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冰心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①载1919年11月11日《晨报》

②冰心:《从“五四”到“四五”》

③冰心:《回忆“五四”》,写于1979年3月2日。

在此之后不久,冰心又写作了一系列有关兵士生活与反对军阀混战的作品。上面已经说过,冰心童年的时候生活在海边,她对那些与她父亲朝夕相处的海军军官与水兵,是很熟悉的。这些慈爱憨厚的大朋友,与她热爱、眷恋的大海,与她童年时代的幻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她自己在《我的童年》①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的游踪所及,是旗台,炮台,海军码头,火药库,龙王庙。我的谈伴是修理枪炮的工人,看守火药库的残废兵士,水手,军官,他们多半是山东人,和蔼而质朴,他们告诉我以许多海上新奇悲壮的故事。”每逢回忆起这些人,冰心的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怀念、敬重的情绪。

……………………

①写于1942年3月27日的那篇。

做为一个善良的海军军官学校校长的女儿,她对那些背井离乡,渴念亲人,过着飘泊不定生活的下级士兵们,充满了同情,她为他们写出了象《一个兵丁》这样的小说。《一个兵丁》里面的老兵,本是一个纯朴憨厚的农民,他日夜为兵营站岗守门,心中却只是思念远在家乡的儿子,他无法解脱渴念儿子的心情,只能憨憨地与住在兵营附近的孩子小玲亲热,这个小玲与他的儿子胜儿同年,他用与小玲亲热、嬉戏的办法,来填补内心的寂寞和怅惘。

在另外的一篇小说《一个不重要的军人》里,冰心又刻画了一个与《一个兵丁》里面的老兵十分相似的下级士兵福和。他原来也是一个极为朴实、厚道的农民,为了生计当了兵,对待同伴,对待百姓,对待不相识的孩子,都象对待自己的哥哥、嫂嫂、侄儿一样地忠厚。有的兵白吃小摊贩的东西,白坐车子,他都默默地掏出钱来还给摊贩和车夫,有的兵踢打卖花生的孩子,他上来劝解,却被平白无故地狠狠踢几脚。他剩下的零钱,都分文不剩地交给了哥哥、嫂嫂和舅舅。待他因为被踢害了痨病,以至去世以后,“他是一个不重要的军人,没有下半旗,也没有什么别的纪念,只从册上勾去他的名字。”然而冰心通过这个形象,却歌颂了那些朴实、憨厚、善良,心地纯正的劳动人民出身的士兵。

因为冰心十分喜爱象老兵、福和这样的兵士,她就不懂得为什么要把他们驱逐到战场上去互相厮杀。她希望人们之间互相友爱,不明白为什么同胞之间要互相杀戮。在小说《一篇小说的结局》里,她就通过一个士兵的口,倾诉了她本人对为什么要发生战争这件事情的迷惑不解:“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母亲。母亲啊!世界为什么要有战争?我们要爱国,为什么就要战争、就要杀人呢?母亲啊!”

《一篇小说的结局》可以算是一篇反战小说。这是她的一系列的反对军阀混战的作品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篇。但是该篇作品的构思方法与其他几篇略有不同,这次是由作品中的一位人物——年轻的女大学生葰如女士,在构思一篇反战小说,而不是由作家冰心自己来叙述故事。葰如笔下只有三个人物——一位在前线作战的儿子,一位在家中盼望儿子归来的老母亲,第三个人物是那个儿子的表兄,这位母亲的侄儿,他也正在前线作战。葰如女士笔下的故事极其简单:老母亲正在家中等待着即将归来的儿子,这是一间极为暖和的房间,母亲已为儿子准备好了又热又香的酒菜,她怀着一颗慈母的爱心,把这些酒菜盖好,静静地等候着儿子,时时摸一摸菜肴是否仍然温热。衣袋里装着的,是儿子半年多前的来信,这封信已经被母亲看烂了,背也背得出来。当门外终于响起了皮靴和腰刀的声音,老太太激动地站起来准备迎接儿子,走进来的,却不是儿子梦涛,而是侄儿希和,——原来她盼望已久的亲爱的儿子,已经被战争杀死了。儿子曾在写给母亲的那封信上,向母亲倾诉过这样的烦恼:“有两件事,我心中永远不至于模糊的,就是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母亲,母亲啊!世界为什么要有战争?我们要爱国,为什么就要战争就要杀人呢?母亲啊!”当葰如女士将这篇故事构思成为这种结局时,她自己也不禁十分吃惊了,因为她本想以大团圆的结局结尾,写成母子团聚的乐境的,但是却自然而然地写成了母子生离死别的悲剧,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因为战争的残酷性就是如此。

