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盗-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那些匪人折磨惨了
王吉荣猛然一惊,将王夫人推开,诧异的问道:七百贯?
是啊?王夫人茫然的看着王吉荣:是那些匪人要咱们用七百贯换人啊。难道不是他们收了钱把你放出来的吗?
王吉荣到底是做过官的人,一下子就想到关键之处,脸色瞬间就变得雪白,支支吾吾的说道:咱们家里怎么也拿不出七百贯的现钱出来。你倒是说清楚,钱是从哪里弄到的?
王夫人见他回来就关心钱的事情,一点也不体谅自己彻夜未眠,对这个男人体贴入微的关怀。不由得心头有些恼怒,捏着拳头狠命的砸在王吉荣身上:好你个死鬼,回来了也不说安慰安慰老娘,开口闭口都是钱,咱们家缺钱吗?不过七八百贯而已,就算是七八千贯,只要你在任上,还怕捞不回来?
你这个笨婆娘懂得什么?王吉荣跺脚道:快说,你是不是用了公帑?
那那一时半会去哪里找这么多现钱,时间又紧得很,我也没有办法。便用老爷你的钥匙,将上次挪进府中的钱给提了三四百贯出来王夫人疑惑的看着王吉荣,不过是些许数字,王吉荣到底在害怕些什么?虽然那笔钱,当初王吉荣贪墨的时候,跟王夫人说清楚了,那是公帑,暂时不能动用,总要他找个由头,将钱一转手,换成田地或者店铺之后才好使用。可是现在人命关天,要是自己真的见死不救,那王吉荣岂不是要死在那些匪人的手中?再说了,几百贯而已,还怕真的补不上吗?
王吉荣怒火冲天,忍不住一巴掌就甩在王夫人的脸上:败家老娘们,老爷我是自己跑出来的,不是别人放的。你居然动了那些钱,没说的,要是出了什么事
王吉荣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完,从正门那里,一队刑部的官差便大咧咧的走了进来,为首的是刑部侍郎,这位侍郎大人看着王吉荣,叹息道:王大人,你身为开封府尹,却私自动用公帑,这一次,虽然咱们份属同僚,却也保不了你了!
王吉荣张口想要分辨,可是刑部的官差已经如狼似虎的扑了过来,将他带上铁链木枷,锁上便走。刑部侍郎从怀里取出一份公文,高声念道:王吉荣,私用公帑,刑部奉旨办案。一干人等,全部带走
官差们将哭哭啼啼的王夫人也给锁上,那女子可比自己的丈夫要彪悍的多了,拳打脚踢,长长的指甲照脸就抓,好几个彪悍的官差都近不了身,老半天,才有一个官差冒着毁容的危险,猛扑过去,将铁链套在王夫人的身上,几个官差一拥而上,将开封府里凡是涉案的人等全部抓走
这是一场看似不起眼的风波,导致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王吉荣乃是现任的开封府尹,可是朝廷的公帑却跑进了他自家的钱箱里。无论他是否被人绑架,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大宋给予官员的俸禄很多,而且对于官员的贪墨采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不是太过分,朝廷都不会理睬,就算是后来的一代名相王安石、苏轼等人的手脚也不算干净。这也算是大宋官场的一个潜规则。但是,受贿可以,贪墨一点也可以,大摇大摆的把开封府的公帑拿走,那就是绝对不可以了。这不是一巴掌打在皇帝脸上吗?
所以,王吉荣必须要下台。可是他一下台,开封府尹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没有人敢去接任。众所周知,赵光义就是在开封府尹的位置上发家,在大宋开国的这些年里,开封府尹上边坐的要是姓赵的人,就等同于皇储。官员们的心里也很明白,王吉荣这次是被人坑了。人家逼着他狗急跳墙,让他那个脑子里缺了根筋的老婆讲王吉荣贪墨的公帑拿出来用。就算王夫人不拿出来,想必人家也在王吉荣的家里安排了后手,必定要在钱袋子里塞上开封府的公帑,让他们无可抵赖!
