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辽东钉子户-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徐治猛地爬起,冲着杨廷筠就磕响头。

“老大人,下官无知,若非老大人提点,只怕就要粉身碎骨而不自知,老大人洪恩,我感激不尽!”

“学通,快快起来!”

杨廷筠急忙把他搀起来,语重心长说道:“不能用老脑筋看事情了,文贵武贱那是老黄历。须知道武将手下千军万马。岂能随意斩杀。倒是文官,别管坐到哪个位置,一道圣旨,就要乖乖回家。你可明白了?”

徐治彻底服气了,关键时刻还要老前辈的智慧。乖乖说道:“老大人,您给下官指一条明路,我都听您的。”

杨廷筠满意地微笑,心中暗说功力还在,轻松拿下小家伙。又抓回了当年大战朝堂的成就感。

“学通,其实眼前的局势正是你左右逢源,名利双收的时候,何必去冒险呢!”

徐治顿时把耳朵竖起来。一个字都不敢放过。

“你先去找找乔福,问问他究竟想要干什么。老夫想来,他总不能想着把衍圣公拉下马吧?探了他的底儿,然后再去孔家。当面问罪。这些年孔家越发不像话,老夫虽然在浙江,可都听说了他们的恶名。敲打敲打。逼着孔家拿出几个族人顶罪。朝廷上下,只会说你不畏强权,断然不会有人替孔家说话的。”

“高啊!”

老前辈就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不就是要刷声望吗?张恪那是尖牙利齿,随时能玩赖的超级大怪兽。而孔家看起来块头不小,实则除了顶着老祖宗名声招摇,就没剩下什么,该对付那个,一目了然!

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非要找不痛快呢!

徐治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正在这时候,外面脚步声响起,有人急匆匆跑进来。

“启禀中丞大人,乔,乔,乔……乔总兵来了!”嘴都磕巴了。

徐治狠狠瞪了手下一眼,骂道:“丢人现眼的东西,还不滚到一边去。来人,本官亲自迎接乔总兵。”

徐治心里有谱儿,带着手下人,满脸春风,到了府门口。乔福正领着两百骑兵,荷枪实弹,站在门前。

“哈哈哈,乔总镇,迎接来迟,还请赎罪。”

乔福顿时傻眼了,他和徐治见过几次,每一次都是吹胡子瞪眼,差点打起来。今天这家伙吃过药了,怎么如此客气?难道有什么阴谋不成?

看着乔福疑惑,徐治笑道:“乔总镇,实不相瞒,杨廷筠老大人来了,听说他可是国公爷要请的贵客啊!”

“噢?当真杨老大人到了?”

乔福几天前接到张恪的书信,介绍了情况,其中就提到要招揽杨廷筠。乔福突然脸色一变,猛地怒视着徐治,问道:“你是不是想拿杨老大人胁迫我?”

“总镇你多疑了,以往是我的不对,往后咱们是一家人,快快请进吧,老大人等着人!”

乔福将信将疑,跟着到了里面,杨廷筠和包士卿都在二门等着。乔福和包士卿在长生岛打过交道,算是老朋友,杨廷筠又是老油条,有他们牵线搭桥,不大一会儿,乔福和徐治就相见恨晚,差点斩鸡头烧黄纸,拜了把兄弟。

一番交谈,乔福也道出了心声,张恪早就交代要多向辽东移民,可是当地士绅强烈反对,闹得最凶的就是孔家。

乔福一气之下,就按照张恪的主意,对土匪下手,接着剿匪名义,栽赃陷害,对士绅下手,其中孔家更是重中之重。

“呵呵,乔总镇,想要移民何必这么麻烦?”徐治笑道:“两个月前,黄河徐州段决口,山东十几个州县遭灾,难民就有三十几万,若是辽东需要,全都送过去就是了!”

乔福一听猛地拍大腿,他忙活好几个月,不过弄了两三万人,人家一张口就是三十万,天差地别,不服不行啊!

杨廷筠突然笑道:“老朽还有一个主意,不妨借用这些人敲打孔府,让他们知道厉害!”

