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淑惠皇贵妃-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妃和淑妃二人也擦了擦眼泪。

“皇后娘娘,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只管说,我们只听着!”,二人齐声说道。

董如怡点了点头。

“若是要公布于世,那就难免要有后事了,国丧,守孝,都是大事!”,董如怡说到这里,就感觉自己心态已经调整过来了。

说完,董如怡看向德妃。

“瑞王的婚事,早几年就确定好了,所以,自然不必再提,大公主也是,那剩下的,就是慧儿……”,董如怡说到这里,忽然想到琛儿。

她唯一的女儿,她和齐弘烨,唯一的女儿。

要不是这些,现在,只怕,琛儿和于子淳,已经订婚了,而如今,都要公布于世了,于子淳还在拼命地满世界寻找琛儿,像是疯了一般。

任何人都劝解不住。

于子淳下了死令,家人都不许透露半分口信,自己则带了几队手下,消失在京城,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更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只知道,他临走前,带走的,是琛儿贴身的那一块玉佩,他坚信,哪怕倾尽一生,上天入地,天涯海角找遍,也一定会找到琛儿。

于夫人知道消息的时候,气得仰倒,但最终也没办法,只得由着他去。

而董如怡,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眼角瞬间湿润,喉咙哽咽,愣是说不出半句话来。

“慧儿的事,已经定下来了,皇后娘娘不必担心!”,淑妃见状,也忙上前说道。

董如怡听罢,也点了点头。

在这个朝代,男女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双方都极为重视,一旦下了定,若没有太匪夷所思的原因,一般,是不能退婚的。

更何况,慧儿还是一位公主。

若皇上驾崩,全大齐上下,都要暂停嫁娶一年,而身为公主的嘉慧公主,则是要为皇上,守孝整整三年。

而且,男方还不能有任何怨言,更不能因此退婚,所以,只要婚事定下来了,就不怕公主变成老姑娘,嫁不出去了。

因此,董如怡闻言,便点了点头。

随后,董如怡又问了问瑞王妃的情况,这才作罢,不过,临走前,董如怡还是叫住了德妃。

“前两年,我托了文渊给初柳说媒,是一个军中的小伙子,眉清目秀,家里也没什么人,原本是光杆一个,如今,跟着文渊到前线打仗,立了功,也得了一官半职,人又是个有本事的,所以,抽个时间,你操办操办,把他们的事也定下来吧!”,董如怡吩咐道。

要不然,初柳只怕,也要守孝三年,到时候,那可就真的……

而董如怡,无论如何,都绝对不会耽误初柳的,碧兰听说,连孩子都有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同样是跟了自己一场,她自然,也不能亏待了初柳。

德妃听了,神色一松,然后道。

“皇后娘娘这事,自然应该交给我,毕竟,和淑妃妹妹比,我也是个大闲人!”,德妃没有和往常一样,大笑着打趣,而是表情缓和,淡淡地说道。

董如怡也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

“就这几天吧,今早些,到底跟了我这么些年,我断断不能再耽误她了!”,董如怡轻轻叹了口气。

德妃点了点头。

虽然,皇上病重,天下百姓,尤其是京城百姓,一时间气氛有些压抑,可皇上,毕竟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只在传闻里听到的人物。

皇榜没再更新,依然是旧的,百姓们也没什么最新的消息传来,而日子还是要照常过的。

所以,几天过后,京城里,又热闹了一些。

最主要的原因,似乎还是嫁娶的居多,毕竟,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心知肚明罢了。

这一日,德妃一回到瑞王府,就吩咐府里的管事妈妈,前去料理,想必,不出三日,对方就会直接提亲。

☆、900。第900章 出嫁 1

果不其然,这还没到三天,那边就来了消息,上门提亲,而德妃得了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告诉了董如怡。

“既然这样,那就准备准备吧!”,董如怡语气轻轻地说道。

德妃神色间也都是凝重,听见董如怡如此说,便忙点头应了。

“五天之后便是个好日子,皇后娘娘不如就将时间定在那个时候,至于嫁妆,绣品可以在外头现买,其他的,更是现成的,也不必怎么准备!”,德妃又继续说道。

“到时候,若是皇后娘娘和初柳姑娘不嫌弃,我们府里还有地方住,不如,让初柳姑娘搬过去住,再认了我身边的嬷嬷做干娘,到时候,从瑞王府出嫁,岂不是体面?”,德妃说着说着,脸上终于露出了那么一点点的笑意。

