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耳-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窑白瓷刻双鱼纹盘,官字款!”
“北宋钧窑窑变大花盆,三字款!”
“北宋钧窑八方弦纹瓶,八字款!”
“南宋官窑粉青釉棒槌瓶,修内司窑!”
吴天缘兴奋的吸收完能量,五件宋代五代名窑珍品,特别是官窑瓶,国宝级重器。
宋代官窑瓷器,官瓷代表着汉族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
早期南宋官窑多薄胎薄釉,晚期多薄胎厚釉。厚釉器施釉多至几层甚至十几层,釉的厚度甚至超过胎骨。
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青灰、青黄、灰绿、黄绿和炒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以蟹爪纹为主,也有冰裂纹等,大多是较稀疏的浅黄色开片。在开片中以暗红色的所谓“鳝血纹”为上品,黑色的“梅花片”次之,墨纹再次之。
宋代官窑器均属皇家所用,器型极其严谨规范,追求精致,不可越规。一般均是仿古代青铜器形式而制作,形制尺寸都有严格规定。大件器物较少见,所见大都是小型器物,如盘、碗、瓶、炉、洗和文房用品等。
国内于1986年年底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官汝窑的遗址,次年又进行局部发掘,才真正揭开官窑的神秘面纱。
官窑传世品距今发现,不超过一百五十件。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有少数的精美作品,已于早年流失国外。
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定窑瓷器的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釉面偶尔还有垂釉的现象,由此又有了“泪釉”。
其铭文内容丰富,如“官”、“新官”、“易定”、“会稽”、“尚药局”、“尚食局”、“乔位”、“德寿”。
去年坂本五郎送拍了一件差不多的定窑莲纹大盘,仇国富拍了1。5亿港元,刷新定窑的最高纪录。(未完待续。)
第235章十吨黄金
除了两箱是瓷器,剩下的都是黄金和珠宝,一共九大箱,赶紧运上船,离开小岛,回到海边的一个小镇住下。
“我通知北极熊,黄金珠宝让他找人处理,瓷器我们带回去。”
吴天缘过了一遍珠宝,没有什么有寻宝价值的东西,通知北极熊运走,直接销赃。
一天后五百万美元到账,几次下来两个人越来越默契,北极熊现在是老大,收编了很多人马,实力强了一倍。
然后一行人带着瓷器回到博物馆,放在库房,吴天缘让老任开布置两个展厅,一是千古第一文帝,宋徽宗专场,十几张珍品。二就是五大珍瓷,汝官哥钧定,稀世奇珍。
“汝窑现在有记录的也就89件,故宫有19件,台北有17件,大英博物馆有十件,卢浮宫有七件,国立有五件,其他的分布在各国公立博物馆里。”
“官窑一共有记录才130件,还有一些有争议的不算,也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哥窑存世量多一些,不超过二百件,在民间还有极少部分流传。”
孙雨瑶盘点着这次收获,激动道:“定窑和钧窑传世多,特别是钧窑,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之愧宝”。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
“最美的是窑变艺术,钧瓷属北方青窑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一种乳浊秞,即通常说的窑变色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高温烧制后,会产生出如夕阳晚霞、或如秋云春花等,再有经验的工匠也不知道出来的成果,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吴天缘把玩着钧窑,钧窑的款识最特别,从一到十的数字,一最大,十最小。当年主要是宋徽宗做花盆用,所以传世有很多盆和缸。
还有一种说法是,数字为了釉色的区分,《陶雅》、《饮流斋说瓷》认为,一三五七九单数代表朱红色器物,二四六八十双数代表青蓝色器物。
“现在手里钧窑款识有三和八,以后慢慢凑齐其他一套,一到十,多霸气!”
“官窑款识有北宋修内司和南宋修内司窑,后来还有官窑内造,也要收齐!”
孙雨瑶好笑的看着吴天缘,也只有他有这个想法,五大名窑每一个珍贵无比,他竟然要凑齐一套。
现在的天缘博物馆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国内有宋代珍品的最少都是省一级的大馆,有的省都没有。宋代至今一千多年,能流传下来的任何文物都是重器,更何况是字画和瓷器,简直就是奇迹。
两天后吴天缘带着人继续出发,去菲律宾,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无名小岛,山下奉文第三个宝藏在那里。
“这是伊万里瓷?还有九谷烧?”
