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另类官商-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消息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瓦刺皇帝李乾顺被明朝这如临大敌的手段吓着,立刻谴使来问。没想这消息只有军机处和西北军路的马千乘李如松知道,而且属于保密性质,问了半天,也没套出一点消息。

瓦刺人见此,更加确定了明军将毁盟约进攻瓦刺。转而再次停止生产,进行全力筑城挖沟备战,如此一来国力更衰。

正文 184 第181章 舰队检查团

更新时间:12…7 16:47:14 本章字数:3475

?而欢乐是常智光一干好奸商,为什么说好奸商?原因是出发点是好的。

沙瓜两州本年所产粮食反销大明,大明粮价暴跌三成,农民苦不堪言。常智光带头号召全体商业协会收购粮食,光安国一县就收满三十仓,收购只不过半个月时间,粮食价格提升到原先价格。

而今朝廷动作一出,粮食价格恐慌性的暴涨三成,常智光转手一卖,把粮库卖干,仅仅几个月,因为是做好事,所以所得利润真是吓你不死。

朱玉闻知此事,一直就怀疑那个潜伏到阿富汗的细作是常智光这些人派去的,当然,她不会去问马千乘,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西北军道庞大,王锡爵开始重点管理后勤和内务,而节度使一职当然是马千乘拿了,武将当节度使,就是说明此地正在开始积极备战。而如此强硬手段意外让本要坚决抵抗的西汗臣服了,和东汗商议后,从两国之间开出一条明路,并且出四座城市供明军囤兵。

而明军也客气,一旦西汗让步,就设立交易城,让三方在一地进行贸易。马千乘则有点踌躇,万事具备,这常智光不会是忽悠自己吧。万一出去后没什么事,搞这么大场面,自己怎么交代。

此事中,朱玉看见了武力带来的好处,自己一举兵,西汗就臣服。更加深了其对武力的了解,更理解常智光那句话:弱国无外交。(题外话:从黑岩岛和钓虾岛事件来看,至今掌政者都是不学无术之徒。)

折腾来折腾去,反正也折腾不到常智光头上。常智光还是在安国过着太平日子,朱玉也有小半年没去烦他。常智光没事就去上课,现在人越来越专业,常智光不敢露拙,开始对基本数学、化学、物理等进行讲解。

后来一说才知道,这数学家中国早有了,于是专心教授化学和物理。而化学根本就没有基本物品可教,最后决定,教物理了。什么物理守恒原理,什么万有引力,什么蒸汽机,什么无线电,什么宇宙飞船,没有他不敢拿出来说的,只有他想不起来的。

接着,常智光就在民间成为了大明第一博学之人,据说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部知道。

这一年下来,周边诸国最大变化是鞑靼女真都打烂了,鞑靼女真难民或者逃兵开始从陆路和海路涌进大明。但由于朝廷为避免和鞑靼女真关系恶化,这些难民都不给予落户。但一些黑心场主开始雇佣这些人,干最累的活,拿最低的报酬。虽有御史台上表和民间反应,但两大商业协会和朝廷对此情况视而不问。

有诗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今年的年节虽然少了秦良玉和两名使女,但多了王保富和周屏。惠兰等人也旁敲,说来年替常智光相一个绝对可以列为大明十大杰出贤妻良母的夫人,常智光笑说他们太墨迹。

此时常智光怀里还有一道圣旨,由于五成战船已经交付,并且军事码头等建设已经完成,朝廷任命常智光为杭州军路巡查使。这事大家已经见怪不怪,虽然常智光还干着知县,但连大臣们都知道,常智光官不大,但权却不小。最重要是上面人都知道,安国富裕稳定,大明也能富裕稳定。万一裁撤了常智光会带来什么后果,得不偿失,不如就让常智光兼着。按照朝内人说法,常智光影子其实已经出现在朝堂。

巡查使和路查使不同,他们虽然都属于为避免路安抚使权利过大而设置的监察机构,但巡查是不常驻的,并且由中央临时委派,虽然官职不大,但是权限很大。巡查使就不是带几个衙役上路,御史台会派人跟随,史官、上书省、中书省等机构都有派员,户部、吏部也是有人参与。

