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嫁-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两种药,她配置了七八次。不停的改进,一点微小的失误都不行。直到王七郎首肯。她亲自配制的药,才敢给病家用。

如今,她没有机会去犯错和重复,也没人会纠正她。

万一弄得不好。会添重这孩子的病情。

所以,凌青菀一直没敢开口去说。但是,此刻见这孩子如此痛苦。假如没有外药的配合,哪怕凌青菀的药方管用。他也要再难过四五天。

太受罪了。

“贵人,求您试试!”店家给凌青菀跪下,求她道。

店家救子心切,动不动就给要凌青菀下跪。

“我没有把握能配制成功。”凌青菀道,“假如失败了。。。。。。”

“假如失败了,就是这孩子没有造化。”店家道,“贵人,您试试吧。无论如何,不能看着这孩子这样遭罪啊。”

孩子受罪,做父母的无能为力,心都要碎了。

一丝渺茫的希望,做父母的都有抓住不放。

店家的话,鼓舞了凌青菀。

“好,我写个方子给你,你去抓药,我来试着配制。”凌青菀道,“但愿有用。”

店家道是,拿了纸墨给她。

凌青菀伏案,写了“连翘、白茅根、紫草、丹皮各半斤,五培子、蒲公英、苦参各两斤”的一张方子,交给店家。

她叮嘱店家:“拿这个去抓药,药铺上的人肯定要问为何剂量如此之大,可能劝您改改方子。您别改,这些药我不是全部用,只是怕失败了,还有几次尝试的机会。”

她这个方子,是用来凉血祛风、解毒止痒的。

店家重重点头,道:“您放心,我亲自去抓药!”

等店家去抓药,有个店小二,端了汤剂的药碗进来,给这孩子服药。这是昨天开的方子,还在吃。

孩子不愿意喝,店家的女人和店小二合力,费了好大劲才灌下去。

凌青菀走到门口,透透气。

安檐也跟着她出去。

店家孩子的惨状,安檐也瞧见了。不过,他在军营时间久了,也随舅舅出征过半年,这点小伤对他而言,是小巫见大巫的,心里毫无涟漪。

凌青菀却是挺难过的。

“还好吗?”安檐问她。

凌青菀点点头,情绪有点低落:“那孩子挺遭罪的,看着不忍心。”

“慢慢来,不用着急。”安檐道,“你医术好,能治好他的。咱们在这里耽误一两天也无妨。”

凌青菀颔首,道:“既然碰到了,就不好半途而废。我也是想治好了这孩子,再回家。”

安檐同意。

他们快要到京城,也派人送信给了家里。现在耽误了,自然也要派个人去通禀一声,免得家里担心。

这处客栈离京城,还有一天半的路程。

“你安心配药。”安檐告诉凌青菀。

凌青菀嗯了声。

半个时辰之后,店家急匆匆把凌青菀要的药买了回来,交到了凌青菀的手里。

“贵人,您现在就配药吧。”店家也不顾是否得体,直接催促凌青菀。

凌青菀点点头。

她要了间僻静的屋子,又要了只小药炉,自己进去配药了。

配方是记得的。

王七郎身上,有本王氏祖传的药书,叫《王氏医存》,包罗万象。

甚至连巫医之术都有详细的记载,更别提药方了。不过。巫医之术讲求缘分,王七郎说卢玉无缘,不肯教她。

其中的药方,多达五百副之多。王七郎让卢玉背过,说医者治病,熟记药方是基本。

卢玉记性好,故而熟练。

她按照自己的记忆。把这些药一点点投入药炉。慢慢配制、熬煮成膏。

安檐又在屋外守着。

“我这一时半会也弄不好,你先去休息。”凌青菀对安檐道,“左右一个小客栈。还能有什么事?”

