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边,他们只会觉得纪氏许我回家就是极宽宏受委屈的,哪里还能容许我为娘祭祀香火。且这不能生养的是纪氏又不是郑家,估计等纪氏略相通一些,也宁可去抱一个自己亲信生的庶出的孩子充作嗣子甚至装作亲生的,到时候我又如何自处。”因为看过了人情冷暖,郑崇对于这些寻常男子看不清楚的内宅事情看得分明,也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家里有个被逐出家门的弃妇,在名声上头到底不好,若不是李氏回家之后没几年就抑郁而终并未再嫁,只怕如今李家哪怕身为受害者也难免被外人指指点点。李家的小辈里头也不是没有女孩儿的,有个被休了的姑姑,日后婚嫁上不可能不受影响。虽说之前舅舅舅母们因为疼爱李氏这个妹妹并未有什么怨言,但随着表妹们的年纪也日渐长大,若是郑家能提出将李氏牌位迎回去的话,郑崇也不能保证李家这边一定不会心动。

但郑崇却是不想回去的。

说他任性也好自私也罢,郑家当初既然会因为攀上了纪家而舍了母亲和自己,那么如今哪怕他真的回去了日子也绝不可能好过。除非有朝一日把纪氏熬死了,否则哪怕熬到纪家彻底倒台,纪氏也依旧会占了继母的名义压在他头上。所谓孝道大过天,他不仅日子难过之外也一样不可能有半点前程可言,还得日夜防着纪氏想害他的心思,还不如想法子彻底摆脱了郑家干脆一些。

谁都知道当初是郑家不厚道,左右李氏已经过世了,只要郑家不主动去提起这事,其实对李家其他姑娘们的影响也不会太大。顶多是若是郑崇回了郑家,日后李氏或许还有机会迁回郑家祖坟,以郑家妇的身份接受享祭,否则就只能以李家女儿的身份有些尴尬的单独立坟了。

区别自然还是有的,甚至这其实对于李氏本人来说意义的确不小,但是郑崇依旧不想为此毁了自己的一辈子——尤其是在他很清楚母亲临终之前依旧对郑家恨得入骨,哪怕如今只剩一个牌位,其实也未必愿意再去做郑家妇。

虽说李家兄弟几个都颇疼爱这个小妹,也爱屋及乌的偏疼这个外甥一二,但以这时候主流的眼光看来,若是那纪氏真的不能生的,那可真是印证了什么叫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要郑家愿意好好的以原配之礼迎回李氏姑娘的牌位,再将郑崇接回去也未尝不是个好结果。毕竟李家姑娘已经没了,日后纪氏没个亲生的孩子,若是想要老有所依就不得不好好对待郑崇,对于郑崇来说也是个好前程。

谁能想到郑崇竟是不愿意的,甚至宁可将自己的前程赌出去也不愿意对郑家低头。

李家姑娘如今已经没了,也并没有能够直接替郑崇做出选择的人。虽说以小张氏理智看起来郑崇的担忧不可谓不无道理,但李家老太太尚在堂,小张氏又不过是郑崇的四个舅母之一,却是并不敢擅自应下这件事,只怕回家会被责怪。

无论李三郎还是小张氏都是不能替郑崇做决定的人,偏郑崇年纪不大却格外执拗,一时之间竟僵持住了。还是最后林如海出面只折中着对外说暂时留着郑崇下来教导一二,由李三郎和小张氏带一封郑崇的信回李家商榷。

如此既不勉强郑崇又不至于让李三郎夫妻两个无法和家里交代。

————分割线————

事情以李家老太太亲自往林家来了一趟告终。

所谓民不与官斗,别看林家三郎和郑家那边都是举人出身,但一个仍在考试另一个却是官身,再加上郑家到底攀上了纪家——四品的官职对真正的贵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却不是李家这样的乡绅人家能够匹敌的。

若不是靠着小张氏娘家败落之前和贾敏的交情,以李家的出身根本也攀不上林家的——哪怕是做赘婿也不成的。

如果换做是官宦人家,或许会觉得哪怕郑家愿意迎回一个牌位也是好的,至少不至于让自家出一个弃妇失了体面。但是作为普通的以耕读为本的乡绅人家,李家老太太到底不会注重体面到为了一个名分去毁了外孙的一生。

