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构等的和谐。它管理着个体生命和国家的兴亡,也统治着商业世界的种种活动。
生命在于成长,成长在于改变,每一个七年的循环,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一个
新的阶段。人生的第一个七年是幼年期,接下来是第二个七年是青春期,第四个
七年中将达到生命完全的成熟。第五个七年是建设期,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开始
获取财富、成就、住宅和家庭。从
35到
42岁的一个七年是反应和行动的阶段,
这个阶段后是一个重组、调整和恢复的阶段,然后,从
50岁起,就开始了人生
下一个七七循环。
有很多人认为整个世界即将迈出第六个周期,进入第七个阶段,一个调整、
重构与和谐的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千禧年”。
凡是熟悉这个循环圈的人,不会因为遇事不顺而沮丧,而是学会应用课程中
阐述的原理,充分认知在一切法则之上有一个最高的法则,并通过对于精神法则
的理解和自觉的应用,把每一个表面上的困难转化为祝福。
82
《第十六章》
1。 财富是劳动的产物。资产是果,不是因;是仆人,不是主人;是手段,不是
目的。
2。 对于财富,最普遍的定义是这样的:财富包括一切具有交换价值、对人有用、
令人愉悦的物品。财富的支配属性,正在于它的交换价值。
3。 财富给它的拥有者带来的,不过是小小的快乐,它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它的交
换价值中,而不是在它的实用性上。
4。 财富的交换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媒介,它使我们能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获得
有真正价值的东西。
5。 永远不要把财富看作一个终点,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条达到终点的途径。决
定一个人真正成功的,是要有比积聚财富更为高远的理想。凡是渴望成功的人,
都应该树立一个让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
6。 当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理想,你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和方法,但一定不能
错把方法当成目的,错把途径当作终点。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固定的目标,也
就是理想。
7。 普仁提斯.马福尔德(Prentice Mulford)曾说:“成功的人也是那些有着最
高的精神领悟的人,一切巨大的财富都来源于这种超然而又真实的精神能量。”
但很不幸,有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能量。他们可能不记得了──安德鲁.卡耐基全
家刚刚来到美国时,他的母亲不得不去帮人做事来养活一家人;哈里曼的父亲是
一个穷职员,年薪只有
200美元;托马斯。利普顿勋爵从
25美分起家。这些人
没有什么财富权势可以指望,但这并没有成为阻挡他们成功的障碍。
8。 创造力完全来自于心灵的能量。它有三个步骤:理想化、视觉化、具体化。
每个大企业的首脑全都是依靠这种能量。在《人人》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石油大
亨、亿万富翁亨利.M.弗莱格勒道出了他自己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全面地看问
题。以下这段与记者的对话表明了他是如何运用精神能量的──理想化、视觉化、
集中意念:
9。 “你有没有向自己描述过事物整体的图景?我是说,你是否做到了、或者能
否做到闭上眼睛,就看见轨道,看到火车在轨道上飞驰,听到汽笛呜呜的轰鸣声?
你是否做到这些了呢?”“是的。”“有多么清晰?”“非常清晰。”
10。 这里我们看到了法则。我们看到了“循环因果之理。”我们知道思想必然领
先于行动并且决定着行动。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我们就能认识到这样一个重
要的事实:任何境遇自有其成因,任何经历都不过是一种结果。因果循环和谐有
序。
83
11。 成功的商人常常也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断地朝着越来越高的标准迈进。生
活,正是一点一滴的思想在我们每日的心境中不断地结晶。
12。 思想是一种可塑的原材料,我们可以用它构筑生命成长概念的图景。使用,
决定着它的存在。不管你想要做成什么事情,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和恰当运用都是
必要条件。
13。 来得太早的财富,不过是灾难和羞辱的开始。因为,如果我们不配得到,或
者这些财富不是我们努力所得,那我们也无法永久占有这些财富。
14。 我们在外在世界中的种种际遇,都可以在我们的内在世界找到对应的情状。
这一点是由引力法则决定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决定应该让哪些事物进入我们的
内在世界呢?