所以,赵德昭很烦恼,没有官员愿意接任开封府尹这个位置。这个权力很大,工资很高,福利很好,又可以和皇帝搞好关系的重要官位,一直都是官员们眼中的香饽饽,可是在立储的节骨眼上,硬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话,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而,就在赵德昭最烦恼的时候,赵德芳进京了。
早朝之上,文武官员分队而列,赵德芳身为亲王,又是西京之主,理所当然的站在百官的第一位。有些漠然的看着自己皇兄的龙椅,心头忽然升起了一股莫名的冲动。这个龙椅,在赵匡胤驾崩的时候,自己要是能抢先一步入宫,或许,现在坐在上边的人,就是自己。而不是这个看起来平平庸庸,每个方面都不是很突出的皇兄。
赵德昭也是冷冰冰的看着自己的亲弟弟,缓缓的说道:德芳,你回来就好,朕很挂念你!
一句言不由衷的思念,所有的官员都听得出来,赵德昭的话里根本就没有挂念的意思,有的,只是冷漠到了极点的情绪。牵涉到了皇位之争的时候,什么亲兄弟,统统都是狗屁。这里只能有一个胜利者,成王败寇才是这里的规矩。
多谢官家。赵德芳没有口称皇兄,而是将自己放在臣子的位置上,举着节笏说道:官家,听闻开封府尹王吉荣因为贪墨公帑,已经被下狱了。臣不才,愿自荐接任开封府尹之责。一来,当初太宗皇帝在位的时候,臣就担任过开封府尹,算得上是轻车熟路。二来,臣也是赵家子弟。开封府乃是大宋帝都,若是有赵家子弟坐镇,想必会安稳得多。这几年,臣在西京,历经磨练,自觉有所增益。若是官家恩准,臣愿为开封府尹!
无耻啊!赵普眯着满是皱纹的眼睛看着赵德芳,这口气听起来怎么这么像谢慕华,人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赵德芳夸起自己来,也是不遗余力,而且振振有辞。听赵德芳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可问题是,现在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赵德芳的身后站的是谢慕华,哪个嫌自己的命长了,站出来反对赵德芳接任开封府尹?
可是让他接任,就是赵德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这等同于承认了赵德芳皇储的地位,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将他赶到洛阳去。一旦赵德芳坐上开封府尹的位置,以他现在的阅历和谢慕华的支持,就难以控制住这个日益成熟的弟弟。而且,会让他在将来争当皇储的过程中,占据极为有利的态势。
赵德昭给赵普使了个眼色。老臣暗叹一声,每次到了有解不开的疙瘩的时候,自己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就得出来给皇帝当枪使。赵普咳嗽一声,缓缓走了出来,开口说道:殿下,老臣觉得殿下您并非是开封府尹的最佳人选!
哦?赵德芳知道这条老狗一定会出来咬人,也不奇怪,漠然的反问道:看来赵相公的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不知道是哪位高贤?
赵普摇头道:开封府乃是大宋东京,事关重大,老夫也不敢随便保举任何人担任如此重要的职责。只是开封府尹须得打理开封许多事务。殿下已经离开开封三年之久,多少有些不熟悉了。再则,殿下毛遂自荐是好的,可开封府尹这么重要的位置,须得听官家的安排。臣子说什么都无用的!
赵普这条老狐狸,轻轻一脚,将皮球又踢回给赵德昭,他心里算的清楚,坏人不能都让自己做了,反正老头子已经站出来批评赵德芳两句了,接下来的黑脸,对不住了,官家,还得您来唱。再怎么说,人家是亲王,自己是大臣。人家是年轻人,自己是老头子,自从呼延赞开了朝堂打架的风气以来,如今的官员们说话都留了几分神。要是赵德芳真的扯开袖子上前跟赵普厮打,老头子经得起几下拳脚?
德芳!赵德昭只得接过话头,缓缓的说道:你果真是要做开封府尹吗?
他把果真两个字咬得极重,冷冷的看着赵德芳,大臣们顿时一身冷汗,每个人都明白了皇帝这句话里的意思!
‐‐‐‐‐‐‐‐‐‐‐‐‐‐‐‐
因为今天晚上回家晚了,为了不断更,先发这些,明天多更一部分。不好意思啊!
继续伸出右手,要票和收藏!呵呵
第五卷风起云涌第四十七章动军心
。c
赵德芳站直了身体,将手中的节笏举到胸前,看着皇帝的目光,坚定的说道:臣以为,臣能担当得起这个责任!
