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逃勰睢⒖蒲У慕逃椒ā⒔】档男睦怼⒘己玫纳罘绞健⑵降群托车那鬃庸叵档鹊取7裨颍沼幸豢虐模纯赡茉谛列量嗫嘣杏⒆颖绲拿耍侄崦氲刂圃煳蠢吹脑帜选K裕液粲跆煜赂改竿В煜陆淌νВ恿私夂⒆友穑幼鹬睾⒆幼銎稹�

人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这不是骗子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为。孩子的名字不仅仅是明天,更是今天。孩子每分每秒都在生长,一刻也不能等待。因此,每一个真正有爱心的父母与教师,都应当以捍卫童年为己任。捍卫童年是人类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我梦想,在新的时代里,人才的标准是能力而不是学历,考试分数成为学生的隐私,甚至取消那些令人恐怖和逼人扭曲的考试和分数,而代之以综合素质评定,重点测查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学过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素质,而素质是忘不掉的。

我梦想,在新的时代里,终身学习不仅成为每个人的理念,更成为每个人的行动。人的一生不再分为学习与工作两大阶段,而将学习作为终生的过程。我希望有一天,每个想上大学的人,都可以轻松进入大学。同时,那些不愿意进入大学的人,也可以凭个性化的劳动获得幸福,并受到公正的待遇和世人的尊敬。

我梦想,在新的时代里,人类对于成功形成新的共识:成功的真正内涵是幸福,而成功就是发展,成功就是选择,成功就是和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是最成功的路。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蠢材则是选择了最不适合自己的路。成功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即与人相处和谐,与社会相处和谐,与自然相处和谐。

我梦想,在新的时代里,成年人以孩子为师,每一个人也都生长出了一对翅膀,一只是自由的翅膀,另一只是快乐的翅膀。

也许,只有到那个时候,外星人才会发现,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出现了真正的人类!作为一位父亲,我梦想着我的梦想,为我的女儿,也为天下千千万万个美丽的天使。

我很愿意将我的梦想与天下父母同享,相信通过付出真诚与汗水,大家的梦想会变成现实。

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但在教育上使用这种理论是不太合适的。哪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不善于发现孩子,把自己的理想当成孩子的理想,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很有可能扼杀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只有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才能有幸福的孩子,和谐的家庭。

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来鼓励和引导其成长。如果孩子喜欢读书或者的确有某种特长,父母当然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往这方面发展。如果孩子不具备升学的条件,做为父母,千万不能逼孩子,而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上进,还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和失败,千万不要让孩子因为父母的“志向”而不堪重负,备感痛苦。

发现孩子,就要发现孩子的天性,开掘孩子的潜能;解放孩子就要使孩子从名校、分数、名次中解放出来。

第24节:成功在于选择

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是改善和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灵丹妙药。

如何使我们的孩子更接近幸福?提出下列建议:

(1)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孩子以后生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父母要培养的是孩子能获得幸福的能力。

(2)孩子是独立的,不是父母的附庸。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理想移植在孩子身上。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成功在于选择

对于一个肯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而蠢才则是选择了最不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是我几十年经历的深切感悟。

当我做了一名父亲之后,我想,教育的成功也在于选择。实际上,我们无时无处不面临选择。譬如,选择什么方法教育孩子?为孩子提出怎样的发展建议?这些对每一位父母都是不小的考验。

在我的印象中,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选择,对女儿的成长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选择乐学而不选择苦学

我是苦孩子出身,从小在文化沙漠中长大。因此,我决心让女儿从小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

在我的家里,有一架钢琴,她像一位高贵而失声的公主,寂寞地伫立在客厅一角。多年来,成为我心中隐隐的痛。

1987年春天,女儿刚4岁多,是个令人陶醉的小天使。她爱说爱笑爱唱歌爱跳舞,一听到音乐就会跳起来。当时,我的第一本书刚刚出版,扣税后收到1837元稿酬,几乎是从未有过的一笔大收入。为了女儿,我们倾其所有,托人买回一架珠江牌114型钢琴。天真好奇的女儿充满惊喜,总在钢琴那儿弄出一些声响。

说真心话,我们与许多学琴儿童的父母一样,并不敢奢望孩子将来成为钢琴家,而只盼着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当然,如果孩子万一走上音乐之路,那也是求之不得的事。为此目标,我们又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请了钢琴教师。每周两个晚上,孩子去老师家学琴。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既紧张又兴奋,挺快就掌握了简单练习曲的弹奏方法,回到家里也愿意练习。然而,现实渐渐击碎了我们的梦想。随着进度加快,女儿感到了学琴的难度,不大愿意去老师家,也不再主动练琴。其实,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可是,我们却犯了急躁的毛病,总训斥孩子不努力,怕吃苦。结果,加重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反而分散了已经较弱的注意力。

一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妻又带女儿去老师家学琴。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女儿没记住上节课的要领,一上琴难免错误百出。那位中年女教师表示了明显的不满意,敏感的女儿愈发战战兢兢,更难以达到新课的要求。回到家,女儿被扯到琴凳上,在妈妈的厉声训斥中,不知所措地弹着琴。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一颗接一颗的泪珠从女儿的脸上滚落下来,摔碎在象牙一般白洁的琴键上。我们无可奈何地走向了失败。

同一年即1987年的冬天,我放弃了刚刚任命的副处级的职务,来到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前身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开始了少年儿童研究工作。1996至1997年,我们做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时,特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心理学博士周海宏先生,剖析了儿童学乐器中的有关问题。

