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抗战-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chūn秋”。才开完军委会,第二天,报纸上就有人朝他开骂了。虽然写的是军事委员会众委员不顾大局,可只要是明眼人就都清楚这是在骂他。要不是他之前也有些功劳,没人怀疑他跟rì本人勾结,指不定连他的立场都要受到怀疑了。
“你看后头嘛,嗯……叫李德!”周恬正在一边剥桔子,听到秦卫的话后伸长脖子看了看,指着文章后头的署名答道。
“李德?我还博古哩!”秦卫又生气又觉得好笑。取个笔名也不着调儿,非得用“李德”这个老打败仗的晦气名字……对了,他好像还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什么《兽血沸腾》的书,里面有头豪猪也叫这个名儿。这个写文章的家伙莫不是跟那头传说中的超阶魔兽有同样的爱好,越是喜欢,越要扎你一脸麻子?(纯属瞎说,若有叫李德的,莫要骂老古,这名字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博古?”周恬一时没明白李德怎么跟博古牵上了关系,想了好一会儿才闹清楚,不禁有些好笑,“你要是博古可就麻烦了。别生气了,这说不定是什么笔名呢。”
“笔不笔名他都是在骂我呀。”秦卫懊恼道,“打个电话给戴笠,让他帮我查查,到底是谁这么黑心肠,不分是非。”
“人家是以大局为重,怎么能叫不分是非?”周恬笑问道。
“我这可是在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懂不懂?他们这时候反对我,就是没有良心!”秦卫叫道。
“可现在确实有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觉得zhōngyāng在这个时候向云南进军,摆明了是居心不良,想一口吞并云南。”周恬道,“我听说,云南的报纸上已经有人说‘滇人治滇’挺好,zhōngyāng这样做,根本就是无视云南千万父老的民意。”
“我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秦卫恼道,“什么‘滇人治滇’?老子还是‘华人治华’呢,哪里有错了?想在这种大一统的局面下搞小王国,这些人根本就是为了自身的地方小团体的利益,我看十有**都是龙云找来的笔杆子。”
“那可未必。”周恬笑道,“这件事虽然你打的是为学生讨还公道的招牌,可即便是各个大学现在也有了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是小题大作,‘不…顾…大…局’!”
“早就料到了!NN的,有些人,永远都是拿起筷子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秦卫半躺到了周恬的大腿上,“我替学生们讨还公道,他们说我不顾大局,可如果我不管这事儿吧,他们又会说我什么?这些人,切!”
“几大院校的主事人倒是没说什么,西南联大也还在逐步撤离昆明。可这件事儿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吧?”周恬轻轻抚摸着他的额头,“对你也不好。”
“我早就给潘光旦说过,两周就能了事儿,他当时是应下了的。他是清华的大哲人,有份量,应该已经告诉了其他人。所以,现在的局面应该只是暂时的,再等等就好。”
……
再等等!
秦卫以为自己并不需要为外界的那些闲言碎语担心,因为几大院校都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就算一时半会儿没法理解,可以他跟这些人的交情,半个月的时间总还是等得起吧?可他忘了,有些人可以等,有些人却是急脾气。尤其是现在的大学都是极度“zìyóu”的,连老蒋都能逮过来就骂,何况他区区一个秦某某?几大院校的管事儿的跟他交情不错,却并不代表学校里的那些教授学者跟他也有多少交情,而这些人之外,还有许多不属于院校的“zìyóu”文人,这些人就算能从某些渠道里知道他的“两个星期”的承诺,也未必愿意给他这个时间去处理事情。
仅仅是在那个叫李德的家伙发表文章后的第二天,chóngqìng、四川、云南、贵州,乃至广西、陕西的许多报纸上都开始大肆刊载文章,而且这些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朝着他来的。
“这就是舆论大cháo啊!”秦卫面前摆着一大摞报纸,看着这些报纸,他的眉毛挑得高高的:“以前都是老子对付别人的招数,现在这帮家伙却拿过来对付老子……当我是泥捏的?”
