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现代化-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笤加姓谂嘌档墓そ沉Ф嗝N耍颐亲胖圃炝艘慌补┧橇废笆褂茫锩娴慕淌σ捕际俏颐浅Ю锛际醣冉虾玫睦鲜Ω怠N颐歉痔突嫡獗咧杂心苋绱舜蟮姆⒄梗铱饔姓飧鲅L峁┖细竦墓そ场!�
“老张,你干得不错。但听你这么一说,学校培训的大部分是应用型工匠,我打算建设一个藏书阁,存放理论体系比较完整的书籍,供喜欢研究的工匠学习观摩。”文申呵呵笑道。
“还是东家想得周到。有东家提供的书籍,我想一定能培养些创新型工匠,申请更多的专利。”
“恩,对了,现在学校每年的花费怎么样?”
“六千多名工匠加上五百多名教师,每名工匠吃住费用一般在十元左右,一年六万左右,加上教师的工钱,不超过十万。对于现在的机械厂来说,完全可以承担。对了,现在厂里工匠的孩子出现了上学难的问题,虽然沂州书院和周边的私塾解决了一部分,但还是有很多孩子无法上学。”张铁林突然想起孩子上学的事情,问道。
文申突然想起改革开放前国企,很多企业里面就是一个小社会,学校、医院、超市……基本上可是说从生到死都可以呆在厂区不用出来。想到此,说道:“恩,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建。这样吧,我让沂州书院安排一些教师来我们工厂组建一个小学,小学毕业后,进入沂州书院学习,当然也可以进入我们技校学习。我给你一个权限,每年可以拿出一成的利润来用支援学校。”
听文申如此一说,张铁林高兴道:“这太好了,有了这笔钱,我想孩子上学应该没有问题了。”
“我们建了学校后,也要收取一定费用。这个费用你们回去商量下,最好能收支平衡。当然,校舍的建设费用可以从利润里出。”文申想了想,觉得完全免费也不好。
这时,王铁急忙忙来到办公室,笑道:“东家,你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你不会光来老张这里,不去我那里啊。”
文申呵呵一笑:“你来这正好,刚才我和老张商量了学校的事情。居然情况过会让老张给你说下,现在你谈谈现在钢厂工作进展怎么样?”
“钢厂一切顺利,就是矿场那边有点跟不上。另外,有一部分工匠被其他地方高价挖去了,建设部分小型钢厂,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也能满足基本生产需求,听说销量还不错。”王铁有愤愤不平道。
文申端起茶,喝了一口,说道:“现在钢铁市场很大,就由他们去吧。对于矿场的事情,我可以考虑到了。在我们西北济南府莱芜县有大量优质铁矿,我希望你派人去把那些矿山全都买下来,具体的地址明天我会给你。有了这些铁矿三十年内,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王铁两眼一闪,惊喜道:“还有这样的好事,我一定把此事办好。对了,莱芜那个地方我听说,与我们沂州看似很近,但隔着大山交通很是不便。如果我们在莱芜建厂或修通铁路就好了。”
文申点点头,心想:“这个王铁还是有点眼光。”笑道:“你说的很在理。不管在不在莱芜建厂都要修通铁路,只有修通铁路才能把铁矿或钢铁快速的运到需要的地方。”
王铁挠了挠头皮,嘿嘿笑道:“还是东家考虑的周全。
“好了,今天来主要为了建设藏书阁的事情。刚才我已经向老张提到了。你们有没有合适的建设队,推荐一下。”
“东家你不知道,这两年我们扩建厂房和建住宅楼都是一个人组织的,这个人还和东家关系很近呢?”王铁笑道。
张贴林见文申一脸迷惑的样子,呵呵一笑:“老王就会卖关子,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东家你的老丈人,王家堡的王有财。”
“还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文申一怔。
“这事说来话长了。王家堡本来就有一个工匠队,就是王有财负责的,主要就是给个村庄的百姓建民房。后来,我们建厂房时,刘掌柜向我们推荐了这只队伍,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在这只队伍已经扩展到了五百多人,承建了我们的大部分工程,在沂州也小有名气……”张铁林娓娓道来。
王铁接道:“王有财可能觉得是沾了你的光,不好意思在你面前提起。所以,你现在还不知道。不过,王有财的工匠队的建筑质量还是不错的。所用材料都是在我们钢铁厂和水泥厂购买的,这个我们都很清楚。”
“也好,这藏书阁和小学的建设就交给他吧。”
……
从机械厂出来,文申来到钱庄总部,找到了刘德华,大体上审查了账目,没有发现太大问题。接着有去库房,看了看存银,白花花的银子,让文申有点睁不开眼,于是笑道:“德华,这库里一共有多少白银?”