15。 无论是通过感官还是通过客观意识,进入我们心灵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的心
灵中打下印记,形成精神图景,而精神图景正是创造性能量的生产模式。这些经
历大部分是外在环境、际遇、过往的思虑、甚至是其他负面思想的结果,因此在
进入我们的心灵之前必须经过仔细的分析验证。另外,我们也可以自主地创造精
神图景,通过我们内在的思维过程,而无须顾虑其他,诸如外部环境、种种际遇
等等。通过运用这种力量,我们必将掌握自己的命运、身体、精神和心灵。
16。 通过运用这种力量,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命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
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出我们渴望得到的阅历,因为,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实现某种
境遇,这种境遇最终会在我们生活中发生。因此很显然,归根到底,思想是生命
的原动力。
17。 所以,把握思想就是把握环境、际遇,就是创造条件、掌握命运。
18。 我们如何能够控制思想呢?过程是什么呢?思维就是创造思想,但是思想的
结果取决于它的形态、性质和生命力。
19。 思想的形态取决于产生这种思想的精神图景;精神图景取决于心灵印记的深
度、观念的决定性优势、视觉化的清晰度以及这幅图景的胆识与魄力。
20。 思想的性质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心灵的成份。如果心灵的成份是勇
气、胆识、力量、意志,那么它所纺织的思想也是如此。
21。 最后,思想的生命力取决于思想孕育时刻的感受。如果思想是建设性的,就
必将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它能够生长、发展、壮大,它具有创造性;它会为自
己的全部成长汲取所需的一切。
22。 如果思想是破坏性,那么它自身之内就含有使自己分化瓦解的毒菌。这个思
想将会消亡,但在这消亡的过程中,它会给我们带来疾病、患难以及其他形式的
不和谐。
23。 这就是我们所称之为“恶”的东西,当我们自己招致这种“恶”的时候,有
84
些人倾向于把这一切的困厄都归因于超自然的神灵,但这所谓的超自然的神灵不
过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心智”而已。
24。 它既不好,也不坏,它只是存在而已。
25。 我们把它分化为形态的能力,就是我们彰显“善”和“恶”的能力。
26。 因此,“善”和“恶”都不是实体,它们不过是用来描述我们行动结果的词
语而已,而我们的行动又受到我们思想性质的决定。
27。 如果我们的思想是建设性的、和谐的,我们就彰显“善”;反之,如果我们
的思想是破坏性的、不和谐的,我们就彰显“恶”。
28。 如果我们想要显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这个过程只不过就是:在心中抱持
一个理想,直到你心中的幻影变得清晰起来。不要去想人、地、事,这些东西都
不是绝对的。你渴望的境遇本身蕴含着一切所需,合适的人和合适的事,自会在
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出现。
29。 在时候我们可能说不清视觉化的力量是如何控制我们的环境、命运、性格、
能力和成就的,但这绝对是科学的事实。
30。 你很快就能看到,我们的思想决定着我们的心灵状态,而反过来我们的精神
状态又决定着我们的能力和心智能量。接下来你会懂得,随着我们能力的提高,
自然会带给我们各种成就和收获,也使我们能更好地控制我们的环境。
31。 因此可以看出,自然法则的运行是完美、和谐的,一切看起来“不过是发生
了”而已。如果你需要证据,那么就回想一下你自己生命中的种种奋斗努力吧,
当你的行动朝着一个高尚的方向努力的时候是怎样,当你怀着自私自利的动机之
时又如何?你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吗?