“这还只是少数。”戴笠就坐在秦卫对面,“还有许多都没给你拿来。怕你受不了。”
“怕我受不了你还说?成心气我?”秦卫瞪了他一眼,“有没有名单什么的?”
“名单?什么名单?”戴笠怔道。
“在报纸上骂老子,批评老子,反对老子的那些人的名字组成的一个单子!”秦卫用手指在空气中划了一个框,“你可别告诉我你没有!”
“这个真没有。”戴笠道,“你又没提前说。”
“我又不知道这帮人来势这么凶猛?”秦卫恼道,“这也就是我了,宽宏大量,气吞山河……要是别人,不早就被骂矮了半截儿,指不定就要投到汪jīng卫那边儿去了?”
“对对对,你秦长官宰相肚里能撑船,”戴笠忍着笑,“不过你都气量宽宏了,还要什么名单啊?”
“我气量宽宏,是我能受得了气,不会因气伤身;我要名单,是我睚眦必报,这属于本xìng!两者需要什么必然的联系吗?”秦卫没好气儿的反问道。
“不需要。”戴笠急忙摇头,“可你不会真的要打击报复吧?这里面可有不少名人,而且说的也都很在理儿。”
“我就知道你不会那么好心,”秦卫冷哼了一声,“是有人让你来问我到底有没有把握的吧?”
“谁敢跟你一样那么有信心?半个月平定云南……你当你是薛仁贵,三箭就能定天山啊?”戴笠苦笑,“我实话给你说了吧,委座非常担心,怕你弄不好把事情搞砸了。而且还不只是他老人家,就连俞良祯也打电话去官邸问过,空降师到底是不是真的要空降到昆明……你这摆明了就是让他送死嘛。”
“我是空军总司令,空降师现在还在空军辖下……他越过我打电话去曾家岩,什么意思?”秦卫不满地问道。
“放心,空降师还在准备,空军也都很听你的命令,运输机已经集结,规定时间内肯定可以开始行动。”戴笠道:“可你派人出去,总得给人家交个底儿吧?真要是空降到昆明,那可就是开战了!搞搞大军压境什么的,大家勉强还能接受,可如果真的开了枪,不管是谁开的第一枪,都会被定为民族罪人。你知不知道?”
“两周时间到了吗?”
“没有。”
“那你急什么?”秦卫甩了戴笠一个卫生球,“我什么时候那么没把握过?”
“就是因为你一直表现很好,所以委员长才同意了你的计划,给了你权力,可现在这局面……”戴笠摇头叹息,“告诉你实话,虽然这些表示反对的文章有不少是自发的,可龙云也不会束手待毙,其中也有不少人是他找来的……你揪着学生的死,他就揪着民族大义。不见得就会输给你。”
“所以我才让帮忙把人找出来,我要名单!”秦卫道。
“你可弄清楚,这些都是文人,是舆论的导向!”戴笠死盯着秦卫,“不能乱来的。”
“你还跟我来这套?”秦卫又瞪了他一眼,“这些人你少整过吗?”
“可现在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了?不就是你整人的时候是打内战,现在是在打外战吗?我现在收拾云南,还不是为了打外战的需要?不然谁闲得蛋疼,对付rì本人的时候还整天跟他姓龙的勾心斗角?”秦卫深吸了一口气:“你也别说什么了,哥们儿今天就教教你,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整人的手段!什么叫大义凛然!”(未完待续。)
第367章教育得改
祝大家新年快乐,马到成功!
***********************
秦卫到chóngqìng以前,关于民国的书籍相当畅销,民国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是一部接着一部,仿佛无穷无尽。少年时有关民国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困苦的记忆似乎也越来越远去,取而代之的,似乎是民国也好像并非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甚至于在看某些报道或者文章的时候,民国几乎就成了“小资”、“情调”的代名词。虽然还不至于“言必称民国”,但那似乎正在形成一种风尚,把民国时代的许多名人的秩事端出来晒一晒也成了大家的习惯。秦卫就曾看过一段儿描述,有关杜月笙的:
“红十字会,曾设立了很多医院,如宁波时疫医院、仁济医院,救助伤病者不知凡几。又曾创设虹口平民时疫医院,专职救助贫困者,重病患者住院医治、手术、医药及住院费用一概全免。同时红十字会还投身教育,创设许多学校,向学校捐款……这里说的是1931年的事,当时红十字会的副会长,叫杜月笙!”
