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坦克突击-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剑ㄎ妓箍艘话露痴揭郏┦保站趌集团军的轰炸机对奥尔沙、道杜科夫、保利索夫的敌人机场实施了猛烈的轰炸。某些战役中,在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以前,实施了时间短促但非常猛烈的航空兵准备,以便压制敌抵抗枢纽、支撑点,而特别是进入交战地带正面之前和翼侧的敌对坦克防御兵器(如奥廖尔战役和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从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开始到进至战役纵深为止,强击航空兵一道伴随它们,消灭敌生动力量、火器、坦克和其它阻碍坦克兵团前进的技术兵器。此时,特别重视敌人通常准备实施反冲击和反突击的翼侧。
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的工程保障,由进入交战地带内的合成集团军负责,同时也使用方面军的工程保障器材和坦克集团军的工程兵部队和分队。工程兵负责准备行进路线,排除进入交战地区的地雷,在河流上架设桥梁,组织交通指挥勤务,也可完成其它任务。但是,应当指出,战时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的工程保障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正确解决了突破防御的战术地幅时集中工程兵的主要兵力问题,就会ftlJ弱其战役部署。在摩托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工程兵在短时间内广泛变更部署是困难的。合成集团军为保障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而掌握的工程兵兵力兵器是有限的,因为坦克集团军在完成突破前进入交战,也就是说,当它进入交战时,绝大部分的工程兵都在保障步兵兵团的行动。这在1943…1944年的战役中表现尤为明显。在这些战役中,坦克集团军的工程兵主任还在到达进入交战的地区以前,就不得不使用建制的和配属的工程兵部队,这就削弱了在战役纵深内行动时集团军的工程保障能力。坦克集团军根据方面军司令员的命令进入交战。必要时,方面军司令员给坦克集团军明确任务,说明情况,并指示与合成集团军、炮兵和保障进入交战的航空兵的协同方法。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则根据方面军司令员的指示向第一梯队军具体交待任务以及与步兵兵团和航空兵协同的问题。进入交战的程序,主要决定于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的时机:是为完成对敌战术地幅的突破而进入交战的,还是在合成集团军突破战术地幅么后才进入交战的。
在坦克集团军为完成对敌战术地幅的突破而进入交战时,坦克(机械化)军的先遣支队随合成集团军第一梯队步兵师之后跟进。待步兵师刚突破最坚固的第一、二道防御阵地后,坦克旅即超越步兵,完成对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并迅速向第二防御地带前进,以期一举夺占该地带,并保障坦克集团军第一梯队的展开。如先遗支队未能完成这项任务,坦克集团军的第一梯队即展开,以强大的坦克突击完成对敌整个防御的战术地幅的突破。例如,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坦克第1集团军就是这样行动的。
如果坦克集团军是进入所谓的“纯突破口”,即不参加突破敌人的战术地幅(炮兵例外),直接通过打开的走廊迸至战役地区。集团军前面派有侦察机构和强大的先遣支队,主力则在第一梯队步兵兵团之后前进,通过战术地幅以后即超越步兵,向敌防御纵深挺进。例如,坦克第2集团军在卢布林一布列斯特战役和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维贴布斯克一奥尔沙战役和东普鲁士l咙役中都曾采用这种方法。战争经验表明,在坦克集团军进入所谓的“纯突破口”,对于发展方面军的进攻战役才会取得最好的战役效果。
