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金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痛笠ё糯蚶硐绕牌帕粝碌牟担诵」米右桓銎堂娑笠桓鲎樱夷切」米右荒旮依锢咸牧阌茫盖祝悴掠卸嗌伲俊彼渭稳迷谄拮用媲昂芪妹么敌炅艘环
“有多少?”
戚氏伸出两根手指。
戚太太道,“二百两,嗯,也难为她一个小丫头了。”能孝敬长辈二百两,起码铺子里一年得出息上千两呢。
“哪里,是两千两。”戚氏强调,“就东大街的一个铺面儿。这还是给老太太的零用,小姑子多会赚钱啊。大爷都说,小姑子比他还有钱呢。”
戚太太惊叹,“当真了不得。先时只瞧她气度大方,觉着是个稳重人,不声不响的,倒有这等本事。”
戚氏道,“可惜小姑子已经订亲了,而且,换亲什么的,也叫人笑话。不然,给家里小弟说说,小弟这一辈子还愁什么。”千万不要小瞧老婆的重要性,若真能娶个贤内助,男人享一辈子的福。
戚太太笑,“胡说什么。你小姑子是个体贴人,女婿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妹子,你更当真心待她。”
“哪里还用母亲单说,我当她是亲妹妹一样的。”虽然现在丈夫只是个武举人,戚氏却觉着自己这亲事半点儿不比嫁到杨家的大姐姐差。
戚太太又问,“你们先太太的陪嫁是怎么说的?”
戚氏道,“大爷和小姑子,一人一半。”当然,她也很为先婆婆的嫁妆之丰吓了一跳,先婆婆是侯府嫡女,她是公府嫡女,结果,她的嫁妆算下来,其实比不上大纪氏的陪嫁。
戚太太点点头,“你公公是个明白人哪。”头到儿子成前,先把前头媳妇留下的嫁妆给一儿一女均分,而且,还分的谁都挑不出毛病来。又关心的问,“女婿的私房,有没有交给你啊?”
“还什么私房不私房的,大爷不是那样人,不过是大爷的东西,我帮着照管罢了。”宋嘉让并不擅长打理庶务,如今都娶了老婆,他又没啥纳小的心,又一门心思的喜欢戚氏,便把自己的身家都交予了戚氏掌管。而且,丈夫把前头婆婆的嫁妆与房里的财物都交由她打点,已经可见丈夫的心意了,戚氏可不想母亲疑着丈夫什么。
戚太太愈发的放心了,笑道,“女婿是个可靠的。”戚太太这把年纪,不似女儿,觉着时光甜蜜比产业私房更重要。戚太太衡量女婿好坏只有一个标准,把私房交给女儿打理的女婿,才是好女婿。
母女两个说着私房话,中午却发生了一件小趣事。
戚国公有三儿四女,四嫡三庶,女儿中,戚氏是最小的一个了。如今小女儿嫁了,女儿女婿三朝回门,戚国公令三个儿子留在家里陪宋嘉让,舅婿什么的,也亲近些。其实,宋嘉让早跟大小舅子们不知喝过多少回酒了。并且,戚国公又命人请了嫁在帝都的两个女儿并女婿过来,一家子聚聚。
这也是老例了。
而且,新女婿头一遭上门儿,自然要被灌酒。
结果,宋嘉让没醉,倒把老丈人同三个大小舅子喝到桌子底下去了。最后,宋嘉让背着老丈人,大女婿杨建拖着两个小舅子,二女婿周永勉强扶着一位小舅子,三人把这父子四个送了回去。戚太太听闻此事,那个脸色哟。
待丈夫酒醒后骂丈夫,“女婿头一遭上门儿,看你这老丈人当的,醉的人事不省,叫女婿背回来!”还不够丢人呢。夫妻之间,年轻时是妻子迁就丈夫,待年迈了,妻子有了一座名叫儿子的靠山,当真是不再把老头子放眼里了,越发的泼辣。
戚国公懒懒的靠在床上,喝着茶水道,“一个女婿半个儿,叫女婿背一下可怎么了?又不是外人。”
戚太太道,“你自己醉就行了,怎么还拉着儿子们一道丢脸?”
戚国公大骂女婿们奸滑,“以往瞧着不赖,都不是好东西。”把他闺女娶到手,就开始花言巧语的灌他这老丈人!
