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容易被苏军侦察机或是侦察部队发现……一旦被发现那肯定是致命的。这结果要么是被苏军围攻要么就像拉吉尔说的那样,直接几枚航空燃烧弹下来一把火烧了。

    出于这一点考虑,最后我们决定把部队分成两个部份分头行动……分头行动不好的地方是两只部队较难协同,但这一点因为我们有电台所以问题并不是很大。

    好处就是兵力比较分散,不容易被苏军与阿富汗政府军联合围歼而一网打尽。

    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因为要引蛇出洞……一支部队把蛇引出来,另一支部队负责打蛇,这本身就要求我们要把部队分成两个部份。另一方面……分成两个部份行动我们也可以有充足的部队实施计划。

    于是部队很快就划分出来了……一支是引蛇部队,这支部队是由阿吉尔带领,闯王带着几个参谋担任顾问。因为他们的任务是与阿富汗政府军作战并尽可能的引起苏联军队的注意,这样的话作战强度一般不会很大。所以大多数是哈桑的游击队。只是为了其能够把苏军给引出来,所以为其加强了一个狙击排和迫炮排。

    另一支部队是打蛇部队……这支部队就不用想了,因为要打的是苏联军队,而且还是我们出国以来的第一仗,所以我们也不敢马虎,由特工连的两个排、游击队一个排另加一个狙击排一个迫炮排组成。

    当然,我很清楚在部队里编入游击队会影响战斗力……尤其是这支游击队与我们的装备不相容、语言不相通……我们用的是ak74,游击队用的是ak47……这在战斗时毫无疑问的会出现许多麻烦,比如协同问题和补给问题。

    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与游击队混编,一方面是我们的目的就是提高游击队的战斗力,是训练和武装游击队,而不是自己参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游击队更熟悉阿富汗的地形和气候,在行军及战斗途中说不定还需要游击队来教我们怎么做呢!

    这支部队就是由我和哈桑来带领,同时还带着赵敬平等几个参谋一起担任顾问……会带着他们的原因,主要还是让他们大慨的了解一下阿富汗的作战环境和方式,为他们往后的指挥和策划提供基础。

    至于其它人吧……就由副营长张作亮带领驻守基地了,虽然说基地有拉纳少校带着一个连的部队驻守不会有多大的安全问题,但是身处这乱世……而且还是在巴阿边境,什么事都说不准的,尤其是我们基地里还有一百余万美元的现金……所以还是小心点好!

    “为什么不带上我?”陈依依因为她们姐妹俩被安排在基地就有些不高兴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说:“那些阿富汗人对女人的看法不一样!”

    “那上战场又没关系!”陈依依不满的说:“他们看不起女人,但我们却不一样……再说了,我又是帮我自己的部队打仗,跟他们又没关系!”

    “过段时间吧!”我有些为难:“等过段时间……他们习惯了我们部队有女兵的时候,那时再带你们上!”

    “好吧!”陈依依点了点头,交待到:“你……小心点!”

    陈依依最后一句话暴露了她的想法……她其实对阿富汗的战事根本就没什么兴趣,她想上战场仅仅只是担心我的安危而已。

    不过说实话,这段时间因为陈依依姐妹重逢的原因……她们姐妹俩整天都粘在一起,再加上我又忙于部队的训练,所以跟陈依依很少有独处的时间,我还真想把陈依依带上战场而把陈巧巧留守……但一想阿富汗人对女人的排斥,而且这一次的战事也不容有差错,所以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接着我们再换上阿富汗人的服装之后,就牵着几十头骡子上路了……换上阿富汗人的服装这点就不用多说了,事实上,打从开始训练游击队起我们就已经把解放军的军装封存起来,虽然这些军装早就摘掉了红五星看起来就像是普通人穿的衣服。换上的是游击队一样的迷彩服,这不仅仅只是为了保密,同时也是为了训练需要。

    至于现在……我们已经要走上战场了,那自然就要换上与其它阿富汗游击队差不多服装……这样做同样也不仅仅是为了保密,更为了不让苏联的空中力量识别。

    要知道……如果别的阿富汗游击队穿的都是白衫、黑衫的,而我们却穿了一身迷彩服……而且还穿着这身迷彩服去作战,那苏联人很快就知道了……昨晚进攻我们的那支游击队是穿迷彩服的,他们战斗力很强,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一定要把他们找出来并歼灭掉!

