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00-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很,撇下家口撤军让家眷死在洋鬼子的枪下,以后的武卫军可就要散架喽!

    不过这位二爷的主意倒是不错,以家口胁迫武卫军上下,夸大一下洋鬼子在大沽口的作为,保证能让武卫军的大多数人奋勇拼杀,裹挟兵将这也是为帅者的手段之一,越思越想聂士成越觉得李大成这位二爷不简单,军械、军略、人心样样精通,这样的帅才,这么点儿的年纪,大清上下绝无仅有,这样的人也不知是谁寻摸来的。

    “功亭,这二爷可不简单呐!武卫军上下你那边可得勒住喽!不然……”

    文人相轻、武人也相轻,但聂罗二人终是六十多的老家伙了,再者武夫之间比文人之间的相处要直率许多,罗荣光要一扫前耻,少不了聂士成的配合,武夫同坐一条船,相互之间的信任,也比文人能多一些。

    “耀庭老哥,小日本不好打,老毛子也不好打,英吉利咱们大清对上就没胜过,法兰西虽说好打但人来的不多,咱们师法于德国,徒弟打师父也难呐!

    这次大沽口上来的日俄军队居多,只怕这一仗下来,老武毅军的底子让这位二爷给打没了,到时候,我这边愧对中堂的知遇之恩呐!”

    没了死志,聂士成该担心的就是武卫军了,这是淮军精华所在,若是真打没了,中堂大人那边在朝廷说话就没了底气,这事儿也是两难呐!

    “嗨!功亭,这事儿你想差了,那位二爷的话应该是不差的,官军与义和团,朝廷希望哪一方死绝?总不会是武卫军吧?

    依着那位二爷的脾性,这仗上来只怕就是以命搏命的贴身战,只要你的武卫军拖住了洋鬼子的大队人马,这位二爷就能把振威军二十几万人赶进战场,到时候振威军上下不打也得打,此战若是依着这个法子大有可为呐!

    振威军二十万人,只要抽出十万,沿着芦台运河插到大沽口,那局面是什么样儿?

    咱们俩不妨打个赌,待到调兵遣将之时,这位二爷肯定会将振威军的老弱插到大沽口附近,再以武卫军为中军,大沽守军为后队,振威军精壮为两翼,自租界区席卷至大沽口,二三十万人、**万条枪,对上万余洋鬼子的人马,他就是再厉害,能翻起什么浪?”

    结合津门的局势以及武卫军、振威军上下的情况,罗荣光大致说出了战略,聂士成想想也对,这位二爷跟桂贝勒爷终是朝廷的人,应当不会在这个时候自毁干城的,这么一想,他的心也就放下了。

    聂罗二人想通了,一行人也进了城池,府署的局势可不如聂罗预测的局势那么好,府署大院之中,如今站满了津门的士绅名流,看来这是要为军管讨说法的,别说,行动还挺快。

    军管、军管,在津门士绅名流们看来聂罗二人就是此事的始作俑者,津门的士绅名流们或许怕义和团,但对于官面上的这些人,有人还是不怕的。

    不等两人反应,一群人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就开始了攻讦,从昨天到今天,这些人的损失可不少,津门有钱的大户靠什么发财?一是长芦的盐,二是南仓的粮,第三就是钱庄、银号,昨儿个津门有名有姓的银号、钱庄悉数被劫,各处买卖被劫,虽说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那一撮人并不算多,况且那是义和团之乱,罪不在官署,可今天的军管就不一样了。

    大清的买卖,多半是官商,商人有了钱捐顶子,官员贪了钱干买卖,这就是致富之道,军管之法一出,伤害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有些是有顶子的商家,有些是干着买卖的官员,还真是有许多聂罗二人都惹不起。

    面对攻讦,聂罗也不说话,刚想把这些惹不起推给李大成这个二爷,谁曾想,人家挤过人群就进了大堂,好嘛!这位更滑,除了死人谁都不得罪!

    “老顾,外面这些人,没给他们说咱们的对策吗?”

    在大清做官要有威,由着这些人胡闹,坏的是桂顺的脸面,这可不是戏班子,谁想唱就能来上一段,李大成本想杀几个的,但想到人家的动作还算克制,这才按下杀心,进屋找到了顾其行。

    “此事廷杰那边不支持,咱们的规矩虽说放下去了,但下面的抵触也不少,这些人多半是有根底儿的,贝勒爷这边说等二爷回来再拿主意!

