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宫同人]宜修传-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放心,本宫自有主张。这事急不来……”朱宜修胸有成竹道。
离三皇子满月还有几日,朱宜修的胎也已经满了七个月,玄凌一下朝就来昭阳殿看望。先免了寻常礼数,然后问道,“瞧着肚子似乎又大了些,太医可来诊过脉?胎像是否安稳?”
朱宜修扶着肚子坐到玄凌对面的榻上,道,“文太医来过了,说孩子在臣妾的肚子里万事均安。”
玄凌信得过文世清的医术,他又是现今太医院的院丞,遂道,“那就好,朕总记挂着你这里,听到安然无恙也放心了。”
“皇上,您光顾着关心臣妾肚子里的,可别忘记三皇子啊。他都快满月了还没有名字,底下人老是‘三皇子,三皇子’的叫着也不是个事儿啊,孩子一天天大了总要有个正式的大名才行。”朱宜修徐徐推进道。
听到那个一出生就累死母亲的儿子,玄凌的脸色垮下来,道,“他还小,等再大点取也不迟。”
朱宜修佯装生气,道,“好偏心的爹爹,予沣,予漓都是一出生就有了名字,传出去怕要说皇上没有一视同仁。”
“一时朕也想不出好名字,不如你来取。你是嫡母,赐名也在情理之中。”玄凌道。
“皇上真会偷懒,早前永泰和淑和的名字都是臣妾取的,这会子连皇子的名儿也让臣妾一块儿包办。”朱宜修嗔道。
玄凌笑起来,道,“你通晓诗书,又善于书法。朕身为皇帝,知人善用怎么能叫偷懒呢。”
“那臣妾随便取一个,皇上可不要生气。”
玄凌道,“真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你只管说,不好的朕再改。”
朱宜修思忖片刻,道,“依臣妾愚见就叫‘予濂’如何?这个孩子自打出生后三灾六病的,只盼他能得上苍给予垂怜,多多庇佑……皇上以为呢?”目光转向玄凌。
后者听后微微颔首,“‘濂’同‘怜’,语意也好,小宜所想甚得朕心,就赐名‘予濂’!”
“有了名字,那皇上准备把三皇子给哪位妹妹抚养呢?终究是皇子,光由乳母太医养着看着也不成体统啊。臣妾身为皇后,原本该当仁不让的,只是力不从心,少不得要皇上裁夺了……”朱宜修把皮球踢给玄凌。
玄凌略皱了皱眉,道,“老三一生下来就没了亲生母亲,又有先天的不足。确是该有个合适的人选好好照顾他……”
朱宜修含笑不语,掀起桌上的茶碗抿了一口。
只听他道,“小宜你身子重自然是不能照顾老三的,悫妃有予漓,欣贵嫔有淑和,其他的都太年轻也没资格抚养皇子……”
朱宜修故意插了一句,道,“皇上,您忘了纵使悫妃妹妹不行,还有端和夫人,肃妃和华妃呢。”
“华妃?她是个急性子又没有生养过,将皇子交给她朕也不放心。”玄凌听到‘华妃’两字第一时间就提出反对,他根本没把慕容世兰放进考虑范围内,接着道,“肃妃和月宾比起来,还是月宾更稳重些。”
“端和夫人是最早服侍皇上的,又在太后跟前长大,当然是再妥帖没有的了,那皇上是决定让端姐姐抚养三皇子了?”朱宜修试探道。
“朕听太医说她的哮症一直没有根治,若是让她照顾濂儿,怕会加重她的病情,朕也于心不忍。”玄凌犹豫道。
朱宜修既然对齐月宾作出了承诺,自然要做到言出必行,换了个路子对玄凌说道,“皇上此话也有理,端姐姐的身子弱。肃妃妹妹是甘丞相的女儿,甘家是书香世家,肃妃妹妹才学渊博,让她教导濂儿说不定能让孩子开窍,弥补上先天的缺陷呢。”
甘相作为力保玄凌登基的功臣,同时也是硕果仅存的两朝元老,玄凌在朝中不得不给他三分颜面。况且甘相门生无数,遍布大周的官场,玄凌对他亦是多有忌惮,不敢轻举妄动,以免震动朝堂。
朱宜修的话让玄凌心中的警戒线被触及。甘氏身为丞相之女,玄凌为了怕她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一直对她冷淡着,也不打算让她生育。即便是过继一个有缺陷的皇子,以甘相的实力,若是哪天起了念头,扶持上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旧朝就有白痴当皇帝导致天下大权落入他人之手的先例。
玄凌作为君主,多疑是不会缺少的,反而由于年幼时的遭遇比常人更重。他绝不容许有一点点火星产生,当即道,“肃妃比你还小两岁,也没有生育过,经验不足。依朕看,还是交给月宾好了。她的哮症让太医院多加调养,再说还有保姆乳母帮着带,也费不了多大的功夫。”
“那皇上就定了由端姐姐抚养三皇子了?”