    于是苏军的侦察机和直升机就会到处出动搜寻穿有迷服彩的游击队……一旦发现就会马上组织围歼……我们这就不是自找麻烦嘛!

    反之,如果我们穿的跟阿富汗人一样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所有阿富汗游击队都是这样穿,甚至百姓都是这样穿……阿富汗游击队其实就是拿着枪的百姓,当然,这其中也有些人是习惯穿制服的,这部份人是从政府军投诚来的,比如阿吉尔……但人数并不是很多。

    这阿富汗的服装穿在身上虽然还有点不习惯,不过这话说还是相当实用的……我们穿上走在路上就知道了,袖口裤口很宽,十分通风,比迷彩服凉快多了……阿富汗白天很热,所以这样的服装正好用于散热。另外这头巾只要横着往脸上这么一拉……就把口鼻给遮得严严实实……这倒不是因为什么不见人,而是阿富汗这地方风大沙大,空气中到处都是灰尘,头巾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滤灰尘的作用。

    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个特色服装什么的,应该是跟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有关……地理及气候就这样嘛,于是有各种各样的服装摆在百姓面前,百姓自然而然的就会趋向于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地理的服装,或者说……百姓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能让自己更舒服一点,更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地理一些,于是改着改着……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也有一个好处……头巾一遮,谁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不是阿富汗人。(未完待续。。)

    。。。

第十八章 开泊尔山口() 
从巴基斯坦往西北方向走,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帕卡罕边境地区……

    这片地区靠近阿富汗,是名副其实的危险地区,不仅存在着战争的威胁而且山势险要公路曲折,沿途路边到处都是军营,军营附近的制高点上到处是用沙包堆起的机枪阵地和火炮阵地……路边负责警戒的军人也是一个个荷枪实弹的严阵以待!

    这倒是让我有些意外的……之前我还以为这边境上应该没有部队才对,否则带着武器的阿富汗游击队怎么能在这里出入自如呢?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部队防的其实是苏联人而不是阿富汗游击队,他们担心的是苏联人有时追阿富汗游击队的时候不小心或是有意追过界了……这样的事当然很有可能发生,因为谁都知道苏联要想打通阿拉伯海的通道的话,巴基斯坦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所以苏联入侵阿富汗让巴基斯坦政府十分紧张,这也是巴基斯坦政府坚定的支持阿富汗游击队的原因。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蒙上了头巾,没有让这些驻守在边防的巴基斯坦士兵认出我们是中国人……于是我们很快就感受到巴基斯坦士兵们向我们投来的警惕的目光……他们把我们当成了阿富汗游击队,而许多阿富汗游击队在巴基斯坦的名声并不好,就像之前说的一样,有几支阿富汗游击队是由毒贩转变而来的,他们在巴基斯坦也同样改不了作奸犯科的恶习,所以巴基斯坦士兵自然对阿富汗游击队也不是很有好感。只是因为从国家战略出发必须得帮助他们。

    说实话……巴基斯坦士兵这种眼神的转变让我们莫名其妙的感到了一种失落。之前他们对我们还是满脸的尊敬。可是转眼之前就这样了……虽然我们知道这是因为这时我们的“身份”不同,但对这转变有点不适应。

    哈桑走上前去给哨兵递上了一份通行证……当然是要通行证的,否则不管是谁都可以像我们一样带着武器经过边境,那这边境也就有名无实了。

    接着横在我们面前的栏杆很快就徐徐升起……我们一行人就牵着骡子、驴子继续往前走。

    这里的山色一片灰黑、土黄,公路全是土路,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悬崖,偶尔有一辆卡车开过就掀起一层厚厚的土灰,让走在路上的我叫苦不迭。接着我就看到了类似于青藏公路一样的情景……公路呈“之”字形蜿蜒伸向山顶。然后再从山顶往下到山脚……周而复始一直往前延伸。

