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遇见未知的自己-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洗疟邸⒎呤兰邓椎乃枷肫德剩敲茨压终飧鋈顺S械姑沟氖路⑸谒砩狭耍 
“这也说明了臭味相投、物以類聚的道理吧!”若菱掩着嘴笑。 
● 
带着笑意,若菱又来到了小屋中,老人还是点上了壁爐的火等着她。 
“怎么样?能量世界的探索如何?”老人往摇椅上一躺,悠哉游哉地问。 
“真好玩!”若菱像个发现新大陸的孩子,”我们每一个思想都带有一定的能量,偏偏我们的习惯就是胡思亂想!” 
“是啊!”老人同意,偏过头去斜睨着地板,上周他在地上画的那些圆还在。 
若菱看着圆圈,虽然不再那么暈头转向,还是不知道能量的研究和这些圆圈有什么关系。 
“你看!”老人指着圆圈最中心,”这裡就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来源!” 
若菱低头看着圆圈,被这个曼陀羅深深吸引,在壁爐柴火的跳动光影中,突然有了些触动和感悟:”哦!所以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身分认同这些个能量,把我们生命能量的源头团团围住,也隔绝了爱、喜悦与和平!” 
说完,若菱也没有抬头看老人,只是兀自沉溺在此刻深深的感触之中。 
老人也没有答腔,算是默许了若菱的猜测。 
房间的气氛霎时有些严肃。 
“你们周一会议室上演的那幕戏,说明了一个人的能量,不管是正面或是负面的,对他周遭的人事物都会造成影响。同时,它也显现出现代人最大的问题--能量争夺。”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因为与自己生命的源头没有連结,失去了能量的来源,所以不停地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更糟糕的就是和我们的同胞们--其它的人類,争夺能量。”(注) 
“你是说像我们公司兩个老板的互相较劲,也是一种能量的争夺?”若菱问。 
“是的,不但是一种能量的争夺,也是ego(小我)对ego的战争。”老人点头,”像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亲友之间,这种ego能量争夺战屢見不鲜。”他停顿了一下,思索好的词句来解释这个可怕的现象: 
“现代的社会像个殺戮战场,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试着夺取别人的能量,像控制他人、用权力驾凌他人、获得别人的关注、认可、喜爱,或是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高人一等的,不一而足。” 
“所以,如果人類能够掌握了重新連结自己生命能量源头的秘密,就不用再用这种手段去争夺能量了?”若菱充满希望地问道。 
“是啊,我们现在就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为了抢夺火把而拚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道,只要步出洞外,我们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老人感慨地说。 
“那你赶快说说,怎么样可以突破这些重重的障碍,而让我们接触到自己生命能量的源头呢?” 
急性子的若菱再也按捺不住了,她拿起粉笔,在圆圈圈上画了一些破折线: 

老人笑吟吟地看着若菱的迫不及待:”不急、不急,慢慢来。我一定会为你揭晓这个谜底的,但是关于能量,还有些事要告诉你呢!” 
老人停下来喝口茶,慢条斯理的模样,让性急的若菱有点难以按捺。 
“平常你看到一些人,是不是会感到亲切、舒服,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为什么对这些人会特别有好感?”老人没头没脑、突如其来地一问。 
“是呀,”若菱老实地回答,”但是‥‥”她欲言又止。 
“是不是有些人让你又特别讨厌呢?没有理由的。”老人仔细端详着若菱的反应。 
“是的,讨厌还算客气呢,”若菱说,心想老人果然懂得她的心思。”有的人看了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 
“这也是能量的作用。”老人意有所指地说:”因为每个人能量的振动频率都或多或少不同,和你振动频率相近的人,就是你看得比较顺眼的人啦!” 
“这就是『物以類聚』!”若菱想起了自己在图书馆中的新发现,不禁佩服自己的先知先觉。 
“等一下,”若菱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我怎么知道我自己能量的振动频率是什么样子的呢?” 