女儿出嫁没几日,戚公府倒是迎来一件喜事,宫内育有端睿公主的戚妃娘娘被陛下升为了贵妃。在皇后早登仙界,婉贵妃被降嫔位的后宫中,终于,又出现了一位贵妃娘娘。而且,这位贵妃娘娘并不是先时众所瞩目的五皇子生母丽妃娘娘,而是膝下只有一女的戚妃娘娘。
之后,昭文帝再次下谕,将先时无封号的秦妃,升为了淑妃,秦淑妃。
第106章
戚家与秦家两位娘娘升了位份;少不得热闹一番,因宋家与戚家是正当的亲戚;与秦家乃通家之好。(百度搜索 4g 更新更快)故此;举家前去吃酒。
两家为人行事颇有相似之处;都很低调,只宴请了相熟的人家,并未大肆操办。尤其秦家,秦峥正在准备明年的春闱,已去了庄子上念书,尚未回府,宋嘉让等人都没有见到他。
戚氏成亲数日,除了偶有宴请随小纪氏一道出门外;多是在打理两人的院子;先时服侍宋嘉让的老人儿与今她带来的婆子丫头,都要协调好。
余者,除了去老太太房里请安说笑,并没有太多的事可做。
寻常婆婆,已经娶了儿媳妇,该叫儿媳妇学着管家理事了。小纪氏却是直到年根底下,才开的这个口。年下事情多,寻常都要两姐妹帮忙,如今有了儿媳妇,总不能叫儿媳妇闲着。
小纪氏倒也会说话,笑道,“你们新婚夫妻,很该亲香几日。如今年下了,就跟我学着管家吧。待你学得差不多,家里的事便交给你打理,我只管服侍老太太去。”小纪氏不想交权,倒是人之常情,宋嘉让是嫡长子,宋嘉语宋嘉诺年纪都小,管着家,其实不是没有好处。再者,自己当权,将来儿娶女嫁,许多事,小纪氏也放心。
戚氏俐落应了,笑道,“只要太太别嫌我笨就好。”在家里,她也跟着母亲学过管家。何况,国公府的排场远胜侍郎府,戚氏并不觉着管家有何为难之事。何况,因迟迟未碰到管家之事,戚太太没少在私下念叨小纪氏不厚道、小心眼儿啥的。
小纪氏笑,“怎么会,一看你就是个聪明的。”
见小纪氏令戚氏开始管家,宋嘉言亲自将一份家下仆人的册子名单给戚氏送了去。
宋嘉让没在家,戚氏见宋嘉言来了,忙笑着将人迎进门,笑,“妹妹来了。”又命人沏好茶,拿点心。
宋嘉言笑,“这几个月,嫂子对家下人肯定也心里有数了。如今太太叫嫂子帮着管家,年下事务忙,大嫂是新媳妇,又是初上手,少不得有些刁滑的奴才看人下菜碟。她们的厉害,我是尽知的。”给戚氏使了个眼色,戚氏便令房中的丫环都退下了。
宋嘉言取出一份家下仆从关系网给了戚氏,上面不仅记录着仆人之间的亲戚关系什么的,连带着几个院子得用的丫环婆子,以及府中得用的管事媳妇,连同外头管家管事、有头有脸的下人的生辰以及出身之类,都有所记载。另外,家人的一些喜恶,上面也标明了。宋嘉言笑道,“我闲来无事记下的,或有不全的,嫂子瞧着,或有可用之处,能帮上嫂子的忙才好。”
戚氏瞧一眼,便仔细的收了起来,笑,“好妹妹,咱们说句私房话,这家里,除了你大哥,就是你这般对我尽心了。
宋嘉言笑,“其实,嫂子日后管家,早晚也都能知道。何况,嫂子出身国公府,咱家排场有限,管个侍郎府,对嫂子而言不过小事。只是,嫂子是嫡长媳,这又正赶过年最忙的时候,便是嫡亲的婆媳,都隔着肚皮呢。太太这两年,和气许多,不过,人谁无私心。嫂子莫嫌我多事,我是盼着一家子顺顺当当的过日子。”宋嘉让之前未成亲倒罢了,如今既已成了亲,戚氏是正经的大奶奶,将来这家还是长子长媳来当。戚氏嫁过来都三个月了,小纪氏半点儿不提管家的事,这就有些过了。还拿什么“新婚亲香”的话来搪塞,骗鬼呢。
小纪氏那点儿私心,宋嘉言不必想都能明白。就算是因着宋嘉语宋嘉诺日后之事,小纪氏暂且不想放权,其实也无妨,但是,戚氏进门儿这许久,半句不提管家之事,这就过了。其实,叫戚氏学着管家怎么了?小纪氏一日不想放权,便可一日只令戚氏管些小事就好,只当练手了,别人还说不出半分不是。
结果,小纪氏提起不提,防范戚氏到如此地步儿,宋嘉言心下便不大痛快。
