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国色江山-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的胖子是扬州百年世家、控制淮海盐业数十年的汪氏家族新任主事人汪立珩,可他刚为自己的亲家郑三俊辩护,就招来堂上近半家族代表的嘲笑。
五十多岁的汪立珩挺起硕大身子反唇相讥,立刻招致华亭徐家和苏州席家主事人的联合攻击,三个人你来我往,语言逐渐尖刻起来。
王鼎爵禁不住沉下脸来,敲了敲手边茶几:“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吵吵闹闹成何体统?你们争吵的时候,金陵城里不知道有多少秘密派出的信使,正日夜兼程赶赴京城和大明各地……”
“说不定金陵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指挥使司的密奏已经过了淮北,这个时候要是再不同心同德,如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如何与蓄谋已久胆大包天的对手过招?”
“借此机会,老朽说句不中听的话,要是再不予以重视,联起手来共同打击妄想翻天的对手,说不定我东南各大世家用不了几年,就会被他们逐个收拾,到时候再来幡然悔悟,恐怕半点儿机会都没了!”
众人不敢再有半点儿放肆,立刻就金陵城出现的变局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影响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接连提出一个个建议,共同商议应对办法。
东南世家门阀的密会从正午时分一直开到夜幕降临,貌合神离却又不得不共度难关的八大门阀终于达成一致,赞成王老爷子的详尽分析,认为事态仍在控制之中,对手虽然突然发难出手狠毒,但从种种情分析,对手同样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尚无必要分出大家的既得利益来拉拢野心勃勃的福建郑家联手对敌。
有了统一的认识,东南八大世家大阀的主事人很容易便制定出系列应对之策:
第一,继续以东林党为骨干,发动所有能够争取的朝野势力,在朝堂上、官场上和道义上展开反击,通过制造舆论压制对手,诋毁对手,再次把动摇的民意争取回来;
第二,自二月初二青龙节开始,各家族各负其责,责令各家商号利用各种手段,在金陵城里展开为期十天的罢市、罢学,将金陵城里城外百万民众的怨恨,转到对妄想复辟的金陵勋贵和横空突起的紫阳观头上。
第三,秘密鼓动沿江水师各卫所官兵离开军队,贿赂军官们售卖武器和各种船只,尽一切努力削弱金陵勋贵的军权,架空水师各卫所忠于魏国公徐弘基的各级主官,同时悄然增强各家族的水上运输能力和护卫力量;
第四,由华亭徐家、苏州席家和绍兴王家负责,扬州汪家、苏州潘家、宁波谢家从旁协助,力争在半个月内,与沿海水上豪强取得联系,散布消息,把朱道临那支神秘船队的货物和富裕程度夸大十倍。
如此多管齐下,哪怕花费100万两银子,也要找到紫阳观道士朱道临的运输船队,然后群起而攻,发动致命一击,彻底断绝其海上航道,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
**********
PS:第三更!
这一章依然是为所有书友加更,请大家多多订阅支持!感激不尽!
