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一个垂暮老者,即便下黑手捅刀子也是无足轻重,秦国不以为意,但现在关东合纵已成,韩国是合纵成员之一,事实上它已经背叛了秦国,这触及到了秦国的底线,秦国必将血腥报复,假如合纵军战败,韩国的命运只有一个,亡国。
对于韩国来说没有退路,是死是活在此一举。它不参加合纵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被合纵诸国吞并,要么在合纵军打击下奄奄一息,被秦国吞并。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有参加合纵。参加合纵的话还有机会,只要合纵军打赢了,它可以收复失去的土地,韩国还可以中兴。
但韩国毕竟实力太差,谁敢保证合纵诸国不会乘机分而食之?张良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赶赴南阳刺杀武烈侯。刺杀武烈侯不但可以混乱咸阳局势,更给合纵军攻秦打通了一条道路,同时也让韩国建下了功,这对韩国的好处不言而喻。
张良来了,他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尤其在得知宝鼎要以封国的力量攻打韩国后,他更要玉石俱焚了,这就是他的命,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子房,你就听叔父一次好不好?”张鹿哀求道,“不论你是否刺杀武烈侯,他都要攻打韩国。白水大营的军队一旦整合完毕,他就要动进攻,韩国危在旦夕啊。你现在回去,带着军队和他拼一拼,还有击败他的机会。你在战场上击败他,同样可以置他于死地,你为什么非要在这里刺杀他?”
张良的脸上1ou出一丝浅浅的笑容,“你认为我杀不了他?”
“当然。”张鹿苦笑道,“黑鹰锐士的选拔已经结束,武烈侯降低了条件,将锐士分为上、中、下三等,凑足了三百人。这三百人就是他的近身卫军,实力之强悍可想而知。另外三千虎烈卫里,有五百悍卒扈从左右。八百卫士护卫一个人,你拿什么刺杀?”
“听说还有墨者剑士。”张良淡淡地说道。
“何止有墨者剑士。”张鹿叹道,“你猜猜我在蓼园无意中看到了谁?”
“南墨大剑师南山子,是吗?”张良波澜不惊。
张鹿瞪大眼睛看着他,“南山子,你知道吗?他的实力和墨家钜子相差无几。武烈侯身边有这样的巅峰大师,你怎么刺杀?子房,你能不能清醒一点?你杀不了他,你将给韩国带来亡国之祸,将给张氏带来灭顶之灾。”
“我杀他也罢,不杀他也罢,都不能阻止他攻打韩国。”张良一脸冷漠,“但假如我杀死了他,就一定能阻止他攻打韩国。”
“但你能阻止秦国攻打韩国吗?”
“但假如合纵军击败了秦国呢?”张良反问道。
“问题的关键是,你能杀死他吗?”
“我总要试一试。”张良目1ou嘲讽之色,“就算我失败了,也影响不了大局,但我成功了,就一定能改变中原局势。退一步说,就算张氏灭族了,但南阳还有你这一脉可以传承,张氏也算不上真正灭族。”
张鹿无语,不知如何劝说。
“告诉我,他设下了一个什么局?”张良问道。
=
张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张鹿府上,入暮之后走进了魏国巨贾白氏的府邸。
魏国白氏在其先祖白圭时代是中土第一巨贾,如今虽然风光不再,但数百年传承所积累下来的丰厚底蕴依旧让其声名显赫。
魏国自信陵君死后,再也没有力挽狂澜的鼎柱人物,实力不断下滑,日暮西山。魏国巨贾富贾审时度势,果断把家业陆续迁离中原,一部分放在东方的齐国,一部分则迁至西方的秦国,还有一部分则南下楚国的寿春。在他们看来,中土大势将向东西南三足鼎立的方向展,未来的中原将成为三强角逐的战场,尽快把财富转移到秦齐楚三国乃是明智之举。
白氏迁到宛城的这一支同样是家族主脉,其当家人叫白豫。张良在夜色中走进白府的时侯,白豫和张耳正在闲谈白水河畔的大水轮。
白豫年近四十,相貌俊朗,长髯飘洒,气质不凡。张耳与其年纪相仿,身材瘦长,高冠长须,颧骨高耸,一双眼睛神采奕奕,自信中带着三分矜持。两人在信陵君府上相识,彼此投缘,就此成为朋友。上次营救太子丹,张耳负责吸引其中一路追兵,南下之后就是藏匿在宛城白府。
白水河畔的大水轮已经成为宛城商贾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琴氏和墨家都掌握着冶铁秘术,从这个大水轮联想到正在建设中的冶铁大作坊,不难估猜出这两家在合作之后已经开出新的冶铁秘术,而这种新的冶铁秘术不仅仅代表着财富,更影响到中土大势。
张良在家老的引领下走了进来。三人稍加寒暄后,白豫告辞离去。他是个商贾,不能得罪各国权贵,必要的时侯可以给予方便,但在异国他乡的地盘上,绝对不能牵扯到王国争斗中去,这关系到身家性命,容不得丝毫失误。
“你总算来了。”张耳一边给张良倒上茶水,一边问道,“武烈侯那边有动静了?”
