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6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苏天成知道的情况来说,南方的情况已经有些复杂了,各种人物都开始粉墨登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很有趣的,大概是朱由检不想江宁营一家独大,所以开始在南方扶持各种力量,想不到因为江宁营的节节胜利,南方普遍都比较稳定了,军队的发展也开始进入到正常的轨道,几年时间过去,逐渐壮大了,军士多了。至于说战斗力,还是未知数,没有实战的演练,谁也说不清楚。
南方力量的壮大,隐含的深意。就是要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的。
活动在南方的,主要还是五方面的势力,首先是南直隶的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史可法统领南京京营,南京京营的总兵力,接近五万人。南京京营的待遇是不错的,主要还是得益于市舶司的支持,通过苏天成的努力,位于南京的市舶司,已经是大明朝廷主要的税赋地点之一了,驻扎在南京的京营。自然能够得到一些收益,维持京营的运转。
其次就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了,凤阳作为陪都,是朱元璋的诞生地,地位非同一般,驻扎凤阳的军队,总人数也超过三万人了。这些军士的待遇,一样是得到了保证的,作为大明的龙兴之地,没有谁敢于克扣凤阳驻军的军饷。
接下来就是驻守在武昌的左良玉了,左良玉到武昌的时间不长,以前一直都是驻扎在江西的,左良玉和贺人龙有些渊源,两人曾经在一起效力,后来贺人龙调到了江宁营,成为了江宁营的卫指挥使。左良玉曾经也谋生了这样的想法,可惜随着时局的发展,左良玉最终没有能够进入江宁营,而是被朝廷提拔为总兵,驻守在武昌府。左良玉手下拥有的军士,据说是最多的,超过二十万人了。
刘泽清驻扎在浙江,浙江曾经是戚家军扬名立万的地方,地理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加之靠近富庶的南直隶,和左良玉一样,刘泽清也被朝廷任命为总兵,首先统领的军士,据说超过了十万人。
最后就是驻扎在江西庐州的黄得功了,黄得功是在左良玉驻守武昌之后,进驻庐州的,身份同样是总兵,据传统领的军士,超过五万人了。
这里面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才能够形成如今的局面,苏天成曾经在陕西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卫所军队,重点加强了地反上的治安力量,通过扩充巡检司的力量,来维护地方上的治安,不设立军队,这种改革的措施,初期是遭遇各地反对的,但经过改革之后的陕西,减轻了负担,发展的速度很快,故而苏天成这种改革的措施,也就没有谁议论了,有几次,朱由检甚至在早朝的时候,说到了这方面的事情,认为卫所军队的制度,的确要进行改革了。
遗憾的是,这样的改革,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推行下去,但变通的改革措施却出现了,这种变通形式的改革,促使了地方上面拥兵自重情况的出现,譬如说左良玉等人,身为总兵,本来是应该要单独统领军队,不干预卫所军队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手里是没有多少军队的,除非是出现了重大的战事,他们才能够临时招募军士,可他们的做法不一样,他们到了地方之后,插手卫所军队的事宜,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整合卫所军队,抽调卫所军士到军营,壮大军队的力量。
这种做法,刚开始也遭遇到反对,特别是各地的卫指挥使,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朝廷最终默许了这样的做法,这也是因为江宁营的成功,让朱由检和朝廷的大臣,认为分散的卫所军队制度,难以培养出来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集合方方面面的力量,才能够培养出来有战斗力的军队。
通过这样的变革措施,驻扎在浙江、武昌和庐州的军队,迅速壮大起来,继而影响到了南直隶和凤阳,整个的南方,军队的分布情况,出现了重大的改变,卫所军队名存实亡,精干的军士悉数被抽调到军队之中去了。
