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克莱因离开前,问怀特打算什么时候向媒体公布这一消息。
“上午10点。”
克莱因吓了一跳。此时已是9:15,他可不想让自己的白宫同僚们被这一新闻弄得措手不及。克莱因是从他在国会山的家里步行到最高法院来的,这会儿无车可开。该怎么赶回去?难道出去打车?他从怀特的秘书办公室内分别打电话给白宫法律顾问伯尼·努斯鲍姆(Bemie Nussbaum)及其副手文斯·福斯特(Vince Foster) 俩人一直联系不上。要知道,在路上可是没法儿打电话的,那时手机还没问世呢。克莱因急坏了,他开始拨任何一个能记起的白宫号码,终于通过同事里基·塞德曼(Ricki Seidman) 将消息递了出去。接着,他跑到院前广场,在那里伸手拦了辆出租车。
上午9:45,总统秘书贝蒂·柯里(Betty Currie)已在椭圆形办公室门口等候克莱因。几分钟后,气喘吁吁的克莱因把信交给了克林顿,克林顿已大体知道了书信内容。“奇怪,”克林顿说,“他上次在这儿时,看起来还挺好啊。”一周前,怀特还来过椭圆形办公室,参加司法部长珍妮特·雷诺(Janet Reno)的宣誓仪式。
“好吧,”克林顿把怀特的信递给克莱因,“我们明天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说拜伦·怀特不是一个典型的民主党人,那么,比尔·克林顿也不是,尤其是在堕胎问题上。
1992年,一名激情四射的得克萨斯州政客在民主党大会上发表了这样的开场白:“我叫艾伦·理査德(Ann Richard)。我是选择权至上派,将投票支持堕胎自由。”这可谓民主党正统理论的核心思想。对堕胎的不同态度,算得上民主、共和两党立场的本质差别,一党支持选择权至上派,一党支持生命权至上派。事实上,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民主党人罗伯特· P。凯西(也是凯西案的被告人)正是因为反对堕胎,才失去在那次民主党大会上发言的机会。克林顿本人当然支持选择权至上,不过,他在堕胎问题上的立场充分反映了他的新民主党人思想。克林顿认为,如果在堕胎问题上的立场过于僵硬,会招致摇摆不定的中间派选民反感,那么必须想办法安抚他们。所以,克林顿在总统竞选期间,但凡谈及堕胎话题,都使用同样表述,说他认为堕胎应当“安全、合法——而且少量”。
竞选期间,克林顿就讨论过要把什么样的人送进最高法院,围绕这一话题,他再次表现出娴熟的政治技巧:既剑走偏锋,又故弄玄虚。表面上,他说自己不会为新任大法 63 官设置太多条条框框,只要对方赞同堕胎即可,但事实上,围绕这一问题,克林顿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而且考虑得远比他的前任周详。
1993年3月20日,星期六下午,总统打算公开阐明他对新任大法官的要求。在白宫一个靠近他私人书房的小餐厅内——这里后来因成为克林顿与莫尼卡·莱温斯基 (Monica Lewinsky)的幽会场所而臭名远扬——克林顿约见了副总统阿尔·戈尔(A1 Gore)与白宫法律顾问努斯鲍姆、福斯特、克莱因和布鲁斯·林赛(Brucc Lindsey),和他们一起讨论怀特的继任人选问题。有趣的是,就在两周前,克莱因刚刚和即将被任命为助理司法部长的杜克大学教授沃尔特·德林杰(Walter DelHnger)拟出了一份可能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的50人名单。名单上包括上诉法院法官(其中多数系由吉米·卡特提名进人联邦法院系统)、法学教授、几名政治家及私人执业律师。但是,名单并未罗列太多信息,只列举了候选人姓名及目前所属部门,不过,这已经是克林顿行政分支当时掌握的最高法皖候选人的全部信息。此时,克莱因正好把这份名单分发给大家。
克林顿扫了一眼名单。“看看,”他说,“最高法院目前正处于分裂状态,完全被共和党提名的人控制了。”(事实上,怀特是最高法院内惟一由民主党任命的大法官。)“大法官只会朝正确方向投票可不够,”他继续说道,“我们需要些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人,能够说服别人加入他。沃伦不就是这样么?我们得找个像他那样的人。”
