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8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些收获,苏天成根本不在意各国是不是来拜见的问题,这么多年过去,唯一出现的三个变化,第一就是朝鲜正式成为了大晋王朝的一部分,朝廷在朝鲜设立了平壤府和汉城府,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全部都是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参加大晋朝廷的科举考试。进入到朝廷和大晋各地为官,第二就是原来后金鞑子控制的建州,慢慢开始发展起来,大量的汉人移民到这些地方,好多的城池建立起来了。包括朝鲜的不少老百姓,都全家搬迁到建州一带了,满人的生存空间,被极大的挤压了,他们没有了丝毫的特权,第三就是草原的变化,草原上的城池多起来了,除开游牧民,很多的汉人也搬迁到草原,觉大部分都是商贾,凡是有钱赚的地方,就有商贾的存在,而草原的游牧民,也依赖城池,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是到城池去购买,生活的风俗慢慢被汉化。
朝廷之中的诸多官吏,也清楚了这个道理,王朝的富裕,不是靠着嘴巴喊的,也不是绷面子绷出来的,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成绩,需要老百姓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富裕起来。
朝廷注重发展水师,完全控制了全世界的海运航运,大晋十三年的时候,西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发生了战争,两边都求助于大晋朝廷,最终朝廷除了派出强大的水师,还要求驻扎在当地的使馆和水师出动,给予两边水师沉重的打击,而且宣布对两国一年的经济制裁,禁止他们的商贾与大晋有通商往来,这一手差点令两国的统治者崩溃,最后他们派出所谓的总理大臣,专程到京城来请罪,恳请朝廷解除制裁。
当然,附近一些海域的就更不用说了,大晋朝廷俨然就是裁判长,有什么冲突直接作出判决,谁要是敢不服气,或者是私下里闹事,那就是垮台的命运,而且本国的老百姓也跟着吃亏。
经典之战是攻打日本。
日本国内一小部分人,认为日本继承了汉唐以来的儒家正宗思想,他们提出来,可以成为大晋朝廷的助手,来帮助打理诸多的国际事宜,当然,这些人就是再狂妄,也不敢说自身是老大,大晋朝廷的实力摆在那里,人家动动指头,日本就受不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观点,本不是多大的错误,却惹得皇上勃然大怒,要求驻扎在登州、松江等地的水师出动,这一下可不得了,要知道登州、松江和福建的水师,是大晋朝廷最为精锐的水师,所向披靡的,曾经有前来大晋的学者分析过,就是集中全世界的水师,也敌不过驻扎在登州和松江等地的大晋水师,这还不包括驻扎在世界各地的水师。
大晋水师攻打日本,过程非常的简单,前后半个月的时间,几乎占领了日本所有沿海的地胖,日本的皇室和幕府早就坐不住了,诚惶诚恐,将那些口出狂言的人全部都抓起来,专门给大晋朝廷请罪。
其实日本也有不少的年轻人在大晋学习和读书,甚至有不少的日本人参加科举考试,进入朝廷为官了,一方面有这些人向朝廷求情,一方面有日本的皇室和幕府请罪,最终大晋水师收兵了。
大晋水师尽管攻占了不少的地方,但绝不动老百姓,也不会有什么屠城或者是毁坏房屋的事情,日本皇室和幕府是感激不尽,恭恭敬敬的献上了赔偿,表示永远服从大晋朝廷的领导,绝不敢有二心。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五大丞相之中,七十二岁的范景文和七十一岁的杨嗣昌悉数都致仕了,六十六岁的洪承畴成为了内阁次辅,中书省中书令,离开了军队,五十七的张溥成为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对官员的督查事宜,五十九岁的卢象升成为了内阁大学士,大都督,成为五大丞相之一,全面掌控军队,礼部尚书周延儒进入内阁,同样成为了丞相。
最令人没有想到的就是吴三桂了,成为了都督,率领大军长期驻扎在福建沿海一带,要知道凭着吴三桂的资历,怎么都不可能成为都督的。
大晋朝廷的规定是明确的,丞相的年龄限制为七十岁,到了这个年纪必须致仕,三品以上官员的年龄限制为六十五岁,一旦过了这个年纪,没有得到提拔,就要致仕,知府以上的官员,退休的年纪为六十二岁,其余一律都是六十岁,致仕之后全额领取俸禄。
军队之中同样也有退役的时间,三品以上的都督、将军,退役的年龄限制为七十岁,特殊情况可以适当的延长,毕竟军队之中,将军的威望是不一般的,五品到三品之间的军官,退役的年龄限制为六十五岁,五品以下的军官,限制为六十岁,得到提拔除外。
