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度心术-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来奸邪谄媚之人迷惑皇上,贿赂官吏,赏罚失当,灾害之源,正是由此而起。”
刘健的作为遭到许多好人的忌恨,一些不辨真情的人也责怪刘健不讲人情。国子监太学生江瑢弹劾刘健、李东阳堵塞言路,明孝宗把江瑢逮捕下狱,刘健闻知此事叫好,李东阳却忧上心头,他对刘健说:
“江瑢不知真相,贸然上书获罪,必会怨恨我们,我们应该劝皇上释放他。”
刘健一怔,深感意外,他正声说,
“我们正直无私,问心无愧,江瑢弹劾我们,完全是无中生有,罪有应得,皇上将他下狱,难道错了吗?”
李东阳焦灼道:
“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关键是我们因此会与人结怨啊。怨恨一多,便是祸事的前兆,我们为何不正视这一点呢?不能因我们无错便不能容人,否则久必生患。”
刘健虽不情愿,但在李东阳的百般劝说下,他只好勉强和李东阳—道请求明孝宗释放江瑢。事后,李东阳还对刘健规劝说:
“尽管人人知道你毫无私心,但奏书言事还要讲究言辞平和。一旦你得罪人太多,他们联手对你,你的结局就不好了。”
刘健以自己担负天下重任为荣,他笑李永阳过于世故,明哲保身,他用讥讽的言辞对李东阳说:
“若要做个老好人,大人你何必主持正义呢?我不敢苟同你的见解,你我还是各持己见、自主行事吧。”
李尔阳曾向明孝宗言及盐政弊坏,谏其改正。刘健赞成此议,却不似李东阳用词和缓,行事隐秘,他公开和大臣谈论此事,倡言革除弊政,以至人们误以为刘健是此事的主谋,那些反对的人把怨恨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刘健的一位属官看之不忍,对他说:
“革新盐政,会使许多人利益受损,大人大张旗鼓主张革新,对大人的责难就会增加,这不是引火烧身吗?大人应该学李大人隐秘从事,不惹麻烦啊。”
刘健回敬属官说:
“此事对国家有利,为何要偷偷摸摸地进行?大丈夫光明磊落,小人怨骂是不该顾忌的,我这是为国尽忠,怕他作甚?”
奸小齐声反对革新盐政,明孝宗便要后退,这时刘健进言说:
“明太祖时开始执行茶法,驸马欧阳伦因私自贩卖茶叶而被杀,皇后竟然也救不了他。如果陛下像处理欧阳伦那样,谁还敢反对陛下的革新盐政之举呢?”
明孝宗受到了鼓舞,下诏户部核实利弊。刘健因此事备受奸小怨恨,只因明孝宗宠信他才相安无事。
明武宗即位后,重用刘瑾等宦官,他又贪求享乐,不理政事。刘健见此心痛,他对家人说:
“先皇托我辅助皇上,今见皇上如此不成器,我不能不行劝谏了。”
家人对刘健说:
“你的脾气过于倔强,说话也毫不含蓄,从前幸有先皇庇护,你才没惹祸端。现在新皇初立,年少任性,他周围的人又都少有忠心,你若像以前那样进言,只怕就毫无幸运可言,你应该谨慎小心了。”
刘健不从,仍直言上书,明武宗不理,刘瑾等人深恨刘健。
刘健见武宗不纳忠言,于是反复进谏,一日无止。刘瑾等人惶恐难安,便设法除去刘健。刘健上奏请诛刘瑾等“八党”后,刘瑾等人反咬一门,诬陷刘健败坏朝纲,把刘健赶出朝廷。
明武宗正德二年三月,武宗下诏列五十三人为奸党,在朝堂上公布,忠心耿耿的刘健竟被列为奸党之首,令天下人瞠目。
【原文】
畏惩勿诫,语不足矣。
【译文】
害怕惩处的人不要告诫他,言语不能让他改过。
【释评】
劝人改过要区分对象,那些不明是非的死硬分子,苦口婆心对他们无有效力,打击惩处便是惟一的选择。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让他们吃点苦头是必要的,善意的言辞他们可以置若罔闻,但现实的伤痛却能把他们唤醒,片面强调教育作用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方法有所变通,手段多样,只要行之有效,尽可以一用。
【事典】不可理喻的李锜
李锜是唐朝宗室,唐宪宗即位后,身为镇海节度使的李锜主动提出入朝的请求,这让唐宪宗又惊又喜,他对群臣说:
“藩镇多不来朝,与朝廷礼制大违,李锜自请见朕,可见他仍有忠心呐。”
当时藩镇割剧严重,有的甚至公开和朝廷作对,一些藩镇的节度使及州刺史终身不入朝,有的更数代不入朝。
大臣武元衡对唐宪宗说:
“李锜早有谋反之心,他此举恐怕只是一个假象,用以试探朝廷的态度。陛下不能轻信李锜。”
唐宪宗缓缓说:
“只要李锜入朝,朕就可当面向他告诫,如果片言只语能收服他,终比征战杀戮要仁义多了。”
武元衡深知李锜的为人,他一边摇头,一边肯定说:
“李锜奸诈贪婪,人所共知。德宗朝时,他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利用职权,多聚奇宝。他仗着德宗的信任,桀骜专横,天下榷酒、漕运之利由其随意支配,而上控其罪者都受到了他的残害。德宗屡屡告诫,李锜表面答应,私下却变本加厉,可见此人难以用劝勉令其回头了。陛下对他用不着枉费唇舌,可用武力讨之。”
唐宪宗对李锜抱有幻想,遂不用武元衡的计策。他派遣使臣前往润州,迎李锜入朝,并宣慰镇海将士。
李锜果如武元衡所说,他并非真心要入朝,他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当他得知唐宪宗的使臣来到的消息后,急召心腹手下说,
“皇上并不信任我,过去很多年,只有特别受到信任的藩镇大臣才会入朝遭拒。我不想涉险,该当何为呢?”