读完这几行字,一时间感觉杜月笙仿佛成了大善人。
可谁都知道杜月笙是青帮大亨。青帮在上海滩做过的事儿可不少,而且绝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事儿。杜月笙本人也是靠赌和毒起家的。更曾经与黄金荣、张啸林一起残酷镇压上海工人运动,不仅设计活埋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还指使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人和工人群众。
这算是好人?
当然,杜月笙只是个个例。但细想一下,民国真的像后世描述的那么好吗?
秦卫自己都很明白,那许多追捧民国的人,恐怕也都很清楚那个时代的不完美,甚至也都知道民国就是个破烂的国度,别说没有后世被叫烂了的国民生产总值,光是某些地方zhèngfǔ还公开鼓励老百姓种植大烟,收取大烟税,就已经骇人听闻了。而民国所奉行的三**义之一的民生也搞的非常糟糕,国家建设也有很多问题,军队也不是特别会打仗……说白了,民国的zìyóu根本就是乱世的zìyóu,究根到底,其实也是没有法律制度保障的。
然而在民国呆了许久,秦卫却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后世“民国热”的背后,借民国之酒浇自我心中郁积之块垒的背后,却可能潜伏一种jīng神危机,就像某位作家说的:“如果说意识形态和历史教科书对民国的书写不乏妖魔化之误,那么后人对民国的追思、赞颂是否存在过度美化、神圣化的嫌疑?将一个人、一种现象、一段历史打入十八层地狱,与将其捧上美轮美奂的神龛,何者罪过更重?”
说到底,历史应该理xìng地对待,恰如其分地评价,美化和丑化,都不理智。后世的中国经历了一个比较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稳定下来了,历史观却没有稳定下来。对于民国的认识理解,往往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在民国历史中寻找符合期待的东西。后世人们怀念的民国风度,比如宽容、zìyóu,是很多有识之士积极争取的结果,但其背后,其实也是有着**、战争等晦涩的背景。
当然,说这些都远了。
但秦卫在民国呆了许久,有一点却是极度的不爽。
他很反感那些没事儿找事儿,总喜欢把自己摆在正义的一方,却只会说,不会做的某些文人。而这些人中,其实也不乏那些铁骨铮铮之辈!对上这些人,就像是现代人对上了海瑞,在赞颂对方的清廉的同时,却又极度憎恶对方的“无能”!
而很显然,民国的文人虽然有不少清贫自守者,大多数却并不像想像中过得那以悲惨。
……
“明末‘东林党’,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总以为全天下都得照着他们的规矩转才算合理,却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某些方面比我们痛骂了几百年的魏忠贤,以及魏忠贤所率领的所谓‘阉党’还不如……或许他们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己。毕竟他们都那么聪明,而且大多都很识时务!”
“我民国文人大多狷介,或放浪形骸不合流俗,或狂傲不羁言谈骇世。傅斯年先生一生不党,拒不做官,因为他认为:教授做官是‘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还有一位刘文典教授,敢跟蒋委员长拍桌子叫板,他的经典理念是‘大学不是衙门,不需要向权贵献媚。’马寅初教授是大家熟悉的经济学家,前段时间,他发文攻击zhèngfǔ的一些经济政策,蒋委员长要他去官邸解释,结果马教授大怒,称‘我不去见蒋介石,他要见我他自己来!’”
“这是值得人们敬佩的文人。因为他们要么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成绩,要么坚守自己的原则,并以身作则,影响了我们这些后来者。”
“但我们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文人是不是太多了?尤其是在文学领域!”
“在德国和rì本,理工科类人才占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美国,这个比例也超过百分之七十……而我们,却不还足百分之二十!”
“原燕京大学校长,著名的对华友好人士司徒雷登先生说过,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有人说这是战争导致了**。可1929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采访过**的内蒙古萨拉齐,那里根本就没有兵燹,却饿殍满地。而最可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