玄凌点头。
“那臣妾也放心了,端姐姐是个沉静内敛之人,性子也好,定会对三皇子视如己出的。”朱宜修见大局已定,遂松了口气。
玄凌看了眼她隆起的腹部,语气中多了分殷切期盼,道,“朕就指望你能再为朕生一个健康聪明的皇子,就像咱们的予沣一样。”
“生男生女要看天意,真能如皇上所言就再好不过。”朱宜修笑着应道。
三皇子的满月宴,玄凌当众宣布赐名并将其交由端和夫人抚养。
齐月宾抱着予濂,襁褓中的小家伙张大眼睛直愣愣的朝着她看,过了一会儿,笑起来露出粉红色的舌尖,叫齐月宾也不觉得这孩子哪里有缺陷了,心中一片柔软心肠。
“端和夫人好福气,得了个儿子,往后就有人承欢膝下了。”华妃忽然出声说道。原本该是她的皇子叫齐月宾白捡了便宜,即使知道这孩子有不足之症,可心中到底难以平复,忍不住出声刺了一句。
闻言,齐月宾淡淡一笑,道,“华妃不必羡慕本宫,妹妹你年轻体健,日后也一定能为皇上生下皇子,儿女绕膝。”自幼长在宫廷的她说出话来滴水不漏,叫华妃被堵个正着。
“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本宫看端和夫人今天气色红润,倒应了那句‘有子万事足’的话,还望夫人日后善加教养三皇子,才不辜负皇上的心意啊。”朱宜修不忘给玄凌撑场子,同时缓和场面的气氛。
“臣妾谢皇上恩典,谨记皇后教诲。”齐月宾和朱宜修交换了一个彼此心知肚明的眼神。
☆、稚子
临近年尾,朱宜修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起卧一刻也离不开人帮助,剪秋道,“娘娘,照文太医说的算算日子,这小皇子多半在新年里头生呢,那可就是喜上添喜了。”
朱宜修看了她一眼,道,“别胡说,哪里就一定是皇子了,传出去叫人说本宫招摇。”
“娘娘是皇后,谁敢胡说什么。”
“你啊……”朱宜修轻轻摇头,没有前世的如履薄冰,剪秋她们四个人的性子也多了几分活泼。
朱老爷的续弦韩氏入宫来看望朱宜修。自柔则被废,朱老爷便休掉了原配姚氏,将韩氏扶正,她隔年又为朱老爷生下一子,地位稳如磐石。
朱宜修趁着行礼时认真的打量她,韩氏经过岁月的历练,举手投足都是管家太太的风范,行动间不动声色,难怪朱老爷对她是又敬又爱。
“臣妇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万福。”韩氏声音不高不低,礼节一丝不错。
“起来吧,都是一家子没那么多虚礼。”朱宜修笑道,“坐下说话。”
剪秋亲自给韩氏端茶,韩氏接过后客气道,“有劳姑娘。”
“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太一本正经的。论家礼,你是本宫的长辈,该叫你一声‘母亲’。”朱宜修道。
韩氏忙低头答道,“娘娘是皇后,身份尊贵,臣妇惶恐。容臣妇斗胆说一句,娘娘的年纪和臣妇相差不多,直呼臣妇贱名便是。”
“那怎么成,礼不可废,就算本宫是皇后也不能不遵循。折中一下,本宫还是叫你‘夫人’好了,如今你可是名副其实的‘朱夫人’了。朱家的大小事务都有劳你操持,本宫心里也是感激你的。”朱宜修道,“宫里不比外头,本宫想见见家人也得按规矩来。不知家里都还好吗?父亲的身体是否安泰?”