我们的调查表明,约50%的独生子女学过钢琴等乐器。同时,中央音乐学院也对3295名琴童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有40%的父母在孩子学琴时批评多于鼓励,使琴童比一般孩子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从周海宏博士的研究中我发现两个要点:第一,在学琴过程中父母始终都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并且坚持“欣赏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的原则;第二,业余学琴不可走入专业化的误区。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我的女儿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她酷爱读书,喜欢写作,但她却依然不愿弹钢琴。我问及她童年学琴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两个字:“恐怖!”她又说:“没学会钢琴是个遗憾,但没有失去自由值得庆幸,它给了我选择与发展的机会。”

从那时起,除了游泳之外,我几乎没给孩子报什么特长班,而是选择了多让孩子自由体验的发展之路。

譬如,孩子上小学之后,往往会害怕写作文,因为孩子不知道写什么,也对表达感到困难重重。这实际上是一个坎,也是一个分水岭。喜欢作文的孩子,可能在文科上显示出才能,而害怕作文的孩子,也可能由此对文科敬而远之。

第25节:兴趣和观察力

我意识到起点的重要,注意培养女儿的兴趣和观察力,因为这是成功的关键。

一天晚上,我和女儿在外边走着。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忽然问:

“爸爸,您看地上的碎玻璃像什么?”

原来,女儿发现地上的碎玻璃在路灯的照耀下在闪闪发光。孩子的可爱处之一是能发现成人发现不了的美。我灵机一动,鼓励她自己想一想闪光的碎玻璃像什么。

女儿仔细地看了看,回答:

“这些碎玻璃就像闪闪的星星,又像珍珠。”

女儿能有如此的想象力,并有优美的词句,让我惊喜不已。我大加称赞,说:

“太棒了!你形容得又准确又美丽,如果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呀!”

女儿兴奋起来了,眼睛在灯光下闪着亮光。不过,她又想起了什么,说:

“我想写,可好多字不会写。”

“没关系!你的拼音不是很好吗?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嘛。”

于是,在我的鼓励下,1990年3月10日,刚读小学一年级不足半年的女儿,写下了她的第一篇日记:

晚上我学完qín,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地上的suì玻lì在路灯下闪ɡuānɡ。我问爸爸这xiē玻lì像什么,爸爸rànɡ我自己想。我仔xì地看了看说:“这些玻lì就像闪闪的星星,也像zhēnzhū。”爸爸kuājiǎnɡ了我。

女儿写日记由此一发不可收,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

升入小学三年级时,作文有了难度,怎么选择突破点呢?

我觉得,写作文的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于是,我建议女儿观察热带鱼生小鱼,体会吃椰子等生活细节,她都写得生动有趣:

一天,爸爸告诉我,有一条热带鱼要生小鱼了。我一听可高兴了。过来一看,可不是,那条鱼的肚子鼓鼓的,比以前大多了。我把那条鱼单独放在一个大瓶子里,又捞了不少鱼虫放在瓶子里面。

一天过去了,不见小鱼的影子,又一天过去了,还是不见小鱼的影子。我急了,指着瓶子里的鱼嚷道:“你是不是得了慢性病,怎么还不生小鱼?”爸爸听见嚷声走过来说:“不要着急嘛,热带鱼生小鱼可慢了。”

又过了几天,一条小鱼在瓶里游来游去,我赶紧去观察。只见母鱼不动,从肚子下面滚出一个小圆球,这就是小热带鱼了。它头在前,尾在后,一出妈妈的肚子就游了起来。紧接着,一条条小鱼就生出来了。不一会儿,瓶里就有了40多条小鱼了。而且这些小家伙一个个都是健壮的小鱼。从那以后,我更喜欢我的鱼了。

(时间:1991年10月12日)

国庆节,一位客人给我家送来一篮水果。果篮里有苹果、桔子、石榴等,令人吃惊的是果篮里面还有一个椰子。

我从来没吃过椰子,所以对它很感兴趣。吃过午饭,我和爸爸便开始对它“研究”起来。

椰子的外表长了一层厚厚的椰棕,乍看起来像一个棕发的娃娃头。爸爸用水果刀先削掉它的椰棕,接着用清水洗去上面的泥土,再在椰壳上挖了一个小洞,把没做任何加工的椰汁倒进碗里。我这才看明白了,天然的椰汁并不是像牛奶那样又白又浓,而是透明的水,和米酒有些相似。喝一口在嘴里,清凉凉的,微微有些甜味儿,虽不如饮料椰汁的味儿浓,但它是真正的椰汁。

喝完椰汁,爸爸又把椰子切成两半,一人一半吃椰肉。我吃了一口,味道真不错,香甜中带有一丝奶味……

椰子生长在海南岛,我今天在北京喝了一次椰汁,心儿也飞向了神秘的海南岛。

后来,我还和女儿一起养猫、养兔子。结果,女儿写的《小兔子三部曲》长达1500多字,还在《东方少年》杂志上发表了:

邻居赵阿姨送给我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这跟一两个月的小猫差不多大小,一身雪白雪白的绒毛。小兔子的头是椭圆形的,红宝石般的眼睛,红得好像得了红眼病似的。它有一张三瓣嘴,吃起东西来快极了。它的两只长耳朵能随着音波的方向转动90度,白绒球似的尾巴贴在屁股上,可好玩呢!

小白兔总是不停地吃食,而且吃的速度惊人。我喂它时,它总是先咬一口鲜嫩的菜叶,抬头向四周望一望,看有没有别的兔子跟自己抢食吃,然后再咬一口,又抬头看看,直到吃完为止。

吃饱了以后,小白兔两只前爪往脸上摸来摸去,好像在洗脸,它的后腿支撑着身体,晃晃悠悠的。小兔子睡觉的样子很滑稽,头贴着地,撅起屁股睡觉。有一次,我看到它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以为它死了,伤心极了。可是当我走到它身旁用手抚摸它的头时,它竟然动了。原来它没有死,我高兴得破涕为笑,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