第一四五章未来的希望
送走了萨懿德,朱道临用过午餐立刻前往东院的印刷作坊,与逐渐掌握手摇印刷机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的百余工匠,使用各种纸张和自制油墨,按照工匠们不断实验不断总结形成的一套技术,进行最后一次印刷检验。
最后的结果令朱道临颇为满意,印出的数十张不同规格和内容的印刷品全部合格,各种字号的印刷效果都不错,不但字迹清晰、版面工整精确,效率也比朱道临最初预期的提高近20%。
更让朱道临满意的是,高薪、高福利政策和技术创新奖励机制的刺激下,工匠们的积极性和潜在创造力空前高涨,不但成功掌握了手摇印刷机的排版技术和印刷技术,逐渐习惯公制计量衡和新式工具的使用,还能通过实践不断,改良技术操作方式,顺利配制出几种油墨,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其次,200余名工匠和500名学徒经过近两个月学习,迅速适应朱道临制定的在所有工坊统一执行的《工坊技术保密条例》、《工坊规章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不管是否识字,人人都能背诵,逐渐改掉了从前那种敝帚自珍、自私自利、拉邦结派等陋习,学会相互商讨,相互体谅,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把五十多天来的三百余次试验过程和各项数据记录下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积累,并装订成册已备查询。
正是因为有了严格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印刷工坊的工匠们很快掌握了手摇印刷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树立起崭新观念,他们在朱道临特别任命的技术总管蔡进演的主持下,群策群力加班加点,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研制出五种适合手摇印刷机使用的油墨配方,获得满意的印刷效果,终于完成了朱道临的重托,成功实现各种书籍和图册的大规模印刷。
但双色套印的实验效果仍未达到朱道临的预期,更别提油墨质量和技术要求更高的三色印刷技术了,对此朱道临毫无办法,尽管他带来的诸多技术资料早已交给两位总管,但谁也无法违背科技发展的规律。
两位经验丰富的总管需要时间学习和消化,工匠们需要时间去反复摸索慢慢总结,这才是该有的严谨态度,也是先进技术推广运用的必由之路。
朱道临针对目前情况,再次向工匠们提出建议,鼓励他们组成两到三个技术攻关小组,不要担心在技术创新和各种实验中耗费太多物资,只要能攻克双色套印技术的难关,投入多少都值得,掌握了双色套印技术,再进一步就不是什么难事。
工匠们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提出了六大困难,朱道临大手一挥,分别定下50两至100两银子的重奖,在一双双激动得发绿的目光注视下,当即叫过全体工匠和学徒共同推举的作坊总管谢九叔、技术总管蔡进演,吩咐他们组织各级管事,商量出一套实施办法,然后写下来贴到墙上。
次日上午,朱道临在虎山庄园大总管赵训庭陪同下,巡视后院秘密开凿的地下室,与赵训庭和他的两名心腹工头围着图纸讨论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决定将已竣工的六十米秘密通道延长至一百二十米。
通道出口改在虎山脚下的六米石壁上,并修建石阶、石台、石亭,再载上棵榕树用以掩饰。
数月前修建于朱道临内书房下方的密室非常坚固,可以放心地投入使用了,但后院下方的两大两小共四间密室及通道尚需要进行加固,尽数使用三种规格的精工石条和上等城砖修砌,工期因此延长40天左右。
午饭过后,朱道临和前来通知的张德义赶赴金陵东郊的农庄,与魏国公徐弘基、隆平侯张拱薇、忻城伯赵之龙、应家掌舵人应老爷子召开密会,这才知道吴昌时的双腿是被小侯爷张德义叫人打断的。
自以为行事缜密的张德义之所以被揪出来,是在他老爹张拱薇讹诈之下露出马脚,最后不得不坦白从宽的结果。
此后连续十日,朱道临都在自己的虎山庄园忙碌,每天凌晨六点,他准时出现在东院的武馆检阅台上,观看围绕操场四百米跑道奔跑十圈的306名孩子的不同表现。
这306名孩子中,提前选拔出的50人皈依道门,已经成为紫阳观各位道长的入室弟子,他们白天在武馆学习,晚上还得回到各自师父身边接着学。
另外256人是紫阳书院与紫竹园义学合并后,紫阳观几位道长一起从4;000孩子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少年,其中20名是朱道临亲自从原紫竹园义学的孩子中挑选的弟子。
这256名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孤儿,他们将接受为期四十五天基础训练,按照紫阳观几位前辈的意见,还要再进行一次淘汰,最后只能留下100人。
为了能让更多的优秀孩子进入武馆接受新式教育,朱道临反复向师父师伯们陈述意见,据理力争,最后不惜将自己门下首批入室弟子的数量,从二十人猛然减少到两人,换取师傅和三位师伯师叔同意增加首批入学弟子人数,紫阳武馆的第一批弟子总人数,将从原计划的70人增加到150人。