韩氏答道,“劳娘娘挂念,家中万事都好,老爷的身子骨也还硬朗,近来正张罗着找师傅给扬儿启蒙呢。”
朱扬是韩氏所生,比永泰小一岁,朱宜修当时也遣人送了贺礼回朱府,闻言颔首道,“这是大事,定要找个才学好的先生才行,老师的人品是第一位的。教课授业,若是人品不好也会带坏了扬儿,这一点回去后还请夫人务必要转告父亲。”
“臣妇谨遵娘娘旨意。”
朱宜修笑笑道,“扬儿是父亲的老来子,又是朱家的独苗。但夫人也别太宠溺他。现今咱们家是富贵到了顶点,万万不可像那些一味溺爱孩子的人家,仰仗皇家姻亲的身份无法无天,将来孩子大了不求上进,那可就辜负父亲多年的经营了。”
韩氏听了,当下点头道,“娘娘说的极是,臣妇也不敢过分骄纵他,只望他将来也如老爷一般为国效力,不辱没家门才好。”
她这般明理,颇得朱宜修的好感,道,“夫人能如此想再好不过,难得夫人和本宫谈得来,相信扬儿日后肯定会有出息。”
“蒙娘娘看得起,说句不知分寸的话,臣妇昔年初见娘娘,就很喜欢娘娘的温和大方,也想和娘娘多亲近。只是怕娘娘觉得臣妇高攀,才不敢过分亲近。”
韩氏这话说的有些没头没脑,朱宜修却心领神会,摆明是互相合作的试探诚意。说起来的确是,韩氏如今是朱家主母,等朱老爷百年后就是老太太。朱宜修作为朱家的女儿,自然也会多关照娘家,两人之间没有矛盾,利益却是一致的。朱家越好,她们的地位就越稳。
朱宜修含笑不语,韩氏的脑筋清楚,不怪能把姚氏杀得片甲不留。最难得的是,说话并不会老留一截,让人不耐烦。遂挑明道,“事到如今,本宫也不瞒夫人,当年父亲和你的婚事还是本宫牵的线,由族长出面请太后下旨赐婚的。”
见韩氏脸上闪过恍然大悟,想必她自己也曾有过疑惑,为何朱家族长当初会挑中她这个穷书生的女儿。韩氏神情恢复如初,对朱宜修更是恭敬,道,“臣妇能有今日全赖娘娘。”
“夫人客气了,朱家能有这样的贤惠主母才是福气。”朱宜修笑道。
隆冬时节,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雪,皑皑银白铺满紫奥城。除夕之夜的宫廷宴会仍旧摆在重华宫,朱宜修面前的菜肴都是些开胃补身的,她有孕在身,忌口的东西也多。
底下歌舞升平,一曲舞罢,玄清起身举杯道,“臣弟恭祝皇兄万事如意,我大周国泰民安。”
“六弟说得好。”玄凌一饮而尽。
太后看向玄清的目光中也是极温和的,道,“转眼清儿也长大了,哀家就等着你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玄清今年16岁,继承了其母舒贵妃的容貌,正是翩翩风姿少年郎,个性也洒脱不羁,道,“太后,儿臣的心思您是最清楚不过的,必定要找一位心爱之人。”
朱宜修顺着太后的话陪笑道,“清河王风姿出众,将来也得找一位才貌双全,温柔娴淑的名门闺秀才能匹配。”
“皇后说的是,哀家也该替清儿打算起来了。皇后你是他的嫂子,平日里也要留心,有好的就告诉哀家。”太后赞同道。
朱宜修笑道,“哪里要刻意留心呢,之前就有好几位诰命来臣妾这儿替各自的待嫁女儿探口风。清河王的风采不知引得多少深闺芳心倾慕呢。太后若真想挑,只管宣进宫,想来都是不错的姑娘。”
太后颔首,道,“改日得了空哀家见见。”
朱宜修的眼光在下首扫了一圈,无意中注意到一个妙龄少女眼神痴迷的望着玄清,双颊晕染开嫣红,整个一副情窦初开的模样。细看后觉得有两分眼熟,思索一番后猛然记起,她不就是尤静娴么!
隐约记得前世尤静娴初见玄清也是在这个年纪,此后便落下了相思病,后来嫁给玄清为侧妃,生产时死于甄嬛之妹玉隐的鹤顶红。
朱宜修暗想与其等日后甄嬛与玄清苟且暧昧,倒不如成全个女儿家的心思。以尤静娴的家世做个正妃本就是理所当然的,哪里需要和一个女婢平起平坐,当真是折了沛国公家的面子。
玄清听到太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