在小说《鱼儿》里,冰心又通过对那位失去了右臂的老兵的同情,表现了自己对封建军阀混战的反感,当那位老兵告诉小说中的小姑娘——“我”,在一次海战中,两边都死了不少人,伤了不少人的情况后,“我凝望着他说,‘既是两边都受苦,你们为什么还要打仗?’他微微的叹息,过了一会说,‘哪里是我们?……是我们两边的舰长下的命令,我们不能不打,不能不开炮啊!’”这位被战争莫名其妙地夺去了右臂的人,“他自己受了伤了,尝了痛苦了,还要听从那不知所谓的命令,去开炮,也教给后来的人,怎样开炮;要叫敌人受伤,叫敌人受痛苦,死了,沉在海里了!——那边呢,也是这样。他们彼此遵守着那不知所谓的命令,做这样的工作!——”

冰心对那些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制造战争,盅惑人们互相残杀的封建军阀,充满了憎恨的感情;而对那些在混战之中受到伤害和遭遇痛苦的军人,则是充满了善意的同情。

她在《一个军官的笔记》里,构思了一个巧妙的故事:这个军官和他的亲爱的堂兄在战场上遇见了,各人在自己主子的统领下成了对立的双方,都糊里糊涂地负了伤,成了残废,然后又在医院里碰面了。“为谁牺牲?为谁奋勇?”“哪里是荣誉的军人,分明是军阀的走狗”。

这种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思想,也发展到了对于国际关系的看法上。在小说《国旗》里,她就借着描写两个小孩子(一个中国小孩子——是作品里的“我”的小弟弟,一个日本小孩子——是作品中的“我”的邻居)之间的纯真的友谊,表现了她的渴望和平的思想,并进而模模糊糊地表现了她的渴望世界大同的思想。这个“小弟弟”曾经有过一个德国小朋友杰蒙,但是他的二哥哥说中德是交战国,不许他和杰蒙玩;现在,这个“小弟弟”又有了一个日本小朋友武男,他的二哥哥又说不许他和武男玩,因为中国孩子要爱国,和日本孩子玩,中国同学要笑话,纯真的小弟弟就发表了一个令人惊奇的见解:“他也爱我们的国,我们也爱他们的国,不是更好么?各人爱各人的国,闹的朋友都好不成!我们索性都不要国了,大家合拢来做一国,再连上杰蒙……”当“小弟弟”举着中国的国旗,武男举着日本的国旗,两个可爱的小脸上都显现出黯寂可怜的神情时,作品中的“我”感到,正是这一小块用布制造的国旗,隔开了两个小朋友的天真的友谊。“这小小的巾儿,百千万面,帐幕般零零碎碎的隔开了世界上的,天真的,伟大的爱!人类呢,都蒙蔽在这百千万面的旗影里,昏天黑地的,过那无同情,不互助的生活!”

“我”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之下,让两个举着不同国旗的孩子,一块儿玩去,这两个旗子,“并在一处,幻成了一种新的和平的旗帜”。二哥哥终于承认了朋友的爱比国家的爱更深,而“我”则追求一种更为博大的境界:“因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

冰心反对战争,反对那些发动战乱、制造战乱、利用战乱谋取私利的军阀,但是冰心对于普通的士兵,却总是充满了同情和敬意。她的散文《到青龙桥去》,就弹出了她对军人看法的基调。

她对有些报纸、杂志把军人描绘成兽性的、沉沦的、罪恶他形象,感到非常的悲哀与不平。她不由自主地对写作这类文章的文人产生了不满:“文学家啊!怎么呈现在你们笔底的佩刀荷枪的人,竟尽是这样的疯狂而残忍?平民的血泪流出来了,军人的血泪,却洒向何处?”她认为正是这类的文学家歪曲了军人的形象,是他们“笔尖下抹杀了所有的军人,将混沌的一团黑暗暴虐的群众,铭刻在人们心里。从此严肃的军衣,成了赤血的标帜;忠诚的兵士,成了撒旦的随从。可怜的军人,从此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光明之日了!”“造成人们对于全体的灰色黄色衣服的人,那样无缘故无条件,概括的厌恶,文学家,无论如何,你们不得辞其咎!”