由于是军路,枢密院和兵部也派出人来,总的来说就是中央派来的检查团,也许这些人在京里屁都不是,但到了地方,那份量可就大了。

但给常智光准备官服却有点麻烦,虽然已经飞回七品,但是后面都是六品五品跟随,也有点不象话,但是此事非常智光又不能胜任。按照多人回报,常智光是唯一一个能知晓杭州舰队战斗人的人选。当然,他们不知道是,常智光每次上课重点都要说理论、理论。最后朱玉干脆当不知道,直接批了,让这伙人快点上路。

路常设两司,监司和帅司,监司分漕司、宪司和仓司。帅司就是经略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而节度使是数路的最高武官,当然明官之复杂那是相当的复杂。戚继光现在是帅司的经略安抚侍郎,这官不算大,但上面的老大都聪明,戚继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干涉和过问舰队的事。

海州、扬州、福州是杭州舰队三大军港和军营所在,检查团先到的是海州,按计划就跟随迎接的舰队南下,直到福州,结束巡查。

其他几司官员都来迎接,帅司老头推说自己身体不适,让戚继光代替接待。而在海州军营一看,常智光就不乐意了,常智光问:“为何不统一服饰?”

“?”大家不明白。

“陆是陆,海是海。海军自然要有自己的统一的服饰。”其实常智光对禁军服装也不太满意。这套件外套,穿起来好看,一跑步随风飘舞,但是不实用。

常智光道:“海员在海,衣服必然要耐磨好洗,还有鞋子,布鞋。布鞋遇海水,必然渗进,等转一圈回来,这脚也变成腊肉了。”

戚继光忙问:“先生您看?”

“恩……据我所知,安国商业协会在西凉州有皮革加工点,不妨去订做几万双。”

“大人说的是。”一干五品六品官员附和常智光这七品官。常智光知道他们想什么,一定是想皮革厂生意不好,所以自己假公肥私。

常智光笑下道:“不过,也要你们定的到才行。”本想照顾照顾你们,既然你们要那么想,就自己想办法去。

港口没有其他问题,不远就是厢军营后勤支援,卫戍兵力三千步骑混合。常智光只是道:“你选几个点,将来运重炮设立炮台加入港口防御。”按照目前水准,只要铸造工艺跟的上,这炮还是可以打很远很远。

“是!”帅司的负责记录。不过也看得出来,戚继光还是有放精力到港口的防守上。船只要修葺,补给。一旦被偷袭,只能是依靠陆路快速反应力量来防御。

接下来常智光和部分官员登上指挥舰…………戚继光号,另外官员各自分派到船只。按照常智光安国大学的想法,所有船只名称用船长来命名。

每支舰船编队为八艘战船,两艘补给船组成。常智光先前查过,船长都是认识的,而且是学业还不错的学生。不过有两艘战船没有名字,询问得知,此两船还没定船长,暂时由旗舰直接掌管。常智光点头,这兵源问题不大,但将源有点空虚,那百多进士,不合适的不在少数。

这船刚开了一个时辰,大部分官员吐趴下。戚继光询问常智光:“先生,是不是降低航速?学生刚上船也是晕了好些日子,知道其中的滋味。”

“这船是拿来打仗的,又不是旅游的。”常智光道:“我看这不象是战斗阵型吧?”

“先生明见,这是摆好看的。”戚继光道:“自然是不能这么一字铺开,先生看,那两艘是十点方向左侧舰,一旦有警,第一时间脱离舰队从十点方面迂回。在战斗队型中,自然是优先保护补给船和旗舰。这时候如果来个阵型演练,学生怕诸位大人身子承受不起。先生放心,学生定然不敢有一日懈怠。”

“只不过我想看。”常智光呵呵一笑道:“最近不是有不少走私船吗?一会围一艘给我看看。”

“先生,那些船可是……”戚继光小声道:“朝廷有私下交代的。”

“抓,又不打沉。”

“是,先生。”戚继光下令:“出响炮,发旗语,所有船只准备随时接敌,了望手升台。”

“是!”