董如怡听罢,很赞同地点了点头,德妃办事,一向是极有分寸。

这一次,也一样。

五天的时间,足够准备了,纵然到底是比不上碧兰那会儿,可这已经是董如怡所有能做的了。

这么多年了,不论如何,董如怡,都绝对不能再耽误初柳。

原本当初,碧兰出嫁之后,就要把初柳嫁出去的,只是,那时候,文渊说,那男子身上还没有战功,算是白丁一个,所以,打算再历练一番。

所以,这才耽搁到了现在。

因此,董如怡心中已经下定主意,无论如何,初柳都要嫁出去。

……

和皇后娘娘确定好了一应的事情之后,德妃便告辞离开。

董如怡便独自一人,依在窗前,看着外头的春光明媚,董如怡的心中,竟生出几丝悲凉出来。

“皇后娘娘!”,初柳端了一盏熬的软软黏黏的红枣银耳莲子羹上前,放到了董如怡的面前。

“娘娘!”,初柳轻轻唤了一声,便退至一旁。

亲眼看到董如怡将汤碗里的汤都喝完了之后,初柳将盘碗碟都收了起来。

将所有的东西,都交给小宫女,然后又叮嘱小太监再添些地龙,做好这一切,初柳才转身往屋子里走。

全部的宫人,都已经退了出去,屋子里静悄悄的。

初柳一脸理直气壮的,挺直身子,朝着董如怡,直直地跪了下去。

“皇后娘娘!”,初柳一脸决然地说道。

董如怡眼里一阵惊愕。

“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董如怡正要叫人,却发现屋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只要慌忙自己站起身来。

“皇后娘娘,奴婢有罪,今日,德妃娘娘说的话,奴婢偶然全部听见了!”,初柳一脸决然,理直气壮地说道。

董如怡听到这句话,忽然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既然你全都听到了,那我也就不瞒着你了,你就先下去好好准备嫁妆吧,这几日,诶空的话,就不用上来伺候了!”,董如怡语气忽然有些清冷,眼神里也没有丝毫不舍。

初柳却根本不在乎这些,听完董如怡这话,只是红了眼眶。

“皇后娘娘,如今,您就是拿刀架在奴婢的脖子上,奴婢也绝对不能抛下娘娘一个人,自己去嫁人了,这算什么,这么多年了,皇后娘娘把奴婢当成什么人了!”,初柳有些歇斯底里。

皇上生死未卜,到如今,连个像样的尸首都没有,皇后娘娘的身子,每况愈下,如今,已经清瘦地不堪风吹一般。

而这个时候,自己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去嫁人呢?

这段日子,谁都知道,有多难熬,所以,初柳才在心里,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皇后娘娘。

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皇后娘娘却……

看着初柳一脸的决然,董如怡忍不住湿了眼眶。

她又何尝不珍惜那些情意呢,这么多年,她早已将初柳和碧兰两个人,都当成了自己的亲姐妹了,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告诉她们两个。

一起长大,两小无猜的情愫,根本不可能会改变董如怡的内心。

所以,尤其是这样的时候,就越是要……

想到这里,董如怡的神色有些清冷。

“什么情义不情义的,本宫身为正宫皇后,难不成,连打发身边的宫女这点儿小事儿,还要问东问西的?你既然身为本宫的贴身宫女,就应该听从本宫的旨意”,董如怡眸间清冷一笑。

初柳只感觉,自己的身上瞬间被什么东西冰透了一般。

“皇后娘娘!”,初柳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

“怎么?”,董如怡又嘴角轻轻一勾,说道。

“嫁妆方面,你放心,本宫不会亏待你的,至于其他的,只怕,就不是你能够操心的了!”,董如怡淡淡地说道。

“好了,你下去吧!”,董如怡不等初柳再说什么,就直接摆了摆手,让她退下了。

初柳见皇后娘娘心意已决,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终究是不情不愿地起身。

这时,泰嬷嬷从外头走了进来,初柳那失魂落魄的背影,擦肩而过,泰嬷嬷脸上尽是一片狐疑。

“皇后娘娘,这是……”,泰嬷嬷脸上一阵狐疑。

董如怡见只有泰嬷嬷一人,便将初柳的婚事,告诉了泰嬷嬷。

“这是好事啊,皇后娘娘,您干什么……?”,泰嬷嬷脸上也缓和了几分,终究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不过,转念一想,泰嬷嬷便一下子想明白了,看向初柳离开的方向,脸上又闪过一丝担忧。