冰心对离乡背井的军人充满了同情,他认为正是好战的军阀,“将这些勇健的血性的青年,从教育的田地上夺出来,关闭在黑暗恶虐的势力范围里,叫他们不住的吸收冷酷残忍的习惯,消灭他友爱怜悯的本能。有事的时候,驱他们到残杀同类的死地上去;无事的时候,叫他穿着破烂的军衣,吃的是黑面,喝的是冷水,三更半夜的起来守更走队,在悲切声中度生活。”

她对这些军人不仅是充满了同情,她对他们可以说是满怀着敬意。她说:每逢看见穿着灰黄色军服的人,就觉得亲切,不仅是亲切,而且还“永远起一种庄肃的思想”。

在《到青龙桥去》中,她就描写了七位凝重,温柔,有教养,守纪律的军人。这些军人的神态、言语和行动,都使冰心深深地敬重和赞美,以至于当她下了火车,登上了万里长城之后,那七位军人的形象,仍然在她的脑际萦绕,竟使她面对着雄伟壮丽的长城,也产生不出她平时最易产生的感慨,而仍然思念着那七位军人的平和而又庄重的语言,严肃而又温柔的神情。

冰心自小生活在舒适温暖的家庭里,但是她对贫困、苦难的劳动人民,倒是充满了善意的同情。

在她写作上面那些作品的同时,她还写出了象《三儿》这样的小说。

这是一篇极为短小的作品,借用现在流行的术语来说,也可称为“小小说”。写了一个名叫三儿的贫苦孩子,无辜丧命的故事。象三儿这样生活在军营附近的孩子,冰心在烟台的大海旁边曾经见到过,他们的境遇与冰心本人的境遇完全不同,然而冰心这个富裕人家的女儿,对他们还是表现出了极为友善的态度。三儿是个以拣拾破纸烂布为生的孩子,一天偶尔走过军营的打靶场,为了拣拾几个打过了的弹壳,多卖几个钱,竟被一个打靶的下级军官当场打死了。三儿的母亲悲痛欲绝地要让军官偿还儿子的命债,冷酷的军官竟以三儿不认识牌子上写的“闲人不得入内”的字眼为理由,反诬是孩子自己闯的祸。冰心这篇小说笔下的下级军官,已与她在其他作品中刻画的军官形象有了明显的不同,这是一个残忍凶暴的家伙,而她笔下的穷苦孩子三儿,倒是一个长着铮铮铁骨的汉子,他在这样小小的年纪,竟然能够忍耐着巨大的伤痛,一面劝慰母亲:“妈妈我们家……家去!”一面自己走回去了。那个军官只用二十块钱就算了结了命债,孝顺的三儿尽着自己最后的力气,睁开了眼,把这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来的二十元钱交给了母亲:“妈妈给你钱”,就瞌然长逝了。

与三儿命运相似的,是冰心又一篇小说《最后的安息》里的童养媳翠儿,这也是一个生长在城近郊区的农村苦孩子,她的厄运倒不象三儿那样是来自小官僚的迫害,而是来自没有文化的凶恶婆婆的虐待与蹂躏。可怜这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子,竟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她的婆婆和小叔子们的毒打和烫伤,最后竟被打死了。不过冰心对这个翠儿,抱的主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态度,小说中的另一个富裕人家的女儿惠姑,家境、性格、为人处世的态度,几乎就是冰心本人的化身,她真诚地同情这个小女伴儿的命运,她劝父亲把翠儿买下来,带到城里去。然而这种同情总带着一点儿高高在上的味道,不象对三儿那样,同情之中,还带着几分赞美,几分敬意。

在这类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作品中,发表在1920年5月20日至21日《晨报》上的《还乡》,似乎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它不仅描写了农民生活的疾苦,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因循守旧。

冰心在福州出生,在芝罘和北京长大,从来也没有到过她的祖籍福建省长乐县乡下。但她在《还乡》这篇小说里,却生平第一次地描写了她的故乡,描写了世世代代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她的族人所过的那种极为痛苦的生活,以及他们那种因循守旧,呆头呆脑,不思变革的生活方式。作品描写了一位读过书,到过外国,被人们称为“洋翰林”,年纪轻轻就当了局长的人物以超,被族人请回老家认本家,拜祠堂,以向邻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