    这些人是廷杰离开府署之后来的,他们之前拜会过廷杰,二爷,只怕这事儿背后还有廷杰的影子,他想分贝勒爷的权,依靠津门的士绅名流与咱们分庭抗礼。”

    顾其行的分析有那么点意思,可惜在李大成看来,与军队叫板只是螳臂当车而已,没有军队做依靠,廷杰那边的气不足。

    “这样啊!那就让振威军下去封锁出入津门的要道,这时候也该到了他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钱老八,让老曹的人封了津门北进南撤的要道,他不是要扩军吗?正好这也是个机会!”

    有些事儿瞒不住顾其行,李大成下令也没什么避讳,听了李大成的话之后,顾其行这边眉头一扬又有了主意。

    “二爷,咱们不妨在津门散播一些谣言,让津门的士绅百姓,知道咱们守不住津门。

    您说的报效不错,朝廷用兵少不了地方士绅大户的报效,军管只是对津门而言,津门士绅大户的报效还没提上来呢!

    这些士绅大户,家大业大,想要北进南撤,可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如今谁最怕津门失陷,不是咱们,是那些个士绅大户!

    洋鬼子在大沽口做的事儿,瞒得住百姓瞒不住那些个士绅大户,洋鬼子随走随掠,咱们不保他们,他们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报国捐、护城捐也不是咱们一家做过,二爷这报效二字用的妙啊!”

    顾其行的心思果然够毒,听完了他的说法李大成点了点头,这主意不坏。

    “就这么着!赶紧将他们驱散,不要让他们伤了贝勒爷的脸面。

    津门百姓北撤是早晚的事儿,不妨先让一部分愿意走的北撤,银钱咱们不能给,但路上的粮食府库这边可以拨派一些。

    若是运河上有北行的空船,也可以捎带一些百姓过去,有一点要注意,车辆可以出城,但牛马不成,咱们打仗还需要这些畜力,能买则买、可以用粮食换,实在不识相的就用军管之法。

    记住!迁移百姓,府署这边可以吃些亏,要对他们示以贝勒爷的恩惠,别让他们到了京师说贝勒爷的坏话,此事重要!”

    李大成的办法很好,但顾其行这边却有犯难的地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今天刚给振威军拨派了十万石粮食,就这么个吃法,百万大仓也只能坚持十天呐!

    “二爷,咱们的粮食可不怎么凑手,这北迁的百姓,一两天就能走到京城,咱们这边放粮是不是有些多余?”

    “京城那边一样缺粮,先走的这些,一人十斤粮食,勒一勒城中百姓的口粮,津门粮食的发放就依着一日两次来,没人每次二两粮食,这样也好逼着他们北进。

    津门怕是守不住的,这些事儿官署这边要做在前头。”

    军管之法虽说粗暴野蛮了一些,但无疑是一个逼迫百姓迁移的好法子,只要顾其行这边能勒住了粮食,多半人是撑不下去的,这样最终的死伤也会少很多的。

    “明白了!其行这就去办!”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管(五)() 
顾其行这边抛出了报效捐输,津门的诸大户士绅名流就傻了眼,其间顾其行多少露了一些悲观的情绪,诸大户们一下就明白了,身家性命最是要紧,这时候了,还是那句话舍财保命。

    一众津门的士绅大户做了鸟兽散,李大成这边依旧不得闲,李大憨、李大成选兵已经结束了,人数比安排下去的多了一些,有李存义的面子在,津门的不少精壮都被选进了督战队,对此李大成这边也无所谓,无论是振威军的士兵还是督战队,亦或是他手里的鬼头刀,最终都要上去的,都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振威军现在的人数依旧是二十万出头,督战队的人数也达到了八万上下,三十万人的队伍,半日一夜的功夫就算是拉起来了,八万精壮人马是振威军的主力,除去那些需要运送战争物资的,西沽武库的军械还能有所盈余,如今李大成就是不知道,这批军械到了振威军的手里,能发挥多大的威力,若一个个都是朝天打的货,那事情就难办了。

    让李大憨、李大狗继续在督战队之中以年纪跟体力划分队伍,年纪轻的用好一些的枪械,年纪大的用差一些的,毕竟年轻人的接受能力稍强一些,但愿武卫军的教授得法吧!

