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4章 集上再挣钱

其实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没有勾心斗角,不用跟人玩心眼,就算遇上不顺心的也就是被人背地里说道说道,或者被那些爱占便宜的堵堵心。转个脸,谁跟谁也就没有什么仇怨了。

就像是三妮那件事的时候,全村里老少,不管跟崔家有没有交情,可都帮着去追了。再者说自家最穷时候,不也是大伙儿你家一碗米我家一碗面的接济了她们?

所以现在她又什么理由,总念着前世,只顾着惶恐不安,误了自家的日子?

村里人现在也是越来越喜欢崔玉了,这孩子以前是个娇惯的,见了人也不热络,可经历了崔大郎的后事以后,倒懂事了许多。先不说支撑着一个家,照顾着弟弟妹妹,就连在村里为人处事儿可都灵机了许多。

“崔家妹子,这是要去镇上赶集啊。”村里的一个新媳妇笑眯眯的问道。现在搭车的三四个,都是村里的熟人,这会儿坐定了可不就开始唠嗑说起了家常话。

崔玉见车上几个人虽然各自说话,可那眼神可时不时的瞟到她身上。稍稍一想,她就明白,这是大伙儿等着她说结账的事儿呢。

“是啊,等回来也好给大伙儿结账呢。”崔玉也笑着回道,“要不是大伙儿帮衬着,我只怕也搭不起这个买卖来。要说等攒些钱,我也该请大伙儿吃酒了呢。”

有了这话,大伙儿的笑可都真挚了许多。只是在后来外村人搭车时候,她们可都对野柴胡的事儿闭口不言了。看的崔玉心里连连感叹,大概这就是抱团吧。自家村发财可以,但绝不能让外人抢了自家村的财路。

一路上有说有笑,走的也快。没一会,就到了镇上。因着今儿她们是坐了牛车来,时间自然是早,真是赶集的好时候呢。在镇口的时候,大伙儿就分开了,只说散集以后还在镇口来找车。

因着有目标,崔玉跟李氏直接去了长春堂,也恰好今日坐堂的就是之前那个白胡子大夫。而忙着擦桌椅的活计,也是上次帮着给找药师的那位。所以这会儿可就好办事儿了,没等崔玉开口,伙计就麻溜的领了人进后堂,又去帮着寻了掌柜的。

李氏坐在凳子上,看着手边的点心跟茶水,总觉得有些拘谨不自在,甚至连手往哪放都不知道了。好在她看着自家闺女,还是那副镇定的样子,就寻到了些主心骨。至少,不蹙着眉头忐忑不安了。

掌柜的进了后堂,先是让药师当面称验了柴胡片。之前有些柴胡没有炮制好,所以崔玉就带了不到十一斤,恰好八百文钱的柴胡来。这会儿分量清楚无异议,钱货两讫落得双方都高兴。

等结完了账,掌柜的才眯着眼乐淘淘的问起了她润肺膏的事儿。若是刚开始,他不信眼前个女子真有那么多方子,那在制药师傅按着她的法子炮制完柴胡跟其他一些药材,并且觉得效果当真比现在药铺里的法子好时候,他对崔玉可谓是深信不疑了。

炮制药材说起来不算大事儿,可对于药铺来说,却是扎根基的事儿。

见掌柜的真的对润肺膏上心了,崔玉也不吊着,就掀开篮子上的蓝布,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壶来。这是家里上供时候才会用到的小酒壶,放润肺膏正合适。

崔玉取了一个杯子,把膏体倒进里面,又让人送了些温水进来冲开。甘甜清香瞬间就散发出来,并不浓烈,但对于对药材极为敏感的药铺掌柜跟药师来说,闻的却是极为清晰。

“这种润肺膏其实是一个系列,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或是蜀中,方子都是有所调整的。”崔玉笑着把杯子分着递到掌柜的跟药师跟前,“可以调理口干舌燥,心热气促。对于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也是极其有效的。”

等长春堂掌柜的跟药师饮用过后,她才继续道:“因着这方子炮制后的膏体色鲜如乳玉,所以也唤做乳玉膏。”

掌柜的与药师对视一眼,彼此都明了了对方的意思。随即,掌柜的笑道:“大妹子的润肺膏新鲜是新鲜,可我们到底也需要试试效果,免得日后伤了彼此的情分。”

崔玉也明白这是人之常情,瞧俩人的神色,只怕是想要这个方子却又想要省了银子。估计自己走后,俩人就该按着能尝出的法子炮制了。只可惜,崔玉也不傻。

“那自然是了,不过掌柜的大抵也不知道我们娘几个的情况,如今入了冬也是急着想买地置房呢。所以,我最多就能等三天,要是实在不行,我就去别的镇上或者县城里碰碰运气了。”崔玉想了想,露出一个为难的表情,“家里并没有多余的样品,所以剩下的这点润肺膏,我还得带走呢。”

