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云-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道友,此次大会师傅让贫道主持。”史子眇打了个稽首,单刀直入:“赵家小儿凭空杜撰一部《老子化胡经》,佛教的人拟欲大肆传播。”

“想我道家,从老君立教至今,啥时候化胡为佛?此风不可长!”

史子眇不仅道法高深,武功也是修炼到家,年纪轻轻就有一流高手的水平。

当然,年纪和普通人比起来,都快是老头子了,在一群老道士之间,显然就是年轻人。

“史道友是否危言耸听?”戚雨冷哼一声。

说起来,两人同在雒阳,只不过一个在郊外,一个在城里。

这位戚雨可不像他师兄左慈一样,天天弄啥奇门遁甲,他得到一些魏伯阳的典籍,时不时炼丹,没钱了就去给达官贵人看看病。

既然在京城这边讨生活,双方难免有些龌龊,哪怕对方是李喆的徒弟又如何?

“戚道友稍安勿躁,”始终闭着眼睛的李喆缓缓睁开:“佛教传入我中原时,道家群起而攻之,今日不同往日,风雨欲来,大家自当合力。”

原来一直在偷偷观察的张角吓了一大跳,他无法形容那是怎样一双眼睛,里面仿佛有日月星辰,难不成此老也到先天的地步了吗?

戚雨不是莽撞之人,打了个稽首,不再言语,只是给众道士展现了他强硬的一面。

“李道友此言甚是!”毕竟张道陵曾经也是在北邙山修炼的,张鲁是他的孙子,双方也有一份香火之情,他立刻接口:“我等必须要把这等妖魔行为制止。”

“然则以何为目标?”左慈要为自己的师弟站台,反问道:“佛教耶?赵云耶?”(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五章张角把议题带沟里了

“赵云小儿,端的不是人子!”张角毫不犹豫站了出来:“一到雒阳,就妖言惑众。正是有了他,才有《老子化胡经》!”

其他的道士并没有看他,而是迅速看了于吉一眼。

尽管两人年岁相仿,却有师徒之实,《太平要术》正是他整理出来的。

此刻当师傅的没有说话,当徒弟的跳了出来,什么鬼?

于吉有苦自己知,当年也怪自己,想装作高深,说了个什么“吾名南华老仙”。

那个年代的张角阅历不深,信以为真,后来才发现不过是和自己一样修炼的道士,只不过家学渊源,家里面有不少道藏典籍。

说实话,从当年他得到《太平要术》至今,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不想是他这种场合下。

而如今的张角羽翼丰满,对《太平要术》的原作者,也没有多大的恭敬。

叫你一声师傅,你还要理不理的,真还把自己当盘菜了。

张角也有自己的苦衷,他的黄巾道都已经在雒阳传播,正是有了史子眇这个地头蛇,才能在京城扎下根来,京畿之地,万万不可丢。

“哦?”恒山秋道人对他和赵家的纠葛一清二楚,真定离着恒山并不远,他颇为玩味地说道:“看来张道友早就有应对之策,不妨说来听听。”

张角欲哭无泪,自己哪有啥应对,不过是站出来力挺史子眇而已。

看到他那讷讷无语的样子,于吉心里有气,不由自主哼了一声,算是把自己的脸也给丢了,他也不想接过话头,免得引火上身。

在座之人,谁都不会是傻子。明眼人都知道,史子眇不管对刘辩有没有扶持的意思,都由不得他了,因为赵云要做刘协师傅的事情早就传了出去。

涉及到皇家,涉及到改朝换代,都是人精,在座几个还想打退堂鼓,不欲淌这浑水。

“要不李道友出面,就说根据典籍记载,老君西出函谷,早就到了天上。”张鲁硬着头皮说:“如此一来,《老子化胡经》不攻自破。”

有张道陵的香火情,他支持李家这一系是必然的。不过今日之后,这情分也就还完了。

李喆的眼睛,不知何时又闭合了,端坐在那里,犹如木雕。

老子的思想核心,就是清静无为,每一任上清宫主上任前,都会对着老子的画像起誓,终其一生,不得下山,不得参与凡俗之事。

不然,历朝历代,可曾见过任何一个李家人行走在红尘中?

