一种可以命名为步兵输送车。”

    这时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话了:“协同坦克作战的步兵是用来对坦克造成的突破口进行渗透,如果有一定防护力的装甲车进行输送,作战效率和把握战机的效率将大大提前。只不过从实际设计生产装备上是否行得通?”

    “困难不会很大,沙波什尼科夫同志。目前我们需要的新式装甲车需要的只是简单可靠,可以在现有的轻型坦克的地盘基础上进行研制,而且装备的只是那些拥有重

    击力量的部队,不会影响到坦克的生产和备战。而目车虽然在哈拉哈河冲突中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从综合分析它已经渐渐不适合新式战争的需要。”

    —

    日本人在哈拉哈河是用一战的方式和自己交手,战术和装备也不在一个档次。相对于成本和作战效果之比,执行差不多功能的坦克拥有绝对优势。

    “我们可以减少重型装甲汽车的研制投入,甚至停止这方面的研究,并在新式履带式装甲车投产时降低装甲汽车的制造量,将资源和人力转移到履带式装甲车和坦克的制造上,这样并不会减低部队装备的更新能力。当然,性能合适的轻型装甲汽车我们还需要一部分,侦查部队还需要它们。”

    装甲汽车具有强有力的老牌铁杆支持者,装甲汽车在国内战争时期可是挥了巨大作用的,对于他们的一片反对声,林俊自有办法。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解决北方的问题,我仔细研究过那里的地形。”林俊示意工作人员换上自己带来的芬兰地图,再取出了亚历山大为他搞来的大量芬兰森林的照片分与众人。

    “同志请看,芬兰很多都是寒带森林,树木的密度因地而异。虽然森林地带的地形普遍平坦,标高差很小,但密布湖泊、沼泽和和列,湿地沼泽越占了百分之十,很多地区高达百分之五十。道路基本用渣土、碎石和砂砾石修建,在春季融雪期、夏季降雨期和冬季冻结初期几乎无法通行。冬季陆基虽然坚固,但由于冰雪的影响,适合汽车通行的时间非常短,等到积雪达到一定厚度,汽车轮子将寸步难行,就是加上简易履带和防滑链也一样,更不用说林间机动。”

    “这也是去年开始我们就准备冬季作战的原因,至少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坦克还能使上劲,虽然时间短。能在冬季芬兰森林里来去自如的唯一部队就是去年开始训练的滑雪部队,我们又不能完全只靠芬兰人的道路,因为两边都是坦克也难以通行的寒带森林,只要两边埋伏有芬兰军队,的任何一支部队都会陷入尾不能相顾的境地。如果我们派出大量的装甲汽车到这些地方,很快就会趴窝,成芬兰游击部队的靶子。”

    “关于装甲汽车的问题我们到明天再做讨论,既然已经说道北方问题,会议进入下一程序。”说话的是斯大林。

    林俊还没回到自己的座位,斯大林也示意自己继续言,就接着往下说:“我下面要说的将十分敏感,完全处于事实调查。如果我们在八到十年前进攻芬兰,芬兰人将会欢迎我们,至少会受到芬兰左翼工农的欢迎。但现在变了,即使是工资最低的工人和左翼芬兰人,也对我们抱有敌视态度。”

    林俊说完看了大家一眼,意思是:别跳出来说你们不了解芬兰人几年来的这种转变是因为什么?!内务部和总参情报局可是定期把这方面的情况汇报送到各位的办公室的。

    “芬兰人口和我们相比只不过相当于我们一年的人口增长值,但他们能动员起码60万熟悉适应寒冷的民兵,加上自然环境的配占领芬兰全境,我们的伤亡和损失将难以想象,更不用说如何扶持一个新的芬兰政府。在这里我表个态,这也是我和亚历山大同志的共同观点,我去西线前也向斯大林同志做过汇报,我不信任那个奥托…威廉莫维奇…库西宁,他拿出的对芬兰的方案漏洞百出,如果我他提出的那些宣传口号,鄙视他的人格只会是唯一的结果。这个人打着信仰**的旗号,完全就是想利用我们帮他达到登上芬兰的最高权利宝座、、、、、、“

    林俊对于库西宁的恶毒攻击不仅仅出于事实,还有对这个人的故有敌视情绪。林俊的话一时让会议室里气氛急剧压抑,因为林俊攻击的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而库西宁已经担任这个职务18年!

    斯大林没有说话,他知道林俊说的在某些方面有理,但还是想不到林俊会在这个场合攻击库西宁,而且还看到自己的爱将一副还有大堆理由的样子。

    “所以我们对芬兰的作战计划需要做一些调整,只取得我们需要的战略纵深,而不是做无谓的冒险。”

    。。。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两场不同的战争() 
为了获得足够的防御纵深,我们必须消除来自芬兰接胁。我想如果方便,在这里希望莫洛托夫同志能介绍一下我们对芬兰的政策。”

    莫洛托夫还暂时沉静在林俊攻击共产国际高级领导人的言论里,而这点斯大林事前也没和他打招呼,从脸色上也看不出个名堂。对他这个外交人民委员而言,会议后该向斯大林仔细的请示一下了,“肃反”期间清洗掉的共产国际人员也不少,“难道斯大林要整顿它?”

    脑子里还在思考,没想到林俊把会议的话题一脚踢给了他,只得看了一眼斯大林,后者点了下头头,示意莫洛托夫可以在这里提前公开那份对芬兰的声明。

    “我们将向芬兰政府提出5要求,第一,芬兰须割让在芬兰湾中的岛屿;第二,芬兰后移位于波罗地海与拉多加湖之间的卡累利阿地峡上的地标;第三,芬兰须将位于芬兰湾的汉科空海军基地租借我们第四,芬兰须将位于拉普兰地区的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我们;第五,同我们签订一项互助条约以保护芬兰湾的安全。为了补偿上述要求给芬兰造成的损失,我们将对部分边界线做一些调整。”

    听到莫洛托夫的介绍,谁都能明白芬兰人有可能做出部分妥协,但不可能完全同意己方提出的条件,而上述五项条件又是苏联为保证北部安全必须得到的,这一切只能意味着战争。

    莫洛托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林俊接过了话题:“按照库西宁地建议。只要我们动对芬兰地全面军事行动。由他组织的那批人对芬兰人进行号召,就能在全芬兰组织一个全新的苏维埃政府。按照他地建议,我们和芬兰的战争需要占领芬兰全境或使芬兰现有政府垮台。而这两样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