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淑惠皇贵妃-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34。第334章 天赐

二人寒暄完,董如怡这才说起了正事。

“皇上,臣妾这些日子,翻遍这些杂史等书,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能够让江南的水患,一劳永逸,不过,有个缺点,就是,这件工程,费时费力费钱,好处就是一劳永逸,还能让江南的老百姓增产增收,成为咱们大齐真正意义的粮仓”,董如怡三言两语,将利弊都说了清清楚楚。

齐弘烨听了,神色也开始郑重起来。

“怡儿不妨说说看”,虽然并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但是齐弘烨还是愿意听一听,毕竟,在他的印象里,董如怡本身,就是一个惊喜。

董如怡听完,转身去了自己当成书房的西暖阁,拿出了一沓自己已经模拟好的文案,给齐弘烨讲解了将两大河流开发出许许多多的分支,形成一张河流网。

这样,既疏通了两大河流,汛期不再会任何洪涝的风险,再一个就是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大部分的农田灌溉,将会非常便捷,这样,靠天吃饭的风险就会大大减小,起码,大部分农田干旱浇不上水的情况会变得很少。

“皇上,您觉得如何?”,董如怡越说越兴奋,眉飞色舞地说完,然后一脸期待地问道。

齐弘烨还在皱着眉头努力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大量信息,不过,到底是一国之君,不管是眼光,还是理解能力,都比平常人好了太多,毕竟,掌握着一个国家命脉的人,怎么也得有点儿头脑和远见不是?

“怡儿,这方法实在可行,朕怎么就没想到呢”,齐弘烨顿了片刻,忽然抬起头,眼神中绽放出惊喜的光芒。

“以往,朕也想过,想办法疏通河流,可这么多的水量,朕想着,也只能往南海方向去,可这样一来,朝廷实在无力承担巨大数额的费用,而且,在疏通没挖开之前,江南依旧要遭受涝灾,这样算来,成本就太高了”,齐弘烨一脸惊喜地说道。

“皇上不知,整个江南数不清的农田,灌溉方面,有六成都是靠天吃饭,如果天不下雨,粮食就会减产,如果附近有河流,那农田灌溉岂不是就简单了太多,这样,粮食就不会减产了,反而还会增收,这两条大河也供得起这些农田,一举两得,就算朝廷多花些银子,可这确是一劳永逸的事儿”,董如怡补充说道。

齐弘烨听完,眼睛放光,直接上前,一把将董如怡抱了起来,转了好几圈,这才放了下来。

倒是吓了董如怡一大跳。

“怡儿,你就是上天给朕的恩赐,若你是男儿身,必是前童无量,我朝的栋梁之才”,齐弘烨兴奋至极。

是啊,朝廷那么多人,对于江南的洪涝灾害,想法都是大同小异,都是怎么才能把坡口堵上,怎么才能把河堤加固,让它不再决堤。

就是没人想到,要修建人工河道,疏通河流。

殊不知,疏通,永远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堵漏,永远是治标不治本。

有了这个想法,齐弘烨很快,召集大臣商议起来。

经过朝堂上几天的热烈讨论,众人都觉得,应该从经常决堤的江南柳州地带最先开始开挖人工河。

“皇上,这一带的河宽最窄,同样的河水,这里最窄,这里承受的压力比别处大数倍,所以,最容易决堤,如果这里开挖一条疏通河流,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户部尚书秦忠第一时间上前说道。

“诸位爱卿,你们的意见呢?”,齐弘烨笑着问答。

众人虽然心里老大不乐意,可是,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就算是想要反驳,那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来,所以,就这样委委屈屈地受了。

“哈哈哈……好,这都是宫里董贵妃的功劳,一个深宫小女子,尚能有这般头脑和心胸,何况你我志在四方的大好男儿,朕也希望,众位爱卿都能和董贵妃一般,真心实意为我大齐做贡献”,齐弘烨爽朗大笑。

不过,此话一出,众人当场就黑了脸,不少人脸上已显羞窘之色。

皇上这是在暗中敲打他们,还没有一个深宫女子,对朝政,对百姓上心吗?

但是脸黑归脸黑,他们这些人也不会在意这些,毕竟,那个董贵妃却是为朝廷解决了这么大的一个大危机不是吗?