虽说李家也有宗族,宗族里头也有讲究所谓体面的迂腐童生秀才一流,但作为教养出了下一辈里头一个举人的老太君。哪怕她的女儿成为了弃妇,只要她最终没让族里出一个“再嫁之女”,那她在族里就自有几分体面。

只是若是纪家或是郑家出面对李家宗族施压,那么结果就未必了。

所以李家老太君不得不和自己的三儿媳妇一起来扬州这边拜访一回。

这个时代从来对女子都比男子残酷得多,哪怕李家作为舅家并不介意养着外甥,甚至愿意供养外甥读书科举。但不可否认的,这些所有的前提都是建立在郑家并不稀罕这个儿子的情况下,只要郑家那边——甚至哪怕是郑崇的隔房堂伯堂叔之流的人出面,就能名正言顺的将郑崇讨要回去。

只要郑家想要,李家其实是护不住郑崇的,甚至只要郑家或是纪氏有心,只要去告一个不孝的罪名,郑崇这一辈子都绝不可能出头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破釜沉舟一回。

不得不说,郑崇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很英明的。虽然林家不得不从低门小户里选一个赘婿出来,但以林家的家财和林如海的官位来看,他其实还是很有选择的余地的,以郑崇的出身,哪怕他有个童生的身份,到底还是太低了。而且林家姑娘如今也才十一岁,莫说她招赘上门原就可以晚一些成婚,只按着女子及笄许嫁的说法,林家也足足有三四年的时间可以慢慢寻摸人选,还不必如今就急吼吼的定下来。

一开始林如海也不过抱着点与人为善的心思,暂时收留了夫人手帕交家里的孩子,顺便闲暇的时候瞧一瞧他的学识权当消遣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郑崇真的算是一个颇为有灵气的孩子,再加上因为幼年受了挫折而格外的有韧性,要不然也不能十三岁的时候就考过了童生,甚至如果不是因为郑家那边突然发难,大概连秀才的功名都是能到手的。

虽然有文人相轻的说法,但是文人之间其实也容易惺惺相惜,尤其是到了林如海这个岁数,若不是之前因为守孝和其他杂事耽搁,他的孩子估计也都得有这么大了,更是难免起了一点移情。

只这一点移情就足以在李家老太君和小张氏匆匆赶到的时候松口愿意继续留下郑崇了。

林家独女未来的夫婿自然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就选出来,林如海能松口留下郑崇只是代表他有机会做个候选而已——若是日后郑崇入赘了林家,那么纪家自然不可能和林家抢人。哪怕林家最终没看中郑崇,至少中间也能暂时庇佑郑崇一阵子。


作者有话要说:
只要林如海好好的,其实宝钗哪怕招赘也能找到身份不错的,只是既要人品好没牵挂又得有学识本事……
下次一定不随便添原创角色了……





第73章 黛玉宝钗(三十三)
第七十三章

林家的这些事情至少在这段时间还是个秘密。

在外人眼里头林家平静的如同一潭死水,什么都没发生,便是在无时无刻不关注林家一举一动的人的眼中,也顶多是林家添了个小厮而已——至于这个小厮其实没有身契的事情又有谁会知道呢,左右没谁家会无聊到去衙门细查林家每一个仆人的出身来历身契过往的。甚至唯一可能往外泄露消息的贾敏也因为并不愿意信任娘家所以对这件事三缄其口,这样一来就更不用担心有外人知道这里头的事情了。

至于贾敏和娘家的隔阂,除了之前贾敏病重的时候贾母属意将宝钗接过去教养——那时候她还能安慰自己贾母只是担心自己这个女儿的身后事——之外,前阵子又收到的贾母有意亲上加亲的将自己的女儿许给宝玉的事情才真正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区别就在于之前贾母有意接走宝钗的时候贾敏还狠狠闹了一场脾气哭过一场,后来的这封信就只能让贾敏沉默一阵子然后彻底死了心,连眼泪都不曾掉一滴。

她身在江南一带对娘家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的确知道贾母很偏爱这个号称衔玉而生的小孙子,虽然她一直不相信这所谓的天生神迹,宁可相信这事贾母因为偏爱二哥贾政而想出来的噱头。但是她从来没想过,贾母对这个孙儿的偏爱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她不相信贾母不知道王氏对林家做的事情,也不相信贾母不知道王氏对她满怀恶意,但贾母依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言而喻。