“三千九百二十五两,另外还有银元八百七十万元。这些银元都是根据机械提供的冲压机一次性冲压而成。”刘德华看着手里的账本,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么多?”文申暗想,“看来要找个渠道把这些钱都利用起来,问题是这些白银能干什么呢?靠,这还真是个麻烦事情。不行,回去要买本西方经济学研究下,看看有什么办法嘛。”
……
回到现在,文申从网上下载一份莱芜煤铁矿分布图和图书馆施工图。然后来到沂州,分别交给王铁和张铁林分别去做。
接下一个月,文申没事就去沂州书院给学生讲课,或者去化工厂看看进展如何。而王铁在文申授意下花了一百万贯购买大部分莱芜矿区。王有财则建了一座四层高,可以藏书上百万册的藏书阁。
藏书阁建好后,文申回到南洋,把黄少凡印制的十几万本书籍全部运到藏书阁。
第二卷 腾飞 第一百一十章 意外发现
藏书阁建在沂州技校的正中间,共四层高,纯中式建筑,只不过所有主梁换成钢筋混凝土。考虑当时礼制,藏书阁用色方面,主要以红色为主。为了开馆,文申特意从现代购买了十挂一万响的鞭炮。
一阵鞭炮声之后,一条红绸从四楼落下,一条大匾挂在门楼上,瘦金体的藏书阁三个字跃然匾上。这三个字还是宋徽宗亲自题写的。
前段时间宋徽宗发旨让文申立即近京。到了京城,才知延庆公主高烧不退,御医一番诊治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更加严重。宋徽宗想起文申治疗刘贵妃的事情来,便把文申招了来。
文申给延庆公主喝了些感冒冲剂,几天之后便好了。宋徽宗龙颜大悦,在文申恳请下,便题写了这三个字。
在京城期间,文申去科技司参观了沈万三的工作情况,发现效果一般。科技司成立一个书院,沈万三专门教授工匠一些物理和数学知识,又成了一个教书匠,很让文申郁闷。而科技司现在由工部尚书兼任,基本上科技司名存实亡。
考虑到以后远洋战略,向宋徽宗索要了两千多名造船工匠,一并带回了沂州,并在化工厂不远处建设了一个造船厂,也好让这些工匠有个用武之地。同时,文申在现代打印一份著名木帆船“哥德堡号”的全套图纸。交给造船工匠后,众人审视片刻后,立刻沸腾了。这些工匠也是全国有名的造船工匠了,什么样的船没见过,没造过。一看图纸就知道这船本身具有的优势。
“哥德堡号”
长度40。9米,如果包含船首斜桅的总长达58。5米。而龙骨就达11米,主帆面积1900平方米,船尾长度:5。25米,船首长度:4。75米,压舱物:400吨,排水量1150吨。这是瑞典1740年设计制造,比现在晚了五百多年,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为了便于管理,文申从众多工匠选拔二十几个有些管理才能的,管理众人,其中为首的叫刘向海,出生于造船工匠世家,一手过硬的本领,难得是此人的管理才能也很出众。于是,文申便任命他船厂厂长。
刘向海也是闲不住的人,见了如此先进的图纸,便向文申请缨,组织工匠研究制造此船。见他如此信心满满,便拨了十万元,用于船厂和造船的前期费用,如果不够还可以申请。同时让刘德华派出一个账房管理船厂的账目。
……
剪裁完,众多工匠涌进藏书阁,摸起一本就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很多化工厂的学生得知此消息后,纷纷从石臼港做火车回到沂州,借有关化工方面的书籍。当天,就有一万多本书籍被借出,如果不是每人只能借一本,藏书阁这点书说不定一天就别借光。
见没自己的事情,文申回到文宅,看见文哲一步一摇学走路,猛地抱起笑道:“文哲叫爹。”
文哲咯咯一笑,丫丫道:“爹爹……”
“哈哈,我儿子就是聪明,几个月就会走了,叫爹娘了。真是不错。”文申哈哈笑道。这时,张柏芝抱着文涛从里屋出来,说道:“文涛,叫爹。”
“爹……”一个清晰的童声传了过来。
“呵呵,文涛也不错,不亏是我的儿子。都是好样的。”