“看你周围吸引来的人事物就知道啦!”老人莞尔一笑,”因为你的思想、情感都带着一定的能量振动,所以会吸引和它们振动频率相近的人、事、物呀!这一点,以后在我们讨論到『心想事成的秘密』的时候,还会再说。” 
“心想事成的秘密?”若菱睁大了眼睛,兴奋、期盼地看着老人。 
老人却不再看她,暗示她可以離去了。 
若菱带着复杂的情绪再度離开了温暖的小屋。 
注:远流出版社的《圣境预言书》,这本灵性小说中,对于人類的能量争夺有很的描述。 

第9章 
巧遇旧识 
──潜意识初探 
每次離开老人那裡,若菱都觉得很充实。可是这次若菱开始有些遗憾了,因为她还是希望老人赶快告诉她破解那些圆圈圈的秘诀。若菱得到的答复却是更多的回家功课。 
显然,时机还没到吧! 
这次的功课是这样的--首先,是要找一些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资料,说明兩者的区别和作用。再者,就是要若菱找本书,把书上说的一些话抄下来。最后,老人给了若菱一份宣传单,是一个电影欣赏导讀会的通知,让若菱去看一场电影。 
“有个功课是看电影,这还真有意思!”若菱坐在图书馆,兀自发呆。 
她感觉前方有个高大的阴影。 
十几年前讀大学的时候,志明在自己用功时便这样地出现在前面。此刻她一抬头,打算看是什么人挡住自己的光线。 
一张熟悉的面孔。 
“啊,你是‥‥”若菱惊呼! 
“是,还记得我吗?”一个潇洒的男人朝着若菱微笑。 
“李建新‥‥你不是在国外吗?”若菱有点结结巴巴的了。 
“我应国内大学的邀请回来担任客座教授。”男人含蓄地回答,然后谨慎地问:”你好吗?” 
“我很好!”若菱很快地恢復镇静。 
“家裡都好吗?” 
“好‥‥”若菱应付着。不过是大学的老同学嘛”虽说这么多年不見,却怎么有点不自在?跟他的能量有关吗?若菱暗自询问。 
“你怎么还在图书馆用功啊?”李建新嘴角有一丝戏谑的微笑。 
“我‥‥嗯,我在查一些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资料。”若菱小心翼翼地回答,很怕他再多问。 
“哦,那你可以看看卡尔.荣格的著作,讲得很清楚。”李建新快速地回答,好像跟卡尔.荣格很熟似的。看到若菱的错愕,李建新接着说:”我对心理学很有兴趣,虽然学的是理工,但是修了不少心理学的学分,在国外也特别去听过荣格学院教授的演讲。”(注1) 
若菱知道自己在这个话题上讨不了好,ego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赶紧说:”哦,那我去那边看看。” 
“我们交换一下电话吧,老同学大家好久没聚了,改天一起出来喝咖啡、聊是非。对不起,我刚学的俏皮话。”李建新眨眨眼。 
“好啊!”若菱口是心非地回答,心裡却想:谁有闲工夫跟你喝咖啡,我得赶紧把老人那裡搞定才是。 
照着李建新的建议,若菱果然收集了一堆关于意识、潜意识,甚至集体潜意识的资料。 
大约一百年前,我们伟大的心理学家发现了人類的潜意识。它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感觉、行为以及对人事物的反应,还有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做决定的过程。 
它是一个看不見的世界,但是主宰着我们外在的世界。我们的意识、自我的了解、思考、理性、判断、感情都是从潜意识来的。我们在意识层面对自己一切的认知、喜好,只是占了我们自己全貌的1%而已。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对我们的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若菱知道这是所谓的冰山理論:我们的整个意识像座冰山,在水面上的表意识,只占了1%。有些理論是说5%或是10%,不管如何,我们可以感知和控制的部分是惊人的少! 
● 
另外若菱还看到了一个著名的、关于明尼苏达双生子的追踪研究。这一对双生子从小因家境的关系被迫分離,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彼此也不知道对方。等到兩个人都三十多岁了,研究人员找到他们,做了一个生活、个人资料的探讨,发现兩人的生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兩人在同一年结的婚,老婆也是双胞胎。他们养同一品种的狗,連狗的名字都雷同。所生孩子的性别,顺序也一样,生活中这样的雷同有70%以上。 
“难道我们真的是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过我们的一生?”若菱真的好震惊! 