老狐狸低着头,把想法说出来,立刻引得几个人哈哈大笑,连连伸出大拇指……(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斗孔

李之藻到了辽东之后,对于文官稀缺的张恪来说,不亚于一场甘霖。李之藻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群人。

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启,大量的西方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心心念念弘扬福音,让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皈依。他们经营了几十年,在民间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中原老百姓根本对异域的上帝不感兴趣。

他们并非没有作为,至少在士人阶层掀起了强烈的冲击。

终于有一些人开始放下孔孟之道,去兼收西学。

与东方迥然不同的体系,详细的分科,严谨的考据,缜密的逻辑……正好对中国传统学术构成了致猛烈的冲击。

明朝人毕竟不是被奴役几百年的大清,事实上很多明朝士人早就发觉了西方的先进之处,每当有西夷火器传进来,大明就不遗余力地仿制。

在徐光启等人的带动之下,出现了一大批钻研西学的士人,虽然他们不被正统承认,被视作奇技淫巧,不务正业,可是并没有遭到打压。

这就是大明朝最可贵的地方,纵使有凶残的厂卫,有骇人的廷杖,大明并没有剥夺思想的自由……

李之藻和张恪一连谈了三天,顿时惊为天人。

他学习了西洋的数学和天文,自以为大明无人能比,可是张恪一开口,竟然稳稳压了他一头。

跟着李之藻一起前来的年轻人叫做杨修远,是杨廷筠的侄子。由于十几岁就跟着传教士学习,西学的成就不下李之藻,杨廷筠更是远远不如。偏偏对四书五经一知半解,眼看着科举无望,把家里人都急死了。

后来听说孙元化凭着举人身份在辽东平步青云,深受重用,他也前来碰碰运气。

可是真正和张恪谈论之后。杨修远那点骄傲自负全都烟消云散,他的脑筋比起老师李之藻灵活,从张恪的话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就仿佛一扇殿堂的大门,闪现在眼前。伸手推开,无穷的知识触手可及。

这个关键就是微积分!

数学和实际的应用,二者要真正合二为一。

以往中国的数学并不落后,可是自从西方率先研究出微积分理论之后,数学真正的和天文、航海、军事、工业等等联系在了一起,有了强烈需求。数学研究不再是文人的游戏,直到此时,才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

数学的发展同样带动了物理化学等学科前进,就这样,有着辉煌农业文明的中国,被彻底抛在了工业化的道路之外。

张恪在谈话之中,有意无意地提到了计算炮弹轨迹,计算曲线的长度等等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偏偏传统的九章算术给不了答案。甚至连西洋人的《几何原本》也不行。

杨修远敏锐察觉,数学需要一场变革,而且还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涅槃。只要跨出这一步,数学就会成为生活中谁也离不开的学科。

再也不是那些士人嘴里的奇技淫巧。相反,他们的四书五经,孔孟之道才是应该扔进故纸堆的废物!

杨修远越想越举得浑身血液沸腾,情不自禁。

他以往学习西学最多还是兴趣。可是到了此刻,他真正的发觉,这或许是他一辈子的信仰!

不光是他一个。还有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轻人!

“恩师,弟子以为应该立刻修书,把基督会的年轻学子都请到辽东来!”

李之藻从来没有看过杨修远如此凝重,顿时笑道:“怎么,几天前你还不想投靠平辽公呢,怎么转眼就要拉着大家伙一起入伙了?”

杨修远脸色一红,急忙辩解道:“弟子不是一时糊涂吗?”

“那现在就不糊涂了?”

“一点也不!”杨修远坚定地说道:“我坚信平辽公就是那个能弘扬西学,能够真正改变天下,能让我们实现抱负的指路人,大靠山,精神领袖!不光是我,还要邀请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研究学问,造福苍生!”

看着杨修远眼睛里的狂热,竟然让李之藻吃了一惊。

恍惚间好像在哪里见过,没错,就是那些远路而来的传教士,他们面对自己的基督,百死不悔,义无反顾。

满朝文官都是自私自利的投机之徒。大明朝缺的就是真正的殉道者!

“好,既然如此,我就立刻修书,不过咱们师徒本事还有限,最应该请出山的是你叔叔,只要杨公肯来,江浙一带的青年才俊保证能带来一大帮。”

“师父说的是啊!”杨修远一拍脑袋,跳起来就向外面跑。

“我这就去写信!”