心腹手下商议一阵,有人说:
“大人自请入朝,时下公开拒绝便不妥了。大人决意不往,可托病推迟,这样也不怕有人非议。
李锜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先做出入朝的假象,任命镇海军判官王澹担任镇海留后,而后他却自称有病,拒不动身。
唐宪宗的使臣几次催促无效,心中狐疑,他对王澹说:
“李锜一再拖延,可是另有图谋?”
王澹久思不语,说:
“此番入朝,天下皆知,如果李不个能成行,天下当会耻笑皇上了,我们一定要当面告诫他。”
王澹和使臣去见李锜,二人反复规劝,李锜始终不肯答应上路。王澹情急之下,警告李锜说:
“对皇上无信,便是不忠,大人身为臣子,难道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吗?大人及早入朝,便是及早解除麻烦,免遭祸殃,望大人三思。”
使臣事后责怪王澹说得太明,他愁眉苦脸地说:
“李锜态度坚决,可见其反意已成,任何劝涑都毫无所用了。我们置身虎穴,不是危险已极吗?”
王澹尚未察觉李锜的反心,他只是轻轻一笑说:
“言明利害,李锜才能有所收敛,我们不必怕他。”
李锜深恨王澹,暗中召集心腹,准备杀害他。他脸色铁青,恨恨说:
“朝廷逼我入朝,明显要对我下手,我不反是不行了。王澹为朝廷鹰犬,我们举事,他一定坏我好事,杀他是当务之急。”
安排妥当,李锜趁王澹又来催促劝说之际,命士兵把他杀死。他还上奏章欺骗唐宪宗,说镇海发生军乱,王澹被杀,自己不能离开镇海,否则局面难以控制。
唐宪宗见章大怒,此时他不得不丢掉幻想,开始兴兵讨伐。很快,镇海之乱被一举平定,李锜伏诛。
【原文】
存悔莫罚,责于心乎。
【译文】
有了悔意的人不要体罚他,责罚在心是最痛苦的。
【释评】
肉体的惩罚只是皮肉之痛,而良心的谴责让人一世难安。在追悔莫及的时候,人才会想到他人的好处和反省自己,在痛苦中沉思,远比棒打能让人成熟起来。泄愤的方式有多种,在他人悔恨之时不动声色,温情不惩,更会使人心有愧疚,痛不欲生。从正面的意义讲,对悔过之人不穷追猛打、揪住不放,其震慑力和警醒力是最大的。
【事典】赵煚的努力
北周周武帝在位时,赵煚为御正上大大,专司弹劾朝官的过错。周武帝器重赵煚的刚直,他的谏言多子采纳,他不止一次地鼓励赵煚进谏,说:
“你本为武将,又没有他人的勾心斗角之心,这是许多人少有的长处啊,望你为朕分忧,直言其事。”
赵煚严于律己,对人更不讲情面,他弹劫的人越来越多,连用武帝都困惑起来,一次问他说:
“朕统治天下,未尝一日不用心尽力,难道还有这些贪官污吏吗?”