军官和军士的待遇很高,军官退役之后领取的俸禄,稍微少一些,和文官致仕之后差不多,关于军队俸禄高的事宜,朝廷也讨论过几次,但皇上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旦遭遇到战事,军士是必须要冲上去的,是可能送命的,他们的待遇必须高一些。
因为规定了致仕和退役的年龄,官员包括军官,流动性是很大的,这就能够让朝廷和军队保持足够的活力,一些新人源源不断的进入。
不管是已经致仕的杨嗣昌和范景文等人,还是朱审烜、洪承畴、张溥、卢象升和周延儒等丞相,都提出来过万国来朝的问题,这倒不是诸多的丞相想着面子的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他们早就知道了,面子不能够当饭吃,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有用,朝廷通过银行和纸币,几乎控制了全世界,也就不需要他们搞什么朝拜的事宜了,可人家总是请求,要求要来朝拜,而且时间最好是新年的时候。
这一次,实际上就是诸多的丞相商议好了,朱审烜做出来的决定,同意各国到京城来朝拜,这件事情,他们没有禀报皇上,这不是什么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丞相完全可以做主。
所以这就出现了苏天成看见的一幕,几百个国家或者是城堡的使者,来到了京城,专门来朝拜,人数达到了万人以上。
身边的朱审烜详细说明了情况。
得知情况的苏天成,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在老远的地方,就能够听见声响,上万人聚集在皇极殿前面的广场,就是想着安静也是不可能的,也难怪刘铁汉会着急的,人太多了,他害怕出事情,当然着急了。
(本书接近尾声,马上就要完本了,新书《铁血兵戈》已经开始上传,或许是自己写的书,总是觉得后面的好一些,不过我有一种感觉,因为《铁血兵戈》是第二本历史书,写的是唐末五代十国期间,那是一个充满铁血激情的年代,残酷、斗智斗勇、激情、热血等等,都会表露出来,甚至贯穿全书,所以希望得到读者大大的支持,拜谢了,点击、收藏、推荐,对我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万国来朝(3)

(请支持新书《铁血兵戈》,拜谢了。)
进入皇极殿之后,早朝正式开始。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早朝,一般不会商议具体的事情,主要是表示上班的时间到了,其实在正月十五之前,老百姓基本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之中,这些年条件好了,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对于春节就特别重视了,至于说商贾,眼睛里面盯着的就是春节,他们能够利用春节的时间,大做生意,老百姓的购买力加强了,春节能够销售无数的商品,在他们看来,赚钱当然比过节重要了。
皇太子苏明劼主持早朝仪式。
这也是朝廷的规矩了。
苏明劼早就熟悉朝政了,而且表现出来的沉稳和睿智,令诸多的文武大臣拜服,苏天成特别注意对苏明劼的培养,苏明劼在外游历的三年时间里面,苏天成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够享受特殊的待遇,必须要面对实际,要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疾苦,要思考如何解决老百姓存在的困难,同时也要注意官府的作风等问题。
在苏天成看来,苏明劼的表现还是有些差距的,主要还是在身份的彰显方面,毕竟打小就出生在富贵的环境之中,很早就成为了皇太子,受到了文武大臣的崇敬,这种身份上的优越,是无法抹去的,不过苏明劼在处理政务方面,表现的确是不错的,朝廷里面的一般事情,基本都是苏明劼处理。除非是重大的事宜,苏天成才会亲自着手的。
苏明劼开始提出来具体的要求。大致的意思就是上班的时间到了,诸多的文武大臣,必须要集中精力,必须要给省府州县的官吏做出来榜样,新的一年到来,马上就是春耕时节,就是最为忙碌的时候了,各级的官府必须花费大力气抓好春耕生产。
苏明劼在早朝的时候。专门强调春耕生产,其实是与大晋各地出现的诸多情况有关,这些年以来,随着商贸的巨大发展,农业慢慢受到了冷落,特别是在山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官府特别重视商贸的发展。对农业不是太重视了,因为商贸的飞速发展,意味着官府的税收大幅度的增加,意味着官府的钱多了。