围绕操场跑十圈的306名孩子非常勤奋,他们都是经过三轮严格选拔,最终从4;000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者,因此每个人都非常努力,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八天来,孩子们每天凌晨五点半就在声声哨声中穿鞋,然后在武学教习的带领下,围绕四百米跑道跑十圈,哪怕摔倒也要立刻挣扎着爬起来,跑到呕吐不止仍然踉踉跄跄向前挪,没有一个孩子放弃。
上午七点准时早餐,之后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这段时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打扫各自营房的卫生。
八点开始,他们就要在朱道临的亲自指挥下,以十人为一队进行三个小时的队列训练,前三天,分不清左右方向的孩子们都会受到朱道临的严厉批评,从第四天开始只要做错,边上的教习就会拿着长长的细竹鞭,往出错的那条大腿上火辣辣地抽上一记。
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十天不到,所有孩子都能分清左右脚,在声声号令中极少有人再犯错。
每天上午队列训练完毕,事务繁忙的朱道临都会向孩子们敬个军礼才离开,午饭过后略作休息,孩子们继续在玉龙、玉虎等十余名教习率领下,进行两个小时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测试。
下午四点开始背诵朱道临制定的《紫阳武学内务条令》和《紫阳武学十大戒律》,五点半准时结束。
晚饭后,孩子们获得长达四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在此期间可以相互打闹,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提前请求教习教自己识字,但晚上十点必须熄灯睡觉,若有违背,立刻遭到值日官的惩罚,轻者脱掉衣衫露出脊背承受两记竹鞭,重者立刻送回道观东面的书院,彻底失去进入紫阳武馆的机会。
这两百六十名孩子最大的只有十五岁,最小的还不满十岁,他们十天前进入紫阳武馆,每天三餐都有足够的豆浆、馒头、米饭和鸡鸭鱼肉,身着统一式样的黑色棉布武士服,脚下穿的是朱道临特意带回来的黑色帆布面回力运动鞋,每天从早到晚,都要接受不同的训练和测试,十五名武馆教习会拿出一张张画有许多格子的白纸,写下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记下他们的每一项测试成绩。
尽管每个孩子都很努力,但一个月后,他们中的大半人将不得不返回紫阳观东面的紫阳书院就读,最后留下的100人,才有幸成为紫阳武学弟子,追随他们心目中天神般的英雄和父兄般的师父朱道临学本事,而师父至今没有确定下来的两名入室弟子,很可能会在最终留下的100人中挑选。
***********
PS:第四更!
看到订阅有长足的进步,小火喜不自胜,自作主张加更一章!谢谢大家的关照,小火继续声嘶力竭地求订阅支持!
第一四六章时不我待
虎山庄园东院。
朱道临笔直地站在操场正北的高台上,默默注视逐渐适应下来已经没有一个人呕吐掉队的孩子们,心中涌起的不是骄傲,而是阵阵伤感,脑子里全是孩子们望着他时那种满怀敬仰满是渴望的眼神。
八天来,每天只要他站在这个高台上,所以孩子就格外兴奋,格外卖力,朱道临也从中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师父那么简单了。
前天上午,7名孩子因查出病患或不适合练武,被送回道观东面的书院,7名孩子被送走时的绝望眼神,出门后骤然传来的声声痛哭,一直在隐隐刺痛朱道临的心,让他连续两个晚上都睡不踏实。
因此,朱道临暗暗下定决心,四十五天的基础训练期满后,不管师傅、师伯们如何反对,如何生气,他都要把所有坚持下来的孩子留在紫阳武馆,顶多为超额部分的孩子找个“预备生”的幌子搪塞过去,也要留下尽可能多的首批孩子,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技巧、思想观念、爱国精神逐步传授给孩子们。
这批孩子将来不管是从军从商,都是他朱道临的嫡系弟子,都是他最忠诚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早餐结束,大总管赵训庭悄然来到武馆的大餐厅,抓起两个大肉包子边吃边走向朱道临禀报:“魏国公忽然坐船来了,还送来四船百年榆木和花梨木。”
朱道临立刻叫来师弟玉龙和玉虎,吩咐他们主持今天的训练和测试,然后与赵训庭步行前往码头,与徐弘基会面。
晋级为贴身保镖的师弟杨大鼎,立即扔下大碗,赶到隔壁的前院吩咐新接替他的车夫套上马车,迅速赶往西面的码头。
码头数百苦力和造船作坊的三百余工匠已经忙碌起来,利用两座安装不久的钢制吊塔,卸下船上一根根硕大木料,粗大的麻绳在滑轮组的作用下,小心翼翼地吊下直径超过1。5米、长达20余米的沉重原木,几名工头用上了铜皮哨子和红黄两色信号旗。
好奇的水师官兵站在外围,边看边议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