赵煚认真回答道:
“国有明君,贪官污吏才无可遁形,如果陛下追求表面平和,臣子不尽其职的事便层出不穷,恶人自会被掩瞒住了,这对国家并无半点好处喇。”
周武帝夸奖了赵煚,任他按律办事。
时间一长,赵煚的仇人有增无减,周武帝天天都能听到指责赵煚的言语,他急召赵煚告之说:
“朕尚不敢与天下人结怨,何况你乎?水至清则无鱼,你还是慎重些吧。”
赵煚的朋友也规劝他不要事事认真,告诫说:
“法也不排斥人情,只要不违大义,惩罚能免则免;对悔过者更要宽容,悔过者内心悔恨,不仅不会恨你,对他也是最大的惩罚了,这才是两全其美的警人之道啊。”
赵煚反省之下,大有所悟,他对自己的家人说:
“皇上和朋友是不会害我的,细一想来,他们的话道理深刻。我之职乃在警人改过,并不是把人逼入绝境啊。”
宗伯斛斯征曾被赵煚弹劾,斛斯征深恨赵煚,和他摩擦不断。后来他出任齐州刺史,因其行为不检点,被人检举而下狱。
赵煚一次去狱中探视他,动声问:
“你有今日之灾,可有怨言吗?”
斛斯征猜想赵煚一定会借机报复他,于是冷笑着说:
“你我素来不和,你一定是最快意的人了,我有怨言又有何用?”
赵煚一叹道:
“我和你有隙,但并不是私仇,只要你诚心悔罪,我定会设法减轻你的罪过。”
斛斯征不信,大骂赵煚假仁假义。赵煚骂不还口,默默走开。
第二天,赵煚仍来看望斛斯征,劝他交待罪行,态度和缓。斛斯征又骂赵煚用心歹毒,赵煚无奈,只好离去,
有人对赵煚的行为不解,问他说:
“对待一个囚犯,大人实在太客气了,他狂言无礼,不可教喻,大人对他用心,有这个必要吗?”
赵煚冷静说:
“他对我成见甚深,骂我几句也是正常的事。他虽是有罪在身,但若没有悔意,惩处他再重也失去了警人的大义,我是在用心来升导他。”
数次之后,斛斯征态度缓和下来,渐渐对赵煚少了敌意。当有人把赵煚的话告诉他时,斛斯征猛然怔住,心潮大动,他当面对赵煚悔恨说:
“我罪名不轻,也错怪了大人的美意,怎奈悔之晚矣。若有重生之日,我一定痛改前非,以报大人的厚恩。”
斛斯征不久越狱逃走,周武帝下令紧急缉捕,从重治罪。赵煚感念斛斯征已有悔意,便有心救他一命,他对周武帝说,
“一个人只要不犯不赦之罪,给他悔过的机会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利。如果陛下苦苦相逼,久历显宦的斛斯征知道朝廷机密甚多,他若投奔敌国,对我朝的危害就不可想象了,陛下为己为人,都该赦免他。”
周武帝斟酌之下,下诏赦罪;斛斯征死里逃生,至死也没忘记赵煚的恩情。
【原文】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译文】
势力强大自然有威严,弱者会自感羞愧。
【释评】
劝诫别人必须自有身价,让人重视不能仅凭言辞。实力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替代,实力强大的本身就是最好的警戒。智者有时无法战胜愚蠢的强者,强者的荒谬有时可以被人推崇为真理,这都是强势的作用使然。身份低微的人在世俗社会黯然无声,真知灼见淹没在人们的趋炎附势上,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目光向下,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吸取营养。
【事典】猛醒的田婴
战国时期,靖郭君田婴担任齐国宰相,威风八面。田婴大权在握,渐生骄狂之心,他行事武断,刚愎自用,常常训诫他人,无人敢反驳他,
一日,田婴和百官议事,一位大夫和田婴的意见相左,田婴的脸色便变得难看起来,不待那个大夫把话说完,田婴便沉声说:
“人有尊卑,官有上下,你滔滔不绝,可知国之大礼?你太放肆了。”
有此一责,其他官员纷纷指责那位大夫犯上无礼,那位大夫见事不妙,只好马上向田婴赔罪,再不敢多言了。
田婴把此事对他的门客说了,门客们都心头一沉,无人发表见解。田婴感到奇怪,出门询问说:
“你们认为我做得不对吗?”
这时,门客中的一个楚国人说:
“大人以权压人,虽错也为人恭维为对,大人哪里听得见真话昵?”
田婴直视楚人,冷冷说:
“你分明是说我错了,你为何敢对我说真话?”
楚人把头一昂,重声说:
“我身份贫贱,绝无百官那么多顾虑,大不了大人把我赶走,这就是我敢于说真话的原因。何况身为大人门客,本该为大人尽忠,我指出大人的失误,大人方可以为戒惕,不犯大错。”
曰婴没有应答,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