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嫁-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氏哭了一会儿,抹干净眼泪,询问念如回来的缘由。

凌青菀和凌青桐也知情了,让景氏惊心。

她看向凌青桐的目光,带着几分忐忑不安,不知该对凌青桐说什么,才能让凌青桐好受些。

凌青桐明白母亲的眼神,道:“娘,我想留下念如,她是我们的妹妹。娘,儿子从前总是惹您生气,以后不会了。以后不管是念书还是习武,都听娘的。”

这番话,又让景氏热泪涌动。

景氏想到凌青桐总是跟她生气,心里担心念如回来,凌青桐会更加疏远她。

凌青桐是景氏换回来的,虽然觉得对不起念如,却也是把凌青桐当儿子一样养大的。

听到孩子这番话,没有半分生疏,反而很感激她的样子,景氏心里惊喜交加,不禁热泪盈眶。

“好,好!”景氏哭着道。

只有念如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片刻之后,景氏重新喊了丫鬟婆子们,梳洗一番,敛去泪痕。她亲自去外院,将凌青菀他们姐弟带回来的东西,都整顿好。

外祖母和舅母送的土仪,比景氏预想得多多了。

景氏很吃惊。

“太原府有什么好事吗,怎么舅母这样高兴,送了好些东西?”景氏问凌青菀。

凌青菀就把自己治好了景八娘的事,告诉了母亲。

景氏听罢,很是开心。

“娘。你不知道二姐多厉害。。。。。。”凌青桐又把凌青菀打景五郎的话,告诉了景氏。

事情的因果,他也说了。

他从前很调皮,总是跟景氏闹脾气,没有这样亲昵跟景氏说过话。景氏突然觉得这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心里又是一阵泛酸。

虽然发酸。到底很高兴。

景氏笑着听凌青桐滔滔不绝。把事情说完了。

“你们啊。。。。。。”景氏听罢,摇头笑道,“让你们去做客。还惹事。”

话虽然这么说,语气里却没有半分责怪。

而后,景氏让人把太原府带过来的土仪,整理出来。给老太太、二房、三房都送了些。

剩下的,景氏令人包装好。回头给一些近亲和邻居也送些。

凌青菀则带着念如,回了自己的房间里。

她院子里的丫鬟,都暂时调到了她母亲那边,只留下踏枝和挽纱。这两个陪着凌青菀去太原府的丫鬟服侍。

忙了一会儿,景氏的心也静了下来。

悲伤、害怕都镇定下来。

接下来怎么办,应该找小景氏商量。当年知道这件事的人。多半早已消失无踪了,所以暂时没什么风险。

凌青桐的生母也去世。接生婆也走了。

景氏身边,甘妈妈是知道的,当年帮着换孩子,甘妈妈是主力。这次去太原府,甘妈妈也跟着去了。瞧见了念如,甘妈妈也吓得心直跳。

可是安檐凶神恶煞的样子,甘妈妈什么也不敢讲,任由他们把念如带回来。

甘妈妈去了太原府,见到了舅母。瞧舅母那副态度,甘妈妈也知道舅母会害念如,所以能把这孩子带回来最好不过了。

“大奶奶,您别慌。”甘妈妈安慰景氏,“婢子瞧着,这件事无碍。您听婢子说:四少爷长得像舅老爷,您和舅老爷又有八分相似,所以四少爷是您的儿子,这是板上钉钉的,他就是凌家的孩子,咱们咬死不放,就是官家也断不了这个案子。

念如是长得像大少爷,那又如何?她只比大少爷小五岁,谁会说他是大少爷的孩子?

谁又敢说她是您的孩子?毕竟她不像你啊。念如是像老爷,但是老爷走了十三年。咱们就咬定念如十二岁。

外人哪怕是猜测,也只能猜她是二爷或者三爷的外室女。若是旁人知晓了,咱们就说二姑娘和四少爷出去玩,瞧见无人领养的孩子,见她长得像大少爷,领回来玩。哪怕说不通,到底能遮掩。”

景氏心头微动。

甘妈妈那句像“二爷或者三爷的外室女”,让景氏心底起了些涟漪。

她们主仆正悄悄商量着,后面角门处的婆子却急忙跑进来禀告说:“大奶奶,姨老爷和姨太太来了。。。。。。”