苏天成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他认为出现这样的变化,是有利的,颇似几百年之后的大军区模式,地方上不需要驻扎那么多的军队,更不能分散驻扎,没有多少的战斗力,但南方出现这样的变化,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譬如说卫所占据的耕地,没有能够收回来,土地兼并的情况,更加的严重,军队集中之后,朝廷是不可能完全供养起来的,有限的军饷,不可能满足军队扩充的要求,也不可能练就出来精兵,所以这些负担,变相的加到老百姓的身上,让老百姓的负担更加的沉重,要不是南方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过于沉重的负担,早就令老百姓造反了。
有意思的是,南方出现这样的情况,朝廷还很是高兴,朱由检几次说到了南方军队的整合,仿佛这就是成绩。
南方五个方面军队的总人数,达到了四十余万,兵力的总和,远远超过江宁营了,甚至超过了江宁营与边军的总人数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傻子也知道是为什么。
对于这些军队,苏天成还是高度重视的。
史可法、马士英、左良玉、刘泽清和黄得功,在历史上,也算是著名的人物了,这些人之中,有名族英雄,也有败类,但穿越十多年之后,苏天成看清了这一切,他不再是求贤若渴的姿态,也不会轻易相信自身的历史知识了,任何的事情,都需要自身做出来分析之后,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情况的,所以,苏天成没有刻意去招募这些人。
史可法与马士英两人率领的军队,人数算是最少的,但恰恰是这两支军队,恐怕是最有战斗力的,南京京营与凤阳的京营,都是朝廷比较重视的,战斗力不可能太差,至于说左良玉等人统领的军队,既然是从卫所之中抽调的军士,那就说明,战斗力一般,甚至有可能是乌合之众。
皇上的圣旨之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这些军队,这也是苏天成需要考虑的地方。
剿灭后金鞑子,江宁营和边军,肯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旦征伐取得了胜利,就很有可能是矛盾爆发的时候,按照朱由检和朝廷的想法,到时候,伤痕累累的江宁营,不一定是南方军队的对手,就算是想着造反,也能够被轻易的剿灭。
当然,苏天成是不担心这方面的,经过了血与火历练的江宁营,到时候将变得更加的骁勇善战,普通的军队,哪里是江宁营的对手,不要说南方的四十万军队,就是百万军队,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
小心行的万年船,不管如何的乐观,苏天成都是要注意这些方面的情况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苏天成也感觉到可悲,一方面需要全力以赴去征伐后金鞑子,彻底的剿灭后金鞑子,另外一方面,还要担心背后的“自己人”,担心南方庞大的军队,这种征伐的模式,太少见了,很不正常。
可惜这就是苏天成面对的局势,不可能改变的局势。
当然,面对这样的局势,苏天成也不完全是坐视不理,驻扎在台湾的两万江宁营将士,是最大的后备军,其次还有福建的军队,通过熊子健的努力,福建泉州等地,已经招募了两万将士,这些将士,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江宁营,但从本质上面来说,也是江宁营的将士了,而且在福建驻扎有两万将士,占据了泉州这块地方,也就是令江宁营在南方有一块基地,不至于无立锥之地。
所有这些准备,与征伐后金鞑子没有关系,但又必须要做准备。
苏天成感觉到了无奈,他不想这样做,但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了保全自身的命运,为了大明王朝的未来,他必须要狠心,必须要坦然面对今后面临的事情。

第九百九十九章 分析局势(2)

不管怎么分析,江宁营即将出征的事情,是无法隐瞒的,这方面,也是苏天成最为关心的,从渠清泽获取的情报来看,后金的皇太极也是做好了准备的,在确立皇太子之后,就没有放松防御的部署,海州、耀州、海州、广宁、西平堡等地点的后金鞑子,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形成了一条牢固的防线,任何的一点遭遇到攻击,其余地方都会增援,也会做出来相应的调整,包括驻扎在沈阳和辽阳的后金鞑子,也会做出来反应的。
其次就是蒙古的蒙八旗。
蒙古草原的局势的确在改变,好的方面,是原来牢不可破的联盟被打破了,一部分的草原部落,改变了策略,开始依靠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实际上也就是投靠大明朝廷了,但另外的一种改变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几个主要的部落,开始抱成团了,在后金的领导下,开始整合蒙八旗,包括科尔沁部落、插汉部落、喀尔喀部落等,这令蒙八旗的战斗力更加的强悍,随时能够驰援后金。