第一项功课已经把若菱搞得暈头转向了,一看手表,电影的时间快到了。若菱看看传单上的导讀人,名字有点似曾相识。 
哦,想起来了,他原来在若菱公司的竞争对手公司上班,也是一家国际大公司。听同事说,他毅然决然辞去高薪、稳定的工作,成为一个自由的企业讲师,而且对心灵成长颇有研究,还在网路上主持一个网站(注2),开放一个园地给大家探讨他有兴趣的话题。今天倒要看看他导讀些什么东西。 
电影的名字也很奇怪,叫做”我们懂个X”,说是什么以量子力学的角度来探讨世界的种种现象,若菱很怕自己到时候会睡着。(注3) 
匆匆忙忙地,若菱依址来到了羅斯福路大世纪戏院六樓的一家书店。一踏进门,若菱就被满屋子勵志的、心灵的、宗教類的丛书搞得眼花撩亂。 
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人,若菱赶紧问:”请问电影欣赏在哪裡?” 
“在七樓,从这个樓梯一上去就看到了!”瘦瘦的老板娘热情地招呼她,”美女,要不要看看我们这裡的书,都有折扣哦!” 
若菱正想说不用了,一转身却瞥到了一本以一个大光头为封面的书,作者的名字就是老人推荐的书的作者:肯恩.威尔伯。(注4) 
若菱拿起了大光头,浏览这本叫做《万法简史》的书。很奇怪,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放在一起就每一句都不懂了。老人推荐的书会不会也这样?若菱打着哆嗦,鼓起勇气问:”请问有没有这个人写的《恩宠与勇气》?” 
“当然有!”老板娘中气十足,”美女你真会选书,这本书好棒哦!”一面把厚沉沉的一本书递过来。 
若菱被老板娘的迷汤灌得ego有一点飘飘然,书接过来手一沉,好重!跟若菱平常会讀的那种袖珍本的书真是差得大远了。若菱无奈地翻阅,看到这一本是肯恩纪念他癌症过世的妻了所写的书--”是作者难得的感性作品”,有人这样评論着。 
“是故事就好看了,厚一点就厚一点吧!”若菱付了帐,上樓准备看电影去。 

注1:对荣格的学说有兴趣的人,可以參考张老师文化出版的《荣格自传--回忆.梦.省思》。 
注2:。freewill。idv。tw 美麗心世界网站 
注3:。whatthebleep。”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是一部以量子物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灵世界和物质世界共通之处的电影。 
注4: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是超个人心理学界的天才、意识研究領域的爱因斯坦,他的著作相当多,台湾翻译了大约十多本。比较容易讀的是《事事本无碍》(光启社出版),以及《恩宠与勇气》(张老师文化出版)。 



















第10章 
当灵性与科学相遇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一个偌大的房间裡,挤满了人。若菱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前面不会被人头遮住视线的座位,一屁股坐了下来。引言人短短地介绍了这部影片的背景,说2004年在美国推出的时候,是当年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发烧片。 
卖座的原因不是去看的人多,而是一个人看很多次,有个律师就看了十次,因为他不相信他为什么会看不懂一部电影。 
若菱想,那完了,我可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看不懂就欣赏男女主角也好吧! 
第一段电影结束,若菱正在满头雾水、小我深受打击的狀态下,导讀人上台了。他看起来相当年轻,朝气蓬勃。经过他清晰生动的引导,若菱总算稍稍理解了电影刚才片段的意义。大体上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bit)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二千位的信息。 
所以,我们会选择性地去看东西,并且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
至于如何选择,就是受到个人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价值观等等的影响,完全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每个人每天环顾四周,看見的是他想看見的东西,其它的东西大脑会自动排除掉。”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成見就是这样形成的吗?”若菱想,但不好意思举手发问。 
这一段影片也说到了老人曾经要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