这种情况,早在大晋十年的时候就出现了,朝廷发现之后。没有引起很高的重视,但皇上明确提出来了要求,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忽略,不能够因为经济发展了。就不重视农业了,更不能够因为大量的采购粮食了。就认为不种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任何的时候,都要牢记粮食生产是不能够忽视的。
也正是因为皇上的要求,每年的早朝,苏明劼都会提出来明确的要求,各地不能够忽视春耕生产,当然,仅仅是嘴上强调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吏部和都察院早就将是否重视春耕生产与粮食产量等事宜,作为考核与提拔官员的指标之一,这就令各地的官吏绝不敢忽视春耕生产。
接下来,苏明劼还专门强调了各地吸纳移民的问题,随着大晋的强盛,藩属国前往大晋生活的人越来越多,除开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朝廷做官的人外,还有这些人的家人,几乎都是搬迁到大晋来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都是藩属国的精英人士,这些人来到大晋落户,比如带动移民搬迁的潮流,更大的优势是,搬迁到大晋来的人,能够很容易找到事情做,特别是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苏等地,只要能够吃苦,就可以找到事情做,就可以挣到银子,生活就没有问题。
朝廷对移民的控制,总体是吸纳的,但这些人必须在官府登记,必须要真正得到官府的认可,不过近些年来,随意移民的人增加了,一些人不在官府去登记,导致各地官府对人口户籍的管理,出现了偏差,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注意,否则大晋的人口将越来越多,朝廷诸多的官员讨论之后,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必须要适当限制的。
苏明劼最后说到的就是驻扎各地的使节问题,因为大晋朝廷的强盛,驻外使节的表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态度方面,表现都是很强势的,皇上曾经专门说过了,态度不能够表现的过于的强硬了,大晋需要得到的是实际利益,不需要在态度上面强横。
半个时辰之后,苏明劼的话说完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就应该是皇上训示了,早朝最终结束,但今日的情况不同了,接下来的议程,就是各国派来的使节朝拜了。
使节带来了大量的礼物,这些礼物不会带进皇宫里面,都是列出清单。
其实朝拜这件事情,各国的使节早就提出来了要求,只不过皇上一直都没有同意,好不容易朝廷同意了,各国使节都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故而这次的朝拜,就显得特别的隆重了。
这是国力的象征,大晋朝廷如今扮演的角色,基本就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规矩当然是有大晋朝廷制定下来的,有谁违背了这样的秩序,必然会遭受到打击,只不过在确定秩序的时候,皇上基本是站在公正立场上面的,这也令各国的统治者非常的感激。
朝拜仪式开始了。
柳敬亭开始念出来一串串的名单,礼部的官吏按照名单上面念出来的名字,带着一个个的使团进入到大殿里面,使节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礼单,呈献给皇分管外事的大晋丞相周延儒,接下来使节就开始颂读准备好的书信,这些书信都是讴歌大晋朝廷与大晋皇上的。
各国都按照自身的礼节来进行朝拜,有的是跪拜,有的是单膝跪地,有的是鞠躬,不足一一而论,大晋朝廷已经禁止跪拜了,但对这些使节,尚无明确的规定。
朝拜的仪式持续的时间有些长。
但大殿之内的文武大臣,没有表现出来丝毫的倦意,这一切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荣耀,就在二十年前,这样的事情还是不可能想象的。
大晋朝廷的绝大部分官吏,都是经历过大明王朝的,明末的衰败,他们都是有印象的,那个时候绝不会有人想到,会面临今日这等的局面。
皇上的功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一文不名的庶子,一步步的拼搏,进入到朝廷,组建江宁营,剿灭流寇,推翻大明朝廷,消灭后金鞑子,统一草原,发展经济,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让大晋朝廷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