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活奏鸣曲-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立比京师大学堂早三年。

    国立北平大学以北京大学原有之第一、二、三三院,改为北平大学之文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国学门改为国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学生欲保留北大历史上之特『性』,反对分北大为三个学院,派李辛之(广东人,教育系二年级学生)、赵子懋(河北人,政治系四年级学生)为学生代表,到南京向『政府』请愿,并向吴稚晖、蔡孑民两先生陈诉。稚晖先生挺身而出,愿作调人,解决此事。他与蔡先生对于北大在历史上之独立精神,特为委曲成就,期于大学区方面与北大方面皆能顾到。议定改北京大学为北大学院,经石曾先生与李、赵两代表首肯,且蔡先生与蒋孟邻先生对于法律系毕业学生有充任律师之资格一层,均愿担保(民国十七年十月初蔡先生辞去大学院院长;十月中旬大学院改为教育部,蒋孟邻任教育部长)。稚晖先生于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亲笔写信给我告知一切。我随即依照稚晖先生所开办法,由国立北平大学聘陈大齐(百年)为北大学院院长,于是北大学院得以开学上课。稚晖先生亲笔信七页照片,特附于此。此信在我手中保存了三十六年,此为首次公开,并附此信释文于下:

    润章先生执事:自石曾先生抵宁,弟昨日又与北大学生代表李赵两君在蔡先生处续谈。两君坚言彼等止欲保留北大历史上之特『性』,决不夹杂政治意味,受何种党派之怂恿。蔡先生与弟皆深领两君之诚恳,故于保留北大历史上特『性』之点,特为委曲成就,期于学区方面与北大方面,皆能顾到。其谈判结果,与前次由魏先生寄交先生等之办法,大体相同。特现在又经石曾先生及李、赵两君皆已首肯,故再将议定之点,列举及说明如左:

    (一)将北大旧有三院,加一〃北大学院〃名义,及由副校长兼任北大学院院长,以示保留北大独立『性』质。

    (二)于北大三院门外,双悬两牌:

    其左方曰〃北大学院第一院〃、〃北大学院第二院〃、〃北大学院第三院〃;

    前次止允悬有〃北大学院〃牌子,今又加第一院等名目者,李、赵两君以为北大自改为第一第二等院名目后,全校不分畛域,颇得和同效果。虽实际自隐有文学、理学、法学之分,而形式上不分,感情较易接近。且宿舍互居,亦彼此不生歧视。蔡先生亦赞同其说。弟请于石曾先生,亦以为可。

    其右方曰〃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

    此李、赵两君表示同意,以便学区亦有一明显系统。法学院前次拟改为经济学院。现在李、赵两君及孑、石两先生皆赞同社会科学院,包含尤广。(倘法系学生有怀疑毕业后于律师资格有问题者,请告明彼等在社会科学院法系毕业,于律师资格,还是十分满足,此蔡、蒋两先生所担保。)

    (三)北大最近所定三院有十四系之办法,应予保留,其组织不必大改动。

    李、赵两君以为从前三院共通,每人于十四系中各选数系,甚为自由。蔡先生亦首肯。弟请于石曾先生,石曾先生说,这个自然可以照办。不但十四系可让自由选择,即三院学生于所选定之功课外,有可贾之余勇,欲向北平区内任何医大农大等再习数系,亦何尝不可。

    此三条既协,北大方面,在历史上之独立精神,已完全保留。故李、赵已作快函报告其朋友,希望即日移交,以期早日开课,于校于个人学业,皆有相当利益。故石曾先生亦嘱弟报告先生,亦转告校方诸位,皆表赞同,即往接收,使全校皆不至继续辍课,于学业上有莫大之损失。敬请台察,并叩道安。

    弟吴敬恒顿首

    十二月三十一日孑民先生并嘱致意,同此希望。〃

    后来李辛之赴美,前后任职西雅图(sattle)华侨学校,《民气报》编辑部,与纽约稚晖学院。多年以来,辛之与友人刘先纬在纽约组织华兴公司,为华侨服务。赵子懋在北大毕业后,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派赴美国留学,仍习政治学,回国后在考试院服务。