克林顿认为,最高法院如果全部由那些只具备法官经历的人组成,将是极不健康的,在他看来,这些人对真实世界根本没有充分体验。克林顿把这类法官称作“脚注派”(footnote people),认为他们只知死扣法律的细枝末节,很少顾及公众意愿。几个非法官人选的姓名从克林顿眼前掠过,其中一个迅速引起他的浓厚兴趣——马利奥·科莫(Mario Cuomo),时任纽约州州长。
克林顿与科莫关系不错。克林顿素来喜欢这个纽约人的行事方式。在自己第三个州长任期过半之际,科莫即将面临克林顿一次前所未有的任命。不过,克林顿第一次联系科莫,欲和他讨论最高法院提名事宜时,这位州长居然挂了他电话。州长秘书 64 告诉贝蒂·柯里,马利奥正与州议会讨论预算问题,不希望受到打扰。
克林顿手下几位幕僚——尤其是曾为马利奥工作过的乔治·斯蒂芬诺帕罗斯 (Gee Stephanopoulos)与吉恩·斯柏林(Gene Sperling)——都十分赞成将科莫送进最高法院。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大胆举措才能达到改造最高法院的目的,并为克林顿的政绩增光添彩。3月30日,当斯蒂芬诺帕罗斯通过电话告诉州长这一消息时,科莫没有直接表态,只是半开玩笑地说:“很难相信你们会屈尊来找我这号人。”
如此往复几天后,克林顿在“空军一号”上接见了科莫。科莫表示,他倾向于接受任命,但还须考虑一段时间。接着,克林顿前去与叶利钦会晤,讨论一些未决事务。在克林顿时期的白宫,内部人员向媒体泄密的情形简直司空见惯,这次也不例外,媒体很快知道了克林顿会见马利奥的事。4月7日,克林顿返回美国后,斯蒂芬诺帕罗斯打电话给州长的儿子兼首席顾问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对他摊牌说:“我们需要一个确切答复。”
安德鲁告诉斯蒂芬诺帕罗斯,他已与父亲商量了两三个小时,州长最后说:“你如果很想让我去,那我打电话给克林顿,告诉他我接受就是。”所有迹象显示,科莫愿意接受大法官提名,白宫决定在次日公布这一消息。克莱因也停止搜寻其他人选,着手准备相关仪式。但是,一个小时之后,科莫给克林顿传真了一封信,信上说,他肩负纽约州人民重托,这些远胜于自己为最螅ㄔ悍竦娜惹椤6钥颇奶崦缓镁痛俗靼铡�
然而,尽管科莫退出角逐,克林顿仍沉浸在提名一位政治家出任大法官的想法中。他深信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技巧与“博大胸怀”远比法律专业技能重要。因此,他打算依循上述想法,再确定一个人选。克林顿向来确信,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场所是在立法机构,而不是靠司法诉讼,所以他并不想为提名的事在参议院那边耗上太多政治成本。此刻,克林顿正为经济议题与各方鏖战,他可不想为这点事分散国会的注意力。经济计划巳提上议事日程,接下来是医疗计划,对他来说,这可比为大法官提名的事冒险要 65 重要得多。
克林顿考虑的下一个人选是乔治·米切尔(Gee Mitchell),此君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之前系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论政坛技巧,他与科莫不相上下,却没有州长大人那么多内心挣扎。他直接拒绝了克林顿,声称自己更喜欢参议院的工作岗位,甘愿在那里为克林顿所提出的法案的通过殚精竭虑。接下来是理查德·赖利(Richard Riley),前南卡罗莱纳州州长,克林顿行政分支的教育部长。他审慎地拒绝了提名。“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律师,”赖利告诉总统,“这活儿我干不来。”
那么,布鲁斯·巴比特(Bmce Babbitt)如何呢?克林顿问道。与赖利一样,巴比特也曾是共和党势力范围内的民主党州长,目前在克林顿内阁担任内政部长。作为前亚利桑那州司法总长,巴比特可没法像赖利那样以无法胜任为托词。克林顿告诉他的幕僚们,就选巴比特吧,先进行背景调查。