“他要打韩国。”张良冷声道,“所以他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张耳略感吃惊,“他要打韩国?秦国今年的攻击目标不是河北?”
“从我得到的消息来看,秦国的主力并没有从太原南下,也就是说,咸阳还没有确切消息证明合纵已经成功。”张良皱眉说道,“这时候武烈侯突然要打韩国,只有一个原因。”
“他知道合纵已成。”张耳急切说道,“但他又无法说服咸阳,迫不得已,只好攻打韩国,把咸阳的注意力吸引到中原,同时迫使合纵军仓促出战。”
张良神色凝重,微微点头,“我们必须杀死他。”
张耳想了一下,说道,“这是一场公开对决,我们胜算不大。”
“我没有退路,我的王国危在旦夕。”张良厉声说道,“韩国灭亡了,魏国又能支撑多久?”
“我已经竭尽所能了。”张耳苦笑道,“但你我手上的力量的确有限。上次救太子丹的时侯,赵人在咸阳害了我们一次。年前李园打算刺杀秦王,谁知楚人内讧,泄1ou了机密,又在咸阳害了我们一次。这次你还敢信任他们?”
“我说过,我没有退路。”
张耳眉头深皱,良久说道,“这是武烈侯设下的陷阱,跳进去就是死。死倒不怕,关键是死得要有价值。你是否有必胜的把握?南山子就在武烈侯的身边,有他在,南墨刺客根本不敢动手。当今天下,有几个是南山子的对手?除非你有办法解决南山子,否则我们必死无疑。”
“盖聂可以吗?”
张耳霎时动容,“你请来了盖聂?”
=
=V
第226章 出发
宝鼎急召三府官员部署攻击一事。
听说明天军队就要开拔,文武官员们神态各异,兴奋者有之,忐忑者有之,犹豫不决者大有人在。
宝鼎知道这件事关系到众人的未来,必须把中土大势说清楚,让大家齐心协力。
目前赵韩魏楚四国的合纵还没有摆到明面上,只要合纵军没有出现在战场上,都不能说合纵真正成功了。燕国在合纵一事上态度含糊,而齐国政局生变化,临淄局势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中土大势的展。
南山子的一番话让宝鼎对中土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南山子的使命是守护赵国,不管他藏匿于何地,又做出怎样的举动,他始终是为了赵国。这次他要到齐国去,联合关东各国的力量把齐国拖进中原战场,同样是为了赵国。他把大将军李牧的借刀杀人计透漏给宝鼎,让宝鼎对中土形势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正是因为这种了解,让宝鼎意识到历史在他的巧妙推动下生了改变,未来中土形势的展已经和原有的历史事实不一样了,他若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先就要在中原大战中赢得胜利,而为了赢得胜利,他必须以最快的度拿下韩国。南山子的目的达到了,赵国的策略一步步展开。
宝鼎肯定没有退路了。不仅仅是因为他和秦王政的生死约定,而是历史因为他的出现终于在这一刻生了改变,这正是他所梦寐以求的,他不能退,也不可能退,他只有一往无前才有机会实现拯救帝国的理想。
拿下韩国,中土大势是不是如南山子所推测的一样变化,齐国是迅进入中原战场参加合纵抗秦,还是继续与秦国连横在中原战场上趁火打劫,取决于秦军在中原战场上的攻击度和攻击战果。
韩国是中土七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韩国正好处在秦国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上,秦国要进入中原,必须拿下韩国,所以年复一年的战争终于把韩国打垮了。现在韩国的国土还没有南阳大,颍川一地满打满算只有二三十个城池。
以韩国现在的实力,秦国几十万大军一拥而入,韩国就没了,但秦国却没有一鼓作气拿下韩国,原因是秦国还需要韩国这个屏障做为中原战场的缓冲。