尤其戚氏进门儿后,对她样样都好,有什么好东西从来不落宋嘉言一份儿。戚氏开始理事,宋嘉言当然要帮着戚氏在家下人中树起大奶奶的威仪来。
姑嫂两个说了许多贴心的话,瞧着老太太午睡要起了,两人一并去老太太院儿中服侍。
连戚氏的乳母田嬷嬷都说,“大姑娘真是个有心气的人。”宋嘉言在府中素有威仪,就是在老太太、老爷面前都吃的开,田嬷嬷初时还有些不解呢,这几个月看下来,田嬷嬷对宋嘉言也是心服口服。而且,什么时候该拿什么东西,办什么样的事,件件恰到好处。这种稳妥心气,实不像寒门出身。
戚氏笑,“嬷嬷别忘了,妹妹可是在老梅庵住过的。”早在做姑娘时,她便听人说起过小姑子的事儿。当初只觉着是个胆量极大、有些机智的小姑娘,却不想如今成了姑嫂时,宋嘉言已成长为这般滴水不露、严谨稳妥的性子。
戚氏管家没几日,皇室再传喜讯,五皇子的媳妇终于定下来了,正是景阳侯与景淑长公主的嫡长女罗氏。
长公主府自然大摆席面,广发帖子,大宴宾客。其实,方太后将罗氏在儿子面前赞了又赞,又拿出姚馨来说事儿,言下之意,很想为罗氏讨个封号。昭文帝笑道,“论身份,景惠皇妹是嫡出长公主,自然比景淑皇妹高贵些。再者,景惠皇妹就这一个女儿,朕也是破例而为。如今罗氏女已是皇子妃,这样的恩典,更甚于县主之位。”
方太后叹,“我知皇帝是怕外戚专权。丽妃是在皇帝潜邸之时便伺候皇帝的老人儿了,又是皇帝的表妹,哀家的亲侄女。如今皇帝宁可抬举戚妃,也不抬举丽妃,皇帝这是防着承恩公府呢。”
昭文帝不动声色的一笑,“母后多虑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承恩公府,朕在一日,便委屈不到朕的舅家。母后想想,大凤王朝时,凤武帝登基,对其母族永宁侯府未曾有丝毫封赏。终凤武帝当政二十年,其母族仍只是侯爵之位。若说凤武帝对母族不看重,这是假话,史书中不只一次记载了,凤武帝与舅家君臣相和之事。有时,压着些,不是为当下计,而是为长远计。如今诸皇子年长,二皇子已经封王就藩,朕,是该考虑立储之事的时候了。”
方太后心下一跳,极力控制着心中狂跳,问,“看来,皇帝是有主意了?”
昭文帝笑,“就这两年了。”
方太后道,“早些立储也好,储位一日不定,朝中大臣们的心思也不安定。哀家听说,那姓彭的又嚷嚷这事儿呢。”太后说的姓彭的,正是昭文帝的首辅彭老相爷。当日在西山寺桃花湖畔英雄救美,将辛竹筝自湖中捞出来的彭公子的祖父。
昭文帝笑,“首辅操心国家大事,份内之事。”
“他啊,老生常谈。”彭老相爷做过皇长子的经文师父,其孙彭彥容娶的是大皇子妃的妹妹,与大皇子是连襟儿。何况,皇长子本就是元后嫡子,出身上十分站得住脚,彭老相爷自然是支持大皇子的一派。
后宫这些女人的心事,昭文帝都明白。连带母亲方太后的心事,昭文帝也明白。
只是,他如今正当壮年,便有这许多人盘算着推新君上位,这种感觉,绝不舒服。自慈宁宫出来,昭文帝便想到后宫消谴一二,如今能令他放松的,除了戚贵妃处,便是秦淑妃那里。
御驾尚未至戚妃宫中,昭文帝当头见三皇子在路旁垂手请安,问,“你今日进宫了?”
三皇子回道,“儿子进宫给母妃请安。”
想到冯嫔,便不禁想到堵心的兴国侯府,昭文帝并未多问,点点头,“去吧。”
待昭文帝龙驾走远,三皇子离开了宫闱。
戚贵妃见昭文帝前来,笑盈盈的接了驾,正赶巧端睿公主也在。昭文帝笑,“睿儿怎么又在你母亲这里?”
端睿公主笑嘻嘻地,“女儿神机妙算,算着父皇会来,特意来等着父皇呢。”
母女两个一并迎了昭文帝进屋,戚贵妃笑,“明年端睿就及笄了,臣妾唤她过来学着理事,虽然宫外与宫内不大相同,以后,公主府的事情可要她自己来打理的。”如今戚贵妃为贵妃之尊,宫妃中品阶最高者,一些琐碎宫务都是戚贵妃做主处置。借此机会,戚贵妃想多教教女儿。
昭文帝笑,“是啊,明年正是春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