赵德昭冷笑一声:好,就依你,朕把开封府交给你,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群臣都静悄悄的看着这对兄弟,如今,为了皇位之争,亲兄弟已经撕破了脸皮。赵德芳就差没当着大家的面说要做皇太弟了。赵德昭已经把话给放了出来,要是将来赵德芳做错了什么事情,被赵德昭抓住了小辫子,那后果一定是不堪设想。
而赵德芳占据了开封府尹这个重要职位,必然不会像在太宗皇帝那个时候一般,而是要大力扶植自己的党羽。在开封府里遍布自己的势力,这一场兄弟之间的战斗,如今才只不过是刚刚拉开了序幕而已。
还有什么要启奏的吗?赵德昭的心情十分恶劣。
曹彬轻轻咳嗽一声,走出队列,拱手道:官家,北方传来消息,说是辽国的萧太后,即将要下嫁重臣韩德让。这个消息千真万确,只是该如何定夺,还请官家明示!
赵德昭眯起了眼睛,可是下边的群臣却都议论了开来,在汉人的眼里,一位皇太后居然要嫁给大臣?这不是想汉子想疯了吧?
有些心思比较龌龊的官员,脸上带着不屑的笑容,想来那萧太后名为太后也不过三十而已,有道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这样的年纪叫她怎么守得了寡?
早些年就听说萧燕燕跟韩德让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没想到契丹人居然野蛮成了这个模样,连皇太后都守不住,要嫁人,实在是蛮夷之邦,让人鄙夷不已。
赵德昭轻挑眉梢,说道:这件事容后再议,今日先退朝了吧!在群臣山呼万岁的礼赞声中,赵德昭拂袖而去。
一旁小黄门跑来告诉几位亲信大臣,叫他们都去御书房面议。
群臣都知道,那几个乃是赵德昭的心腹,也不足为奇。今日朝堂上既然闹出了这么多事情,皇帝和大臣总是要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才是。
赵德昭气呼呼的走回了御书房,过不一会儿功夫,赵普、李崇矩、米信等几个赵德昭心腹的大臣便都进了御书房。
赵德昭指着靠墙的那排椅子:都坐了吧。这些日子来,李卿家,米卿家在外面替朕忙碌,在御书房里坐坐也是应该的。都不必拘礼了!
几位大臣谢过皇帝的恩典,坐了下来,赵普坐的很深,整个人都挤在椅子里,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总想要找个东西靠在身上。而其他几位大臣就不敢这么坐了,只是把半个屁股轻轻的放在椅子上,在皇帝的面前保持着自己的仪态。
开封府尹那件事就不用说了。赵德昭一开始就定了今天会议的基调:辽国的军情你们都知道了吧?朕要知道,这件事,对朕和大宋,到底有什么好处?
李崇矩看了看赵普,只见这位大宋的相国一点说话的意思都没有,便站起来说道:官家,这件事,对大宋对官家都是极为有利的。
说来听听!赵德昭好多天都没有听到一个好消息,一听李崇矩说有利,顿时来了精神。
李崇矩提高了声音,务求让御书房里的每个人都能听见自己的意见:夏秋时分,因为辽国耶律贤病逝。辽国出现了规模不小的内乱。以楚王耶律清为首的亲王,纷纷作乱造反。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和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分头弹压。在耶律贤的死讯传来之后,韩德让进了上京,又配合萧燕燕一起,将辽国宗亲都给控制住。从朝政来说,辽国现在新皇即位,大臣人心不稳。从军队来说,接连内耗之后,现在辽国的军队,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而今天老天爷也眷顾大宋,辽国连降大雪,暴雪成灾。冻死牛羊马匹无数。整个辽国朝廷忙得焦头烂额
李崇矩微微抬头,只见赵德昭认认真真的听自己说话呢,心中一喜,朗声说道:以臣之见,开春之后,大宋可以整军备战,挥军北上,借萧燕燕身为太后下嫁大臣这种伤风败俗之举,全力北伐,必然可以将辽国击败。就算无法将契丹人消灭,臣想,收复幽燕,也不在话下。此乃其一也!
赵德昭其实并非是个笨蛋,只是不懂得军事而已,如今李崇矩这么一说,赵德昭立刻醒悟了过来,微笑着看着米信:朕已经猜到了其二,不知道米卿家猜到了没有?
米信抱拳道:官家,臣不才,斗胆猜测一二。既然大宋要全力北伐,三十余万禁军就要北上,谢慕华手中的八万大军,就无法变成他自己的私产。官家可以御驾亲征,分派大将。让谢慕华交出兵权,集中全部力量从幽燕北上。他若是不听皇命,官家便可治他的罪。三十万精锐禁军进河东路,兵压谢慕华。想来,那谢慕华手下的将士都是大宋的好男儿。一时间被谢慕华迷了心窍而已。他若是敢于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