林家本来就是五代列侯一脉单传下来的,几代人做官捞到的油水再加上历任主母的丰厚的嫁妆,算起来不知攒了多少的好东西。而林家传到了这一辈儿里,只余下了这么一个女儿,除非林如海真的甘愿将满贯家财都拱手送进国库,按常理来说这些自然该全都是宝钗的陪嫁。

贾敏作为曾经的贾家女如今的林家主母能够很肯定的表示,宝钗日后的陪嫁定然比贾家内库里——是比贾代善仍在最富贵时候的贾家内库还丰厚数倍。再加上林如海如今眼见就只这么一个女婿了,可不就得在仕途上尽力的扶持着,不愁没有好前程。

这不管怎么算,对贾宝玉自然是好处无限的,甚至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弊的。但想也知道,日后她的女儿真的落到了王夫人的手里会被如何的搓摩……贾母不可能不明白这里头的事情,竟然也能忍心……

先不说林如海和贾政之间的差距,若不是还有个亲上加亲的名义,以贾政的官职看起来,他的嫡次子是无论如何配不上林如海的嫡长女的,更别说还有王夫人在,贾敏除非是傻了才能点头同意这事情。

可别说什么所谓的外孙女做孙媳妇亲上加亲一定亲厚之类的话,贾母如今已经算是高寿了,说句不孝顺的话,谁能保证她还能再活多少岁,日后总有王夫人做主的一日。

至此,贾敏对于娘家彻底失了信心,剩下的也顶多只不过愿意逢年过节的舍一两个钱财按差不多旧历置办一份节礼,没半点的真心在里头,只不过是为了名声维持面上的和睦不想横生枝节罢了,至于什么亲密的私房话却是想都不要想了。而偏巧贾家这面都不是什么细心入微的人,只瞧着每回往家里的各种节礼寿礼没什么变动,竟也没人发现贾敏和家里离了心。

在彻底将贾家的事情抛到脑后之后,林家的日常进展温馨而缓慢。

作为外来人口的郑崇还在观察期内,自然不可能轻易和林家大小姐有什么接触的机会,而作为林家名正言顺的主子的宝钗又不可能轻易为了个外人委屈自己,被限制了活动范围的自然只有郑崇了。

不仅林如海得在各个方面综合考量他,便是贾敏那一关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过的,等这两个人都对郑崇表示信任之后才可能放任他去和宝钗相处。左右林家这边还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对这件事并不急于一时,且若是郑崇会为了林家这一点考验就更换了心思,那自然证明他更不可能是合适林家的人了。

不过这都是大人的活儿了,作为未出阁的小孩子的宝钗的生活并不怎么受到影响,甚至完全不知道家里多了一个人。

虽然如今贾敏为了锻炼女儿已经将林家的内务事宜都交了出去,不过别管宝钗多么能干,到底年纪尚小手段稚嫩了一些,而且贾敏不仅在先前已经管了二十多年的家,更是正经的林家主母,哪怕如今放了权了,但若是真想要绕过宝钗做个什么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按照贾敏的话来说,宝钗日后总是要从她手里接过林家的,等有朝一日宝钗能彻底凭借着自己的能耐从她手里□□而不是让她放权的时候,那才是真正出师了,如今这样还早着呢。

至少如今的时候,但凡是贾敏不想让宝钗知道的事情,宝钗自然也都无从知晓。至于前院里是不是多了一个根本不可能来后院的小厮之类的,毕竟郑崇又不是签了身契的小厮长工,更是完全惊动不了宝钗。

虽说以林家的性情,并不可能做出白白使唤人的事情,只不过郑崇的身份到底不同,若是他日后真的能成了林家人,那么有一个在林家做下人的历史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左右郑崇还有他娘留下来的嫁妆财物和李家的补贴,并不缺这点钱,索性就只当做只是擎着钱财东西借住在林家的,并不算是林家的下人仆役。

而宝钗虽说已经成了林家的继承人,但是因为男女有别的缘故学的也多是后院里的事情,对于林家前院外来的男客方面的事情还并不插手——毕竟哪怕她日后真的继承了林家,这也该是她的夫婿关注的事情,和她并没半点关系。所以若是说她对于郑崇的存在毫无感觉,那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是郑崇却是不可能不知道宝钗的存在的,且不说一开始若不是他知道林家有个姑娘他也不会来林家了,便是后来宝钗常来前院,他也不可能一无所知。顶多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2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