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上海1909-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研究所里参观的萧震雷不管也不问。

不过萧震雷临走之前向他问起能不能进一步将无线通讯装置的体积减小,特斯拉瞟了他一眼,从自己的办公室保险柜里拿出一份资料丢给他就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了。萧震雷拿着这份资料翻了翻,他是看不懂的,不过有人能看懂,他将资料递给跟在身边的小高,吩咐小高联系装备部门的人,根据这份研究技术资料再进行研究,争取早一点进一步把更小型的无线通讯器弄出来。

实际上现在无线通讯器已经在海军舰船上全部装备了,舰船与舰船之间的联系再也不需要全部靠打旗语或者用电报联系,不过虽然每艘舰船上都有了无线通话装置,不过依然没有取消旗语和电报机,无线通话装置受到功率和天气原因的影响很大。而且距离也不能太远,因此海军方面依然保留了旗语和电报联系的方式。在天气情况不好,影响无线通话的情况下。用旗语联系是最好的,长距离联系用电报。

另外空军方面,每一架战机都在进行改装,主要是将无线通话器装在战机上,加装了无线通话器的战机联络起来会方便很多,以前没有加装无线通话器的战机在空中根本不能与基地进行联系,只有侦察机可以联系,侦察机上有两个人,一个驾驶。另一个收发电报,而战机就算是近在咫尺的僚机也只能用过打手势联系,但是加装了无线通话器之后,战机与战机、战机与基地之间就可以自由地进行即时联络了,而且由于战机身在天空,电波信号不会受到地面建筑和地形的阻扰,与地面基地和空中友军联系的距离可以更长。

12月中旬,欧洲那边的战局出现了一些变化,协约国方面在意大利暗中组织了二十万兵力从意法边境突入进法国境内打了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这次战役中,英军充当了此次作战的主力。

尽管此时英国人已经发明了马克一型坦克,但是却没有把它用在战场上,第一是因为它太重。从英国运到意大利很不便,第二是因为它的才研制几辆,数量上不够。而且这几辆还在性能测试当中,这几辆马克一型坦克还是丘吉尔挪用了海军专款而制造的。英**方都很不看好它的前途。

协约军队二十万人从意法边境打入法国境内之后,刚开始德军被打了一个搓手不及。但是德军很快调整过来,调集兵力进行反扑,面对德国强悍的陆军,以英军为主的协约军很快被打丢盔弃甲,不仅将之前抢回来的一小片法国地盘给丢了,而且还让德军从意法边境打进了意大利境内,如此一来,意大利人开始慌乱了,面对德军的进攻,意大利有钱人开始准备外逃,意大利的物价开始疯狂上涨。

德军的进攻速度太快了,快得协约军队还没有组织好防御就被德军冲垮,大批的协约军队纷纷向意大利南方转移,协约国高层不得不组织海军舰队和大量的运输船只在地中海沿岸一带接接应。

协约国高层知道,战局到了这个地步,协约国必须放弃意大利,将军队撤回北非以保存有生力量,因此更多的船只被派往意大利南方沿海接应那些溃逃的散兵游勇。

在12月15日的总统办公室例会上,蔡锷、杨度、杨士琦等人对此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萧震雷在暗中给予德国的帮助太多了,这很有可能造成以后无法控制局势,毕竟德国不是一个小国,不是华国可以随便就能控制的,而且很多事情不是靠想当然就能让局势按照己方的想法进行。

坐在主位上的萧震雷对他们的担忧表示了理解,他思索几分钟后说道:“诸位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现在表面上的情况来看,同盟国方面无疑是占据了绝对上风,法国方面除了当初撤往伦敦的十几万人,就只有北非方面还有几万人,它的力量太小,如果法国流亡政府不能回到法国国内,不能重掌政权,它的作用也仅仅只能摇旗呐喊”。

“现在协约国方面主要与德国对抗的是英国和沙俄,在陆军方面,沙俄几乎牵制住了德国大部分兵力,英国人如果不是靠一个英吉利海峡和皇家海军舰队,只怕早就被德国人给灭了!”

