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王妃-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冬至联系前后,已经猜出来这个叫子睿的,应该就是李大夫的孙子了。

冬至虽然有身子原来主人的记忆,可原来的李冬至不常出门,看人也瑟瑟缩缩,不敢仔细看,所以村里有不少人她没记住。而这个李子睿,平日里也没怎么出门,他们以往都没见过面,自然是不认识的。

李子睿顺着李小柱站起身,和他一起走到棚子前,坐下后,这才再次开口:“前几日就该来道谢的,可家里就我和爷爷,他身子骨差,这次又中了蛇毒,身子弱得很,我不放心,这才一直没来,望小柱叔柳婶见谅。”

“啥见谅不见谅的,说这些客套话干啥?子睿啊,你爷爷咋样了?”李小柱接过话头,问道。

三个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他们谈话,而柳氏,则陪坐在一旁。一时间,只有李小柱和李子睿两人在说话。

李子睿再次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多亏了小柱叔和三个弟弟妹妹,今日爷爷已经能下地了。小柱叔,今日我来是想请你们一家子明日去我屋里吃个晚饭。”

“子睿啊,你爷爷这还没好利索,吃饭就不必了,你还是回去好好照顾你爷爷吧,啊!”坐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柳氏,搭腔道。

“叔叔婶婶,爷爷我照顾那是天理,这请你们吃个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自家吃个便饭,也不用花啥钱,叔叔婶婶就卖我这个面子,去吃个饭吧?你们不愿去,我这心里总搁着,叔叔婶婶,你们今日要是不答应,我明日再来就是。”

李小柱和柳氏原本是不打算去的,可人家李子睿已经将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他们要是还不答应,那就说不过去了。

最终,李小柱和柳氏点头同意了。

“叔叔婶婶,明日这个时候你们就直接带几个弟弟妹妹过去,我就不来接你们了。”李子睿见李小柱和柳氏答应了,趁热打铁地说完,起身告辞后,就回去了。

看着李子睿的背影,柳氏谈了口气,“这孩子也不容易,从小没爹没娘的,如今李大夫又遇到这事儿,这孩子心里得多没底儿啊!”

李小柱看了眼柳氏,“明日你带着冬至早些去帮忙吧,这孩子一个人张罗,得弄到啥时候。”

☆、64。第64章 。竹笋

“他爹,我晓得,明日就带着冬至早些去帮忙。”柳氏点点头,答应了。

“娘,这个子睿从小没爹没娘?”冬至问道。

柳氏摇了摇头,“这孩子一出世,他娘就难产去了,他爹在他五岁那年得了重病,也去了,他从小就是他爷爷带大的。虽说李大夫给人瞧病能挣些钱,可毕竟年纪大了,也跑不动了。他那些个亲戚,都说他是扫把星,不让他进他们家门,也没帮衬一把,哎,可怜的孩子!”

原来刚才那个笑得温和的李子睿,还有这么令人心酸的身世。“扫把星”这个名头,在这个时代一旦被人安上了,就意味着到处受人白眼。这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然没长成报复社会的人,还真是难得。

“这孩子也硬气,遇到啥事儿也没去亲戚家求着帮忙过。李大夫有个小病小痛的,都是他服侍的。听村里人说啊,这孩子如今的医术,那是比李大夫还高了!”柳氏接着说道。

“他医术这么高,为啥不出来医人呢?他能挣钱了,李大夫就不用出去到处出诊了吧?”冬至疑惑地问道。

“这娘就不知道了,那孩子整日在家里看医书,有时也会往镇上的医馆跑,就是不见他在村里挂牌行医。这李大夫一提起他这孙子,那是满心满眼的欢喜,可能将来是有大出息的。”

看李子睿那样子,应该是读书识字的人,不行医,将来可能是要考科举吧?

冬至猜测了一番,也不再深究这个问题,继续和一家人聊起了别的话题。

第二日一早,李小柱和柳氏就去地里看了玉米,回来时几个孩子才起床。

一家子吃了早饭,李小柱就带着几个孩子去竹林砍竹子。

李家村儿的村儿尾,有一大片竹林,平日里大家要用竹子,就去那里砍。因为离家远,所以李小柱每次都砍一大堆竹子回家慢慢用。这已经要收玉米了,家里连个扁担都没有,家里编篓子的竹篾也不剩多少了,所以李小柱今日去村里借了两把砍刀,带着几个孩子来了竹林。