    北平大学区时代,我忙碌异常,然仍每周到北大学院物理系授物理课两小时。一直到民国十八年夏大学区制撤消,筹备成立国立北平研究院时,我始离开北大。

    民国十八年夏大学区制撤消后,北平大学区时代的国立北平大学又分为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包括从前男女师大)、北平大学(除北大与师大外,北平其他各学院合成)及天津北洋工学院(同时筹备恢复大学,抗战胜利后北洋大学始恢复),均仍分别冠以〃国立〃二字。同时恢复河北省教育厅,接管河北省教育行政。

    八

    历年与北大有关的刊物,可分为三种:一、学校刊物;二、教授私人组织的刊物;三、学生私人组织的刊物。

    学校刊物有:(1)《北京大学日刊》,以发布学校文告为主。(2)《北京大学月刊》,第一卷第一号民八年一月出版。(3)《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号民十二年一月出版。(4)《社会科学季刊》,第一卷第一号民十一年十一月出版。以上(2)(3)(4)三种都是学术『性』的刊物。

    教授私人组织的刊物,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读书杂志》、《语丝周刊》、《现代评论》、《猛进》周刊等。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乃陈独秀(原名由己字仲甫,1879……1942)于民国四年十月在上海所创办,提倡社会改革,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新青年》(la jeunesse)。蔡孑民长北大,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独秀遂将《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民国七年一月《新青年》改组,从第六卷起由陈独秀、钱玄同(1887……1939)、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六位北大教授轮流编辑,每期由一人担任主编。《新青年》偏重学术『性』,不谈政治,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拥护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反对尊孔,反对旧伦理。民国八年三月陈独秀因受攻击辞去文科学长。民国八年六月间陈独秀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被警察捕去;九月半由安徽同乡向警厅保出。当保出时警厅约定陈独秀如离北京,须先报告警察。嗣武昌邀陈独秀讲演,《公言报》登载了这个消息,警察于某夜到陈寓调查陈是否在家,并面告陈如外出须先报告警区方可。陈独秀因即避往李守常宅内。是夜警察果到陈独秀寓所搜查。嗣陈化装到乐亭李守常的家乡暂避,复由乐亭到天津转往上海。时为民国九年春。陈独秀到上海以后,才倾向『共产』主义。《新青年》又由北京移回上海。民国十年一月上海法租界取缔《新青年》,陈独秀遂将《新青年》迁至广州,乃成为『共产』党的宣传刊物。适之遂与该刊脱离关系(根据胡适之在纽约面告)。

    《每周评论》为陈独秀于民国七年底在北京所创办,乃谈政治的刊物。民八年六月间陈独秀被捕后,适之替他主编,至八月底被封闭。

    《努力周报》(endeaver)为胡适之和丁文江(在君,1887……1936)等于民国十一年五月在北京所创办,也是个谈政治的报。每期前边有评论时事一则,名为〃这一周〃,大都是适之所作。民国十二年丁文江与张君劢〃玄学与科学论争〃的文章,是在《努力周报》上刊登的,《努力》共出七十五号,民国十二年十月停刊。

    《读书杂志》(月刊)是《努力周报》的增刊,每月第一周出版,第一期民国十一年九月初出版。《努力周报》停刊后,《读书杂志》还继续出版,至民国十四年十月停刊,共出十四期。

    《语丝》周刊为周作人(岂明)等在北京所创办,以周作人的〃小品文〃及周树人(豫才,笔名鲁迅)的杂文为其代表。著作除周氏弟兄外,有钱玄同、江绍原、张定璜、刘复、林语堂、柳无忌、俞平伯、徐祖正、章川岛等。《语丝》第一期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版。从第八十一期起,改归北京北新书局发行。民国十五年北新由北京迁往上海,《语丝》自一百五十六期起亦迁沪由北新继续发行,但不久宣告停刊。

    《现代评论》周刊,乃是民国十三年十二月北大一部分同事王世杰(雪艇)、周览(鲠生)等在北京所创办,系讨论时事的刊物,态度较为温和。大约民国十六年七月间编辑通信处及发行所迁至上海。丁巽甫以西林笔名写的第一篇独幕剧《一只马蜂》,系在《现代评论》和《太平洋》杂志发表,传诵一时。后来西林又写过其他独幕剧《亲爱的丈夫》和《酒后》等。《现代评论》大约前后共出版二百多期。