32。 如果你希望实现你的梦想,那么,在你的心灵中绘制一副成功的画面吧,有
意识地视觉化你的愿望;这样,你将推动着成功的步伐,你将通过科学的手段实
现它。
33。 我们只能看到客观世界中的存在,却不能看到精神世界中已然存在的视觉化
的图景,而这图景却正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预示着将要在我们的客观世界中出现
的事物──如果我们忠实于我们的理想图景的话。原因非常简单,视觉化的图景
是一种想像的形式。这种思维的过程形成了心灵中的印记,这些印记又形成了观
念和理想,这些观念和理想形成了计划──伟大的建筑师正是通过这些计划筑造
我们的未来。
34。 心理学家已经得出结论:只有一种官能,就是感受的官能,其他官能都是感
受的变体。确定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感受是一切能量的源泉,为什么情
感可以轻易战胜理智,为什么我们的思想中不能没有感受的存在──如果我们希
望得到什么结果的话。思想和感受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85
35。 当然,视觉化必须受到意愿的引导。我们所能够在心灵中视觉化的也正是我
们想要得到的。我们绝对不能任由想像力毫无节制地放纵。想像力是一个好的仆
人,但却是一个糟糕的主人,除非受到很好的控制,否则它就会使我们陷入五花
八门的空想和各种不切实际的结论中。如果不加以分析检验,我们的心灵就很容
易接受各种似是而非的主意,结果就是导致精神的混乱。
36。 因此,我们必须构筑并且只能构筑一种科学性的正确的精神图景。任何的理
念都要经过透彻的分析,把一切并非科学准确的东西一概加以摒弃。如果你这样
去做,你就不会浪费精力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而是非常有把握地做每一件事,
成功将为你的奋斗加冕。这就是商人所说的“远见卓识”,这与洞察力基本相似,
是一切事业获取成功的奥秘之一。
37。 你这周的作业是,让自己认识到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和谐和幸福是一种精
神状态,并不取决于物质的占有。一切只有用心去营造,收获的结果取决于良好
的心态。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获得物质上的所有,我们首先应该关注,如何保持
能够给我们带来理想结果的良好心态。要想拥有这种心态,需要我们认知精神本
质,并领悟到我们与宇宙精神的合一。这种领悟能够为我们带来可以使我们获得
满足的一切。这是一种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当我们成功地达到了这种精神
状态,那么一切愿望的实现就如已经发生的事实一般,相对容易得多了。当我们
做到这些,就会发现“真理”使我们得以“自由”,使我们免于一切匮乏和局限
的缠累。
一个人可以构想一颗星,放飞它,让它在轨道上运行。然而在上帝面前,他
远远不如那个放飞一个金色的思想之星、并让它在历史轨道中运行的人更伟大。
H.W.比彻
第十七周:有渴望、才有希望
简介
求知的渴望是不可抗拒的磁力,它能吸引住知识和智慧,并让它们为你所用。渴
望越是热切持久,你得到的发现就越是明白无误。这使你得以与世间的一切力量
相抗衡。
一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崇拜的哪种“神”,反映出了这个人的心智状况。
问一个印度人什么是神,他会向你描述一位显赫部落的神武酋长。问一个异
教徒什么是神,他会告诉你火君、河伯、这神、那神以及诸如此类。
问一个以色列人什么是神,要么他会告诉你摩西的神,摩西认为宣布诫命的
上帝有利于强化统治,因此,摩西的神就是“十诫”。要么他会告诉你约书亚的
神,这位神带领以色列人攻城掠地、屠杀俘虏、抢夺财产、把所到之处夷为平地。
所谓“蛮族”的人们为自己的神“雕刻偶像”,然后向它屈身跪拜,对于他
们中少数有智慧的人来说,他们不过是把这些偶像当作一个精神支点,一个可视
化的外在形象,用来寄托自己的灵魂。
我们
21世纪的人,尊崇那位“爱的上帝”。理论上是如此,然而实际上,我
们为自己雕刻了“财富”、“权力”、“时尚”、“习俗”、“传统”等等的偶像。我们
“拜倒”在它们面前,崇拜它们。我们把全部意念集中在它们身上,而它们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