……

李之藻宦海沉浮几十年,果然不是吹的,他的信送出去,不到半个月,第一批学子就到了辽东。人数足有二十几个,空荡荡的西学院开始有了生机。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前来,张恪喜出望外,把李之藻引为心腹。

“李先生,我还有些事情要先生帮忙啊!”

李之藻急忙拱手,笑道:“国公爷太客气了,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就是了。”

“李先生,我准备在广宁,义州等地建立教堂。”

“教堂?”

“没错,就是西洋和尚住的地方。”张恪笑道:“没有梧桐树,引不来凤凰。以往我也有这个心思,可是无奈战事频密,只能把精力放在火器上面。如今要全面的发展西学,就少不了传教士,他们只管来,本爵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传教就是了。”

“国公爷,您当真如此想的?”李之藻惊奇地问道。

要知道大明朝的官员,不管是多么开明,对于西洋教士都是敬谢不敏的。更怕洋教大肆传播,会影响到社会安宁。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门打开了,清风进来了,苍蝇蚊子也来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要手里握着苍蝇拍,就不怕他们翻天!”

张恪这段话不光说服了李之藻,更是被记录下来,成了著名的三大祖训之一的“开放有理”,流传万世。

李之藻果然是行动派,得到了张恪的许诺,立刻亲自动身,请来了盘桓在京师的汤若望等人,一共三十多位传教士。

就在李之藻动身之前,乔福的密信也到了张恪手里。

“哦,竟然惹到了孔家,有点意思了!”张恪眼珠转了转,突然喊道:“杜擎,给我备船,我要去山东!”(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猖狂

张恪要去山东的消息,别人不清楚,可是王化贞和李之藻不能不通知,这两位新旧巡抚全都皱了眉头,一起来找张恪,刚见面,王化贞就单刀直入。

“永贞,我眼下辽党千头万绪,大战虽然过去,可是百姓还在水深火热,移民、修路、练兵、秋收,千头万绪,当家人不在,叫下面人怎么做啊?”

张恪不以为然,笑道:“世伯,有你和李先生在,都比我精通民政,何必让我添乱呢!”

“那怎么行!李中丞刚刚来辽东,我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调回京城,一大摊子事情,没人管可不成。”

李之藻也频频点头,他说道:“国公,您就是主心骨,离不开啊。”

“哈哈哈,事情虽然千头万绪,是多了一些。可是我信你们的本事。再说了,我去山东,说不定能让朝廷改变心思。”

“什么心思?”王化贞惊问道。

“不可说,不可说!”张恪神秘的一笑,说道:“世伯,鞑子损失惨重,肯定不会骚扰,草原有我大哥盯着,也没事情。你们二位只管放开手做就是了,要是实在犹豫不决,就给我送信,反正山东也不算远。”

张恪是铁了心要走一趟,他们也没有办法。

“唉,永贞,你可千万小心,山东不同别的地方,那可是圣人之乡,轻易不要造次!”王化贞仔细叮咛着。

张恪连忙点头,不过他的心里却暗笑:“要不是孔家,我还懒得去山东呢!”

心里话可轻易不能说,张恪将政务交代清楚之后,立刻赶到了锦州,然后乘船渡海,直奔登州。

这一次不是打仗,显得十分轻松。一路上潇潇洒洒,经过三天航行,赶到了登州码头。在港口上早有一大帮人在翘首以盼,见到张恪的船只前来,立刻有人单膝跪地。

“参见国公爷!”

张恪挥挥手,笑道:“本爵是微服前来,就不要多礼了。”

为首的千总叫孙嘉闻,他是孙有光的孙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世袭百户。后来更是升到了世袭指挥佥事。不过老孙还是很有眼光。靠着祖宗余荫,没有一点真本事,在张恪手下肯定吃不开。

两年前,他把孙子送到了军官培训班,和其他年轻人一起训练,经过一年的磨练,孙嘉闻脱去了纨绔子弟的皮,军中表现相当不错。被调到乔福手下,也从最初的百总升到了千总。算得起一颗新星。

一路上孙嘉闻都在向张恪介绍着衍圣公府的情况,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

孔家在曲阜,可是他们的田产却遍布整个山东。除了兖州、济南、青州等地之外,在登州和莱州也有不少。就算孔家人都不清楚他们有多少田地,保守估计,至少有三五十万亩。

最为讽刺的是儒家把商贾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