长春堂的掌柜跟药师脸色微微一变,他们却没想到,眼前的闺女竟还想着跟别家合作呢。镇上别处也有药铺,更何况,若是要去别的镇上或者县城,难免不会再次寻到长春堂这块招牌头上。到时候,若是有别处的掌柜先把方子送给东家,只怕自家这里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至于三天的时间,只怕他们连炮制的法子都不一定能寻的透。亏得总归还是有机会的。

最后,崔玉拿了钱跟李氏离开了。俩人去买了些米面粮食,又在崔玉的提议下去买了三斤肥肉一斤排骨跟一包大骨。这一下,就又出去了一百五十多文钱。

原本崔玉还打算再买些调味料跟大酱,可惜李氏是穷怕了,觉得不该那么讲究唠叨了半天,也只让她买了些酱油回去。

临离开时候,崔玉专门去买了一包麦芽糖,也好回去,给之前帮忙割茅草的孩子们尝个稀罕。

第一次赚到这么多钱,李氏简直觉得不真实的很。可看到手上挎着的篮子里那些肉跟粮食,她就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一路上乐呵呵的,笑的嘴巴怎么都合不拢了,也是第一次她没劝着崔玉别大包小包的买。

第25章 温馨的日子

到了镇子口上,真遇上赵二石提着一只兔子过来,老远瞧见了那憨子就咧开了嘴。也就是碍着周围赶集的人,俩人没好意思搭话。

“婶子,这兔子是我奶奶让我送来的。您拿着,回去放点萝卜白菜炖上,吃了也暖和。”说完,也不给人拒绝的机会,他直接把兔子塞到了李氏的手里。想了想,一时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又瞧见开始散集了,往镇口走的人越发多了,他才恋恋不舍的瞅了崔玉一眼离开了。

“这孩子。”李氏瞧着俩人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调侃的看了一眼自家闺女,“娘可是跟着你享福咯。”

说着她看了一眼赵二石离开的方向,又摸了摸放在心口的钱银。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子有了奔头,如今她觉得自个比往日里都精神了许多,甚至连劲头都高了不少。

回来的时候,虎子真笨手笨脚的给三妮洗手洗脸。说起来倒不是虎子故意的,虽说他平日里带惯了三妮,可一般洗脸收拾的活儿却是崔玉跟李氏管着的。这会儿可不就手上没了准头,把三妮的脸蛋都揉红了。瞧见自家大姐跟娘亲回来,三妮撇撇嘴委屈的就要哭了,自家哥哥真坏搓的自己的脸蛋都疼的不行。

崔玉一见俩人,觉得又是好笑又是心疼。赶紧从包里拿了两块麦芽糖塞进俩人嘴里,然后哄了虎子去帮李氏摆置东西,她则烧了热水准备给三妮洗澡。

瞧见糖块,俩孩子瞬间就眉开眼笑了,尤其是虎子,直接抱着糖跑出屋去。自从崔大郎没了以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制备过零嘴,就连过年节,都只是简单糙米面混着苞米面吃一顿饱的。

三妮捏着糖块,小心的舔了舔,然后乐出声。想了想,她对崔玉招招手,稚声嫩语的说道:“给大姐吃。。。。。。”

崔玉在灶膛里添了一把火,笑着哄三妮让她自个吃。见着小丫头弯着眉眼点头,心里顿时软的一塌糊涂。

其实家是什么,无非就是这样,家人和乐安康,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慢慢把日子过好。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没有猜忌没有勾心斗角,哪怕只是一片瓦一张炕,都是好的。

给三妮拾掇一点都不费劲儿,小丫头听话乖巧,除了抱着那块糖不放之外,一直没闹腾。顶多就是在挠到她痒痒肉的时候,她才会咯咯乱躲乱笑。

等崔玉给三妮擦洗干净,把人放到屋里炕上以后,外面李氏已经把兔子剥洗好了。原本她也是不会的,还是前年时候在后山碰上一只瘸腿的兔子,当时家里穷一家人哪里可能请得起别人帮着做?

后来还是陈家嫂子,教着她处理了。虽然那兔子没有多少肉,可几个孩子却吃得一脸幸福,连着几天都问她什么时候还有肉吃。

用手背擦了擦眼角,她笑着看了一眼正传出小闺女笑声的屋门。以前,哪里敢想能挣钱能买肉的日子啊?可如今,一切都好了。她就说,自家闺女,怎么可能没福气?