    《猛进》周刑,系民国十四年二月北大另一部分同事徐旭生、李玄伯等在北京所创办,也是批评时事的刊物,态度颇为激烈。《猛进》大约共出版六、七十期便停刊了。

    北大学生私人所组织之刊物,以《新『潮』》月刊为代表。《新『潮』》乃是民国七年冬所创办,组织者为北大学生傅斯年(孟真)、罗家伦(志希)、徐彦之、顾颉刚、『毛』准(子水)、汪敬熙(缉斋)、杨振声(今甫)、康白情等,系响应新青年鼓吹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新『潮』》第一期出版于民国八年一月,至民九年年底停刊,共出十二期。

    上述《新『潮』》组织人毕业后大都赴欧美留学。穆藕初曾捐款资送北大毕业生六人赴美留学,由蔡孑民、蒋孟邻、胡适之、陶孟和(原名履恭字孟和,后以字行)四人组成选送委员会。所选送者为罗家伦、汪敬熙、康白情和段锡朋(书诒)、周炳琳(枚荪)、孟寿椿六人。汪、段是民八年毕业,罗、康、周是民九年毕业,孟则是民十年毕业。此外由六人旅费中各均出美金一百元补助江绍原作赴美旅费。以上七人除孟外,余均于民九年十月搭乘〃china〃号船赴美。过横滨时康白情因往看田汉而误船,改乘下一班船到旧金山,即留居其地。康氏在旧金山改名〃洪章〃。孟寿椿于民十年秋亦到旧金山,康白情便留孟办党和办报。至于傅孟真、杨今甫和徐彦之三人,则是山东省官费留学,傅、徐赴英,杨则赴美,(根据汪缉斋1963年1月17日来信所述。按缉斋乃约翰霍浦金…johns hopkins…大学1923年博士,后任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现在美国威斯康辛…wisconsin…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毛』子水后来亦赴德国留学。

    我在北大的时期,写过若干篇与科学有关的文字,也写过若干篇批评时事的文字。

    民国十一年冬写了一篇《相对论及其产生前后之科学状况》,在《东方杂志》一九卷二四号发表。

    民国十二年二月间应武昌湖北教职员联合会寒期讲演会的邀请,前往讲演。讲演的一部分是原子论。适商务印书馆请我为《百科小丛书》作一小册原子论。于是我把讲演的一部分材料写成《原子论浅说》一小册,交该馆出版,时为民国十二年十二月。四十多年以来,原子物理与核子物理的进步,实属惊人。以现在的眼光,回看四十年以前那本小册的内容,实觉简单得可笑!

    我为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所编的《普通物理实验讲义》第一册,也是民十二年由北大出版部铅印出版(非卖品)。

    民国十三年一月《东方杂志》发刊二十周年纪念号,约我作一篇文章,我便写了《二十年来物理学之进步》一文以应之。同年一月底我应中国天文学会之约,讲演〃太阳热之起源〃,讲演稿发表于《学艺》五卷九号(民一三年二月)及民十三年《中国天文学会年报》。

    民国十三、四年时,我写过许多短篇批评时事的文字,在《现代评论》发表者不过一、二篇,在《猛进》发表者则颇多。

    民国十四年冬我写了一篇《各国科学家对于物理学的贡献》,由牛顿的物理学说到电子学的物理学与相对论的物理学,在《东方杂志》二三卷一号(民一五年一月)发表。

    九

    我初到北大时那几年,北大教授约共有八十多人。我本想在美国找到一份〃北大教职员录〃看看,但多方设法,未能找到。国会图书馆和几个大学图书馆,均未藏有此书。凭我的记忆力,还能想起六十多位教授的姓名;老同事张凤举先生现亦在美,替我想出约十位教授姓名,汪缉斋写信也想出几位;北大同学林昌恒(政治系毕业,曾任职外交部,现旅居纽约)也有所指出,合计起来已有八十人。现在把这八十位北大教授与北大高级职员名单列下:

    校长:蔡元培(孑民)

    代理校长:蒋梦麟(孟邻)

    总务长:蒋梦麟

    教务长:顾孟余

    国文系教授:马裕藻(幼渔,兼主任)、沈尹默、沈兼士、钱玄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