“人家赵云也没说老君的坏话,”嵩山宋道人不以为然:“《封神演义》中说得很清楚,老君就是清静无为,手下只有一个弟子。”

作为都是在雒阳这一片的道家,他对史子眇也没啥好感,天天到皇宫里去,邀宠献媚。

我们道家的宗旨,你都丢到九霄云外,修的何道?

史子眇心里发苦,想不到从来没有恩怨的嵩山也对自己发难,他缓缓摇头:“宋道友差矣,《封神演义》不过是无中生有的。”

“史道友的意思,我们道家的所有典籍都是与生俱来的?”华山公孙道人有些鄙夷。

自从东汉定都雒阳,华山在道家的地位骤然下降,不复有秦朝和西汉时期的昌盛。

遥想当年光武帝刘秀要定都的时候,未尝没有上清宫的人出面作梗,不然好端端的长安是都城,为何会跑到雒阳来?

一时间,场面上的气氛十分诡异,就连一直不言不动的李喆都把眉头皱了起来。

他没有想到,本来准备团结道家的人,再来一次对佛教的打击,为何会变成这种局面。

所有的道家典籍,大家都说是这样神仙那样神仙所赐,真实情况如何,彼此都心知肚明,拿到大庭广众下来讲就不太好了。

“其实,我蛮欣赏赵子龙的。”公孙道人见对方默然不语,再次开口道:“既然你们想要针对赵云,不知该如何去处理?”

恒山秋道人本来只是想讽刺下张角的,发现还有几人也和自己保持着相似的心思。

要说谁对赵云最熟悉,自然也只有他了。

从真定到恒山,其实不过是翻过太行山就到。况且那里还是古恒山呢,哪怕双方没有交情,好像也有了些亲切感。

“那史道友就要做好准备了,”秋道人嘴角一抽,不无揶揄道:“赵云擅长的有诗词、字,没到雒阳据说就写了一首诗。”

“要不你写一本小说也行,《封神演义》你说是假的,那就写一部真的出来驳斥好了。”宋道人戏谑道:“你认为《老子化胡经》不正确,那你准备写何经书驳斥?”

目前,史子眇一方,只有他自己才有别样心思,当然张角也想报仇,张鲁只是适逢其会,为支持而支持。

道家的人,本来始终都主张清静无为,自从明帝时期一千三百多道士想要把光头们赶出去,他们不想所谓的野狐禅跑到中原传教。

后来,皇室的人袒护,雒阳的高官们也不出手,自然就是默许佛教的存在。

打那以后,原本还有些团结的道家,逐渐就成了一盘散沙。

要不然,为何众人连李家的人面子都不给,他们认为李家是李家,史子眇是史子眇,不能混为一谈。

李喆一封书信相招,大家没有任何一个人迟到,按时赴约,算是给了你们李家面子。

史子眇那些小伎俩,谁看不出来?道家的人是清静无为,却也不会是傻子,被人当枪使,攻击赵云,他又不是佛教的人。

设若刚开始就定下基调,大家直奔主题,或利用关系,或直接辩论,赶跑佛教就行。

尽管佛教在中原传了一百多年,由于道家的抵制,始终都在雒阳周围打转。

现在的皇帝并没有当年明帝那样的决断,驱赶佛教不要太简单了。

既然你们把目标给定偏了,对不起,我们不上当。

你史子眇一个道人,难道还想去当帝师啊,做梦吧你。

张鲁最清醒,他和赵云没有仇怨,马上就明白症结在哪里。

他还是想尽最后的努力:“诸位道友,写书和经书的人是赵云,现在佛教的人越发猖狂,就不能找一个两全之策,既可以打击赵云,又可以赶走佛教?”

李喆算是把李家人的传统发挥到极致,他没有再开口,等最后才会出来说话。

当然,一旦他说话,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否则别的道家买不买账就是两说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雒阳的吃瓜观众不要太多

“赵云和道家干起来了!”

这话听着有些不对劲儿,一方是一个人,另一方则是庞然大物,看上去很不对等啊。

等等,你说赵云和道家干起来了?扯淡,一个是鸿都门学的新晋博士,据说现在去听他的课需要提前报名的,另一个是教派,大汉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教。

再说赵先生入城的时候,太学不是有不少居心叵测的学子想要让他出丑么?毕竟那时他还没走马上任,学子们去身份合适。

现如今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博士,学子们哪怕再不认同,存在着尊卑的差异。

就像一个小地方的县令或者县长,和大地方的刀笔吏,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至于太学的那些博士们,一个个老朽,好意思去欺负人家小年轻嘛。

因此,太学和赵云之间纵然有龌龊,也干不起来,咋又和道家扯上关系了?