崔玉笑着出了屋子,接过李氏剁好的兔肉块,又洗了几个土豆切成块。这才,炸了肥肉,把猪油沥出来。这才又扒开火,烧大了把兔肉块倒进去翻炒。

家里调料毕竟是少的,没有辣椒没有大料,她也只能随手剁吧了点小葱韭菜一起炒进去。

肉香味儿很快就溢出来了,崔玉把之前自己舀出来开水倒进去。

就是这个空档,崔玉对正屁颠屁颠搬柴的虎子招招手。虎子现在对大姐的话,何止是言听计从啊,简直是当圣旨一样奉起来了。这会儿见大姐招手,他赶紧跑过去。

“你拿了屋里那包麦芽糖,去村里给你们那群皮猴子发一发。顺便告诉那些来咱家送过药的婶子嫂子们,赶明儿结账。”崔玉点了点他的脑门,对如今再不动不动就皱眉头苦着脸的虎子,真是满意的很呢。

小孩子,就该有点孩子样。整日里都是老成的表情,可是不容易找到媳妇的。

虎子撇了撇嘴,心里有些不愿意。好不容易,大姐才给他们买了一包糖,要是给大伙儿分了,可就没有了呢。三妮才吃了一块,他还打算留着给三妮慢慢吃嘞。

倒不是他心眼小,而是家里实在许久没有零嘴了,而三妮又小。别人家的妹妹都有糖吃,又新衣裳穿,可自家妹妹只能羡慕别人,就连衣裳都要穿改了又改的。

“行了,别撇嘴了。赶紧去吧,赶后天个,大姐保证你跟三妮吃上更好的零嘴。”

到底虎子是觉得自家大姐说的就对,所以扭身进了屋里拿了纸包就往外跑去。因为不是饭点呢,所以他一招呼,可就有许多孩子凑了过来。那些树上躲猫猫的男孩,也跟着跳了下来。

得了糖块,各个都乐的不行,没一会儿一群人就凑着团的往各家跑着递起话来。

村里给崔家送过药的人,如今各个都喜形于色,想到明日里就能拿到钱了,哪个能不乐呵?除了那个自己生了心眼,想要晒药的王英。

原来王英舍不得让崔玉挣了自己的钱,去镇上药铺卖刚挖出来的药材又觉得不值当的,所以就自己攒下柴胡,准备弄好了也一斤八文的卖出去。谁知自己还没弄呢,就有许多捂的发霉了,还变味了,有的外皮儿甚至都脱落发碎了。

人家药铺自然不肯收了,就算是贱卖,也没人要。回来以后,正听到家家户户都在说崔家明日里结账,她心底里自然是又不甘心又不服气的。心思一转,崔家能收别人的柴胡,又怎么能不收自家的?

不过是个寡/妇,家里连个能干活的男人都没有,难不成能落了她的脸面?要是崔玉敢不要,她就豁出脸皮闹腾一场。一个性子软弱的寡/妇,一个黄毛丫头,自家还能拿捏不住?

想到这里,她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哼着小曲儿,可就挎了篮子回家了。连根带叶,连好带坏的算了斤称,她可就开始算钱了。

刘大壮提着大包回来时,就看见自家婆娘满脸算计的模样,当下叹口气丢下大包可就出了门。他现在越发的不知道该怎么跟村里相处了,如今别说是邻里了,就算是一起做工的后生,都不愿意跟自个就伴呢,生怕会被他婆娘讹上赖上呢。

不管外头人生了多少心思,反正这会儿崔家的饭桌上,可是慢慢一小盆子的肉块炖土豆。崔玉还罕见的擀了面条,炒了白菜肉片。

看着自家三个孩子,还有桌上的饭菜,她就忍不住欢喜起来。自从自家男人死了以后,日子被自己搞的一团糟,一家人都面黄肌瘦的没个人样。如今才把家交给闺女不过一个月,就让他们吃上了往日里数月吃不上的白面跟肉。

想着闺女又懂事,还勤快,赵二石寻到自家闺女这么能干的媳妇,当真是老天保佑呢。

崔玉没心思琢磨李氏这会儿复杂的心思,她一边给家人盛饭夹菜,一边说道起了往后的打算。如今家里虽然有了余钱,可并不算多,白面苞米面加上杂面,也就够吃一个来月的。

她是打算做一些零嘴,回头送到镇上的杂货铺去卖。也算是寻一门手艺,也让李氏以后有个安身立命的手段。还有就是如今入了冬,也该寻摸着买一处自家的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