第一次来竹林的冬至和三郎,兴奋不已。李小柱递给二郎一把砍刀,两人开始砍起竹子。

冬至和三郎两个,就站在一旁,七问八问。

“爹,咱们挖些竹子拿到屋子后面的空地去种吧,这样往后咱们就不用再老往这边跑了。”冬至提议。

李小柱挥着砍刀,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砍着,“这竹子不能在屋后种,容易招鬼。”

还有这说法?冬至吐了吐舌,虽说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可这些她还是不敢完全否认的,毕竟自己就是个孤魂野鬼。

“你们两个别一直光站着,去挖些竹笋,中午能吃炒竹笋和竹笋汤。”二郎见两个小的站在一旁叽叽喳喳问东问西,便指挥两人去挖竹笋。

“不是春天才有竹笋吗?”冬至疑惑地问道,这季节,她没听说过有竹笋呐?

“这个节气有麻竹笋、绿竹笋等,有不少的,你说的春笋那是毛竹之类的笋子,这还有的笋子是每个月都有的。”李小柱在一旁给两个小的普及了一番知识。

冬至和三郎认真听着,三郎是年纪小,所以不知道这些,冬至则是因为以前没在乡下生活过,所以也不知道这些。

讲完这些,李小柱用砍刀砍了两小节竹子,然后削尖,给冬至和三郎挖竹子去。

冬至带着三郎,背着各自的背篓,往竹林里走,慢慢去找竹笋。

刚才他们是在外围,外围的竹子都被住得离竹林近的人家挖走了,她们就只能往里面找了。

这里是竹林,也没啥危险,所以李小柱也放心让他们两个自己去找。

“姐,你看,那个是不是?”三郎喊住冬至,指着冒了尖的笋子,问道。

冬至一看,这不就是?

她拉着三郎,几步走过去,拿出削尖了的竹子,挖着竹笋旁边的泥土,三郎见状,也学着她,挖了起来。

挖了一会儿,竹笋周围一圈的土都被挖完了,竹笋也慢慢呈现在两人面前。冬至双手抓着竹笋的尖尖,用力往外拔,结果竹笋纹丝不动。她一发狠劲儿,用力往外拉,手下一滑,她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三郎啊,咱们再挖会儿吧,姐还拔不动。”冬至一只手撑着地面,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泥土,淡定地对三郎说道。

三郎直接无视冬至,拿着他的竹节,继续挖着。

冬至见状,也蹲下身子,继续挖。

这个小插曲,不一会儿就被他们抛到了脑后。

两人低头挖竹笋,挖完后就往背篓里放。放好了,背着背篓继续去找竹笋挖。不一会儿,就挖了五根,两人的背篓已经装满了。

“咱们先回去吧,挖这么多也够了。”冬至感觉背篓重了不少,三郎虽多比她少背了一根,可他年纪小,再多他就背不起了。这竹笋个头大,一个能炒三四盘,她们挖了这么多,能吃好几天的了。

三郎应了声,跟在冬至身后,去找竹林外围的李小柱和二郎。

到之前的地方,找到两人时,两人已经砍了不少竹子了。见冬至和三郎回来了,李小柱拿了麻绳捆了两捆,一捆大的,一捆小的。

他扛起那捆大的,二郎跟在他身后扛起那捆小的,冬至和三郎背着竹篓,一行四人往家里走去。

到家时,柳氏刚洗完衣服回来,正在晾衣服。分家后,柳氏直接在门口的两棵树之间牵了一根绳子,拿来晒衣服和床单被套啥的。

“娘,我们中吃炒竹笋吧,我和姐挖了竹笋回来。”刚到家门口,三郎就奔到柳氏面前邀功。

李小柱和二郎将肩膀上的竹子放下来,开始摆弄,冬至和柳氏打了招呼后就回屋里放竹篓。

等她出来时,柳氏已经不在那里了。

“娘呢?”冬至走到三郎面前,帮三郎放下背篓。

“娘去伯娘那儿借菜刀了,家里没菜刀。”三郎顺着冬至,将肩膀上的肩带取下来,将背篓放到地上。

三郎的背篓是空的,里面的竹笋已经不见了。想来,这竹笋就是被娘送给马氏和杨氏了。

ps:晚上十二点再加更一章,大家要淡定,不要急,每天晚上都会有更新的。

☆、65。第65章 。 水塘边

看来,借一把菜刀的代价还挺大的。这一下子,损失了七八斤的竹笋。虽说这是从竹林里挖的,不要本钱,可她和三郎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这次还没啥,可这菜刀家里还是得备一把,毕竟以后要常用,总不能每次用都去借吧?