“不过诸位也不要忽略了英国的战争潜力,英国是在全世界都有殖民军队的,也在全世界都有殖民地的,除去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之外,在非洲,英国还有大量的殖民地。就算德国人在空军方面也占据着上风,英国人也不会在一时半会内被打败!”

“我对诸位的担忧深表理解,诸位担心德国的实力庞大到让我们对局势失去控制,这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暗中帮助德国人,让协约国和同盟国两方面自行厮杀,至于他们能斗到什么程度,我们暂时不管,我们这边一方面发展经济、发展科研技术、努力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收回湾岛、琉球和朝鲜等地,等到时机成熟了,我们再出兵欧洲”。

杨士琦问道:“大总统,您说时机成熟是指什么时候呢?”

“沙俄!”萧震雷道:“我们必须要等到沙俄方面出现问题,只有沙俄方面出现问题,我们才能出手,否则无法凸显我国的重要性,因为一旦沙俄出现问题,协约国方面的实力就会失去一半,到了那个时候英国人必须过来求我们!”

这时杨度说道:“大总统,您提出过要重新恢复朝贡体系,并且要对朝贡体系进行修改,不再让朝贡体系变成一个松散的体系,而是要让我国对朝贡体系内的成员国有着一定的约束,对此我们深为赞同,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却只有朝鲜是我国的藩属国,算上日本的话,也只有两个,以前的琉球王室好像已经没有后人存在了,要重新搞一个琉球国出来只怕不行,如果只有两个藩属国,这个朝贡体系搞起来的意义不是很大啊!”

萧震雷闻言点点头道:“皙子说的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如果只有日本和朝鲜这两个藩属国肯定是不行的,之前我们占据的德属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现在由我们管理,等以后如果他们要求自治,而我国又迫于国际形势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妥协和让步的时候再同意让他们自治,但是必须要成为我国的藩属国”。

“除此之外,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向东南亚方面想想办法,就好比法属印度支那、英属缅甸、英属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以及美属菲律宾等地,我们难道就不能在这些地方想想办法?”

幕僚团中的狂生辜鸿铭当即鼓掌赞成:“大总统此言甚善,我以为可行,可以先派遣情报部门的优秀特工过去进行活动,考察当地的反抗实力的情况,如果认为有扶持的可能,又可以控制得住,就可以进行扶持,支持他们发展武装力量反对英法美等国,同时我们军方也可以派遣教官过去支援他们训练军队,向他们的军队传播我们天朝上国的思想和理念,等到时机成熟,可以支持他们推翻英法美等国的统治,再让他们加入我国的朝贡体系”。

辜鸿铭这个人是一个皇权保守派式的人物,他一生主张皇权,因此对于萧震雷提出的恢复朝贡体系,并且对朝贡体系进行改良的主张极为赞同并推崇备至,他认为通过改良的朝贡体系可以让华国对朝贡体系内的成员的控制更加深入一些,如此一来,华国就可以在亚洲形成了一个以儒家文化、道家和佛家为基础信仰的东方文化圈。

今年他在京城出版的一本名叫《春秋大义》的书,主在向西方宣传华国的传统文化,这本书已经出版很快就被德国学者翻译成德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萧震雷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我们恢复朝贡体系,并且想办法让周边国家加入这个体系当中,并非为了扩张,第一个目的是为了给我国在外围设置保护圈,如果我国其他大国发生了战争,这些外围的势力可以为我们抵挡一段时间的入侵,让我们有时间来布置应对措施,第二个目的,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是壮大我们的力量,历来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在国际政治舞台,必须要拉帮结派以为互相支援,如果我们能够让朝贡体系恢复到明朝的鼎盛时期,那么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会再次成为世界的中心,如果诸位没有其他的看法和意见,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这件事情交给皙子负责,我会让王亚乔从铁血调查局抽调一些特工交给你指挥,尽快把这个工作提上日程!”

杨士琦拱手道:“定然不让大总统失望!”