张柏芝两眼有神,仔细端详文申,向王秀说道:“妹妹,你看咱相公这几年是不是没有变化啊。”
王秀一愣,凝神扫望,疑惑道:“听姐姐这么一说,我自己一看。这几年,相公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变好啊。”接着转头向文申道:“相公,你是不是吃了什么长生不老药,青春永驻啊。”
听王秀这么一说,文申心中一惊,摸了摸下巴,暗想:“难道这空间还有什么不曾发现的秘密。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想到这里,他决定做个试验,看看是否和心中想的一样。于是笑道:“你们别胡猜了,好好在家带孩子,我去下书房。”
来到书房,文申一个闪身来到现代在南洋的住所,拿出刮胡刀把胡茬刮了一个干干净净。然后回到文宅书房。坐在老板椅上,摸了摸光滑的下巴,心想:“看来现代什么样子,进入宋代就是什么样子。那么如果自己宋代过上几十年老了以后,回趟现代,再进入宋朝,自己会不会又变年轻了。”
“嘶……”文申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如果刚才设想的是真的,那么着空间就觉得的是神器了。
第二天,等胡茬子长出来后,文申回到现代,摸了摸下巴,和上次刚进入宋代的时候一样,下巴很光滑。然后再进入宋代,再次摸了摸下巴。光滑的下巴顿时让文申震惊了,结果居然和自己设想的一样。
这个结果让文申很是意外,本来以为自己凭借空间最多活一倍的时间。而现在得知自己差不多可以无限的活在宋代。
……
接下几天,文申一直呆在文宅思考以后自己应该怎么办。如果自己经常回现代,那么自己可以永远这么年轻,凭借国师的身份或许能掩饰一二,被民众当成先知神仙来看。“恩,对,那就把自己当神棍好了。君权神授,哈哈,不错,这么搞。”文申想起西方君权神授的把戏,豁然开朗的自言自语。
当天文申便向宋徽宗上奏折,辞去身上的所有官职,专心做国师,并讲了一些神权和君权的关系。本来就非常信任道教的宋徽宗,非要让文申去京城给他进行加冕仪式。为了加强自己的国师形象,文申答应了宋徽宗的请求。
在京师元妙山庄的大殿内,举行了规模庞大的加冕仪式。让宋徽宗很是兴奋了一阵子,觉得沾了很大便宜似的。自从文申出现后,大宋完全呈现一片盛世,灭西夏,复燕云,修铁路……一项项在原来不可能的事情全都发生了,让宋徽宗不得不信任文申。
从西夏回沂州后者两年多时间里,沂州兵团培训了大量的无线电报人员,而这些人员大部分划拨给钱庄建分庄使用。同时还有一部分,被文申派往了全国各地的重要道观,加强了对道教的控制。
为了提高各地道士的素质,文申派发了大量数学、物理以及化学任务让其完成,并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评级定酬。很多道士本来就喜欢炼丹,搞些化学实验,虽然推行起来,阻力不是很大。
很快政和四年就过去了,这一年可称得上全国性大丰收。由于朝廷大规模推广高产作物,使得粮食产量增加五成多,同时还生产了大量的棉花。棉织品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风行起来。而沂州经济更是增长了一倍多。
文申关注的造船厂的三桅大船也进入了最后建造阶段,看情景在有一两个月就能下水试航了。而化工厂的学生们通过半年的努力拼凑出一个小型生产设备,可以小规模生产纯碱和氮肥以及氨水。有了制造经验,想来新的一年能够制造更大型的设备。
第二卷 腾飞 第一百一十一章 建水库
政和四年底,为了彻底解决用电问题,文申决定在沂河上游建设一座水电站。以前之所以没有建设,主要是没有合适的电工。现在经过两年多的电学教育,现在已有一批合适的电工人才。这些人才通过各种电学实验和操作文申提供各种发电机,得到充分的实践。
沂河全长过千里,主要有支流有汶河、蒙河、纺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