当坦克集团军用于完成对敌防御的战术地幅的突破时,使其兵力梯次进入交战最为适宜:为完成对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先投入各坦克(机械化)军的先遣旅,随后投入军的主力以突破第二防御地带。这样投入兵力有一系列的优点。步兵可以保存相当的突击力,以便能在不需要多少火力和坦克加强的情况下,在战术地幅的坚固设防地带内打开完整的缺口,坦克(机械化)兵兵团约派出1/3的兵力编成先遣支队,这就有可能配合步兵和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清除敌炮兵发射阵地构成的最后的反坦克地区,毫无阻滞地冲击第三阵地(敌人在这里来不及组织绵密的防御),突破该阵地后,即为坦克(机械化)军的主力迅速进至第二防御地带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从行进间突破该地带的重要先决条件,也是把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的先决条件。因此,需要特别强调指出,战斗实践表明,必须预先(还在拟制战役计划时)拟定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的若千方案,不仅要考虑一个方向上进入交战的若干地区,而且要考虑到进入交战的若干方向。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时,要使它以最大速度前进。但是战斗经验表明,其前进速度不会超过8…10公里/小时,特别是在通过主要防御地带时,因敌人布有堑壕、掩体、地雷爆炸性和其它工程障碍物,再加上在炮兵和航空兵准备后留下许多弹坑和其它障碍,使坦克集团军的前进速度更不会很高。
坦克集团军进至战役地区后,其行动特点是:实施强大的坦克突击,高度的机动,广泛采用包围、迂回等形式,勇猛楔入敌人配置地域,并大胆脱离开合成集团军。
在战役纵深内发展胜利,要使用方面军的所有兵力。但在完成这项任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坦克集团军、独立的坦克和机械化军、它们协同航空兵可以实施强大的坦克突击。
2。追击
方面军完成追击任务的主要兵力是坦克集团军以及独立的坦克和机械化军。实质上,所有其它兵力都要跟随它们实施追击。在突破敌人防御的战术地幅或歼灭敌浅近战役纵深内的预备队以后,或者是在敌人遭遇战失利以后,坦克集团军即转入追击。
还在拟制战役计划时,就要考虑追击的主要措施。但是,组织追击、给各兵团下达新的或补充的、更加具体的任务、更合理地部署兵力兵器、派出先遣支队、明确协同动作问题等,都要在追击过程中来实施。通常给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下达2…3昼夜的战斗任务,这样可以使兵团指挥员在追击时更好地机断行事。在给各军下达任务时,指示敌人可能的退却方向,截断其退却路线的时限和地域,以及与步兵兵团和航空兵的协同方法。各级指挥员在发现敌人退却时,自行下令转入追击,有时是根据上级首长的命令转入追击。及时转入追击的重要条件是不断对敌实施侦察,只有侦察才能及时发现敌人的退却征候。敌人开始退却的明显征候是,敌军部队和运输车辆向后方的活动增多,后撤炮兵,以有限兵力实施假的反冲击,实施短促的炮火急袭,侦察活动频繁。追击开始时保持原来的队形。坦克集团军在40…60公里(或更宽一些)的正面上成一个或两个梯队的布势实施追击。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追击地带宽10…15公里。此时,各军之间的距离可达10公里,也可能超过10公里。因此,在追击过程中,各兵团是在独立方向上行动,不能建立直接的通信联络。坦克(机械化)旅成纵队前进,纵队间距离约5公里或更远些。由于坦克集团军和军的行动地带较宽,因而有条件实施平行追击;进行兵力兵器的机动,迁回敌抵抗枢纽,进至敌主要集团的侧后。
平行追击(图4)是战争年代装甲坦克兵团实施追击的主要方法。采用此种方法,在追击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坦克兵和机械兵兵团沿与敌退却路线平行的路线迅猛实施追击,给敌退却集团的翼侧造成威胁,切断其与开进的预备队的联系,最后将其分割、围歼。平行追击可以先敌夺占重要道路枢纽和防御地区,使敌失掉便于退却的路线,限制其机动,迫使其陷入难以通行或不能通行的障碍,尔后将其歼灭。平行追击的条件并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坦克和机械化兵兵团的坚决行动积极争取来的。如果浪有实施平行追击的路线,或者是便于实施快速追击的道路被敌军所占据,则装甲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和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以强大的坦克突击歼灭敌退却的部队,将敌挤出有利的路线和方向,为平行追击创造有利条件。在实施平行追击的同时,还以部分兵力实施跟踪追击。跟踪追击多以机械化旅实施,其目的是阻滞敌主力的退却,使其不得脱逃,并保障目己的主力能进至敌退却集团的翼侧,切断其退路,尔后共同将其歼灭。当发现直接与我军接触的敌人退却时,也可实施跟踪追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追击时,以整个战斗队形向前推进。战争期间,坦克集团军曾在10…15昼夜内,以全部兵力,不分昼夜,也不管天候、地形条件,实施不间断的追击,追击纵深为100…150公里,有时达45。~500公里。在追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坦克集团军快速机动的战斗能力。坦克集团军在追击时的平均速度,多数战役中为每昼夜20…40公里,最大速度可达每昼夜50…60公里,有时能达到90100公里。
