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月宏图-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他原本以为只是延缓,却没想到孙伯纶已经尾大不掉。
两次西征,三易主帅,八旗轮番上阵,孙伯纶非但没被消灭,反而一次次的壮大。
崇祯五年便从儒生和汉官嘴中经常发出的‘早正尊号’的声音已经销声匿迹的,皇太极心里清楚,不解决漠南,那么称帝的必要条件——远人归服,国势日隆便不成立。
阿济格从归化城败退已经让皇太极意识到了一点,面对孙伯纶强盛的军力和黄河天险,远攻不成,而面对那诡异强大的火炮又退守不得,而战胜孙伯纶的唯一办法便是来一次真真正正的远征,用强大的势力压服。
皇太极认准了金国八旗有这个实力,却被各旗主王爷掣肘,无论是半隐退的代善还是日益骄横的多尔衮,亦或者阳奉阴违的济尔哈朗,都是分散了金国的实力,而环视周边,除了在辽西那狭窄的走廊里死磕,大金已经没有扩充实力的办法了。
整合金国的实力,便是皇太极目前唯一的选择,从崇祯七年回到盛京,皇太极就一直没有停歇,先是设立的理藩院处理与蒙古的关系,又建立督察院,进一步压制王公贵族的不法行为,而在军队建设上,皇太极把从漠南带回来的部分蒙古人和原本编制在八旗之下的蒙古佐领合并,成立了蒙古二旗,且提拔了众多汉人降将,成立汉军旗,并且专门成立了乌真哈超这支专门的火器部队。
显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因为不能妄动旗权之上的不得已做法,而当一切都开始实施之后,完成金国实力真正的整合,最终还是落在了八旗制度之上,不管皇太极愿意不愿意,他都清楚的认识到,必须在孙伯纶主动进攻之前,把这件事做好。
显然,皇太极与孙伯纶已经变成了对弈的棋手,谁先占据先机谁就获得胜利,而对弈左不过攻守二道,在努力提升自己实力的同时,还要打击对方的发展。
五月盛京,距离永福宫不远的一个小院里。
阿济格和多铎正在房内喝着小酒,在不远处的锅子里,炖着新鲜的牛羊肉,多铎亲自操刀,切碎了牛杂扔进去,撒上盐和胡椒,最后扔进去几个辣椒,炖了半个时辰,已经是肉香四溢,阿济格尝了一口,赞道:“鲜活儿,这才叫肉啊。”
二人吃着,不多时,门被打开,从永福宫面见过皇太极的多尔衮走了进来,神色阴沉,显然这个面见过程并不是那么的愉快。
“怎么了,多尔衮?”阿济格询问道。
多尔衮喝了一口闷酒,说:“八哥把我和岳托调换了位置,现在我成了大金兵部尚书了。”
阿济格思索片刻,看了看多铎一样迷惑,说:“这也算不得什么坏事吧,反正你不讨大汗喜,在户部的位置上也不能提拔官员,到了兵部,至少能多弄些粮饷吧。”
多尔衮笑了笑:“十二哥,金国的兵部尚书可不是明国的兵部尚书,是要上前线的,哎,督领左翼这个差使,肯定是落在我头上了。”
阿济格这才明白了,他从归化城退回来之后,大金与孙伯纶的势力便隔着下水海对峙了起来,孙伯纶派遣余彦为前锋,在下水海以西安营扎寨,而皇太极则让左翼蒙古顶在前面,不久前,还提出筑城之事。
夏秋季节,双方肯定相安无事,毕竟谁也不想在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轻启战端,但一旦进入秋末,孙伯纶的骑兵肯定会东进,利用马力和甲械优势,袭扰左翼蒙古的牧地,使其部众无法休整,且不说崇祯五年的前车之鉴,便是今天初春,因为骑兵的骚扰,左翼各部繁衍的牲畜数量就大不如往年。
面对孙伯纶的消耗战略,被动防守没有任何胜算,只能以攻代守,派遣重臣督领左翼,遣精兵进攻,同样进行骚扰,可保后方安定。
阿济格脸色微变,说:“大汗这是要把你赶出中枢,方便他好下手,多铎,看来你我要警惕起来了。”
多铎微微点头,多尔衮却拍了拍桌子,低声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次可不是敲打敲打,罚几个庄子银钱那么简单了,轻则我们失去牛录,重则连命都保不住!”
阿济格吓了一跳:“没那么严重吧,大汗会杀我们?”