第488章传播汉学文化

萧震雷的幕僚团中有不少保皇派、立宪派人士,例如杨度、杨士琦、辜鸿铭等人,这些人尽管都主张立宪、主张保留皇权,属于旧派人物,但是他们的才智却是十分难人可贵的,萧震雷当初征辟他们做幕僚团成员时还是遭到了国内一些人的诟病的,但是这近两年来,萧震雷只是用他们的才智,却没有受他们思想主张的影响,这才让很多人放心下来。

这些人尽管在思想上有些守旧,但他们的才智和能力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而且他们的很多想法,外人也不能说他们的想法完全不对,就比如辜鸿铭,他曾经对北大的学生们说:“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华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华之文明”。

慈禧有次过生日,辜鸿铭曾经写下:“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的诗句。可见他忠于的并非是一个王朝或一个皇帝,而是忠于这个民族、这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辜鸿铭对别人向来是狂傲的,可唯独对萧震雷却恭敬有加,也许在他看来,萧震雷就如同是一个皇帝一样,在他的心里,他已经将萧震雷看成了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这天下班后,萧震雷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秘书小高跟在身后,走到楼下大堂,刚好看见辜鸿铭也准备下班回家,萧震雷便叫住他:“辜先生,准备回家?”

辜鸿铭连忙拱手鞠躬行礼:“是的。大总统!”

萧震雷笑道:“去我家坐坐怎么办?晚上我让人多加两个菜!”

聪明如斯的辜鸿铭立即明白萧震雷请他过去肯定不仅仅只是请他吃饭那么简单,连忙答应:“多谢大总统相邀。鸿铭深感荣幸!”

“那请上车吧,小高。替辜先生提一下包!”萧震雷笑着指着小高说道。

小高立即走过去帮辜鸿铭提包,两个侍卫上前将车门拉开,让萧震雷和辜鸿铭分别上车。

到家之后,萧震雷请辜鸿铭到客厅就坐,两人便在客厅沙发上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等晚饭,喝茶时,萧震雷便开始与辜鸿铭说起了这次请他来的目的。

“辜先生现在还在北大代课吗?”

辜鸿铭双手捧着茶杯说道:“是的,大总统!”

萧震雷问道:“你认为现在的北大等学校学生在文化思想上相比之前如何?”

辜鸿铭见萧震雷问起这个。便来了兴趣,“清室覆灭之前,学生们十分渴望外来之文化,毕竟当时清室衰弱,老师们和学子们当中的有识之士都希望能从国外学到先进的文化,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洋人们的国力之所以比我国强盛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先进,当时大总统却告诉了所有人,没有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也一样可以提升国力。一样赶超列强!”

“现在学生们都安心学习了,虽然还有不少人依然叫嚷着引进外国文化,但毕竟没有之前那么叫嚣得厉害了!”

萧震雷点燃一支烟笑道:“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即便我们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但是有人主张会要学习外来文化,因为我们这个国家闭关锁国了数百年,国民的思想一直在受到禁锢。清朝被推翻之后,很多在思想上受到禁锢的人渴望获得自由。而那些走出国门在国外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或多或少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

“据了解,外来文化的侵蚀已经日益严重。我们可以接受外国先进的东西将它们吸纳为己用,融合成我们自己的文化和思想,但是绝不允许我们的文化和思想被侵蚀,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辜鸿铭听到了这里隐隐猜测到了萧震雷叫他过来的目的,但这还很模糊,他还得往下继续听萧震雷说。

萧震雷继续道:“现在外国文化和思想,不管是先进的还是糟粕的,都一股脑地往我国涌过来,特别是那些从西洋回来的人,以为自己在西洋多喝了几瓶墨水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自以为学到了西方文化的精髓,认为外国的东西总是比国内的东西好,这种情况不能让它继续蔓延下去,但是政府方面又不能进行行政干预”。

辜鸿铭立即道:“那大总统的意思是?”

萧震雷抽了几口烟说:“我和内阁宋总理商量过了,准备在内阁成立一个汉学文化传播委员会,这个汉学委员会直属内阁教育部门,主要职能是:第一,就是支持各外国各级各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