啥,赵先生写了一本《封神演义》?那是啥玩意儿?西周建国时期的故事啊,还有神仙妖魔鬼怪?这样的故事书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有这么厉害?他还说有可能是今人无法达到先天的原因,那就更要看一看了。

《老子化胡经》?那是什么东西?让那些和尚看的?于是乎道家要找他的麻烦?

其实,在雒阳城流行的风言风语,都是从世家流出来的。

普通的老百姓,哪里明白道家已经在聚会,剑拔弩张,就不知道是对付赵云还是佛教。

当然,少不了那些本身就对赵子龙怀有不满的世家在后面推波助澜,不然,为何坊间流传的,都是道家要对付他的信息?

老百姓是淳朴的,他们并没有什么判辩的能力,世家传出来的消息也就相信了。

在他们的心目中,好像真定赵家在北方把胡狗都打赢,那一时期,世家为了鼓动皇帝继续出兵,确实在北疆战役胜利的时候出了力,不遗余力大肆宣传。

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自然不会再为赵家摇旗呐喊,让不明真相的平头百姓一头雾水,难道真定赵家胜利之后,北征就无疾而终?

看样子好像也不对,毕竟大汉除了极少数的宦官莫名其妙就成了侯爷普通人要想封侯,千难万难,真定侯是如何出来的?

直到赵云到了雒阳,才重新有了赵家的音信,半点儿也没有北疆那边的战报。

不少太学学子乔装打扮,到寻常酒肆,尽管点了最贵的菜,也觉得难以下咽。

当然,他们来的本意就不是为了吃饭,而是想知道老百姓对赵云的看法。

结果让太学士子们很失望,居然没有人对赵子龙口诛笔伐,道家的力量多么强大,谁都很清楚。按说赵云得罪了道家,应该是群起而攻之啊,剧本不是这么演的。

其实,就是这些学子们,他们不清楚,自己等人本身就是世家手中的枪而已。

“很奇怪,道家之人,为何不大张旗鼓进雒阳?上一次孝明帝时期,他们要对佛教动手,不几天就聚集了一千三百多人。”

“孝明帝到如今,都过去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真真假假谁说的清楚?”

“你的意思是说,那些佛教光头们,本身就是刘家人给引进来的?我的天,不是引狼入室吗?我大汉的教派,何须番邦胡人来分一杯羹!”

“是啊,传说中的方士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到海上去找传说中的仙山,多缥缈的说法,始皇帝那么精明的一个人,竟然相信了。”

“合着你们的意思,当今和他的前任们,觉得道家的力量太大,早就不满意了?”

“那是,一个皇帝,他们觉得自己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谁想头上有一个太上皇?”

“很难讲啊。不要说咱大汉,就是前朝大秦时期,秦始皇劳苦功高,权柄一时无两,对道家的人都得供着。”

“未尝不是始皇帝想抓住道家的辫子,他们找不到神仙或者仙山的时候,那就会出面铲除了。”

“凡事没有绝对,兴许海上真有仙山呢?说不定徐福早就得道成仙,不然为何到如今也没有他的只言片语留下。”

“糊涂!横海将军带着船队渡过茫茫大海,到了那个叫邪什么的地方?”

“邪马台!”

“对对对,就是那里。一个女性,竟然成了他们的女王,传说中不就是徐福的后代么?”

“道家也不禁生育,不像和尚们,一个个清心寡欲,斩断尘缘,指不定就是他成仙之前留下的后裔,把道统传了下来。”

“啥道统啊,要是真厉害,张横海不过是一个武力值不高的武者,带着一些家丁部曲什么的,就能把邪马台打得溃不成军。”

议论的众人不再说话,他们突然想到,赵家最厉害的,并不是文才什么的,而是超绝的武功,连胡人都望风而逃,打下了不止一个郡的土地。

横海将军张郃,貌似以前还是赵家的部曲,连他们家的部曲都这么厉害,主家更是把胡人都打得抱头鼠蹿,得有多厉害。

他们心里很是彷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9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