    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就是著名的“开泊尔”山口,也是兴都库什山脉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这里是南亚与西亚、中亚的最重要通道,全长53公里,我眼前的这条公路就是连接白沙瓦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公路。据说当年唐僧取经……也是从这条路走向天竺国。

    如果传说是真的话,那么我相信西游记里写的火焰山就在这一带……因为走进这个山口的时候我就感觉到热浪滚滚,就像是一团火时刻跟着我在旁边燃烧,好像周围的东西只要碰一下就会烧掉似的。这种热与我们在中国感受到的热有些不同……中国也有许多热的地方,比如被称为四大火炉的重庆、福州等……我在现代时就没少去过。

    四大火炉热虽热,但还会感觉到空气中有湿度……这里的热,就完全是那种干热。周围的空气、黄土以及迎面吹来的热风,就像是贪婪的妖怪一样努力的把热量带给你。把你身上的水份带走。

    这让人有种置身于火炉里烘干的感觉,嘴巴一张就像是要吐火一样,出的汗很快就会晒干,然后继续出汗,继续晒干,再出汗、再晒干……衣服上很快就会出现白色的汗斑。

    “少说话!”哈桑对我说道:“尽量不张嘴,呼吸要细一些……这样可以避免水份蒸发!”

    闻言我不由一阵苦笑……来到这个世界以来,我的苦日子也算是过得不少了,但却从来没有为了避免水份蒸发而少说话不张嘴巴的地步。

    于是这一路上大家都保持着沉默……各自牵着骡子默默的沿着公路往前走。

    然而这还不是最惨的……在公路上还没走半小时我们就拐进了一条山路……苏联军队已经控制了主要的城市及公路,所以这条能够直接通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公路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现在之所以还没碰到苏军或是阿富汗政府军,仅仅只是因为靠近边境几公里的地方互不驻军。

    走上山路后的情况就更糟了……酷热和难爬的山路很快就让我们汗如雨下,这使得战士们还没爬上一会儿就把手伸向水壶……但这个动作却让哈桑制止了:“水要节省着喝……下一次有水源就是两天两夜……”

    “啥?两天两夜?!”这时我们才注意到骡子身上只有可怜的几个水袋……我们可是有几百号人,就要靠水壶里的水和这些水袋坚持两天两夜?可怜的我……刚才还在想晚上能不能洗个澡呢!

    走这种山路的时候,骡子就发挥很大的作用了……一方面是因为骡子这东西体形比较小,十分适合走狭窄的山路,这要是牵一头马上来,只怕就有许多地方过不去也爬不上去了。另一方面是骡子耐力好、进水量少、攀爬能力强等特点,十分适合在山区当作运输工具使用。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骡子都有这些长处……而应该说是阿富汗这一带的骡子才是这样……在现代的时候我就听过一个故事,美国佬因为阿富汗战场上急需骡子运输,所以打算空运一大批骡子到阿富汗去支援游击队。可是才空运个一回就放弃了……

    原因是美国的骡子可受不了阿富汗这样的环境,人家阿富汗的骡子可是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而且还是从小驮重物、走山路练出了一身的本领,美国的骡子怎么能一样呢?牵着往这山路一走……没两下就倒在地上了。

    所以,美国运来的骡子,充其量也只能给游击队填肚子用。(未完待续。。)

    。。。

第十九章 水源() 
我们的行军很快就转为昼伏夜行的方式。

    之所以要昼伏夜行,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队伍有两百多人,再加上几十头骡子……在山路里排成一条直线行军还是蛮显眼的,而且随着我们越来越深入阿富汗腹地危险性也越来越大,想不让苏军发现在晚上行军那是必须的。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气……白天燥热,在这样的情况下行军毫无疑问的会增加水份的消耗,反之在夜里却寒冷……虽然迎着刺骨的山风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