多尔衮提醒道:“阿济格,你以为还是面对明国的那个时代,只需要维持表面团结就能力抗外敌了吗?不,你错了,大金的敌人是孙伯纶,那个只用四年时间就从一介白身变成控弦五万的枭雄,他拥有草原的军事资源和大明的丁口、物资资源,这个家伙扩充实力的速度如鲸吞一般,慢上一点,大金就会不复存在。而对付这种人物,大金需要的是万众一心,而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打垮自成一系的两白旗,然后大汗便是称帝改国号,成为像明皇那样大权独揽的皇帝!”
“背弃誓言,杀戮幼弟,大汗做不出这等事来。”就连多铎都摇头。
多尔衮呵呵一笑,说:“他哪里会那么直接,稍微动动手脚就能逼反你们,然后便能顺理成章的铲除逆贼,如果他真的只是像以往那般,就不会建立葛布什贤超哈了。”
多铎和阿济格脸色微变,葛布什贤超哈是皇太极建立的一个新营,为大汗护军,其成员都是从八旗白甲兵中精挑细选的精锐,每个牛录只挑选两人,可以说,这既是八旗军队最精锐善战的营伍,也是八旗的精华所在。
虽说每个牛录抽调两人,看上去不多,但是能进入这个营伍的除了百里挑一的巴图鲁,就是被当做军官培养的觉罗,从这方面考虑,皇太极已经开始抽离八旗的脊梁了。
“十四哥,咱们三人中,你最聪明,你说说该如何做?”多铎当即问道。
多尔衮冷冷一笑,说:“形势危若垒卵,当然是先下手为强!”
感谢孤单内存条、木头小李子、沧水门下、chau534打赏。
第298章 章四四 涌动的暗潮()
房间里沉默了一会,阿济格忽然站起,向后退了两步,双眸血红,死死的盯着多尔衮,正声说道:“不!绝对不行,爱新觉罗绝对不能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自相残杀,更不能仅仅因为一点猜测而弑君篡位!”
多铎愣在那里,手张张合合,面无表情的看着。
多尔衮却是哈哈大笑起来,站起身拍了拍阿济格的肩膀,说:“十二哥,你想哪里去了,我并没有那么想,就算有那个想法,这里可是盛京,周边驻扎的是正黄旗,我们的两白旗还在盖州一带呢。”
阿济格怀疑的看着多尔衮,以他对自己这个亲弟弟的了解,他从未不会说出心中所想,但多尔衮说的对,就算要造反,也不会那么容易成功的,两黄旗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多尔衮也不具备服众的实力和威望,杀了皇太极,他也成不了大汗。
“多尔衮,你什么意思,还是先说清楚吧。”见多尔衮又自满了一杯,阿济格伸手拿走了他的酒杯,直接问道。
“好吧,十二哥,不说清楚,今天这酒我是喝不了了。”多尔衮笑了笑。
多尔衮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先发制人,引领局势的发展,皇太极无论想如何兼并两白旗,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时间去分化去拉拢,而多尔衮便不准备给他这个时间,他的法子光明正大,便是前往左翼之后,想方设法扩大和孙伯纶的战争规模,逼迫皇太极动用国内八旗的力量去援助,一旦进入战争状态,皇太极无论有什么想法,都要暂缓行事。
“可是,如此行事的话,还是让孙伯纶占了便宜。”阿济格低头说道,最希望看到八旗不和的便是孙伯纶了吧。
多尔衮微微一笑,说:“十二哥,大汗可是对你我兄弟有杀母之仇的,我们可以压制心中的仇恨,顺从他支持他,但不是满足他权力的欲望,而是为了爱新觉罗和父汗留下的基业,我们可以委曲求全,但绝对不能交出父汗留给我们的一切!”