算来算去,要买的东西太多了,还是钱不够啊,赚钱才是王道。

“冬至啊,你把笋子洗干净,一会儿你娘回来了好直接切了炒。”见冬至站着发呆,李小柱吩咐道。

“好勒!”冬至答应一声,赶忙回屋里拿了棵笋子去水塘洗。

村里的水塘在村口,离她家近,洗啥东西也方便。

这个点,水塘里还有几个村里的媳妇儿在洗衣服。冬至一一喊了人,这才找了个空位,蹲下洗竹笋。

“冬至啊,你大伯家这是要起多大的房子啊?”李小山的媳妇儿田氏,边捶打着衣服,边开口问冬至。

冬至手顿了下,接着,脸上堆满了笑意,说道“田婶儿,你怕是听岔了吧,我大郎哥马上就要下场子考秀才了,屋里有点银钱也得留着给他当考试的路费。再者说,大伯和奶说过,要在主屋住一年,这才几日,他咋会这么快就搬走?这刚分家的,他哪儿有这么多银钱来起房子啊?”

“冬至,你别不信,昨儿个晚上,你伯娘就去我家找我那口子,让他帮忙打地基。听你伯娘话里那意思,你大郎哥这要是考上秀才了,就得住好房子,再在主屋住掉面子。她说她回娘家借了银钱起房子,往后慢慢还。”见冬至不信,田氏将自己知道的全说了出来。

“我伯娘娘家几个舅舅屋里也不富裕,哪里有钱借伯娘起房子呀?要是他们有钱,自己都起了房子,也不用一大家子分家了还都挤在一个屋里啊!”冬至继续装作不甚在意的模样,说出这番话。

分家时,她家是狠狠地吃了亏,可这亏,她不会闷声吃。李大柱家私吞了多少钱她不知道,但是能起房子,那可就不少了。

她李冬至不是什么善人,既然他们昧着良心吞了那些钱,那就得付出代价。杨氏不是一直很注重名声,一边做了那恶心的事儿,一边又瞒着吗?这么好的事儿,她还真不会让她如愿。

冬至越不相信,田氏就越想说服她,“冬至你这小丫头不懂,你伯娘说是找她娘家兄弟借的,那就是个托词。你想想她当家这么多年,能不捞油水?还有你大伯,那可是每月都能拿到银子的!这么多年就没攒下些?你们分家,啥都没分给你们家,那些银钱都去哪儿了?还不是被你大伯一家子攥在手里啊?你们一家啊,就是太忠厚老实了!”

“家里大伯是长辈,他咋分我们都得受着,我们这些做晚辈的能有啥法子?再说,如今家已经分了,说这些也没啥用了,我们一家子如今是想法子不饿肚子,其余的也顾不了那么多。婶儿,多谢你告诉我这些,我回去知会我爹娘一声,看能不能把农活忙完了抽些时间去帮帮大伯家。”冬至脸上带着一丝委屈,又带着一丝无可奈何,说完这番话,她就低下头,拿着竹笋放到水里细细地搓洗着。

冬至那表情,活脱脱就是受了委屈不敢说。有时话说得少,就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看到现在冬至的神色,再想到李小柱和柳氏的为人,还有两家如今的家境的对比,她们脑补出了冬至一家被李大柱他们各种欺负的画面。

“冬至啊,你也别太搁心里了,如今你们分家了,往后各过各的。你们一家子都是好的,日子总会越过越顺的。这长辈就是做得再不对,你当晚辈的也不能和他们拧,不然人家会说你没教养,连带着你爹娘也被骂了,咱们呀,犯不着和他们置气!”

冬至抬起头,看向劝说她的人,这人是住在她们隔壁的吴奶奶,心地好,不过她的几个儿媳妇儿就不咋样了。

“吴奶奶,我晓得的,他们是长辈,我不和他们拧。”对于好心劝说她的人,冬至是打心底里感谢她。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最好的做法就是“忍”。不过她是个例外,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她觉得只有适当的反击才能让自己的家人过更好的生活。一味地忍让,只会让某些人越发不知收敛。当然,这些话她只会放在心里,不会说出来,就是自己爹娘,她也不会说,否则,她就是大逆不道。

“各位奶奶婶婶,还有嫂子,我洗完了,这就先走了。”目的已经达到了,冬至起身,对着众人打了招呼后,拿着洗干净了的竹笋,回家了。

如她所料,在她走后,水塘边还在洗衣服的人,都说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