从地理位置来说,大明朝廷若是不能够彻底击垮后金鞑子,草原部落是一定要依附后金鞑子的,这与他们之间的渊源有关系,更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很近,结成联盟,首先还是要武力作为保证,试想一下,后金若是孱弱,这样的联盟是不可能成立的。
大明朝廷若是剿灭了后金鞑子,蒙古草原自然会做出来选择,那些想着趁浑水摸鱼的部落,肯定是遭遇到沉重打击的。
所以说,苏天成和江宁营,包括辽东的边军,面对的是两路大军,驻守在海州和广宁等地的满八旗、汉八旗以及草原的蒙八旗,两路大军的战斗力都是不弱的。
督师府厢房。
洪承畴、孙传庭、毕懋康和渠清泽都在屋里。加上苏天成,这就是江宁营最高指挥层了。除开这些人,还有两人也来到了登州,辽东巡抚卢象升和大同总督秦良玉。
出现了这样的阵势,不用说,就是讨论征伐后金鞑子的事宜了。
地图早就铺在地上了,上面已经做出来了一些标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斥候早就画出了辽东、登州、宣州、海州、沈阳等地的详细地图。
苏天成站在地图的中间,用手里的木棍指着地图上面一个个的城池。
“诸位,这次是我大明与后金鞑子的战略决战,不同于历次的征伐,这一次的目的。就是要彻底的剿灭后金鞑子,今日我们在这里商议详细的作战规划,一旦战役规划明确下来,辽东边军、大同边军,悉数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开始征伐,具体作战的部署。可以自行确定,督师府不做统一的要求,但战役部署是不能够修改的,也是不能够动摇的,不管遭遇到了什么情况,哪怕是朝廷有其他的要求,也不能够动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的征伐部署,不能够受到任何的干扰,在这期间,江宁营、辽东边军以及大同边军,所有的调整事宜,一律暂停,若是朝廷调动或者调整人选。可以不从命,一律推到我这里来。”
“我强调一下时间方面的要求,从今年的八月份开始,到年底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必须要突破海州和广宁的防线,也就是说,驻扎在这里的后金鞑子,要么被我们彻底的剿灭,要么就撤走了,从明年的年初,到明年的六月,半年的时间,我们必须拿下沈阳,从明年的七月,到明年的年底,我们必须要收复被后金鞑子占据的所有领土,彻底摧毁后金鞑子。”
“总体的时间要求,是一年半的时间,我说话不喜欢重复,但还是要强调,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除非是立下了战功,提拔军官,其余的调整,悉数暂停,所有的调整和任命,以督师府的敕书为准。”
“征战的整体部署,你们都看过了,也知道具体情况了,我就不重复了,思考的时间有两日了,诸位若是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便于我们进一步的完善部署,洪大人,有关的部署,你强调一下吧。”
苏天成说完之后,洪承畴看了看众人,首先开口了。
“诸位,此次的征伐,后金鞑子也做好了所有的准备,集结在海州等地的后金鞑子,有满八旗之中的镶白旗、镶蓝旗,汉八旗之中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人,集结在广宁等地的后金鞑子,有满八旗之中的正白旗、镶红旗,汉八旗之中的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还有部分的汉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二万人,此外,驻扎在沈阳、辽阳的还有满八旗之中的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以及重新组建的正红旗,总兵力也接近十万人了,后金的三十余万大军,几乎全部都集结在这些地方,沈阳、海州和广宁三地,已经形成了三角形,相互之间遥相呼应。从这个层面来说,后金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就在洪承畴发言的时候,苏天成将手里的木棍递给了洪承畴,洪承畴拿着木棍,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出来了后金的军力布置。
“此次征伐后金鞑子,大人做出来了要求,总体的部署是不能动摇的,大军征伐的目的,就是剿灭后金鞑子,从战斗力的部署情况来看,我军是不占优势的,登州、复州等地的江宁营将士,总兵力在十万人左右,辽东的边军、榆林营军士,总兵力在八万人左右,大同边军总兵力在六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我军能够调动的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