吴天缘好奇的拿起一件瓷器,这是日本经典造型,一共九件。
17世纪末,中国朝代更替,国内不稳,景德镇产量锐减,无法满足出口需要,小日本之前一直依赖进口中国瓷器,荷兰人也需要倒卖中国瓷器去欧洲,日本就趁机研究自己烧制,从朝鲜抓工匠,跟中国学技术。
终于在17纪在有田地区烧出了自己的瓷器,此后就靠山寨中国瓷器,仿景德镇的瓷器出口,然后也生产一部分供给日本国内。因为都是从伊万里港出口,所以被叫做伊万里瓷器。
伊万里瓷器同样模仿中国的五彩,但由于瓷土本身质量不够洁白,所以日本的五彩瓷的底子发黄,而这也成了日本瓷器吹捧的“乳白”特色。以“柿右卫门样式”为代表。
清朝中期国内渐渐稳定,康熙22年开放海禁,荷兰东印度公司又开始从中国进口瓷器了,欧洲人有喜欢日本风格的,就拿着图样让中国景德镇加工。
结果中国景德镇照着伊万里风格做出来的瓷器,无论是胎质,釉色,画工样样都超过日本本土的伊万里瓷器,欧洲的订单就又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而且此后中国又发明了粉彩等新品种,样式翻新,质量上乘,欧洲对中国瓷器的需求量更大,也就不要日本样式,日本的伊万里瓷器从此又没落。
最早的古九谷烧是受了九州有田烧的染绘影响,而与北方加贺地方的瓷器风格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据说是加贺大圣寺的初代籓主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后藤才次郎,于明历年间沿大圣寺川而上,于深山间的荒僻村庄九谷所开之窑,一直持续到元禄初年。为了与幕末开始的再兴九谷有所区别,一般习惯都称作古九谷烧。
色彩是古九谷烧的最大特征:釉色浓重鲜美而意境超群,强烈的色彩和稍嫌混浊而无光泽的质地形成完美的调和,展现日本彩绘瓷器的最高境界。另有一种手法是将素瓷上涂满青、绿、紫、黄等色釉,因为没有红色而俗称为青手,并有相当多意境高远的佳作。
“还有正仓院的金银平脱背八角镜!”
“北村昭斋大师的漆金箔绘盘一对!”
“野狐大师的树下美人图!”
“碧琉璃杯一对!”
王军走过来,低声道:“老板,那里全是金砖,估计最少有十吨重!”
吴天缘一惊,十吨?一吨三亿,三十亿人民币!
他赶紧打开一个大箱子,果然满满都是金砖,打着日文编号,肯定是当年从国内搜刮的一少部分。
对于金百合计划来说,十吨只是九牛一毛,光南京就被抢了6000吨黄金,其他珠宝文物价值更是无法估计,这就算点利息!
“这里是菲律宾的国界,先让北极熊运走!”
北极熊一听有十吨黄金,马上亲自过来,当晚连夜运走。按照黑市估计最少四亿美金,他也没有这么多资金,先付了两亿美金,剩下的卖完再给吴天缘。
“哎,总算又有钱喽!”
吴天缘收到钱轻松下来,最近花钱太厉害,天缘基金一下子准备了十亿,收购邦瀚斯又花了七亿多,现在终于一次性回本,手里又有三十亿资金。”(未完待续。)
第236章皇室御用?
“这次不是佳子公主带队?”
吴天缘刚回到博物馆,安田打电话来通知,过两天日本皇室要来交换藏品,但佳子公主因为上次的事被禁足,不能来!
吴天缘沉着脸听完安田的介绍,挂了电话,孙雨瑶问道:“怎么回事?”
“安田说皇室对佳子主动投敌的态度很不满,这次换人来谈判,安田只负责沟通和引荐,主要负责人是一个叫风间的专家。”
吴天缘沉思道:“据说这个风间不简单,是皇室首席御用鉴定师,在日本也是泰斗级别人物,很不好对付!”
孙雨瑶不屑道:“大不了咱们不换!现在有博物馆,有拍卖行,专门布置个日本战利品展厅,效果比一般的还好你信不信?”