“我又不累。”安檐道,“你去忙吧,别管我。”

凌青菀说不动他,只得任由他守在外头。自己慢慢炮制药膏。药的味道很冲,凌青菀很久没有接触过制药。有点咳嗽。

她咳了好半天。

安檐听到了,想问,但是又忍住了,没有打扰凌青菀。

凌青菀忙活了将近一个半时辰。浑身都汗透了,连头发丝都在滴水,终于把药膏弄好了。

她自己也累得脱力。

“药膏给我。你去休息吧。”安檐从她手里,接过来药碗。碗里装着的药膏。尚未凝固,只是有点粘稠。

凌青菀点点头。

“你告诉店家,直接涂抹。可能有点疼,不妨事的,照样抹上去。每隔半个时辰抹一次,但愿可以暂时止痒。”凌青菀道。

安檐记下了。

“陈观,把这药膏送给店家。”他喊了护院,又把这话转告了护院,让护院拿着去给店家。

安檐自己则陪着凌青菀,回了西跨院。

店小二送了热水。

炮制药膏,凌青菀用脑又费力,昨晚还没怎么睡好,人就像虚脱了一半。

洗去满身的汗,又换了件干净衣裳,凌青菀躺下就睡着了。

念如在屋子里陪着她。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夕照似叠锦般绚丽,从窗口透进来谲滟的光。

念如坐在窗边的炕上打盹,夕阳落在她面上,给她洁白的肌肤渡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辉,她的五官更加显明好看。

“念如?”凌青菀喊她。

念如一下子就惊醒了,笑嘻嘻跑到了凌青菀身边,问:“姐姐,你睡醒啦?你渴了吗?”

凌青菀是有点口渴。

她点点头。

念如殷勤的给凌青菀倒了杯水。

“姐姐,掌柜的过来说,他家小子不痒啦,姐姐的药真是仙丹,要给姐姐磕头!安二哥不让他打搅姐姐,让他先回去了。”念如对凌青菀道。

这大概是安檐嘱咐她说的。

安檐知道凌青菀还担心那孩子的病情。

“那太好了。”凌青菀笑起来,心情倏然明艳,“念如,你喊踏枝进来给我梳头,我要起来了。”

念如道是,跑出去喊了凌青菀的丫鬟。

丫鬟们进来,服侍凌青菀更衣梳头。

整理妥当了,凌青菀准备去看看店家的孩子,念如却拉住了凌青菀:“姐姐,我也想去。”

凌青菀笑着,拉住了她的手,道:“走吧,去看看。”

安檐听到了这边的动静,早已在门口等着。

“店家说,孩子用了三次药膏,就不痒了,如今睡着了。”安檐把方才念如的话,告诉了凌青菀。

凌青菀点点头。

他们一行人,去了店家的小院,看那个孩子。

孩子肌肤上,全是药膏,有些发黑。固然难看,但是孩子的痒暂时止住了。

店家夫妻看到凌青菀,急忙要给她磕头。

凌青菀让他们免礼,免得吵醒了孩子。

“我把脉看看。”凌青菀道。

店家端了个小杌子给她,让她坐下把脉。

已经服用了三帖药,孩子的风邪去了一大半,痒也暂时止住了,病情稳定。

凌青菀面露笑容。

她的笑容,给了店家夫妻无线的希望,两人也大喜。

“暂时是稳定了,药还是要吃。”凌青菀道,“吃完这些药,应该就痊愈了。”凌青菀道。

她很高兴。

她第一次独自尝试配药膏,就这样成功了。

***L

☆、第101章药商

凌青菀的药,起效并不快。

但是,她的药膏颇有神速,涂抹了三次,前后一个半时辰,就把店家儿子的风疹痒给止住了大半。

至少孩子能安然入睡。

店家夫妻很感谢凌青菀,特意做了一顿丰盛的晚膳,款待他们。店家还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陈年老窖,开封给凌青菀等人斟上。

“我可以喝吗?”念如坐在凌青桐身边,闻着美酒,浓香扑鼻,令人垂涎。她从来没喝过酒,心里有点馋,低声问他。

破戒没关系的,反正以后不做尼姑了。这是凌青菀告诉念如的,念如没什么主见,就答应了。

凌青桐点点头,道:“可以啊。”

他也打算喝一点。

凌青桐端起酒盏,闻了闻酒香,然后小小抿了一口。入口绵柔,

入喉回甘,果然是佳酿。

想着,凌青桐又喝了一大口。

他尚未咽下去,那边店家已经给他姐姐敬酒,道:“贵人救了犬子性命,我夏三童感恩戴德。。。。。。”

店家的话还没有说完,凌青桐一口酒喷了出来。

凌青桐被呛得半死。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连夏三童的话也被打断了。

安檐问:“呛到了吗?”

