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880句父母最该说与最不该说的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拗谱魑恢纸逃问剑⒆佣潦橐谎男Ч饕览涤谑┙倘怂扇〉姆绞健H绻┙倘吮旧矶怨嬖蚨既狈θ鲜叮匏剑梢韵胂螅庋墓嬖蚰芷鸬绞裁葱вΑ�


对孩子的限制必须以清楚的、肯定的语气表达,而且一旦已经制定,就必须执行。这样,就可以带给孩子一个观念:“这条禁令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如果父母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好是不采取任何行动,等先想好了再作决定。
规则所传达的真义是父母管教孩子的“权能”,为了充分实现这种权能,一方面,在确立规则之前,做父母的就应该考虑清楚执行这种规则的现实可能。为了做到这一点,下述原则必须考虑在内:
首先,父母必须承认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合理愿望,并用简单的句子来表示肯定:“你希望今晚去看球赛”;
其次,应以明晰的语言,说明一个特定的限制条款:“可是我们家的规定是:在上学期间,晚上不去看球赛”;
第三、指定这个愿望至少可以部分实现的替代方案:“你可以在星期天或放假的时候去看”;
第四、在限制可能引起孩子的愤怒的时候,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疏导这样的不满:“很明显,你一定不满意这个规定”,“等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就可以把这个规定取消了”。
规则确立好了,在执行的时候,父母必须考虑到,所用的语言应该不至于给孩子带来侮辱,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以简单明了而不涉及个人品行的语言来表明限制,可以增强孩子的自觉性。比如:
“上学期间,晚上没有电影看”所引起的愤懑就要少于“你明知道在上学期间是不能专看电影的”;
“该上床了”在孩子眼里就要比“你年纪还小,不可以这么晚睡觉,上床去”更“通情达理”;
“到了关电视的时候了”就要比“你今天看电影已经看够了,把电视机关上”更有人情味。
如果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同时达到了,父母对孩子所定的规则就会如水晶一般透明,在执行的时候也不会含有攻击性和侮辱性。它所达到的效果,一定能令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满意。
4、妈妈之所以打你,是要帮助你记住这个教训!
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乔治的男子。有一天,他和儿子帕科之间发生了一场极不愉快的争吵。情急之中,乔治打了儿子。第二天早上,乔治发现帕科的床空空如也——儿子离家出走了!


乔治心中充满了懊悔,他终于意识到:没有什么比儿子更重要的了!他迫切地想找回孩子。他来到镇中心一家有名的商店,在店门口前贴了一张醒目的大幅告示:“帕科,回来吧!我爱你!明天早上我将在这里等你!”
第二天早上,乔治来到那个商店,他发现至少有7个叫帕科的男孩等在那里。这些叫帕科的男孩都是离家出走的,他们等在那里,都希望这是自己的父亲发出的回家召唤,都希望父亲能够张开双臂拥抱他们!


一般情况下,做父母的都不愿体罚孩子。因为父母的粗暴和专制在孩子身上留下的阴影,往往我们自己就有亲身的体会。这种体会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致永远也难以磨灭。而当孩子因为不堪忍受父母的严厉管教而做出极端反应之后,父母往往又难以承受那些令人痛心的结局。这种结局就如故事中的帕科一样,要么离家出走,要么性格扭曲,充满怨恨。


然而不幸的是,体罚孩子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行为,它往往是在我们的忍耐达到极限后,于突然爆发的激怒中,施加与孩子身上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便忘记了平时的克制,而追求即刻的效果:使堆积在我们心中的紧张得到瞬间的松弛,使孩子表现出哪怕一刻钟的顺从。我们暂时满足于这片刻的宁静之中: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但是事后我们又会生活于疑虑和内疚之中,在内心不断告诉自己说:“真不应该这样。但是在当时的情景下,也只有这种解决办法了。”
做父母的果真不能体罚孩子吗?体罚孩子真的只有负面效果,而没有安全界限吗?事情当然不会是如此绝对。事实上,有时候,轻微的体罚也是有效果的。只不过,这一效果的好坏要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父母在体罚孩子时,应当如何掌握好自己对于孩子的态度呢?故事中的妈妈的所作所为,相信对困惑于这一问题的父母来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妈妈让两岁的女儿在院子里玩耍。她一再告诫女儿,不要独自跑到外面的马路上去,那样会很危险的。可是女儿总是管不住自己,三番五次地越过栅栏跑到路中央。最后妈妈生气了,她在严厉地制止了女儿后,给哭泣的女儿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鸟和它妈妈一起呆在鸟窝里。鸟妈妈要出去找虫子吃,她对小鸟说,“在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到窝外去呀!”但是,小鸟没有听妈妈的话,妈妈走后它还是跳到了窝外,结果摔到了地上,被一只大猫抓住吃掉了。


接着,妈妈说:“妈妈要你听话,不到外面的马路上去,是因为妈妈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就像鸟妈妈对小鸟说的那样。妈妈不想让你跑到街上被车撞着,我爱你,不希望你有任何意外的危险。但是你不听我的话,所以妈妈才会打你,帮你记住这是多么的重要。”



  
书中自有颜如玉          红袖添香夜读书 --蒋成钢E书制作
本书所有权属于作者。本人制作纯属爱好。联系制作人请点击



 



  



 
第12节:最该说的话



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
培养孩子的整个目的,都在于使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灵、聪颖的智慧。因此
整个孩子的培养计划,都是面向未来的。


在预期孩子的未来个性方面,有两种实现途径。一种是对孩子已经犯下的小错误加以纠正,责备或管教孩子。另一种就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加以提前的预警。这时,做父母的就必须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加以规训。