可是,在齐弘烨心里,这是一个绝妙的计策,可是,朝廷人眼中,尤其是像魏家,刘家,这样的老牌贵族。

却不答应了。

试想,如果江南以后再也没有水患了,那朝廷赈灾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他们剥削的款项也大大减少,如果只靠俸禄过日子,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魏家不在,刘家最终还是站了出来。

“皇上,人工开挖河流,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微臣看,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先将江南的百姓们安抚住最好,若是再这么下去,恐怕会有大事”,刘大人上前说道。

“哦?”,齐弘烨忽然止住了笑,语气一转,看向刘程,眼神如鹰般犀利。

“爱卿说得对,朕没说不安抚灾民啊,爱卿想必是弄错了吧”,齐弘烨似笑非笑着说道,可是语气却和刚才大为不同了,让人听了,冰冷地汗毛倒竖。

呵呵,这帮老狐狸,成日就想着如何私吞国库财产,一个个脑满肠肥,实在可恶!

“皇上,是臣大意了,臣也是心系灾区万民”,刘程装出一副十分惶恐的模样,边说边往后退。

齐弘烨暗自冷笑,不提。

不过,当晚,却是将户部尚书秦忠,以及工部尚书宋宗光,和其他另外的几个心腹都召进了御书房。

将这几个计划细细商议了一番,计划暂定,等瘟疫一过,就找人准备动工。

这件事,当天晚上,就传遍了后宫,太后那里最先嗤之以鼻,虽然无人敢找麻烦,不过,暗地里使绊子却是少不了的。

太后则是直接将董如怡叫了过去,训斥了一顿。

“董贵妃真是好规矩,后宫不得干政,你是学到了狗肚子里去了”,太后坐在上首,态度十分恶劣。

☆、335。第335章 训斥

“臣妾不知犯了何罪,让太后这般生气,后宫不得干政,臣妾并无违反,臣妾只是关心万民,关心皇上而已”,董如怡低眉敛目,但脊背却挺得直直的,理直气壮地说道。

“荒唐!你还敢跟哀家提什么后宫规矩,你没有违反,你身为后宫妃嫔,却事事处处想着朝政上的事,你还说你没有违反”,太后一脸盛怒地说道。

曹嬷嬷在一旁,不时地劝解着。

“太后娘娘息怒,太医说您不能动怒!”,曹嬷嬷一边说,一边给太后捋着胸口。

董如怡看着,心里忍不住冷笑。

太后这不是气自己坏了规矩,这是怕自己名声太盛,影响了皇后,怕皇上为大齐创下千古一帝的辉煌盛世,自己的儿子光辉被掩盖。

这样看来,太后之所以给朔亲王找了一个这么强势的岳家,一个手握重兵的岳家,也是为了给朔亲王留一条后路吧,若是将来有个什么,还可以想个法子突破,就算是取而代之,也未为不可。

真是好算计啊!也是难为太后了!!!

可是,她董如怡也不是任人宰割,让人搓圆捏扁,踩在头上拉屎撒娇作威作福的,这样的黑锅,她可不背。

“太后娘娘明鉴,臣妾这样做,也只是心疼皇上,再加上臣妾自小就对这些杂书杂史感兴趣,平日里也颇为喜欢读这些,而臣妾书房里的书,都是皇上赏赐的,臣妾不过是偶然看到了一些例子,这才有了这样造福万民的想法,这一切,都是皇上赏赐”,董如怡不卑不亢地说道。

你不服?你不服,你找皇上说去啊?这些书啊什么的,全是皇上找来的,自己不过是看了看书而已了,皇宫规矩再大,也没说不让后妃看书啊。

更何况,还是皇上赏赐的书。

“臣妾着实只想为皇上分忧,并无任何别的想法,还请太后娘娘明鉴”,董如怡说罢,安安分分磕了个头。

该理直气壮便理直气壮,说明自己也不是好惹的,该做姿态就得做姿态,这也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果然,董如怡这一番话,将太后气了个仰倒。

自己要是敢找皇上的不是,还至于难为你一个妃子吗?董贵妃说这话,分明就是在挑衅自己。

太后听了,气得胸口起起伏伏,脑门儿直突突。

“董贵妃,你好大的胆子,身为宫妃,后宫干政,竟然敢拿皇上做挡箭牌,看来,哀家今日有必要替皇上教训教训你了,曹嬷嬷,去,把哀家的金刚经拿过来,让董贵妃给哀家好好抄写,至于抄写多少遍,那就要看董贵妃什么时候能醒悟过来了”,太后说完,大手一挥,不再理睬董如怡,直接扶着宫女的手,进了内殿。