吴天缘哈哈大笑,这个倒也无所谓,不过还是要让王军查一查那个风间,看是什么来路。
两天后日本一行人到博物馆,安田介绍一个六十多岁老者,一脸严肃,见到吴天缘矜持的微笑一下道:“吴馆长,请多关照!”
“风间大师,安田教授,请!”
吴天缘看见安田偷偷使的眼色,先请人进去,拿出这批日本国宝,先验货再谈判。
风间带上眼镜,仔细鉴定了一遍所有藏品,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满意道:“果然都是真品,难得一见!”
所有人坐下,风间喝了口茶道:“按照吴馆长您的要求,我们这次准备了三件北宋定窑,三件钧窑,两件北宋哥窑,一件南宋官窑,请验收!”
吴天缘过了一遍藏品,都是真品无疑,突然不满道:“我记得还要求一件北宋汝窑三足笔洗!”
风间正色道:“这个要求我们不能答应!虽然这次用来交换的日本藏品数量多,但真正的重器只有八件!剩下的一批瓷器算不得什么精品,能换到这些已经是最大极限。”
安田在一旁微微摇摇头,表示这次他真帮不上忙,吴天缘微微一笑,对老任道:“难得来一次,你带着其他几位专家转转,我想单独跟风间大师聊聊。”
风间一愣,对着其他人点点头,老任带着人离开,他好奇的打量着眼前二十出头,但大名鼎鼎的中国小子,看看他有什么好说的?
“听安田说风间大师是国宝级大师,鉴定眼力极高,特别是对字画。”
他拿出一个手卷,轻轻递给风间道:“我这里有个东西,还请您过过眼。”
“这是……”
风间迷惑的接过,刚打开三寸脸色大变,吃惊的站起来,赶紧在桌上全部展开。
安田也凑过来,好奇平时养气深厚的风间为什么会如此失态?竟然是米芾的研山铭手卷!
“这幅手卷风间大师应该最熟悉不过吧?”
吴天缘站起身,走到风间身边,低声道:“我记得日本出光美术馆也有幅一模一样的不是?好像还是您十几年前捡漏所得,最后无偿捐赠给它,一直被奉为镇馆之宝。”
风间一脸苍白,手不由自主的颤抖着,拼命用放大镜鉴定着细节。好一会整个人好像被抽了灵魂,一屁股瘫倒在椅子上。
安田心领神会看见吴天缘的眼色,故意激动道:“大师?您没事吧?这幅字有什么问题?”
吴天缘哈哈大笑道:“不愧是风间大师,果然功力进步不少!当年被你认定为真迹的所谓研山铭,只不过是民国谭敬团队汤安的手笔!”
“这是胡经仿的印章,应该和手卷上的一模一样,安田教授看看?”
安田赶紧接过印章,仔细对照半天,故意不可思议道:“真的一模一样!难道?”
风间突然回过神,猛的站起身,一把拉住吴天缘,恳求道:“吴馆长,这事……”
吴天缘拍拍风间的手臂,低声道:“您放心,我既然支开其他人,就是不想节外生枝,现在就我们三个,安田教授是我的好朋友,我对大师您也很仰慕,只是想做个朋友罢了!”
风间看着吴天缘恶魔般的笑容,暗叹一口气,低声道:“只要天缘君能保守这个秘密,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
安田在一旁看着两个人和颜悦色的样子,暗自一挑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这次原本还担心古板的风间老头子要坏事,一开始果然就咬死条件,故意压价。没想到吴天缘几句话就化解危机,现在还抓住老家伙致命的把柄!
狗屁皇家御用鉴定师?一张谭敬仿竟然在出光博物馆被当成镇馆之宝十几年!每年都被几万日本人朝拜,消息一旦传出去,他风间只能剖腹自杀,以谢天下!
“这样吧,既然天缘君喜欢汝窑笔洗,那只要您愿意放弃一个官窑和一个哥窑,那……”
吴天缘很是无辜道:“可是我很喜欢官窑和哥窑怎么办?”
风间很是头疼,一咬牙道:“那只要您放弃三个定窑,汝窑就是您的!”
“没问题!”
吴天缘哈哈大笑,用三个定窑换汝窑三足笔洗赚大了!现在手里终于有了第一件汝窑,奉化款,激动不已。
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