当晚,文斯·福斯特与克莱因跑到巴比特在内政部的办公室,忙活了一整晚。这个宽敞的地方据说是华盛顿最好的办公室。他们认真审查了巴比特的纳税申报单,尤其是家政服务的付薪情况。(一周前,克林顿曾提名佐薇·贝尔德'Zoe Baird'出任联邦司法部长,结果查出她曾雇用非法移民做保姆和司机,提名不得不以失败告终。由于担心“佐薇·贝尔德问题”再度出现,对公众人物的任前调查不得不涉及各个方面。) 一整夜下来,没查出任何问题。白宫律师告诉巴比特,总统将于次日在玫瑰园宣布对他的提名。
然而,第二天上午,克林顿反悔了。首先,据保守派报纸《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报道,巴比特在拉斯维加斯赌场欠下的巨额赌债,是黑手党帮他偿付的。更重要的是,克林顿把提名的事告诉了司法委员会的共和党人奧林·哈奇(Orrin Hatch),后者认为巴比特要想通过确认将十分艰难。巴比特在环保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得罪了不少西部共和党参议员,他们可能会发起报复——到时候,无论是巴比特的提名,还是克 66林顿为内政部选择的替代人选都将受阻。那段时间,几位西部民主党人一直推荐新墨西哥州议员比尔·理查德森(Bill Richardson)接手内政部,但副总统戈尔却嫌理查德森不够“绿”,认为他不胜任该职位。
于是,克林顿只好放弃了巴比特的提名,尽管此时选择速战速决比按兵不动更合适,因为阻碍提名巴比特的那些问题并非不能克服。(《华盛顿时报》上的消息很快被证明是捏造的。)巴比特及其在内政部的继任者后来都顺利通过确认程序。整件事背后其实另有隐情。一直以来,克林顿对巴比特的态度可谓又爱又憎,因为这两个男人十分相像,都有一位才华横溢又野心勃勃的夫人。(克林顿已任命巴比特的妻子哈蒂·巴比特为美国驻美洲国家组织代表。)克林顿夫妇与巴比特夫妇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相互竞争关系,事实是,克林顿想借此方法提醒一下巴比特,到底谁才是总统。
距离怀特递交辞职信已有一个多月,克林顿仍未找到提名人选,甚至连个备选都没有。克林顿终于决定妥协,4名政治家既然都不合适,也许是时候考虑一下法官们了。毋庸置疑,克林顿当然有理想的法官人选。那就是阿肯色州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理查德·阿诺德(Richard Arnold)。阿诺德绝对称得上联邦司法系统中响当当的标志性 人物——学者型法官,中间派路线,赢得其同僚跨越政治派别的一致尊敬惟一麻 烦的是他与阿肯色州的关系。克林顿巳提拔不少阿肯色州人出任内阁高官,这次要再提名阿诺德,就会有任人唯亲之嫌,更何况阿诺德的夫人在克林顿任州长时,就曾担任他的文化事务主管。其实,即便同在小石城,克林顿夫妇与阿诺德夫妇也不属于同一社交圈,两家也算不上密友,但是,脏水一旦泼来,躲都躲不过。克林顿最终还是划掉了阿诺德的名字。
阿尔·戈尔提出,小吉尔伯特· S。梅里特(Gilbert S。 Merritt Jr。)是不错人选,梅里特也是由卡特总统任命进入联邦上诉法院的,尽管没有阿诺德那么大名鼎鼎,但他在田纳西州时就是戈尔一家的好友。当时,克林顿正为提名拉尼·吉尼尔(Lani Guinier)出任民权事务处主任的事闹得焦头烂额。在确认提名战中,有人声称她就投票权问题撰写过煽动性文章,反对者们还用“配额王后”的绰号嘲弄她。任命一位像梅里特这样的南方白人男性,或许可以令克林顿重获中间派议员们的信任。克林顿派去调査的人反馈说,梅里特I960年代担任联邦检察官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未必致命,却可能招致公众反感,梅里特最终也被认为是不合格人选。
此刻,克林顿手头掌握的各类人选的背景资料已越来越多,他不得不一一亲自研究。部分推荐信来自行政分支内部,一些来自在外围提供帮助的律师志愿者,还有一些来自国会议会或者诸如“提案之友“(Friends of Bilk)之类的组织。与此同时,吉尼尔的提名也闹得风生水起,在确认那些文章确实由她操刀后,克林顿不得不撤回了对她的提名。吉尼尔事件直接影响了克林顿及其幕僚对大法官人选的选择。这次,克林顿认为应当提名一位女性,至少可以修补提名吉尼尔惨败后带来的政治损失。
克林顿从名单上选出一个名字:贾妮·肖尔斯(Jmie Shores)。她怎么样?克林顿问。克莱因迅速把她列入调查表,每个潜在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