董如怡在一边跪着,低眉敛目,脊背直挺。

不多时,曹嬷嬷果真将太后的一整套金刚经拿了过来。

“贵妃娘娘,这是太后娘娘的金刚经,太后今日气性是有些大了,娘娘可别放在心上,这经书,娘娘就先拿着,什么时候抄完,再送过来,也是一样”,曹嬷嬷神色缓和地说道。

“多谢曹嬷嬷,太后娘娘是皇上的长辈,是后宫的长辈,臣妾不敢有任何怨言”,董如怡淡淡地道,姿态做的足足的,让人很难挑出一点儿错处。

曹嬷嬷看了,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暗自点了点头。

董如怡心里却冷笑,这算是打一个巴掌给个甜枣吗?真是可笑!

自从董如怡给齐弘烨除了这个点子,齐弘烨就开始忙了起来,不过,这一次,是有目的的,有奔头儿的忙。

齐弘朔前往江南,也时不时会往宫里来书信,不过,一般都是太后的寿祥宫里一封,王府朔亲王妃那里一封。

内宫里的宫妃这些日子都不得宠,就连董如怡,也四五天才能见到齐弘烨一次,不过,这已经是比旁人好了太多太多了。

自那一日过后,董如怡也没有再见过容妃,容妃也没再来找过董如怡。

这让她心里有些落寞,微微苦涩,不过想想,虽是这样,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两个同一个丈夫的女人,就算是闺中的关系再好,一旦嫁给了同一个男人,感情上又怎么会一点儿间隙都没有呢?

反正,她是做不到亲密无间了,反而觉得,这样也挺好。

最起码,不会害对方不是吗?

这一日,董如怡打算去咸福宫去看看德妃,毕竟大皇子的腿伤也养了这么些时日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自己好歹也要过去看看。

毕竟,没有比共同利益最为牢固的同盟关系了,正如她和德妃,谈不上多高的交情,可若是有需要,彼此一定会伸手帮忙,这,也就足够了。

当然,这些也都是往深里说的事了,她不希望,也不想让其他人卷进来,尤其是容妃等。

好生准备了一番,带上了礼物,就出门了。

到了咸福宫,董如怡见大皇子脸色依然不好,以为大皇子的病还没好全,正要问,却只见德妃笑道。

“这孩子哪里是身子没好全,他是担心以后都不能骑马了,觉得自己太笨,辜负了他父皇的教导和器重”,德妃笑着说道,尤其是说到教导和器重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尤为灿烂。

董如怡一听笑了,忙安慰道。

“你还小呢,不过是伤到了筋骨,养养也就好了,哪里就那么严重了,你可是大哥,以后,是要给弟弟们做榜样的,可不能大意,好好养着”,董如怡笑着说道。

“多谢董娘娘,瑞儿记住了”,大皇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笑道。

“大皇子真懂事,德妃姐姐真有福气”,董如怡笑道。

“董妹妹可别这么说,这宫里要说福气,谁还能有妹妹有福气,你这儿女双全的,膝下一下子就三个孩子,可是羡慕死人了”,德妃开怀地笑道。

自己是皇长子的生母,只这一条,就足以让她在后宫站的稳稳当当的,虽然她是有些羡慕董贵妃的,可那只是羡慕,还到不了嫉妒的份儿,毕竟,自己也是有儿子的,而且是皇长子。

☆、336。第336章 瘟疫来袭 1

陪着德妃坐了一会儿,留下了自己的礼品,也就回去了,并没有久待。

太后那边,除了让自己抄写金刚经,还又让曹嬷嬷时不时继续送,到了最后,什么法华经,什么心经,等等,全部都送来了,还源源不断了。

碧兰和翠缕气得不行,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替董如怡抱不平。

“娘娘,这么多经书,您要抄写到什么时候,恐怕,这一个冬天您也抄写不完,这可怎么办,不如,咱们告诉皇上吧,皇上一定会给娘娘出头的“,翠缕看着书案上整整一大摞的经书,愁眉苦脸地说道。

“是啊娘娘,不如咱们跟皇上说说吧,这么多经书,恐怕一个冬天也抄不完”,碧兰也在一旁皱着眉说道。

董如怡则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一脸平静地将最小号的狼毫笔饱蘸浓墨,然后安安静静地,在纸上一个字一个字抄写,心平气和,满脸柔光。

翠缕和碧兰知道自家主子的脾气,当下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安安静静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