凌青桐好半晌才缓过神来,摇摇头道:“没有,没有。”然后,他仔细打量这店家。

这店家约莫二十四五岁,年纪并不大,中等个子。他浓眉大眼,双目炯炯有神。透着智慧。

他是老东家的儿子,去年才接手这家客舍的。

“你。。。。。。你叫夏三童?”凌青桐难以置信的样子,盯着店家问,似乎想把他看个透。

店家有点摸不着头脑,仍是认真回答:“回小少爷,小人叫夏三童,有两个哥哥。小时候夭折了。独小人长大成年。虽然是老父亲的独子,却是行三。

家里没人念书,托了老先生。取了个‘童’字,贱名容易养些。小少爷,可是有什么不妥么?”

凌青桐连连摆手,道:“没有不妥。甚好甚好。”说罢,凌青桐的眼睛路。露出一些奇怪的精光,是看什么宝贝一样盯着夏三童。

凌青菀和安檐都好奇看着他。

特别是凌青菀。她知道凌青桐是重生的,故而他知道很多以后的事。

难不成,这个店家往后会有什么名堂吗?

凌青菀打量了几眼这个店家。

他看上去其貌不扬。家财也薄弱,更不像个读书人,他以后是靠什么改变命运的?

店家的话被凌青桐打断了。故而再接上就有点奇怪。他笑呵呵的,说:“贵人。你们用膳,小人不打扰了。贵人的大恩,小人一直铭记。”

顿了下,他又道,“不知贵人府上哪里,什么名姓?小人定然铭记于心,日夜为贵人祈福。若是孩子长大了,出息了,也好报答贵人。”

凌青菀尚未回答,她弟弟立马抢先道:“我们是晋国公府,姓凌,我姐姐是晋国公府长房的二姑娘。”

店家叫了声“凌姑娘”,然后又给凌青菀道谢,很是感恩戴德的样子。

凌青菀瞥了眼凌青桐。

凌青桐暗暗给她使了个眼色。

安檐瞧着这对姐弟俩,觉得好笑。不过,凌青桐的举动,安檐也不太明白。

一顿晚膳之后,大家各自歇息,明早动身赶路。

夜里有些闷热,盛夏就这么来了。

凌青菀梳洗之后,跑到了凌青桐的房间里,询问他:“那个店家,以后会有什么大出息吗?”

肯定是好事,否则她弟弟不会这么自告奋勇把自家家门报给这位店家。

“二姐,你真是走了大运!”凌青桐一脸兴奋道,“那是夏三童,杭州最有名的富商!往后三十年,整个天下人都知道夏三童的大名。”

凌青菀愕然。

“商人,会有什么大名堂吗?”凌青菀问道。

凌青桐微笑,道:“二姐不知道,往后的世道会大变样。本朝素来重商,太祖曾颁令‘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太宗也曾颁令‘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减轻了商人的税收。

朝廷律法严禁官吏勒索、刁难商贾,二姐你肯定也不曾留心。有律法规定,‘官员若滞留商人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

特别是去年,官家颁布新令:‘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这条令法是说,商人以后可以考科举,可以从政,正式废除‘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禁令。”

本朝重商,从太祖时期就开始了,这个凌青菀知道。

去年颁布的新令,正式废除了商人不能从政的禁令,凌青菀真不知道。

她那时候刚刚复生,哪有心思关心朝政?

不过,历朝重农抑商,起因可以上溯至秦汉,直到本朝才有所改善。

孔子的弟子子贡因经商有道,家累万金,富可敌国,结驷连骑,聘享诸侯,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

到了秦朝,皇权专属。

历代帝王都怕“商人与国君分庭抗礼”的潜能,瓜分皇权,所以制定了很多制订了抑商、辱商、贱商的律法,将商人列入市籍,视同贱民,从根源确保皇权专制。

但是到了本朝,太祖很重视商人,制定了很多恤商的律法,宽待商人,鼓励商业。

如今,又废除禁止商人入仕的律法,所以商人地位更高了。

“再往后十年。富商豪门几乎与隋唐时的天下高门一样,受人敬重。特别是苏杭等地,富商可以与知府平起平坐,他们可以选子弟入仕,掌控一方政治,和隋唐时的望族一模一样。”凌青桐笑道。

凌青菀说罢,惊讶之余。也觉得可以理解。

现在就有些苗头了。

这几年的婚姻。“不问门第、直取资财”,不正是商业繁荣的另一种体现吗?

“。。。。。。像咱们这样的清贵门庭,以后就没啥可贵的了。”凌青桐笑道。

他只是举例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