    中午的时候一路奔波面带倦色的李诚有又到了,这位大侄子倒是会卡点,李大成正有要事分配他做呢!

    “叔,你让老曹带的信儿俺知道了,可如今南边的粮食不好买,大宗的买卖你给钱人家那边也不卖。

    河南那边的存粮应该还有一些,再就是陕山一带的谷子,俺估摸着大批粮食,半月之后才能运过来,南边的粮食,这两天能过来的只有几千石,三两天之内俺这边是没有粮食运的。

    如果能再等两月,河南那边说了,三五十万石新粮有准!”

    再等两月秋收之后,李大成也知道有粮食呐!可振威军能在津门撑两个月吗?这事儿基本是无望的,盯着东边,李大成想到了顾其行口中的大沽口南仓,看来初战是一定要打到大沽口了,不然动了北仓的粮食,整个京津地区的粮食就真正的紧张了。

    振威军上下三十万人,可都是壮汉呐!一天最起码两斤粮食,管饱至少四五斤粮食,这一天就是近两万石的消耗,几千石粮食只能喝稀粥。

    不过李诚有这边得空倒是不错,除了军械,李大成还想把天津机器局运走,只是不知道这机器局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能不能运得走?

    “嗯!孙家大院那边还能装多少东西?”

    “来多少能装多少!

    俺让人顺着原本坍塌的地道掘了进去,里边还有十多里地道呢!能走马车的大地道不多,但小的地道至少有七八里呢!

    叔咱们这次是真的发了,单孙家大院那边千两以上的银箱就有一万七千多个,算上散货,至少两千多万的现银!”

    京城巨大收获让李诚有很是兴奋,声音不由的高了八度,李大成听了之后皱了皱眉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言多必失。

    “安全吗?这些东西不要记账,若是有账册毁了吧!有多少财物以后别挂在嘴边,提防隔墙有耳。

    你的漕船闲的时间倒是正好,我这边有批军火要运到孙家大院跟山东,一边一半就好,孙家大院那边多些也成,记住!这些东西要轻拿轻放,也别被水打湿了,而且要与财物分开存放。

    另外,这段时间你的漕船要给山东的袁鬼子运一批军火,带上些银子,与山东官署的官员们拉拉关系,咱们以后还是要落叶归根的。

    路上多看看直隶跟山东的情况,若是遇上北进的难民一定要接济一下,让他们回去。

    让曹老二的漕船,这段时间往津门靠一靠,津门这边还有大批的货物要走。

    另外,你在直隶山东交界的地方买下几个庄子,地方要大一些、位置要偏僻一些,离着运河近一些,离着州县远一些,近处有水泊最好,冀州附近、南皮附近应该有这样的地方,实在不成,沿着老渠找找也好。”

    提醒了李诚有一声之后,李大成就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机器局近期是不能搬的,得打起来之后才有机会,机器局与财物不同,目标太大而且这机器局的设备也很惹眼,怎么弄还是需要规划规划的,无非这些东西是不能留给洋鬼子的。

    “叔,你放心!这事儿俺做的周全着呢!那些在孙家大院的还以为那地界是山东呢!

    选地方这事儿,能不能找曹老二问问,什么地界合适,他最清楚。”

    “嗯!这事儿你看着办,最好多选几处,尽量别在山东选,这些天我让津门这边以海河水倒灌运河,让曹老二可以从南边调一些大船过来此事你看着办,咱们需要的船很多!

    还有就是漕工的数量不要再增加了,一两个月之后,这买卖就不怎么好做了,能不能做,以后再说,散伙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安家银子,有些不靠实的,发给大憨,他知道怎么做。

    记住喽!粮食能运多少就运多少,山东那边还是缺粮的实在不成,让曹老二那边就做南北的粮食买卖,不怕船小,只要有粮你那边可以贴补他一些的,实在有淤塞的厉害的河段,不妨雇上一些难民清一清。”

    说完了这些李大成就打发走了李诚有,他的身份还是要保密的,府署这地方,很多秘密都是保不住的,呆的久了,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