已经宵禁了。

小景氏和安肃听说了这件事,趁机夜色到了凌家,和景氏商量怎么办。

这也关乎安肃的前途。

景氏连忙迎接了他们。

甘妈妈把丫鬟和下人们都遣到小厢房里,自己站在院子里,不准任何人偷听。

“。。。。。。都是我不好。”景氏给安肃和小景氏赔礼道歉,“当年都是我糊涂。”

“当年的事,我们夫妻也是首肯的,甚至帮忙了。”安肃道,“姨太太别多心。咱们也不知道往后的事,前事就不要多提了。今后怎么办,咱们得想个法子。”

“是啊,姐姐。”小景氏也安慰景氏,“不要提谁的错。当年那么凶险,假如不换了桐儿,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呢。”

小景氏一点不后悔当年帮景氏换那个孩子。

当初,凌青城病得抽搐,大夫们都说那孩子不中用了,不应该再指望。

景氏怀着孩子,丈夫去世,长子病危,老二是个女儿,难道再生个女儿,任由继婆婆和小叔子掌控她们母女三人吗?

那时候,小景氏的丈夫也没有发迹,不能帮姐姐,只有希望姐姐的生活可以好过些。

换了桐儿之后,凌青城的身体就一日日好了起来。没过两年。凌青城活蹦乱跳的,焉知不是凌青桐带了福运给凌家?

“姐姐,你可有什么主意?”小景氏又问景氏。

景氏听她这个意思,小景氏倒有些想法。

“我现在哪有主意?”景氏先不说自己的,只问小景氏夫妻,看看他们怎么说,“你和妹夫帮帮我。。。。。。”

小景氏和安肃都沉吟了下。

安肃先开口了:“最一劳永逸的法子。就是选个地方。再把这孩子送得远远的。咱们家里,别短了钱财,保障她衣食无忧。”

景氏沉默了。

她舍不得。不会再送走这孩子的。

再说了,当初她、她母亲和小景氏都觉得明定师太可靠,但是凌青菀姐弟还是说,念如被人卖了。

明定师太都不可靠。还有谁可以信任呢?

远远送走,旁人怎么作贱这孩子。都随旁人的心,都是生死由人。

“这孩子有些痴性,她没有旁的孩子那么机灵。”景氏半晌,才为难道。“她脑子有些慢,不知道旁人的恶意,我怕。。。。。。”

“我也觉得这法子狠毒了些。”安肃听景氏的话音。知道她不同意,又道。“也可以将她养在京里,选个可靠的人照顾她,你们还能隔三差五去看她。

只是京里人多口杂,万一闹出来,岂不是说不清道不明?这样的话,也是有些风险的。”

藏在京里,也藏不了一辈子。

将来怎么办,念如不嫁人吗?

藏在京里,只是一时之计,不是长久之法。

景氏沉默了。

怎么办?她心里一团乱麻。

“我有个念头,虽然有点风险,倒也能试试。”安肃沉吟一下,又道。

景氏看着他,等待下文。

安肃却给小景氏使了个眼色,让小景氏开口去说。

小景氏压低了声音:“姐姐,你那个三叔,他是否可靠?我听你说,他是个有良心的,而你们三奶奶,颇有见识,也有善意。贿赂贿赂他们,将这孩子寄样在你们三叔名下,你意下如何?”

景氏大喜。

她之前也有这个念头,而后又打消了。倒不是不敢这么想,但是她没有能力。

她没法子对老三夫妻威逼利诱。她的能力,不足以震慑他们,也不足以收买他们。

但是安肃可以。

假如安肃出面,可以给三叔一个官职,也可以给三奶奶娘家的兄弟封官,让他们一家荣升。

三叔跟长房关系亲密,三奶奶又是聪明谨慎的,他们夫妻倒是可信。

虽然人心难测,景氏觉得走到了这一步,不管怎么做都是冒险。

与其这样,还不是选择三叔。

“可是,念如都十三岁了,我那三叔才二十五岁,生不出那么大的闺女啊!”景氏又犯难了。

“孩子的年纪,谁又说得准?”安肃笑道,“像桐儿那么高的孩子,有的八九岁,有的十二三岁,有的十五六岁也才那样。”

