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
|
当前状态:全本 | |
书籍作者:未知 | |
更新时间:2019-07-29 | |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 |
关注次数:54 文件大小:811K | |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
内容简介

作者:荀子凡 例三、原文之繁体字以及如今已废除之异体字,除个别必要者予以保留外,其余均用简化字以及现今之常用字替代之。其中有两字之替代,因其非一般之异体字,故于此略作说明:一为“势”字,《集解》除《子道》篇“势不可也”一句用“势”字外,其余均作“埶”;而宋浙本、“古逸丛书”本则或作“势”,或作“埶”;今一律改用“势”字。二为“第”字,《集解》除正文最后一篇篇目《尧问篇第三十二》用“第”字外,其余均用“弟”字;而宋浙本、古逸丛书本乃至王先谦所依据之底本谢墉本,概用“第”字;今一律用“第”字,以复《荀子》之旧。四、原文重加分节,且加标篇节数,以便在注释中采用参见法。五、对篇题作简明扼要之题解。七、注释力求准确、简明。尽量博采前人之善说,但为了节省篇幅,一般不称名引用,而仅于罕见之字义或疑难之处注明“×××说”,以便读者进一步查考其考证详情。对于前人之说皆不足取者,则立新说。为了信而有徵,故对罕见之字义也略列证据。由于前人之误说驳不胜驳,故只立新说而不作纠驳。对相同之词语,一般不重注,必要处则用参见法,此不仅为节省篇幅,更欲便利读者贯通全书。凡从译文的对照中可明确推求出词义者,一般亦不出注,以省篇幅。...
《荀子》在线阅读目录
- 第1部分
- 第2部分
- 第3部分
- 第4部分
- 第5部分
- 第6部分
- 第7部分
- 第8部分
- 第9部分
- 第10部分
- 第11部分
- 第12部分
- 第13部分
- 第14部分
- 第15部分
- 第16部分
- 第17部分
- 第18部分
- 第19部分
- 第20部分
- 第21部分
- 第22部分
- 第23部分
- 第24部分
- 第25部分
- 第26部分
- 第27部分
- 第28部分
- 第29部分
- 第30部分
- 第31部分
- 第32部分
- 第33部分
- 第34部分
- 第35部分
- 第36部分
- 第37部分
- 第38部分
- 第39部分
- 第40部分
- 第41部分
- 第42部分
- 第43部分
- 第44部分
- 第45部分
- 第46部分
- 第47部分
- 第48部分
- 第49部分
- 第50部分
- 第51部分
- 第52部分
- 第53部分
- 第54部分
- 第55部分
- 第56部分
- 第57部分
- 第58部分
- 第59部分
- 第60部分
- 第61部分
- 第62部分
- 第63部分
- 第64部分
- 第65部分
- 第66部分
- 第67部分
- 第68部分
- 第69部分
- 第70部分
- 第71部分
- 第72部分
- 第73部分
- 第74部分
- 第75部分
- 第76部分
- 第77部分
- 第78部分
- 第79部分
- 第80部分
- 第81部分
- 第82部分
- 第83部分
- 第84部分
- 第85部分
- 第86部分
- 第87部分
- 第88部分
- 第89部分
- 第90部分
- 第91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