常智光看得很爽,响炮一出,另外九舰了望手上了了望位置。而后旗语一挥,十船开始各自进入位置。至于还在晕的官员们……反正又不是自己晕。

也是运气好,才航行一个时辰,就有戚继光亲兵到船长室报告:“报!前舰九点发现不明船只,疑是货船。”

“和兄弟们说,这是先生来考察我们作战能力。把船想成敌舰,不许开炮打中敌船。”接着还协调。某某船保护补给船,某某船协同包围,某某船强占上风以防敌援军,某某船强行登船,某某船协调策应。常智光听着新鲜,这有些旗语还是戚继光他们在自己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有前途。

常智光赞道:“好,来人,去拉个没昏迷的史官记载下。”

正文 185 第182章 弱国无外交

更新时间:12…8 9:36:10 本章字数:3456

“先生,这多亏您教导的旗语,否则我这主将也下不了如此复杂的命令。 也不可能让全编队协调。”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舰队一动静,几个海边长大的官员强忍难受到了甲板观看。刚看见西面出现一个黑点时候,前队三船一分为三。一船慢行,两船侧行包夹,始终把侧舷对着“敌人”。而看身边,补给船紧紧跟随旗舰,还有三船成三角进行保护。

“轰”一声,前队左右两船侧舷位置流水一般喷吐出一串炮弹,落到商船的不远位置,打起道道浪花。

戚继光介绍:“如敌船被包围,一定会转侧舷对我。这时候慢行前船突然发力,追求最近距离的接舷。学生给接舷安排了铁爪,挂绳。一旦勾住,就可以凭借人力直接拉近,身手好的,甚至可以直接荡到敌船。”

果然,前船突然发力,对了商船头部冲插而去。两船交错,水浪互打,商船摇摆不定,而明军则有准备,呼拉拉的甲板几十根绳子抛了。而后几十名汉子一喊号子,迅速把两船拉近,接着就是架板冲上商船。

戚继光介绍:“正规接战,必然还有组火弓手,船接近之时,发出两轮箭后持兵器准备登船,如此一来可以让在甲板准备之敌慌乱。还有先生的甩手炮,也在两船合适位置扔出。学生对这甲板战还是有自信的,目前主要是升降帆不熟练,影响船只反应时间,学生正对这方面进行加强训练。”

“戚继光,一边说话。”常智光拉戚继光到一边道:“其实……我就是看着热闹,至于其中有什么玄机,互相怎么配合,你知道就好。再说朝廷来的人,也就是来看这杭州舰队的成绩表。接待上头人要一套,冯保知道吧,他训练禁军时候,京城禁军十万人齐舞大刀,那叫一个好看,太上皇真是满意得不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朝廷对杭州舰队就两个要求,威武,还有能打胜仗。这打不打得胜,谁也不知道,那必须是将来你有成绩了才能说,但这好看……”

戚继光为难道:“先生,您是做实事的人,怎么?”

“戚继光啊!你想想,你这边不整热闹威风一些,朝廷会重视这路舰队吗?后续的资金补给还会想到杭州舰队吗?即使是订好的正在制造的另外五十艘战船,也有可能延误工期。”常智光道:“有一点你要学学人家马千乘,朝廷官吏一律由别人接待,少说少错,错了也是别人的。这样就不会因为这事让西北军路被人惦记。再者就是要威武,马千乘将军可是有专门的三百依仗队,清一色的五尺七寸的汉子,平时也不练杀敌,就是练走步,喊号子,专门糊弄上面巡查的官吏。你看你刚才摆那些实战干什么?都知道是商船,旗帜一舞,十船破浪而去,敲鼓喊号,场面就好看了。”

戚继光恍然:“多谢先生,戚继光明白了。”

“明白什么?”常智光反问。

“先生意思是朝廷一看胜果,但在胜果之前,必然是要看舰队风采。如果舰队不能让那些外行人看得满意,将来这舰队必然不受重视。要打胜战,不仅只是打胜战,而且还要顾及朝廷人的想法和看法。”

常智光点头:“孺子可教。”他早看出来了,戚继光就是属于太务实的人,看现代哪个国家没有仪仗队,为了什么?就是表演,要说战斗力,这些人连正规军队的厨子都不如。

戚继光担心道:“可这次……”

常智光摆手:“这次我最大,但不可能每次都是我来。以后你也别亲自接待。让官高的文官来接。你就说你训练繁忙。”

戚继光点头后想想大悟:“难怪先生让学生让他们晕船,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这士卒在海上的艰苦。”

“恩,最后一点,而今初具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