坦克集团军快速追击敌人的突出例子是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和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的追击。在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中,坦克第6集团军在通过敌集团军防御地区以后,以平均每昼夜50公里,最高达70公里的速度追击敌人。这样迅猛的追击,使敌人来不及变更部署和从纵深调来能影响我军前进的战役预备队,而坦克集团军从行进间占领了佛克珊东北希莱特河上的渡口,并占领了佛克珊和普洛耶什奇油田。在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由于近卫坦克第1、2、3和4集团军在战役纵深内的高度机动和快速前进,因而时常先敌占领维斯瓦河和奥得河之间敌人预先准备好的许多地区,敌人没有能在任何一个地区上组织防御,最后被各个歼灭。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的平均追击速度为每昼夜50公里,个别情况下可达90公里。集团军从行进间通过波美拉尼亚筑垒地域后,克里沃谢苗将军的机械化第1军的先遣部队于l月31日进至奥得河一线,并协同第5突击集团军的兵团在该河两岸丘斯特里纳地域夺占了登陆场。该登陆场对尔后向柏林发起进攻起了重要的作用。坦克集团军所取得的战果迅速由随后,进攻的合成兵团加以巩固。到了2月3日,奥得河以东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攻地带内的敌人已基本被肃清。各兵团渡过该河登卜已建的登陆场后为扩大登陆场而进行了战斗。原希特勒的将军冯?梅林津在提到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时写道,俄国“进攻的兵力和猛烈的程度都是战争中所没有过的。”1945年头几个月,在维斯瓦河和奥得河之间发生的事情是难以尽数的。自从罗马帝国崩溃以后,在欧洲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和其它战役的经验表明,在追击过程中,1个或2个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配合行动,曾为歼灭敌强大的战役预备队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宽大的追击正面,使敌不能使用其由任一方向的纵深中调来的预备队。坦克集团军使它不能在中间地区组织防御。坦克集团军高速度、大纵深追击敌人时,通常要远离合成集团军(表13)。
应当指出,不仅是就整个坦克集团军来说是脱离合成集团军行动的,而其所属兵团也是脱离主力行动的。例如,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的各军是脱离集团军主力实施追击的:卢布林一布列斯特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9军脱离主力约45公里,该军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脱离主力约50公里。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12军脱离主力达100公里。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中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的个别军也脱离40…50公里,布达佩斯战役中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的各军,有的脱离25公里。其它的坦克军在战役纵深内追击敌人时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坦克集团军和军脱离主力后可以实施强大的坦克突击,先敌进至敌人纵深内预有准备的地区,切断其交通线,各个歼灭其预备队,并破坏敌人后方,从而对整个方面军战役的胜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不过,这时坦克集团军往在要在翼侧和后方暴露的情况下实施战斗行动。在坦克集团军实施追击时,先遣支队起了重要作用。对31次坦克集团军进攻战役中先遣支队的编成和使命加以分析以后可以看出,使用先遣支队的主要组织者是集团军司令员,有21(70%)个战役的先遣支队是根据集团军司令员的决心派出的。
先遣支队的编成逐年在扩大。在1943年的战役中,先遣支队最多编1个加强有工兵连的坦克旅;到了1944…19巧年,通常是1个坦克旅、1个自行火炮团、1个高炮团、1个炮兵(榴炮)营以及工程一工兵营的1个连。这样编成的先遣支队能在脱离主力相当远的距离上独立行动,并在追击过程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