“十四哥说的对,我们的忍让是要有限度的,要不然大汗为认为我们软弱可欺,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了。”多铎接口说道,见阿济格仍然有顾虑,多铎说道:“十二哥,你放心,这次十四哥做足了准备,孙伯纶占不了什么便宜,事实上,十四哥已经准备从他身上狠狠的割下一块肉了。”
阿济格看了多尔衮一眼,见他面带笑意,微微点头,心道自己这个足智多谋的弟弟定然有了把握,于是说道:“好吧,多尔衮,我便不问了,说吧,需要我如何支持你。”
多尔衮拍拍阿济格的手,说:“十二哥的牛录在宣大和归化城损伤颇多,我如何再敢要你的帮助啊,再者说,此次出战以左翼各部为主,我和多铎凑三千人就好了。”
阿济格点点头,说:“此次与以往不同,多挑些骑射了得的,跳荡选锋倒是用不着,这样吧,你从我牛录抽调一千匹战马,也好为你壮壮行色。”
多尔衮道谢一声,说:“十二哥,有件事还是需要你亲自出马的,你也知道,如今在左翼各部中,七哥的威望最高,如果大汗让我出征,我想请他做副帅,但也要他同意才是,你平日与七哥关系不错,希望你去说一说。”
阿济格倒是没意见,阿巴泰和他的性格差不多,平日来往不少,阿济格最看重有本事的人,而娴于兵事的阿巴泰甚和他的口味,两人又多次一起上阵,年长的阿巴泰没少看顾了他,因此关系倒是不差。
“十二哥,我那里朝鲜人送我的老山参,你拿一些去吧,去七哥府上,也莫要空着手。”多铎见阿济格答应,笑呵呵的说。
阿济格道:“若真有求于人,便不要玩这些虚的,多铎,从库房里拿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吧,七哥比不得你,他不是旗主,也只有几个牛录还在大汗的看管下,日子过得着实紧巴。”
这话说的倒也没错,辽东本是富庶之地,但努尔哈赤时代滥杀无辜,绝大部分的汉人都被杀死了,余下的多成了奴隶,那些肥沃的田地也就荒芜了,皇太极成为大汗后,虽说有养民之策,但也没有恢复元气,而八旗连年征战,需要养着近十万军队,自然物资就紧缺了,如年入寇宣大,阿巴泰功劳不小,赏了万余两银子,但在一石粮食七八两的盛京,阿巴泰这类家大业大还得接济亲戚的庶出贝勒,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多铎拿来纸笔,写了礼单,多是松江布、丝绸、盐、茶之类的生活用品,但对于阿巴泰来说,这比什么人参、貂皮更具有吸引力。
阿济格拿了礼单,跟着多铎的护军统领前去库房拿东西去了。
多尔衮和多铎相视一眼,皆是苦笑,显然,阿济格刚才的反应超出了二人的预料。
多铎拍了拍手,不多时,两个白甲兵带了一个年轻的喇嘛进来,正是沙尔呼图克图的弟子,莫日根。
“莫日根,此次西去,与那两人的联络事宜便交由你了,等打下归化城,大金会支持你成为银佛寺的首座!”多铎朗声说道。
莫日根双手合十,却神色震惊,问:“那应当是属于沙尔上师的。”
多铎微微一笑指了指盛京的北面说:“莫日根,大汗已经全权委托新入宫的苏泰福晋为沙尔上师建造一座新的寺庙,那才是沙尔呼图克图的归属。”
莫日根口诵佛号,面对多尔衮:“愿意为您效劳。”
进了六月末,天气虽然闷热,多尔衮和阿巴泰已经率领两白旗为主的三千余骑,从盛京出发,沿途经过辽河一带,带上了部分察哈尔、喀喇沁精骑,后又经过左翼各部的牧地,收拢一些,抵达集宁海子的时候,身边已经有近两万,再加上驻守集宁海子的萨哈廉、内奇和吴克善,兵力已经超过三万了。
大军在集宁海子休整了半个月,开拔继续向西,沿着下水海北面,靠着湖边扎营,而在三里之外,便是孙伯纶一方的营寨,与其说是寨子,还不如说是一座小城。
这城形制与黄河边上的云内城有几分类似,想来也是棱堡的路数,因为借助了二百多年前宣德卫的遗址,建的很快,多尔衮在得知其中只有不到四千守军,且多是步卒之后,便摔了百余骑绕着宣德城转了一圈。
“听孔有德说,这类城池越小越好,这样就能减少兵丁,长久驻守,怎生这宣德城比那云内大了近一倍?”多尔衮饶了半圈,就发现有些不同,问道。
身边人皆是不言,最后还是扎鲁特的内奇站出来,说:“十四贝勒,这城可不止大了许多,而且内里也有变化,建了很多地下仓库呢。”
“存粮吗?”多尔衮问。
扎鲁特说:“正是,里面的存粮如今怕是有三四万石了。”
多尔衮眉头皱起,这么多粮食,自然不是为守军而存的,想来看来孙伯纶已经开始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