也是,一个人的年纪,相差几岁很难说的。

倘若二十七八岁的人,说他只有十六,很难叫人信服;但是,十九岁的孩子,说只有十四五岁,旁人是很难真的分辨出来的。

哪怕有疑惑,也只能说这孩子发育得好,长得比较快而已。

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在发育,年纪更是难断了。

念如从小在庙里吃素,个子原本就比同龄的女孩子矮小些。所以,一眼看上去她就比凌青桐小些。

假如说念如只有九岁,旁人也只会觉得这还是发育得比较快,不会真的去质疑不放。

“谎称念如九岁的话,三叔二十五岁,十五六岁在外头不懂事,有了这孩子,说得通。”景氏在心里兴奋想着。

她心路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

☆、第104章感恩

安肃和小景氏连夜到凌家,把他们的想法,和景氏沟通了下。

景氏满心同意。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是做出来很难。

人心是最善变的东西了。贿赂老三夫妻,等于把这件事,多告诉了两个人。

这并不是只添了两份风险。

很难保证他们不说出去,毕竟这件事不与他们生死攸关。

景氏又是辗转一夜,彻夜难眠。

几个法子里,风险最小的,就是把念如送走。但是念如呢,她的这一生怎么办?

“都是我的错。”景氏不知不觉,又淌了一脸的泪,“当年鬼迷心窍,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自己?如今,让大家跟着担心,也对不起孩子们。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啊。。。。。。”

为了念如,让大家跟着万劫不复吗?

第二天,景氏早早就醒了。

凌青菀也过来。

见她母亲眼睛红肿,凌青菀就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拉住了母亲的手,问她:“昨天姨父姨母来,说了些什么?”

姨父姨母来,凌青菀是知道的。

他们肯定是过来给景氏出谋划策的。

景氏把屋子里的人遣了,把姨父姨母的意思,告诉了凌青菀,然后又道:“我觉得这个主意甚好,就是拿不定。不管怎么说,你三叔能不能靠得住,我没有把握。”

凌青菀道:“娘,就这么办吧,这是最好的法子了。”

“可。。。。。。”景氏还想把风险说给女儿听听,凌青菀却打断了她的话。

凌青菀道:“姨父当朝正二品大员。又是帝师,倘若一个弹劾就能扳倒他,也是他气数将近。娘,您太小心翼翼了,也看低了姨父。姨父如今正受宠,这点小事还不能摆平吗?”

凌青菀之所以敢这么说,不是安慰她母亲。也不是特别信任她姨父。而是凌青桐说过安檐的将来。

再往后,安檐在朝中一手遮天。

现在有姨父保着,将来有安檐。这件事安全无虞。

况且,三叔、三婶都是聪明人,和祖母不太一样。他们可能不够忠诚,但是肯定惜命。

只要他们知道惜命。就会忌惮安家而不敢乱说什么。

“真的吗?”景氏心里又明亮起来,很开心。

可是开心是短暂的。她仍是患得患失。

“娘,十几年前您的决定并不有错,您是为了我。这次,咱们娘俩一定要留下念如。”凌青菀对她母亲道。“否则,您后半生都要再悔恨中度过了。让念如留下来吧,娘。您日夜难安的日子,还没有过够吗?”

前面的十几年。景氏哪一天安心过?

认真说起来,景氏的决定,是有些自私的。她想让长房留下爵位,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凌青菀,却独独没有为了念如。

那时候她的长子病危,人在一定的逆境里,挣扎出来的理性,是非常可怕的。

事后后悔,也是真诚的。

真正受益的,是凌青菀。所以,念如的不幸中,也有凌青菀的一半的责任,当年母亲是为了凌青菀以后打算。

那么,凌青菀也要守住念如。

“娘,别犹豫了,找三叔商量吧,三叔会答应的,这是凌家的骨肉,是父亲的血脉啊。”凌青菀道,“具体怎么办,再和姨父、姨母通通气。”

凌青菀的话,给了景氏极大的鼓舞。

以后的事,谁知道会怎么样?她已经错了一次,不能再错了,否则念如这孩子一辈子就要毁了。

景氏咬了咬牙,终于把心定下来,道:“好,我去趟你姨母家。。。。。。”

她正准备更衣,姨母就来了。

姨母也彻夜为这件事操心。

昨天只是初步商议了下,看看景氏同意与否。今天才要来实施接下来的步骤,每一步都要慢慢走,不能急躁。

“姨母。”凌青菀给姨母见礼,就准备退出去。

姨母却拦住了她,道:“菀儿也听听,出出主意。”家里这些事,没有必要瞒住孩子。

凌青菀知轻重,这点姨母了然。是他们姐弟俩把念如带回来的,以后怎么办,自然也要让凌青菀知情。

凌青菀道是,果然坐了下来。

姨母慢慢对景氏母女道:“侯爷在吏部,选官都是归吏部经手,让人给你们家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