秦国最早极力向西拓边,是因为东扩的路上有强大的晋国。赵韩魏三家分晋,三家互相争斗,这给了秦国东扩的机会,但打赵国,韩魏掣肘;打韩魏,赵国掣肘,局面总是打不开。到了昭襄王时代,楚人和老秦人携手合作,宣太后、魏冉和白起齐心协力,终于在伊阙一战重创韩魏,在鄢郢一战重创楚国,在长平一战重创赵国,就此势如破竹,在东征战争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宣太后一死,咸阳权力失衡,政治风暴不断,东征脚步就此停下,东征战场上的局面再次陷入僵持,秦国又打不开局面了。
咸阳目前在东征策略上有争执。一种意见是求稳,把主力投入河北战场,先把赵国拿下。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一种意见是拿下韩魏两国,先取中原,但此策风险太大,打中原势必直接危害到齐楚两国的利益,齐楚两国一旦合纵抗秦,出现六国合纵之事,秦国可能兵败中原,假如兵败如山倒,把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疆土尽数丢失,那就得不偿失了。
历史上秦国在河北战场两次失利后,转而在中原战场上寻求突破,大军直扑韩国,结果出人意料,齐楚都没有出手求援,眼睁睁地看着韩国灭亡,魏国遭到攻击,最终魏国不得不割让土地苟延残喘。秦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中原腹地。其后南北夹击邯郸,赵国亡,于是统一之势再也不可阻挡。
宝鼎正是借助于历史,大胆向秦王政进言,自告奋勇到中原战场上打开局面。
秦王政同意了。咸阳拿不定主意,这时候让宝鼎到中原战场上拳打脚踢,一旦打开局面,那么咸阳东征的策略随即可以定下来,主力可以直杀中原。
宝鼎信心十足地到了南阳,一门心思打韩国,但南阳三府官员却和咸阳一样对中原战场信心不足,尤其在得知当关东诸国的合纵逐渐变为事实之后,大部分人更是胆怯,不敢打。
宝鼎处在权力金字塔的高端,很多谋划不能说出来,所以在下属的质疑面前,只能连哄带骗。他从韩国开始把关东六国挨个地分析了一遍,然后做出推断,最终的结论就是,合纵还是停留在商议阶段,齐楚两国的目标是中原,假如赵韩魏三国不能给予齐楚足够的好处,那么齐楚两国从未来的中土大势出,倒不如寻求三国鼎立之局,趁此难得的机会抢占中原,这是最为符合齐楚两国利益的做法。
“赵韩魏三国在秦国的攻击下,损失惨重,国力更是濒临崩溃,这时候六国合纵,真正出人出力的是齐楚燕三国。”宝鼎说道,“中原大战一旦爆,胜负姑且不说,仅以齐楚两国来说,他们获得的战果未必可以补偿他们付出的巨大代价。”
“假如诸位掌控齐楚两国,请问此刻该做出何种选择?”宝鼎问道。
众人凝神沉思。
“很简单,两种选择。一种是消极对待,拖延合纵的时间,静观局势的变化,假如局势对赵韩魏三国不利,中土大势向三国鼎立方向展,他们必然展开行动,乘着赵韩魏三国和秦国打得火热之际,趁火打劫,最大程度地谋夺中原利益。其次,主动掌控中原局势的展,也就是参加合纵,当局势对秦国有利时则遏制秦国,当局势对赵韩魏三国有利时则予以掣肘,目的是让秦国和赵韩魏三国打个两败俱伤,从而方便他们在大战之后迅夺取中原,展自身的实力,确保在未来三国或者四国鼎立的局面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宝鼎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件事,历史上当秦军横扫中原的时侯,齐楚两国是不是正因为抱着这样的心思而错过了阻止秦国统一的机会?当时魏国还在支撑,赵国也在苟延残喘,突然间李牧死了,秦军摧枯拉朽攻克了邯郸,齐楚两国可以说是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秦国壮大了。
齐楚两国的大王和公卿大臣们没有理由看着秦国强大起来吞噬他们,他们肯定也有遏制秦国的策略,假如这个策略太过保守,以秦国和赵韩魏三国的两败俱伤做为基础,那么赵国的突然死亡当然会导致他们错失良机。这或许可以解释大秦为什么在十年内便统一了中土,迅结束了长达六百余年的漫长的战乱岁月。
齐楚皆为大国,一个在中土东方休养生息四十年,一个在中土南方养精蓄锐四十年,无论是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