“皇后娘娘这话未免也重了,初柳姑娘也是一阵好意,娘娘您又何必……”,泰嬷嬷忽然有一丝心疼。

董如怡看在眼里,心里也是一阵苦笑。

“泰嬷嬷,初柳跟了我这么多年,我又岂会不心疼她的,可是,您也知道,那丫头的脾气,说一不二,我要是不把话说得狠一点,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我这也是迫不得已!”,董如怡心里闪过一阵无奈。

“不管怎么样,初柳我是真的不能再耽搁下去了!”,董如怡摇了摇头。

“也是,那丫头别看平日里一副温和绵软的样子,可性子烈得狠!”,泰嬷嬷语气比刚才,不知道缓和了多少。

☆、901。第901章 出嫁 2

纵然初柳伤心欲绝,可也架不住皇后娘娘的旨意,所以,三日后,初柳还是哭着,离开了皇宫。

她心里知道,这是皇后娘娘心疼她,可她……

又何尝不心疼皇后娘娘啊。

身为皇后娘娘的贴身宫女,她太清楚,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这个时候,皇后娘娘的身边,又岂能少了得力之人?

皇上‘驾崩’,那是多大的事,万一弄不好,就朝野震荡,民心不安,到时候,宫里上上下下都是未知的危险。

自己竟然在这个时候,离开了皇后娘娘。

初柳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有些无敌自容。

……

五日后,听着跟初柳过去的嬷嬷回来说,初柳嫁得不错,那个新郎官,长得眉清目秀,玉树临风的,骑着高头大马,将初柳,从瑞王府里,风风光光嫁了出去。

董如怡的心,就彻底放了下来。

两日回门,归宁等等,都是在瑞王府操办的,德妃又是八面玲珑之人,自然是将所有的事无巨细,全部告诉了董如怡。

“到底是皇后娘娘心疼初柳姑娘,这要是换成别人,娘娘是断断不会这样的!”,德妃淡笑着说道。

董如怡一脸苦笑。

“希望初柳知道我的苦心,希望,她以后的日子,能和和睦睦,一帆风顺!”,董如怡说道。

以后的日子,虽然都在京城,可董如怡知道,没有什么机会可以见了。

说不定……

董如怡不敢再往下想,可这是事实,毕竟,到现在,她还没见过碧兰一面呢。

所有的消息来源,不过都是别人的只言片语罢了。

若说真正地见一面,那简直就太奢侈了。

……

初柳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三月末的时候,某一个晚上,皇宫放出了皇榜。

靖泽十九年,三月二十七,靖泽帝因病重驾崩,自今日起,所有百姓都必须停止一切嫁娶、娱乐、丝竹管乐等活动。

平凡百姓家,需要为皇上守七十二天的孝,而文武百官,则是一年,皇室宗亲,远亲是两年,而至亲,则是三年。

消息一出,皇宫里早早已经围上了白色帐幔。

过年时还留着的彩色帷帐,已经全部撤下,整个皇宫里,银装素裹,所有的宫人,都一身素服,跪在龙乾宫门口的大厅上,哭的死去活来。

因为没有后妃,所以,除了董如怡,几位皇子公主和宗亲之外,剩下的,就全部都是宫人。

所以,人数不怎么多。

有些年老的,见过先皇驾崩时的场面,此时也就难免唏嘘起来。

“皇上虽然是英年早逝,可好歹也是一世英名,怎么到头来,皇后娘娘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

“就是啊,不是说,平日里,帝后伉俪情深,感情和睦吗?怎么到了现在,就成了这样?”

“那谁知道,这终究不是你我该管的事,我们还是好好扫地吧!”

两个老太监,一边扫地,一边说话。

可事实上,也不光这两个小太监,而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为什么皇上兢兢业业一辈子,到最后,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

董如怡此时,哪里顾得上这些,和德妃一起,每日里,挣扎着身子,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