但是,训诫孩子并不是有些父母所理解的,动辄教训孩子,给他讲一通一通的大道理,告诉他你这么发展下去的可能性前景等。训诫孩子同样有着它的技巧或原则。这些原则的首要一点,就是有意识地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父母常常训诫孩子,大多原因都是孩子不明白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责任范围。这一点责任不在孩子,责任在于父母本身。比如,做父母的常常会为吃穿住行方面的一些小细节训诫孩子,但是父母们事先并没有告诉孩子,这些行为的界限在哪里。举一个吃饭方面的例子,父母们常常为孩子喝不完一杯牛奶,吃不完一个鸡蛋而生孩子的气,并且通常会告诉他一些粮食来之不易,应该节约的大道理。然而这样的父母是否在给孩子提供早餐之前,给孩子划定了明确的行动范围呢?“你是要半杯牛奶,还是一杯牛奶?”、“你是要半只鸡蛋,还是一只鸡蛋?”如果父母给予了孩子选择的机会,也就给孩子划定了明确的行动界限,同时也给了孩子以责任,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对自己的生活形态作决定的人,因此对于早餐究竟该喝多少牛奶,能喝多少牛奶,也就有了起码的责任心,时间长了,他就不至于总是浪费。当然,由于是孩子自己作的选择,即使这样的选择错了,做父母的也好纠正。
总之,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件事


你自己来做决定。”。这么说可以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儿,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做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什么事情让你生气,比如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就可以这样说:“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说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这边,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再唱歌给你听。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做是他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惟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是遭到限制的。
2、上学时,记住你所需带的必须物品。


许多做父母的,总喜欢在餐桌上对孩子讲授人生哲学,这样,孩子的一天不是在被训诫中开始,就是在被训诫中结束。这种父母好像有特别多的人生智慧,一定要在进餐时进行传授,把他们叫做饭桌哲学家是挺恰当的。
事实上,进餐的时候,不是跟孩子讲授人生哲学、道德条例或礼貌言行的最佳时候。这时最适合的就是使孩子们知道家里有厨房和餐厅,有好吃的东西和令人愉快的气氛。


吃早饭的时候最不适宜长谈,原因在于,这时候父母或孩子不是还没睡够,就是心里在烦着又要开始一天的辛苦学习或工作,稍稍有一点争辩,就可能使整天的心情糟糕起来的。而在吃晚饭的时候,由于忙了一整天,大家都累了,需要休息,这时最适宜的是闲话一些家常,使大家轻松快乐。


在有些家庭里,早饭的训诫过后,指责孩子的穿着不到位,样子邋里邋遢,做事丢三拉四,也是经常的一幕。有一位父亲就抱怨说:“我看到我儿子没把鞋带系好,就会生气。我真不知道究竟该强迫他把鞋带系好,还是就让他拖拖拉拉地走路。他这样做可能会觉得自己很自由,很随心所欲。但是我们就不能叫他负点责任吗?”


这位父亲的抱怨完全是比必要的。首先,训导孩子要负责任与孩子是否系好鞋带基本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做父母的没必要为这些细节与孩子发生争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他买没有鞋带的鞋,或干脆帮他把鞋带系好。他早晚会注意到这一点的。


其次,孩子去上学,也没必要一定要打扮成一位“公主”或“王子”。如果是那样,那是会让孩子为了保持衣服的整洁而整天烦恼不已的。应该考虑到孩子跑、玩、跳的充分自由,而不应该把衣服的整洁放在首位。对孩子说他脏、说他邋里邋遢解决不了多少问题。真正的解决办法是保证孩子把游戏放在第一位,而把保持衣服的整洁放在其次。因此,买一打洗了就可以穿的便宜衬衫,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帮助,要比说若干该保持清洁的教训有用得多。


在早晨的忙乱过后,孩子有时还会忘记拿课本、眼镜、文具盒等等,做父母的也不必为这些事大为生气,而应早把它看成是意料之中的。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忘的东西递给他,而不要加以训诫,说他忘性大,办事不认真。


对孩子说“这是你的眼镜”要比向他说“我希望你不至于在眼睛瞎了之后,才记得带眼镜”好得多。对孩子说“你真没记性。要不是你的头还长在你的脑袋上,恐怕你连你的头也会忘了带”显然不如“记住你所需带的必须物品”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事实的陈述要比责备式的问话有帮助得多。


在一切都准备妥当,孩子就要离家出门的时候,更不应该给孩子一连串的训诫和警告。这时,说“祝你今天快乐”是一句最好的离别话,它对孩子的影响肯定要比一般父母常说的“到了学校后要乖啊!”更为有用。而如果希望孩子放学后就马上回家,跟他说“五点钟见”也肯定比“放学后可别在半路上拐弯啊”清楚得多。
3、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
几乎在每一个家庭里,发现孩子把不属于他的东西带回家来时,都会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的态度是很好的,但是接下来的应对措施,往往就不得要领。
发现孩子把别人家的东西带回家后,做父母的应该用激发自尊心的方式,引导他走上正途;而不应该来一通道德训诫或演一出“刑讯逼供”的好戏。这时,父母最好镇定而坚决地对他说:
“这辆小汽车是人家的。还给人家去!”
“这支枪不是你的,送回去。”


假如发现孩子在逛超市时“偷”了店里的糖果,这时,最好面对面,毫不动感情地对孩子说:“你衣服里边口袋里的棒棒糖是糖果店的,放回去。”如果孩子否认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